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中胆管造影在胆囊切除中的应用(附56例临床分析)

刘加金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 胆道造影, 胆管结石
摘要:目的 探讨术中胆道造影术在降低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56例患者的病史、术前B超和术中胆管造影结果的临床资料.结果 56例患者术中胆道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14例,占25%.对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没有任何并发症.结论 术中胆道造影术能发现胆总管结石,有效减少术后胆道残余结石发生率,避免不必要的胆道探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关系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120例脑梗死患者及41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结果 脑梗死组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7.15±4.63)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0.12±2.62)μmol/L,P<0.01;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叶酸和维生素B12均呈负相关;男女患者之间同型半胱氨酸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单纯脑梗死患者(P<0.01).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是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发病因素,血浆同型光胱氨酸水平与叶酸和维生素B12均呈负相关,雌激素水平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也有影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高血压性脑梗死有关.

    作者:张秀英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针刀松解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针刀松解对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 80例病人随机分为针刀组、药物组,针刀组40例在颈项部敏感点做针刀松解术;药物组40例服散利痛及通天口服液.结果 随访2个月至5年,针刀组有效率92.5%,痊愈率60.0%;药物组有效率70.0%,痊愈率2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05).结论 颈部针刀松解分离,能解除神经血管卡压,促进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缓解疼痛.

    作者:孙远标;李义召;向宪文;宋成忠;刘伟;朱士文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孕产妇用药的安全问题

    导致胎儿畸形的因素极多,自60年代妊娠期服反应停致海豚肢畸形事件发生后,药物的致畸作用备受重视.统计结果表明,2%的新生儿重要器官和次要器官的畸形与孕妇长期滥用药物有一定关系,尤其在妊娠早期3个月内更为重要.药物的致畸作用与药物的种类、用药时期的孕(胎)龄、药物的剂量及用药时间长短,药物的毒性、物理化学特性及孕妇吸收药物的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就孕期禁用药物和临床常用的抗微生物类药物对孕产妇的安全问题综述如下.

    作者:聂秀华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护理程序在流行性出血热护理中的应用

    现代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的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在护理服务活动中,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活动,为服务对象提供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整体护理,我们通过对36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进行认真的评估分析,提出护理诊断,并应用整体护理观念对病人进行主动、全面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王爱菊;崔爱兰;魏秋转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小儿川崎病4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川崎病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提高对小儿川崎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46例川崎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6例均做了超声心动图检查,异常23例.冠状动脉内膜毛糙、辉度增强8例,占17%;左冠状动脉扩张11例,占24%;右冠状动脉扩张4例,占9%.入院后2天内误诊18例,误诊率39%.结论 细致的动态观察,及时超声心动图检查了解冠脉受累情况,是降低误诊率的关键,尤其对不典型病例,超声心动图有着重要参考价值.采用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治疗,效果良好,可有效防止冠状动脉瘤的发生.

    作者:龚家骏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整合素家族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

    整合素(integrins)是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s,CAMs)的一大家族,是广泛分布于细胞表面的粘附受体,它参与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ar matrix,ECM)的相互作用,介导细胞的增殖、分化、粘附、迁移等过程,从而在免疫、炎症反应、凝血、创伤修复、肿瘤生长、浸润、受精、胚胎着床及生长发育等许多生理、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无论是正常还是肿瘤细胞的生长都离不开与ECM的粘附.

    作者:王琰琰;张爽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锌和微量营养素对儿童智能发育的影响

    目的 探讨锌及其他微量元素对儿童智商、认知功能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试验分为三组:单纯补锌组(Z),补锌+微量营养素组(Z+M),补微量营养素组(M).比较三组发锌、智商和认知功能.结果 试验前发锌平均含量为(2.28±0.74)μmol/g,低于正常值下限共24人,占受试总人数的22.22%.发锌含量与智商呈显著正相关(r=0.229,P<0.05,n=108).补充试验后三个组发锌变化无显著性差别.Z+M组和M组智商、认知功能的改善好于Z组,Z+M组和M组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受试儿童中锌缺乏并不占主要的地位,其他微量营养素的缺乏更应受到重视.同时补充锌和微量营养素可以改善儿童的智能发育.

    作者:万辉琴;肖芝秀;刘晖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铸造义齿失败原因的探讨

    近年来随着铸造技术的成熟以及原材料质量的提高,铸造义齿的成功率大大提高,但仍有种种原因会造成铸件的失败.现回顾近几年以来铸造义齿的临床记录,随机抽取失败铸件进行原因分析,总结出经验教训,供同行参考和借鉴.

