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奈福泮复合芬太尼用于骨科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观察

秦洪猛;张壮;司小萌

关键词:奈福泮, 芬太尼, 术后镇痛
摘要:目的 观察奈福泮复合芬太尼用于骨科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A)的效果.方法 60例择期骨科手术患者,ASAⅠ~Ⅱ级,年龄19~60岁,采用利多卡因连续硬膜外麻醉,随机分为奈福泮复合芬太尼组(NF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负荷剂量NF组予奈福泮20 mg,F组予芬太尼50 μg,然后接PCA泵,NF组用0.1%奈福泮加0.0005%芬太尼;F组用0.001%芬太尼,采用CP模式给药.观察比较术后5 h、12 h、24 h、48 h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镇痛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整体镇痛效果良好,VAS评分小于3分;F组恶心呕吐与嗜睡的发生率高于NF组(P<0.05);两组患者镇痛期间无呼吸抑制发生.结论 奈福泮复合芬太尼用于骨科术后镇痛,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利于患者康复.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东台市3个月~6岁儿童贫血患病情况调查

    为了了解我市6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贫血的高发年龄及贫血程度,于2005年8~10月份抽样对儿童进行了血红蛋白测定,同时对导致贫血的主要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

    作者:张沛;周书生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变化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评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合并脑组织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根据血清总胆红素含量不同将9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分为A、B两组;4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分别抽取静脉血行NSE测定和BAEP检测.结果 高胆红素血症A、B两组的NSE水平、BAEP异常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胆红素血症A、B两组之间比较,NSE水平及BAEP异常发生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TSB水平与NSE水平呈正相关;同时,BAEP异常发生率也增高.结论 NSE与BAEP在高胆红素所致神经毒性评价方面均具有较高敏感性,可作为临床监测指标.

    作者:冯小月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感染而引起的一种肺炎.支原体是一种病原微生物,是引起儿童肺炎的常见病原菌.支原体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小儿支原体肺炎,症状往往不太典型,容易引起误诊.其主要表现为:起病较为缓慢,开始时病儿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有低度或中度发热,可持续1~2周,伴有头痛、咽痛和胸痛.支原体肺炎具有传染性,易复发的特点,应及早治疗.自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科共收治小儿支原体肺炎78例,针对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进行相应的护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桂菊;李霞;孟庆美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奈福泮复合芬太尼用于骨科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观察

    目的 观察奈福泮复合芬太尼用于骨科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A)的效果.方法 60例择期骨科手术患者,ASAⅠ~Ⅱ级,年龄19~60岁,采用利多卡因连续硬膜外麻醉,随机分为奈福泮复合芬太尼组(NF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负荷剂量NF组予奈福泮20 mg,F组予芬太尼50 μg,然后接PCA泵,NF组用0.1%奈福泮加0.0005%芬太尼;F组用0.001%芬太尼,采用CP模式给药.观察比较术后5 h、12 h、24 h、48 h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镇痛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整体镇痛效果良好,VAS评分小于3分;F组恶心呕吐与嗜睡的发生率高于NF组(P<0.05);两组患者镇痛期间无呼吸抑制发生.结论 奈福泮复合芬太尼用于骨科术后镇痛,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秦洪猛;张壮;司小萌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体会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 HSP) 的病因未明确,迄今尚无特效疗法.本病的治疗原则应是去除过敏,控制感染,对症治疗,一般治疗, 配合中药治疗.

    作者:安承先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心绞痛药物治疗进展

    1 硝酸酯类1.1 作用机制 (1)扩张静脉、减少回心血流量,降低心脏前负荷,扩张外周动脉,降低心脏后负荷,因此,能减少室壁张力,降低心肌耗氧量,并具有直接扩张冠脉的效应以增加冠脉的血流量.(2)近年来,还发现硝酸酯类药物有减少血小板聚集作用,此外,硝酸酯类药物在体内经代谢后转化为一氧化氮(NO),即内源性衍生舒张因子(EDRF),当冠脉发生粥样硬化后,血管内皮损伤,功能失调,血管内皮产生EDRF减少,而硝酸酯类药物能提供其不足,因而,能缓解心绞痛和改善心肌缺血.

