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英
目的 研究空腹血糖受损(IFG)与糖耐量受损(IGT)者的胰岛素抵抗(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正常糖耐量(NGT)、IFG、IGT、2型糖尿病(T2DM)病人共52例,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评估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结果 与NGT组相比、IGT组、IFG组、T2DM组的IR显著升高.且IFG组存在胰岛素功能减低及IR其程度较IGT明显.结论 由NGT向IGT、IFG的演变过程中IR和胰岛素分泌缺陷共同起作用.
作者:张桂红;纪广山 刊期: 2006年第21期
参附注射液采方于参附汤,是红参与黑附子的提取物,主要有效成分为人参皂苷与乌头类生物碱,两者对心血管系统都有较大的影响.目前的研究表明,其在心血管系统疾病方面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玉才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减少母婴并发症.方法 对第二产程剖宫产83例的头盆不称、胎儿窘迫等各种病因作回顾性分析,并与头位急症剖宫产100例进行对照.结果 第二产程剖宫产合并羊水污染、术时并发症、新生儿低阿普加评分、术后并发症均高于对照组(P<0.05).第二产程剖宫产并发症的发生与第二产程延长有关(P<0.01).结论 把握时机,尽量减少宫口开全后剖宫产,可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毓芳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对比丹参当归复合液在硬膜外法治疗腰腿痛中的作用.方法 治疗组120例,对照组250例.治疗组常规行硬膜外穿刺、注药,在硬膜外注射丹参当归复合液进行治疗,根据病情选择注药方法(一次性法、置管法、灌注法),注药一般3~4次,两个疗程后仍不满意的,即改用其他治疗方法.结果 治疗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丹参当归复合液硬膜外注射治疗腰腿痛,其疗效优于传统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振东;易丽玲;熊帅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锌及其他微量元素对儿童智商、认知功能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试验分为三组:单纯补锌组(Z),补锌+微量营养素组(Z+M),补微量营养素组(M).比较三组发锌、智商和认知功能.结果 试验前发锌平均含量为(2.28±0.74)μmol/g,低于正常值下限共24人,占受试总人数的22.22%.发锌含量与智商呈显著正相关(r=0.229,P<0.05,n=108).补充试验后三个组发锌变化无显著性差别.Z+M组和M组智商、认知功能的改善好于Z组,Z+M组和M组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受试儿童中锌缺乏并不占主要的地位,其他微量营养素的缺乏更应受到重视.同时补充锌和微量营养素可以改善儿童的智能发育.
作者:万辉琴;肖芝秀;刘晖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潍坊市奎文潍城两区的德国小蠊敏感品系成若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便于合理选用杀虫剂,提高灭蟑效果.方法 用2×2×4析因设计,烧瓶药膜接触法实验.结果 成若虫间和药物间均有差别(均P<0.01);成若虫与药物间有交互影响(P<0.01);德国小蠊成虫对氯氰菊酯、溴氰菊酯产生了较高抗性,对敌敌畏较敏感.结论 潍坊市区德国小蠊成若虫对4种杀虫剂的抗性不一,消杀时应少选菊酯类杀虫剂.
作者:王汝芬;刘洪庆;张洪祥;张光成 刊期: 2006年第21期
患者女,38岁,上环后44天,阴道不规则流血25天,伴下腹胀痛3天就诊.五天前曾在门诊就医拟诊为月经不调,经治疗阴道流血未止,近三天下腹胀痛.查体:T 36.5℃,P 78次/分,BP90/60 mm Hg,R 16次/分.妇检:外阴血污,阴道畅,见少量血液,宫颈轻糜,轻举痛,宫外口可见节育环尾丝,子宫稍大,轻压痛,左附件增厚,压痛(+),右附件无异常.
作者:黄晓慧;唐晓燕;李爱华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血府逐瘀丸对正常大鼠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 大鼠血府逐瘀丸灌胃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结果 血府逐瘀丸可明显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全血还原粘度、减低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刚性指数.结论 血府逐瘀丸对血流变学改变有一定作用.