    作者:朱明珍;韩晶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鼻咽癌患者唾液中亚硝酸根含量的研究

    目的 研究鼻咽癌患者唾液中亚硝酸根含量.方法 选择成人鼻咽癌患者26例为实验组,健康人27例为对照组,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人员唾液中亚硝酸根的含量.结果 对照组唾液中亚硝酸根含量为(37.16±2.55)μmol/L,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唾液中亚硝酸根含量为(61.36±7.26)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鼻咽癌患者唾液中亚硝酸根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人.

    作者:陈常兴;马春霞;娄耀君;郑卫东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参附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参附注射液采方于参附汤,是红参与黑附子的提取物,主要有效成分为人参皂苷与乌头类生物碱,两者对心血管系统都有较大的影响.目前的研究表明,其在心血管系统疾病方面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玉才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术中胆管造影在胆囊切除中的应用(附5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术中胆道造影术在降低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56例患者的病史、术前B超和术中胆管造影结果的临床资料.结果 56例患者术中胆道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14例,占25%.对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没有任何并发症.结论 术中胆道造影术能发现胆总管结石,有效减少术后胆道残余结石发生率,避免不必要的胆道探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刘加金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血浆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溶血磷脂酸含量与急性脑梗死临床变化的关系

    目的 通过检测血浆GMP-140、LPA含量变化,观察血小板活化状态与急性脑梗死发生、病情变化及复发的关系.方法 观察组为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缺损,14天后再次评估,观察组内各个病例病情变化及发病后1、3、14天血浆GMP-140、LPA含量变化,对照组为50例健康体检者,抽取静脉血检测二者含量.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GMP-140、LPA含量高于对照组,重度神经功能缺损脑梗死患者血浆GMP-140、LPA含量高于轻度及中度脑梗死患者,预后差患者血浆CMP-140、LPA含量持续处于高水平,有脑梗死病史患者二者含量高于无脑梗死病史患者.结论 血小板的活化状态与急性脑梗死发生、病情及复发密切相关,可据血浆GMP-140、LPA含量不同采取不同的抗血小板活化治疗.

    作者:洪丽;卢红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34例分析

    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的增加,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在泌尿外科中已经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以6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多见,国际上治疗该病的方法很多,但主要是药物和手术两大类,其中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在上世纪60年代成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金标准,但主要有两大并发症:出血和TURS(电切综合征)[1].目前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VP)在临床实践与之相比较,具有独特的优点,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易管理,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疗效显著,尤其适合农村基层泌尿外科的推广和应用.本院从2003年5月~2006年8月采用T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34例,效果满意,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建国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武汉理工大学高职高干体检分析

    武汉理工大学每二年对全校高职(正教授,享受国家政府津贴的副教授)、高干(厅、局级干部)组织到武汉同济医院进行体检,现就2004年体检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教职工保健提出建议.

    作者:杨淑民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低钠血症7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与预防措施.方法 用文献复习方法对已出现的73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低钾血症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73例患者的原发病以慢性喘息型气管炎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居多,致低钠血症的原因以长期进食少,同时又限制盐摄入居首位.其次为不合理应用利尿剂.低钠血症患者临床表现程度以轻度占多数,中度居次,但重度患者严重影响预后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结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低钠血症是在诊疗过程可以预见的,细心观察分析及早诊断是可能的,合理治疗对原发病的预后是有积极意义的.

    作者:张树伟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肺动脉栓塞68例临床分析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肺动脉及其分支栓塞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及病理生理综合征.因PE症状复杂多变、诊断困难,临床上常引起误诊误治.随着临床医师对本病警觉性和知识程度的提高、检查设备的完善,诊断例数逐年增多.我院心内科自2002年以来先后诊治PE患者6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海慧;徐忠;候云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机采献血不良反应预防及护理措施

    机采血小板也称单一供者血小板,是指用血细胞分离机从1名健康献血者血循环中1次采集1位患者1次治疗量的血小板[1].在献血过程中,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时有发生.我站2004~2005年两年间共发生机采献血不良反应32人次,现就其反应情况、预防和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孙艳萍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晚期乳腺癌时辰化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肿瘤患者的化疗效果及副作用受给药时间的影响.并且目前已经证明,草酸铂在每日16时用药疗效高于其它时刻,而5-氟尿嘧啶的高血液浓度出现在每日的4:00,阿霉素(ADM),顺铂(PDD)以及干扰素也适用于时辰用药,据报道,时辰用药可使剂量强度由13%提高到45%[1].我们自2003年3月至2005年10月,选择6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分别给于CAP方案的时辰化疗及常规化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郝鲁英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影像引导下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

    腰三横突综合征是引起青年腰腿痛的病因之一,临床上较常见.我院2001~2005年,X线透视下定位,局部封闭,加用小针刀剥离治疗65例,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立成;周新忠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76例

    氨氯地平是一种钙离子阻滞剂,即钙通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能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是社区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常用药物.笔者用该药物治疗76例高血压病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福兴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