    作者:陈旭东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产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4例治疗体会

    产褥感染过去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血栓性静脉炎和脓毒血症是产褥感染的严重阶段,占产褥感染死亡率的30%~50%.我院10年来共发生剖宫产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4例.为了提高对血栓性静脉炎的认识,现将其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国海红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月经过多50例分析

    我院妇产科对50例不规则阴道流血伴月经过多的患者实施了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继芳;徐瑞平;张文英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及安全可靠性.方法 将120例经检查证实的消化性溃疡、生物芯片试验检查HP阳性患者,随机分成雷贝拉唑组62例和奥美拉唑组58例,雷贝拉唑组第一周给予雷贝拉唑10 mg加阿莫西林1 g,口服bid,以后每次服雷贝拉唑10 mg.奥美拉唑组第一周给予奥美拉唑20 mg加阿莫西林1 g,口服bid,以后每次服奥美拉唑20 mg.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后雷贝拉唑组疼痛消失时间与奥美拉唑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周末与4周末两组的症状消失率、溃疡愈合率、总有效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雷贝拉唑组的不良反应率为3%,奥美拉唑为7%.结论 雷贝拉唑对HP阳性消化性溃疡有较高的治愈率和症状改善率、疗效与奥美拉唑基本相当,用药后患者临床症状腹部疼痛消失时间早于奥美拉唑.

    作者:王旭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护理配合

    腺样体肥大是引起儿童中耳炎、鼻塞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等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于2003年7月~2006年7月在鼻内窥镜下行腺样体切除术3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就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霞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银川市社区25岁以上居民两周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银川市城市社区25岁以上居民健康状况及卫生要求,以便为社区人群提供良好的卫生服务,为卫生保健服务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各年龄段整群随机抽样,入户调查的方法.结果 25岁以上社区居民两周患病率为2.9%,女性高于男性,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慢性病对两周患病率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差异.结论 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需求,提供卫生服务模式,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治服务,开展需要且能接受的卫生服务项目.

    作者:吴维林;沈朝晖;马俊花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措施

    目的 探讨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产房医院感染的管理措施.方法 根据国家卫生部有关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我院制定产房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标准预防原则,提高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评价、反馈并督促改进.结果 2006年1月-9月份我院产妇科出院人数3240人,医院感染发生率1.19%,无漏报病例.结论 产房医院感染与医务人员有着密切关系,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及自我防护意识,规范产房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工作,保证各项制度与措施落实到位,是降低产房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

    作者:黄丰绿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110例临床观察

    变应性鼻炎是五官科门诊为常见的发生在鼻粘膜的变应性疾病,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2003年3月~2005年3月,我科采用ZW-100F微波治疗仪,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110例,并与口服药加滴鼻剂60例进行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淑琦;王国勤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整合素在骨改建中的研究进展

    整合素(Gintegrin)是近年来各学科研究的一种细胞粘附因子,由于它的结构功能复杂多样,导致其参与了机体中众多的生理与病理过程,本文将整合素的研究现状及其在骨改建中的作用和意义概述如下.

    作者:田璐鸣;王稚英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B超诊断中孕头胸腹联体双胎1例

    孕妇,女,19岁,孕1产0,2006年4月2日孕5月,剧烈腹痛来我院就诊,之前未做过B超检查.

    作者:吴希娣;樊建凤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Roy适应模式对实习护生适应问题的分析及管理对策

    护理学家Roy认为,人是具有生物、心理和社会属性的有机整体,是一个适应系统[1],是一个不断与变化的环境刺激发生反应的适应系统.人对刺激的适应方式表现在生理需要、自我概念、角色功能、相互依赖4个方面.护生作为一个适应系统,在进入临床实习后,由于环境、人际关系、工作、学习、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自身角色的转变,必然处于一个高应激状态,从而会产生一系列不适应反应,影响到实习效果.我们应用Roy适应模式理论为框架,对实习护生适应问题进行分析,实施相应的管理对策,使护生实习效果有了明显提高.

    作者:刘月梅;刘保国;李玲;魏红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病人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采用补阳还五汤(处方: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临床疗效评估采用NIH评分和Barthel指数,实验室评估采用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NIH评分和Barthel指数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补阳还五汤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血液粘度.

    作者:苏莉娟;伊善君;韩宁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34例产后子宫出血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 ml者.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以产后1~2周发病者常见,亦有迟至产后6周发病者.本文对34例产后出血的病因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露曦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某市社区育龄妇女艾滋病知识知晓状况调查

    为了解社区育龄妇女对艾滋病知晓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行为态度和希望从何种渠道获取艾滋病预防知识,探求通过多种宣传手段和传播方式,对育龄妇女进行艾滋病预防的行为干预.笔者于2004年5~6月对某市社区参加乳腺疾病普查的育龄妇女进行调查.

    作者:黄学荣;刘沛红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肝炎30例临床分析

    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能清除体内有毒物质,改善内环境,为肝细胞的再生和肝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对提高重症肝炎的疗效和降低病死率有帮助[1].我科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肝炎患者30例,均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其临床资料,对其疗效安全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

    作者:宋巍;朱可玉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