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低血糖76例临床分析

杨翠芬;李慧英;王敏智

关键词:新生儿, 低血糖,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引起新生儿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住院新生儿562例进行血糖监测.结果 检出低血糖76例,发生率13.52%.其中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30.26%,窒息22.37%,感染17.11%,喂养不当11.84%,巨大儿7.89%,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3.95%,糖尿病母亲婴儿3.95%,肺透明膜2.63%.结论 早产儿、小于胎龄儿、窒息、感染、喂养不当、巨大儿等为新生儿低血糖的高危因素,应对其进行血糖监测并及时处理,以减少或避免后遗症的发生.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36例,均给予降脂药、脱水剂、降压药及各种对症药物等治疗,对照组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低分子右旋糖酐,观察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和疏血通.采用简式Fugl- Meyer评定法(FMA)、Batthel指数(MBI)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 对照组显效率68.75%,观察组显效率86.11%.治疗后对照组MBI、FMA评分分别为(71.4±16.7)分、(67.4±9.3)分,观察组MBI、FMA评分分别为(83.7±18.9)分、(76.0±10.2)分.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提高患者的MBI、FMA评分,改善预后.

    作者:周莉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系统健康教育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稳定期的应用

    目的 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稳定期患者中的护理效果,降低再出血发生率.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系统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教育,比较两组的护理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有5.00%的患者存在不合理的饮食,对照组为20.00%.6个月内观察组再次出血发生率10.00%,无患者死亡;对照组再次出血发生率25.00%,2例死亡.结论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稳定期患者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降低再出血发生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手足口病264例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微山县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微山县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微山县2010年共报告手足口病264例,报告聚集性病例8起,无重症及死亡病例,发病率为38.57/10万.12个月份均有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3~7月份.男190例,女74例,以散居儿童为主.结论 做好疫情监测、隔离治疗患者和健康教育是控制手足口病流行和扩散的重要措施.

    作者:周新永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波姆光配合云南白药治疗宫颈糜烂180例

    目的 探讨波姆光与云南白药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 对180例不同程度宫颈糜烂患者给予波姆光配合云南白药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愈174例,好转6例,治愈率96.67%,有效率达100.00%.结论 波姆光联合云南白药治疗宫颈糜烂安全、有效、经济,值得临床推广作用.

    作者:李红丽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的要点.方法 对16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危重病期以及头痛、脑血管痉挛、并发症等进行护理.结果 治愈144例,死亡12例,致残10例,治愈率为86.75%.结论 通过护士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实施有效技术护理和心理护理,对并发症早识别、早干预,有利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病情的转归,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旸;康乐;曹俊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分析及控制措施

    目的 通过对重症医学科的目标性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其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方法 对人住重症医学科的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用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verage severity of illness score,ASIS)调整法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重点对3种导管留置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监测患者694例,发生医院感染86例,感染率12.39%;感染134例次;尿道插管泌尿系感染率11.68‰,中心静脉插管血流感染率13.15‰,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率57.15‰.结论 重症医学科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医院感染以3种导管留置患者为主,目标性监测可针对侵入性诊疗操作患者实施全程管理,重点干预诊疗操作中的医疗行为.

    作者:黄琼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中的动态变化,为探讨悬雍垂软腭咽成形术(UPPP)手术对OSAHS的治疗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48例OSAHS患者分为A、B、C三组,其中32例未治疗,16例行UPPP手术.另外选择16例正常人为D组,测定OSAHS组睡前23:00及次日晨起7:00血清中VEGF浓度,与对照组相比较,并与OSAHS病情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手术前后血清VEGF浓度.结果 重度OSAHS患者晨起血清中VEGF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VEGF浓度与OSAHS病情具有一定相关性,经UPPP手术治疗后,睡前及晨起VEGF浓度都较手术前明显下降.结论 OSAHS患者晨起血清中VEGF浓度明显升高,OSAHS病情程度与VEGF含量有密切关系,UPPP手术能显著改善OSAHS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缺氧.

    作者:孙启亮;史洪;刘道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果胶铋胶囊、克拉霉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滴丸、益胃汤加减,并用针灸配合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结果 对照组溃疡胃镜下总有效率为77.78%,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溃疡胃镜下总有效率为88.89%,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根除率为72.22%,治疗组HP根除率为88.88%.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汪洋;陈招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舌鳞状细胞癌患者舌体、舌根微淋巴管密度分析

    目的 观察舌鳞状细胞癌(鳞癌)患者舌不同部位内微淋巴管密度,获取淋巴管分布的组织计量学参数.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法应用D2-40单克隆抗体检测舌体及舌根正常组织不同部位微淋巴管密度.结果 舌根粘膜微淋巴管密度为15.2±2.4,舌体粘膜微淋巴管密度为10.1±1.9;舌根肌层微淋巴管密度为9.2±2.3,舌体肌层微淋巴管密度为4.8±1.1.结论 舌根部的微淋巴管密度不论是肌层还是粘膜层,均明显高于舌体部.舌体和舌根微淋巴管密度不同,这可能是造成舌根癌和舌体癌淋巴转移率不同的原因所在.

