李春;郭爱军;刘惠芳
目的 探讨适合基层中医院肛瘘病人的护理程序,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对肛瘘病人根据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实施相对固定的、全方位的、科学的全程护理.结果 69例护理效果良好,除1例术后复发外,其余全部治愈,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基层中医院应用科学先进的、实用的护理程序可减少肛瘘病人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强护士的责任心和荣誉感.
作者:陆青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周围型小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40例周围型小肺癌表现为结节状、不规则状、分叶状肿块,周围有细小毛刺、血管集束征、毛玻璃征和胸膜凹陷征产生,肿瘤内部可见空泡征、细支气管充气征、小空洞及钙化.CT增强扫描后出现明显强化,均匀强化和不均匀强化都有表现.结论 熟悉并掌握上述征象是提高周围型小肺癌早期诊断率的关键.螺旋cT薄层扫描或增强扫描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与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袁克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在不断变化的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的思潮.这些社会思潮不断冲击着学校校园,对一部分学生的思想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笔者通过分析某高职学院2010年学生图书借阅情况,从另一角度反映学生的思想状况,旨在加强图书馆建设和服务,促进高职院校提升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作者:杨丽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后勤工作是医疗工作中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贯穿于整个医疗工作之中.后勤工作作为医疗工作的动力和保障,在协助完成医疗、教学和科研任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临床工作与后勤工作相辅相成,后勤工作做得好,会使临床工作事倍功半,所以要求我们在日常医疗工作中要改变轻视后勤工作的观点,更好的为临床服务,造福患者.
作者:刘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比较量化糖尿病教育与随机糖尿病教育的效果,探讨何种健康教育方式能使糖尿病教育达到满意效果.方法 采用分组对照实验,将137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量化健康教育组和随机健康教育组,分别按两种模式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并对教育后的效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量化健康教育组和随机健康教育组在宜教内容掌握率,血糖控制达标率两方面是有差别的,量化健康教育组明显优于随机健康教育组.结论 量化健康教育应用于糖尿病教育中效果比较好.
作者:赵玉娟;王冬梅;董健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下颌牙列缺失的总义齿修复在临床上属于难度较高的修复,修改次数较多,常有固位欠佳和牙槽嵴黏膜压痛等临床症状.患者较易出现焦急烦躁等情绪,导致配合较差,因此更增加了临床医生的操作难度.我们通过调合、二次印模、模型填倒凹、义齿减径、中立区排牙、基托充分伸展和形成良好的磨光面外形,取领记录时参考旧义齿高度,适当低于垂直距离等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1].
作者:李铁军;刘晓花;张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孕妇学校作为各级医院孕产期教育的重要环节,采用多种教育方式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1],不仅可以满足孕产妇的知识需求而且影响到孕产妇个体健康行为,从而使孕妇在整个孕产期的身心处于接受治疗护理的状态,有利于保证孕产妇、胎儿及新生儿的健康.随着孕产妇及其家人对保健知识的需求日益增高,孕妇学校的作用愈来愈被重视,因此笔者就孕妇学校需求及教育模式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李彩霞;霍圆圆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对托老机构内照护人员的素养调查,探讨提升照护人员素养的方法和途径,为城市养老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的形式对沿海某一经济发达的中型城市100多个托老机构中的275位照护人员进行调查,以获取照护人员素养等方面的相关信息.采用访谈的方式探求照护人员的工作原因和对照护工作的态度.结果 调查发现,从事老人照护职业的主体为女性,且学历普遍很低,很大一部分是未经培训的非专业老年照护人员,总体素养偏低.选择该职业的原因个体差别很大,照护内容比较简单,但普遍认为该职业有现实实用价值.结论 托老机构中照护人员的社会地位及素养亟需提高,需要对他们进系统的培训,尤其是老人健身锻炼指导及饮食营养方面的基本知识培训.
作者:马池芬;蒋玉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广州市沙园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分阶段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800个居民户,调查居民共2210人,进行集中调查和人户调查、体格检查,并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冠心病、脑血管病和肺癌是社区主要死亡原因.高脂血症患病率(32.78%)高居首位,其他依次为:原发性高血压(20.26%)、糖尿病(5.20%),冠心病(3.84%),吸烟、饮酒、超重肥胖、缺乏体育锻炼、不合理膳食等是本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我国越来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防治以三级预防为重点并且离不开政府支持、全社会参与.