作者:李蓉杰;段大航 刊期: 2006年第21期
脑血管病变所致脑梗死常见,而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及弥漫性脑损伤等所致的缺血性脑梗死却少见,本文搜集了31例这种脑梗死,具有一定的临床和CT特征,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保平;郭辉 刊期: 2006年第21期
2001年11月至2002年12月,我院采用丹参注射液配合高压氧治疗脑梗死32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玉惠 刊期: 2006年第21期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肺动脉及其分支栓塞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及病理生理综合征.因PE症状复杂多变、诊断困难,临床上常引起误诊误治.随着临床医师对本病警觉性和知识程度的提高、检查设备的完善,诊断例数逐年增多.我院心内科自2002年以来先后诊治PE患者6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海慧;徐忠;候云 刊期: 2006年第21期
随着社会进步,人民保健意识的增强,纯净水以其纯净方便而备受消费者青睐.但是纯净水的卫生状况如何,应用安全与否,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为了保障能够饮用安全卫生的纯净水,我们对2005年泰安市售20个品牌41份桶装和瓶装的纯净水进行了微生物指标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伟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中药保和丸对大白鼠胃液酸度的影响.方法 中药保和丸大白鼠灌胃保和丸组(给药组)与不灌胃组(空白组)比较中和胃液用去的NaOH量,中和胃液用去的NaOH量多说明胃液酸度大.结果 中药保和丸大白鼠灌胃(给药组)比不灌胃组(空白组)中和胃液用去的NaOH量多.结论 中药保和丸灌胃后使大白鼠胃液酸度增大.
作者:张轶伦;段大航;刘红;刘立民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1,6-二磷酸果糖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7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1,6-二磷酸果糖,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83.3%,对照组为55.6%;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为88.9%.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6-二磷酸果糖还能明显降低血清CK、CKMB、HBDH的浓度.结论 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效率高,能起到加快脑损伤恢复及减少心肌损害的双重作用,且无明显的副作用.
作者:冯小月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囊性肾癌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1991年12月至2001年12月收治的囊性肾癌84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诊断以B超、CT为主,结合MRI、DSA.行根治性肾切除76例,部分切除8例.病理结果:透明细胞癌76例,颗粒细胞癌3例,嫌色细胞癌、嗜色细胞癌各1例,混合型癌2例.61例获得随访,5年生存率81.9%(50/61).结论 囊性肾癌是肾癌的特珠类型,早期发现、早期根治性肾切除是提高囊性肾癌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李朝争;赵金媛;李妤蓉;关伟;王华玖;白杰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泰安市岱岳区已婚妇女妇科患病的现状,为地区防治妇科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常规的妇科检查方法,对泰安市岱岳区7451名已婚妇女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实查人数为7451名,查体率为89.04%,妇科疾病总检出率为63.68%.在此次重点普查的七种妇科疾病中,检出率居前三位的妇科疾病分别是宫颈糜烂、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其检出率分别为5.50%、3.82%、2.78%.结论 这次普查,使广大妇女提高了自我保健意识,增加了防护措施,也为妇幼卫生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了流行病学依据.
作者:卜秀丽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对卵巢囊腺瘤与囊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8例42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囊腺癌(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中,浆液性囊腺瘤5例,粘液性囊腺瘤3例,浆液性囊腺癌19例,粘液性囊腺癌11例;42个病灶其中表现为囊肿型(Ⅰ型)8个,囊实型(Ⅱ型)32个,实质型(Ⅲ型)2个.囊实型病灶以囊性为主(Ⅱa型)14个,混合性(Ⅱb型)15个,以实性为主(Ⅱc型)3个;增强后扫描,囊实型与实质型病灶实质明显强化.结论 卵巢囊腺瘤常表现为Ⅰ型,卵巢囊腺癌以Ⅱ型常见;螺旋CT增强扫描使病灶特征得以很好显示,在鉴别卵巢囊腺性肿瘤良恶性方面有一定价值.
作者:桂冰;杨舒;韩崇云 刊期: 2006年第21期
整合素(integrins)是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s,CAMs)的一大家族,是广泛分布于细胞表面的粘附受体,它参与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ar matrix,ECM)的相互作用,介导细胞的增殖、分化、粘附、迁移等过程,从而在免疫、炎症反应、凝血、创伤修复、肿瘤生长、浸润、受精、胚胎着床及生长发育等许多生理、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无论是正常还是肿瘤细胞的生长都离不开与ECM的粘附.
作者:王琰琰;张爽 刊期: 2006年第21期
近年来随着铸造技术的成熟以及原材料质量的提高,铸造义齿的成功率大大提高,但仍有种种原因会造成铸件的失败.现回顾近几年以来铸造义齿的临床记录,随机抽取失败铸件进行原因分析,总结出经验教训,供同行参考和借鉴.
作者:朱明珍;韩晶 刊期: 2006年第21期
医疗服务是一个整体的产品概念,医疗服务从后台、前台一直延伸到顾客,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影响到服务的整体效果.对医疗服务而言,核心利益是疾病诊治能力,这是患者就医的根本所在,是医疗服务核心的内容.医疗消费是一个服务过程,同时,让患者满意也是一个全员营销过程,在流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引起患者不满意,所以,医疗服务流程的再造,成为医院管理者竞相探讨的问题.
作者:张振菊;李磊锋;李蕊;胡代英 刊期: 2006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