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代谢综合征社区知信行健康教育

余锂镭;张桂兰;李冬林

关键词:代谢, 综合, 社区, 知信行, 型糖尿病, 公共卫生问题,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病, 危险因素, 生活方式, 缺乏运动, 年龄增长, 肥胖, 全球性, 患病率, 威胁, 描述, 流行, 联系, 健康
摘要:早在1947年,Vague即注意到上体肥胖与2型糖尿病(T2MD)和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联系.1988年,Reaven对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进行了描述[1],并认为MS为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由于肥胖与缺乏运动的静息生活方式,代谢综合征正在全球流行,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目前已成为全球性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形势下护理记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护理记录是具有法律意义的原始资料,尤其是涉及到医疗纠纷案件时,它是支持医院、医生、护士公正评价事实的关键证据,是护士能否从纠纷中摆脱,证明自己无过错的重要法律依据.2002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后,对护理记录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者:张翠萍;丁桂兰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盐城地区低出生体重对青少年(17~22岁)心脏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出生体重(low birth weight,LBW)对青少年(17~22岁)心脏功能的影响,为青少年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2006~2007年,在盐城市城区盐城卫生职业学院和盐城高等机电技术学校随机抽取1200例青少年,采集其出生时体重资料,分析该地区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从1200例青少年中的低出生体重者中,随机抽取20例纳入实验组,从正常出生体重者中,随机抽取20例纳入对照组,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统计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盐城地区青少年(17~22岁)中低出生体重发生率约为11.1%(117/1055);心脏超声检测各项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城地区青少年(17~22岁)中低出生体重发生率约为11.1%;LBW对左心结构功能的影响,在17~22岁之前的青少年身上是不显著的.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应从胎儿时期抓起.

    作者:许红;徐智策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以社区为依托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探索

    为了探讨以社区为依托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在柳州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营造柳州市社区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支持性环境,提高柳州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的运作能力,我们针对目标人群及其家属的需求,开展了社区工作人员督导、心理干预活动,提高了美沙酮门诊治疗保持率,为柳州市药物滥用者和吸毒人群搭建了平台,减少了毒品危害.

    作者:周平;俸卫东;白玉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气郁型慢性胆囊炎6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气郁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2例慢性胆囊炎患者按就诊顺序2:1比例分成两组.治疗组68例,以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为法,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柴胡15 g,香附10 g,川芎10 g,陈皮10 g,枳壳10 g,芍药12 g,青皮10 g,郁金10 g,丹参15 g,甘草6 g)为协定处方.对照组34例,口服消炎利胆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胆囊超声影像学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痊愈+显效49例(72.06%)、对照组15例(44.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Murhpy征改善情况、胆囊壁毛糙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气郁型慢性胆囊炎疗效较好.

    作者:刘秀林;刘丽花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妈咪爱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

    小儿腹泻是儿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一般秋季较为流行,起因一般为轮状病毒感染所致.治疗方法很多,但普遍使用的还是抗生素类.我科近3年来应用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连活菌多维颗粒剂(妈咪爱)与双嘧达莫联合应用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乔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500名船员尿液潜血试验阳性率调查和分析

    在对英华公司船员体检过程中,我们发现船员的尿液潜血试验显阳性者较多.为此,我们对2009年10~11月在本院体检的500名船员尿潜血试验进行了检测,同时对500名陆岸体检人员的该项目进行检测,并将两组人群的总阳性率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船员的阳性率远高于陆岸体检人员的阳性率,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邵昆;张青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不同处理方法治疗口腔取模恶心的疗效比较

    口腔科临床上制取口腔印模时,经常存在患者发生呕吐反射如恶心、唾液分泌增加甚至呕吐等情况,并往往导致印模不准确,甚至不能取出印模.针对这种情况,医生一般采取取模前安抚患者、取模中令患者大口哈气或者分散患者注意力等措施,但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本文对3种治疗口腔取模恶心的方法进行了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罗琨;赵明哲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中心动脉压及其与周围动脉压的关系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肱动脉压与中心动脉压(CABP)一致,但自2003年欧洲高血压学会和欧洲心脏病学会和高血压指南出版后,认为中心动脉压与周围动脉压并不完全一致,大量证据支持中心动脉压在病理生理学上的重要性;有独立于外周动脉压的预测价值;支持中心动脉压的血流动力学是一个新的治疗靶点[1].

    作者:陈火梅;杨希立;许兆延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出院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出院后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康复的影响.方法 52例经住院治疗后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社区康复组在内科预防性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康复治疗和随访,对照组患者在内科预防性药物治疗基础上只进行随访.分别在入组时及随访1个月、3个月和6个月4个时点对患者进行简氏Fugl-Meyer运动功能(FMA)和Barthel指数(MBI)评定,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脑卒中患者的FMA与MBl评分伴随时间延续均表现出增高现象(P<0.05).社区康复组干预3个月、6个月的:FMA评分为51.9±8.6、62.5±11.6,而对照组分别为43.2±11.5、46.1±9.7;社区康复组干预3个月、6个月的MBI评分为69.2±8.8、78.8±10.0,而对照组分别为55.8±11.9、57.5±10.6,社区康复组FMA和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康复护理的介入可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促进其运动功能康复.