    作者:闫萍;冯元勇;吴晶;李薇;尚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护理干预在食管癌患者放疗中的作用

    为探讨护理干预在食管癌患者放疗中的作用,笔者对收治的56例食管癌放疗患者实施除常规护理外的护理干预,并对其资料进行分析.对食管癌放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放疗的耐受性,减轻不良反应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及不适,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放疗.

    作者:邓秀蓉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经内窥镜置放覆膜支架32例护理分析

    内窥镜下置放覆膜镍钛合金支架是治疗肿瘤引起的食管狭窄、气管瘘、纵隔瘘安全、有效、方便的方法.本文分析32例食管肿瘤引起的食管狭窄、气管瘘患者置入带膜支架术后病情变化、术后护理、出院康复治疗等,食管肿瘤置入带膜支架患者无一例因护理不当导致失败,表明术后护理对手术成功至关重要.

    作者:黎志革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原因,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血脂异常提供依据.方法 取40例糖尿病思有作为实验组,40例血糖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取两组早晨空腹血(血清),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 实验组TC、TG、HDL -C、LDL -C分别为(5.37±1.13) mmol/L、(2.81±1.19)mmol/L、( 1.39 ±0.61) mmol/L、(3.83±1.11)mmol/L,对照组分别为(4.10±0.75) mmol/L、( 1.62±0.72) mmol/L、(1.48±0.83) mmol/L、(2.72±0.92)mmol/L.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脂含量明显升高,其中TC、TG、LDL升高明显.提示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应进行相应的降脂治疗.

    作者:王勇;李玉臣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彩超对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彩超对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及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 15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非糖尿病足组和糖尿病足组,98例排除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病史为对照组,应用超声观察血管走行、管壁回声、内膜是否光滑、有无斑块、测量内中膜厚度、斑块大小及狭窄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观察管腔血流充盈情况,脉冲多普勒观察频谱形态,测量收缩期峰值速度.结果 斑块发生率、狭窄阳性率、闭塞阳性率非糖尿病足组分别为76.58%、28.83%、13.51%,糖尿病足组分别为80.00%、35.56、20.00%,对照组分别为19.39%、7.14%、4.08%.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及病变特点,对治疗、预后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兆芳;王军;张一清;韩月婷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颅脑损伤患者心电图改变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颅脑损伤患者心电图改变,探讨临床预后与心电图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析160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心电图改变关系及心电图异常与预后关系.结果 16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其中41.8%的患者有异常心电图改变,86.7%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75.0%的死亡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结论 提示颅脑损伤严重程度与心电图改变成正相关.心电图异常提示病情重,预后差.

    作者:杨坤;韩钦凤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老年住院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 对老年住院患者实施人性化心理护理,使老年人住院期间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治疗疾病.方法 运用人性化心理护理对老年住院患者进行护理,分析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 老年患者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均有所改善,满意度提高.结论 对老年人实施人性化心理护理,促进早日恢复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艳;王运红;于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外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快速自然消散7例报道

    外伤导致急性硬膜下血肿在短期(72 h内)快速自然消散在临床上较少见,我科从2004年1月-2011年3月收治7例,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2例,年龄14 ~71岁.车祸伤4例,摔伤2例,打击伤1例.伤后至就诊时间均<3h,患者有头痛、头昏,伴恶心、呕吐.额颞顶部头皮肿胀4例,颈强直5例,GCS评分13~15分3例,9~12分3例,7分1例.伤后3h内均行头颅CT检查,发现均有急性硬膜下血肿,血肿量15 ~ 50 ml,中线结构移位≤10 mm,血肿位于额颞或颞顶区域,血肿同侧伴脑挫裂伤2例,伴颅骨线性骨折2例,伴头皮血肿4例,大于65岁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脑萎缩.

    作者:伍仕兵;李阳;余红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苹果皮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苹果皮提取物(apple peel extract,APE)对胰岛素耐性有关的肥胖病以及由高脂肪食物引起的2型糖尿病的作用.方法 以8周龄期的C57BL/6小鼠为实验模型,分为饲喂高脂食物组(HF组)、饲喂低脂食物组(LF组)、HF+ APE组、LF+APE组,对比饲小鼠的体重、血糖、胰岛素和甘油三酯水平.结果 APE明显改善了HF小鼠对糖的耐受性和胰岛素的敏感性,口服APE的HF小鼠炎症早期细胞因子水平和脂肪组织中氧化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APE能部分提高C57BL/6小鼠抗感染和抗氧化的能力,也能有助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

    作者:齐忻予;刘庆洪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小儿静脉留置针护理体会

    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广泛应用,对解决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儿科静脉留置针护理体会进行总结,为儿科护理提供依据.

    作者:陈珊珊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措施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7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对照组患者满意率73.91%,观察组患者满意率91.67%;对照组治疗成功率60.87%,观察组治疗成功率79.17%;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21.74%,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4.17%.结论呼吸衰竭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满意率、治疗成功率,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病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慎娥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55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沐舒坦雾化吸人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雾化吸入沐舒坦治疗,对照组雾化吸入α-糜蛋白酶、庆大霉素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9.09%,对照组总有效率74.5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作者:赵锦秀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