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丕平;周宁
目的 探讨白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血常规检验工作,总结白细胞分类计数的重要性及白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结果 白细胞分类计数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医师参考使用,白细胞增多主要见于感染与类白血病反应.结论 白细胞检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临床诊疗的正确诊断和治疗.
作者:王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探讨我国社区护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情制订可行、有效的应对措施,使社区护理服务更加规范、科学、实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增强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能力.
作者:伊丕平;周宁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654 -2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已确诊的10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作期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传统综合疗法,治疗组在传统综合疗法的基础上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 654 -2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10 d后观察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PaO2、PaC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结论 在传统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654 -2治疗肺心病可使PaO2、PaCO2得到显著改善,明显提高了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效果.
作者:倪玉华;程春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测(thinprep cytoiogy test,TCT)技术在妇科门诊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 247例年龄18~50岁妇女宫颈细胞进行TCT,对各年龄组的结果分析对比.结果 1247例TCT中,正常、炎症者1 154例,占92.5%;TCT阳性者93例,占7.5%,其中未明确意义的鳞状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与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细胞( ASC - H)者78例,占6.3%;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 SIL)者11例,占0.9%;高度上皮内病变(HSIL)者4例,占0.3%;未发现鳞状细胞癌(SCC).各年龄组TCT阳性者检出率经统计学处理表明,只有30岁~组ASCUS与ASC -H的检出率明显高于2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T细胞学检查在早期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林佩容;黎小崇;叶玲;曾粼春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难免压疮防治中的应用.方法 将156例难免压疮危险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由两个临床护理小组实施护理,观察组按制定的难免压疮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在难免压疮发生率、难免压疮好转治愈率两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难免压疮发生率及难免压疮好转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预防和减少难免压疮的发生,提高难免压疮治愈率.
作者:曹雪晴;赵扬秋 刊期: 2011年第20期
通过报道1例以呕吐、腹泻为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治过程,提示临床医生在临床诊治中,对于年龄较大和有既往史的患者要考虑到常见病、多发病,但不能忽视少见病和特殊病例.
作者:胡胜海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温经止痛方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212例原发性气滞血瘀型痛经患者,治疗前行彩超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6例)和对照组(106例).治疗组用温经止痛方加减,每日1剂,分2次服.对照组服用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每次0.3g,每日2次.结果 两组治疗前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药与西药治疗临床疗效相同,但中药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谭冬梅;马玉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坎地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0例,对照组服用非洛地平,治疗组服用坎地沙坦.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8%,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不良反应对照组3例,治疗组3例.结论 坎地沙坦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不良反应小,耐受性、依从性好,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还可保护靶器官并防治相关的伴发疾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健萍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45例神经外科患者的研究,评价术中超声检查在病灶的定位,肿瘤边界的确定,监测术后有无肿瘤残余等方面的应用价值.结果 术中超声对颅内病灶的发现率达到了100%,术中超声能准确地判断病灶的边缘,在术后对残余肿瘤的监测方面,超声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结论 术中超声的应用,将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正常脑组织损伤,因此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作者:张建林;葛忠民;祁芬;吕庚;宁波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苯丙酮尿症患儿家长焦虑产生情况,为患儿家长提供良好的心理干预以应对疾病.方法 发放焦虑情况调查问卷及焦虑量表.结果 患儿家长焦虑平均分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结论 患儿家长的焦虑心理与多种因素有关,医护人员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减轻焦虑程度.
作者:马保海;张兰香;郭辉;李传胜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根据目前研究的现状,全面了解COX -2、TGF -β与肝纤维化进展的所有阶段是如何互动有着重要的意义,对COX -2、TGF -β的检测将有利于从的基因水平上进一步认识,掌握其引起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相关机理及作用位点,有利于开展以COX -2、TGF -β及其转导通路为靶点的靶向基因治疗技术,为临床上防治肝纤维化提供新的策略和理论依据.