作者:张征;邓丽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脆骨症又称成骨不全症,是一种罕见的多基因组基因异常而影响结缔组织合成的疾病[1].极易发生骨折,出现骨折畸形愈合,严重影响肢体功能,甚至重残,临床上以儿童多见.2011年4月10日我院收治1例成年脆骨症合并右股骨干骨折患者,于4月12日在我手术室行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经术中精心护理,患者顺利渡过手术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冬云;余红;李栩;郭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及护理干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的医嘱依从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EH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包括心理干预的综合护理,并随访观察8周后总有效率、医嘱依从、相关知识知晓与掌握、血压维持正常、生活态度积极乐观、合理生活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①干预前两组不良心理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59.2%、对照组57.1%,P>0.05);干预后观察组不良心理发生率(9.2%)显著低于对照组(49.4%)(P<0.01),观察组不良心理明显好转率(84.5%)显著高于对照组(13.6%)(P<0.01).②随访8周后,观察组医嘱依从率、相关知识知晓与掌握率、血压维持正常率、生活态度积极乐观率、合理生活率及总有效率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14.2%)显著低于对照组(31.2%)(P<0.01).结论 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及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EH患者的心理变化,提高医嘱依从、相关知识知晓与掌握及合理生活率,血压维持正常,生活态度积极乐观,从而使EH患者的治疗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薄磊;杨文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纤溶酶治疗糖尿病性合并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98例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注射用纤溶酶100U加入250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对照组则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ml加入250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用法均1次/日,连用2周,其余治疗相同.评价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的神经功能缺损以及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检测治疗前后血液纤维蛋白原(Fb)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纤维蛋白原(Fb)水平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注射用纤溶酶对急性糖尿病性脑梗塞的近期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液纤维蛋白原(Fb)含量,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张新萍;张馨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风是常见的严重威胁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病死、病残率较高,且易复发,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早期康复护理对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残痛苦有很好效果,特别是能促使病人获得大限度的独立生活的能力.因此,对中风病人实施及时而有目的的早期康复护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风病人的早期康复护理包括心理康复护理、肢体康复护理、语言康复护理三部分.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病情程度、阶段、病人年龄及并发症等酌情掌握.目的是在不影响病情的前提下,消除病人的思想顾虑,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机体早日康复.
作者:王焕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在患者住院全过程中建立标准化护理体系探索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方法 根据山东省标准化护理规定制定各项护理服务操作、语言交流、健康规范和业务学习的流程与质量标准.选取上消化道出血及急性胰腺炎病人为研究对象,随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将两组质量考核及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护士仪表语言行为、病房护理、基础护理与一级护理质量专业技能健康指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对住院病人进行全程标准化护理服务可以达到病人、医生、护士多方面满意的目的,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孙乃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肾病综合征(NS)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病理类型不同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典型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伴或不伴高脂血症.可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加之激素和细胞毒性药物治疗所产生的毒副作用,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痛苦.
作者:石玉荣;高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血浆内毒素测定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临床怀疑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的420例患者分别进行血浆内毒素和相应部位细菌培养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血浆内毒素阳性312例,细菌培养阳性296例,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毒素阳性B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91.89%,大于阳性A组.结论 血浆内毒素监测可以作为临床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诊断指标,为早诊断早治疗提供指导价值,且随着内毒素水平的增高,细菌培养阳性率也增高.
作者:李玉臣;甘怀静;王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黄疸对婴幼儿发育商的影响.方法 追踪观察600例新生儿黄疽患儿9月龄和18月龄发育商,由于胆红素毒性,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可以导致胆红素脑病或核黄疸,我们对发育商低于正常的婴幼儿进行分析,进一步揭示新生儿黄疸对颅神经的损害.结果 (1)轻度高胆红素血症对婴幼儿发育商没有影响;(2)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对婴幼儿发育商有影响.结论 对于重度新生儿胆红素血症应积极治疗,防止核黄疸的发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婴幼儿智力发育水平.
作者:郝英;王小莹;李梅;林丽娟;刘玉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一种低创伤、高造模成功率的两肾一夹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 通过采用右侧卧位进行手术,在脊柱旁用止血钳钝性分离肌肉,挤出肾脏,在靠近腹主动脉处,应用自制银夹狭窄左肾动脉,制备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结果 两组大鼠比较,实验组大鼠手术后三周血压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通过此造模方式,高血压模型成功率能达到75%.结论 通过改良手术部位,并提供一种有效可行的制作银夹的方法,使两肾一夹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的建立更为简单,不开腹、损伤性小、死亡率低、易行快速且重复性好,造模成功率高于传统造模方法.
作者:董泽飞;范亚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中期因子MK和CD105在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7例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K的表达和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情况,并根据检测结果分析与下咽癌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MK的阳性表达率为68.08%,MK表达为阳性时CD105标记的MVD值(37.21±7.94)明显高于MK表达为阴性时的MVD值(25.11±7.94)(P<0.01),二者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 MK及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与下咽癌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与下咽癌的分化程度无相关性,可作为一组有价值的肿瘤标记和预后指标.
作者:刘勋;李勇强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对2008年1月到2010年1月在我院神经科住院治疗的基底节区ICH患者87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患者于入院时立即给予生理盐水50m1+硝普钠25 mg注射泵泵入,24h连续观察血压变化,使血压控制在140-160/90-100 mmHg左右,至发病满24h后按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标准管理血压.对照组直接按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标准管理血压.结果 治疗组血肿扩大比例为11.4%,对照组血肿扩大比例为30.2%,提示较高血压与血肿扩大呈正相关.结论 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早期控制血压可减少血肿扩大.
作者:卢竞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