    作者:李爱玲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1003例死亡病例统计分析

    目的 为了解威胁居民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依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2007~2009年我院死因网络直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03例死亡病例中男性652例(65.00%),女性351例(35.00%),男女性别比为1.86:1.死亡人数多的年龄组为70~79岁组(26.82%),其次为60~69岁组(17.05%),少的为10~19岁组(1.79%).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占死因顺位的前3位.结论 男性死亡人数多于女性;以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应加强健康教育,改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以降低死亡率.

    作者:唐华菊;陈顺珍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气管切开术后润滑导丝置胃管术护理体会

    胃肠道营养支持是危重病人的重要护理内容,合理的营养支持对于病人能否度过手术期和顺利康复至关重要[1].对急性脑血管病病人进行早期置管鼻饲,不但可以预防并发症,还可以降低病死率.但急性脑血管病人病情重,多伴有意识障碍,不能自主吞咽,而且大多数病人需要气管切开.

    作者:张海红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健康干预对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干预对改变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为相关卫生主管部门制定老年人肺炎球菌疾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以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选择佛山市四区居住半年以上、≥60岁且自愿参加调查的老年人作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社区健康干预并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干预前后调查.用配对X2检验、秩和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健康干预对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及相关情况.结果 以老年人为对象的社区健康干预对老年人接种肺炎疫苗的意愿改变有效果,对收入低、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的老年人效果更明显.结论 应注意利用老年人喜闻乐见、易于接触的信息渠道,宣传肺炎及其疫苗的相关知识,明确疫苗对老年人保护作用,提高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

    作者:陈秋霞;张晋昕;钟祥柱;邱小珊;张熙;薛允莲;王霄;李济宾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手足口病并病毒性心肌炎晕厥1例护理

    2009年6月,我院收治手足口病并病毒性心肌炎患儿1例,入院第6天出现晕厥发作,经积极治疗,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钦凤;郑倩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头孢曲松钠致胆囊超声改变8例

    头孢曲松钠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基层医院.因其药物特性易使胆囊内产生假性结石,故临床易误诊误治.现把我院2006年8月~2008年8月静脉使用头孢曲松钠后误诊为胆囊结石8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松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红外光能治疗宫颈糜烂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红外光能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 选择宫颈糜烂患者153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91例采用红外光能治疗,观察患者糜烂面恢复情况;对照组62例采用阴道放入治糜灵栓局部治疗.结果 术后3个月复诊,观察组有效率91.2%,对照组27.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外光能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经济、快捷、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小.

    作者:马玉玲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围绝经期妇女社区健康管理及自我护理

    围绝经期是女性自生育旺盛的成熟期逐渐过渡到老年期的一个转折期,是女性脆弱的生命阶段[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步入围绝经期的妇女越来越多.我国围绝经期妇女年龄一般在40~55岁之间,这一阶段的女性在社会上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角色,面临着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社会竞争加剧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易导致身心功能失调.

    作者:杨苏惠;李士静;刘怡芝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化疗药物安全静脉输液的体会

    化疗是肿瘤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由于化疗病程长,药物对血管刺激性强,极易损伤血管发生药液外渗漏,若处理不当可引起周围组织坏死.为规范化疗护理操作,使患者达到佳的治疗效果.同时降低化疗药物外渗的风险,2009年我科积极吸纳革新知识和技术,对100例患者行化疗药物静脉输液治疗,积累了一些经验,保证了病人静脉通畅并安全使用药物,具体介绍如下.

    作者:张兰萍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泰安地区血液筛查HBV残余风险评价及检测模式探讨

    目的 调查泰安地区现有的血液检测体系是否存在输血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残余风险及研究前S1抗原(PreS1-Ag)与HBV-DNA的相关性.方法 对无偿献血者HBsAg(+)、部分ALT(+)、HBsAg灰区(OD/Co>0.7)标本及部分临床HBV感染者标本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及PreS1-Ag,同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仪检测HBV-DNA含量.结果 HBsAg(+)模式中,PreS1-Ag和HBV-DNA检出率较高(61.9%和63.69%).PreS1-Ag吸光度值和HBV-DNA的拷贝数有正相关性(r=0.680).结论 现有的血液检测体系存在潜在输血传播HBV风险,建议检测HBsAg和HBcAb同时增加HBV-DNA检测,以有效阻断HBV的输血传播.PreS1-Ag在一定程度上是否能代替HBV-DNA检测还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范加诚;高美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浅谈家庭病床的护理特点及其伦理要求

    家庭病床是为适合在家庭进行治疗和管理而就地建立的病床,它把医、护、患、家庭联系在一起,融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四位于一体,是社区护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家庭病床的开设,方便了患者,解决了患者住院、陪护、饮食、资金等困难,特别是一些慢性病患者,在脱离不开日常家庭环境和亲人的关怀下,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和护理,从而满足了基层群众的卫生服务需求,提高了社会效益.近年来我社区开展家庭病床护理,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林林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北方秋冬型儿童恙虫病的护理10例

    北方秋冬型恙虫病是由恙虫病东方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986年以前仅见于我国长江以南诸省,主要为夏季型.山东地区自1986年首次在蒙阴发现秋冬型恙虫病流行以来,已成为危害当地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1].由于儿童恙虫病在北方不多见,属于新发现的传染病,对此病的护理报道不多.2008年9~12月,我科共收治恙虫病儿童10例,经过治疗护理,10例病儿均痊愈出院.为提高广大医护人员对此病的认识,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魏春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