作者:张巧;阳学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行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进行疗效分析.方法 将病人分为内科保守治疗组(对照组)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组(治疗组),分别评价其治疗后第14 d时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 (SSS)评分,第14 d与90 d时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第90 d时Barthel指数评分,及再出血率.结果 72例病人中内科组25例,微创组47例,治疗后第14 d时两组SSS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第90 d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微创组明显好于内科组.治疗后第90 d时两组再出血率无明显差别.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能明显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不增加再出血率.
作者:熊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患者焦虑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方向和依据.方法 对2008年9-12月在三二○一医院住院的胆囊切除术患者发放焦虑自评量表及调查问卷105份,回收并将所得资料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胆囊切除术患者自评量表(SAS)[1]平均得分(47.38±8.74)分,高于中国常模(37.23±12.58)分;患者的住院天数、次数、家属性别、家庭经济状况、患者住院费用来源、支持系统、知识程度、对手术相关问题的理解是影响患者焦虑症状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 胆囊切除术患者焦虑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心理干预应及早进行.
作者:张燕玲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评价河南省医疗费用控制效果.方法 采用重复测量x2分析对河南省门诊与住院费用控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005-2006年医院门诊次均药品费用、次均检查费用有所下降,住院次均住院费用、住院床日平均费用均呈上升趋势,住院次均药品费用逐年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疗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均呈上升趋势,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现行医疗服务政策抑制了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
作者:杜进林;罗皓;修良昌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内皮素1( ET1)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 -9)的影响.方法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治疗采用血栓通静脉注射,辛伐他汀、阿斯匹林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静脉滴注,2次/d;2组疗程均为14 d,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14d及28 d后对其欧州卒中评分量表(ESS)、ET1、MMP -9水平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MMP -9及ET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4、28 d两组比较差异MMP -9及ET1水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4、28 d两组相应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T1、MMP -9下降水平及ESS评分随时间推移改善更加明显.结论 依达拉奉注射液可以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 -9、ET1水平并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
作者:陈雁斌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基因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on - small - cell carCinoma,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20例正常肺组织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FHIT基因蛋白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5.00% (33/60),正常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5.00% (17/20),FHIT基因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性别、组织类型、肺癌淋巴结转移、吸烟等有关(P<0.05).结论 FHIT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FHIT基因可能是烟草致癌的分子靶.
作者:张燕子;王小平;曾祥毅;邹细红;李秋莲;彭迁;杜日昌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鲜芦荟联合推拿疗法治疗小儿便秘的效果.方法 16例患儿均采取用鲜芦荟外敷加推拿疗法治疗.结果 经鲜芦荟联合推拿疗法治疗16例小儿便秘者,显效13例,有效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鲜芦荟联合推拿疗法治疗小儿便秘即经济实惠又安全有效,对患儿几乎没有伤害,家属容易接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赵磊;刘洪伟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乳腺粒细胞肉瘤(granulocytic sarcoma,G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 对1例乳腺GS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探讨.结果 乳腺GS以乳腺肿块为首要表现,形态学上肿瘤浸润性生长,弥漫分布,细胞小,胞质少,核圆形、椭圆形、染色质细腻、核分裂易见.免疫组化肿瘤细胞MPO、CD15、CD43和溶菌酶(+).结论 乳腺GS常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同时或在其后发生;罕见的情况下,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开始出现之前形成.仅凭形态学易误诊为淋巴瘤等.免疫组化MPO、溶菌酶、CD15、CD43和CD99有助于诊断.
作者:侯震波;王新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用于妊高征围手术期血栓预防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9年3月-2010年12月住院妊高征孕妇,因疾病治疗效果不满意严重危及母婴安全终止妊娠或择期剖宫产113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手术的前一天晚上,加用LMWH 5000 U,皮下注射,1次/d,连续5 d;通过临床症状、体征及B超等辅助检查,判断LMWH的对妊高征术后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及对母儿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出血倾向及围产儿结局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LMWH用于妊高征围手术期血栓预防治疗效果明显;LMWH对母儿安全.
作者:张秀玲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尘肺患者在控制病情进展、提高生命质量方面的影响.方法 将159例住院尘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2例)、对照组(77例),对观察组进行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 通过观察2组尘肺患者在控制病情、提高生命质量方面有明显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尘肺患者需要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
作者:李爱君;郇丽婷 刊期: 2011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