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肥胖

李秀芝

关键词:肥胖, 脂肪组织, 正常标准, 体重增加, 体内脂肪, 正常人, 平均量, 储存量, 诊断, 肌肉, 方法, 范畴
摘要:人体内脂肪储存量显著超过正常人的一般平均量时,称为肥胖.通常以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0%为过重,超过正常20%为肥胖(obesity).肥胖者体重增加是由于脂肪组织增多,如以肌肉发达为主者,不属于肥胖范畴.但诊断肥胖的方法和标准尚不统一,仅做参考.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消瘦

    人体因疾病或其他因素导致体内脂肪储量减少、肌肉消耗增加而体重下降.当体重低于正常人标准体重的10%以下时,称为消瘦(ematiation).

    作者:刘广文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某县农村中小学生常见病分析

    为做好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掌握学生常见病现状,提高防治学生常见病的科学性,根据县疾控中心2005年对学生预防性健康体检资料的分析,总结出发病特征,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蒋新权;王泽军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心肌梗塞病人健康指导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先进重症监护仪器的出现,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经过及时有效的抢救及正确治疗,绝大多数都能平稳地度过危险期进入恢复期.据医学统计学资料表明,恢复期对病人的主要威胁是心肌梗塞的再发,因而对心肌梗塞病人及其家属必须加强健康宣教,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方可消除生活中诱发心肌梗塞的因素.

    作者:赵惠英;张漪源;刘霞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子宫破裂7例临床回顾分析

    子宫破裂是指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于分娩期或妊娠末期发生裂伤,为产科严重并发症,威及母婴安全.主要死于出血、感染、休克.随着产科要求的提高和城乡妇幼保健网的建立,其发生率越来越低,但在农村及边远山区仍时有发生,现将我院1997年~2005年发生的5例及笔者在2003年~2004年在天津某医院学习期间所见的2例共7例子宫破裂者报道如下,以引起重视.

    作者:孙继芳;马秋芹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浅谈高血压病的合理治疗

    高血压病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大量国内外文献和临床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心、脑、肾、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可严重损害心、脑、肾等主要器官,是造成中老年人病残或病死的主要因素.因此对高血压患者科学、合理选用药物,有效的控制血压、减少血压的波动性,保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免受损害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伯桂平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浅议社区老年人心理保健

    老年人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人群之一,在进行医疗服务的同时,心理卫生服务也不可忽视.做好心理保健,不仅可以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缩短疗程,有助于身体的康复,还有利于提高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现将几年来对社区425名离退休老年人的观察随访、调查了解的心理特征及心理保健浅述如下.

    作者:杜金陵;张瑞颖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常见气血津液病证的中医诊断与治疗(2)

    1 积聚积聚是腹内结块或痛或胀病证.积和聚有不同病情和病机:积是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乃为脏病;聚是无形,聚散失常,痛无定处,病属气分,乃为腑病.

    作者:王光辉;王琦;袁伟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生殖健康教育对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影响

    人工流产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因其安全、简便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无痛流产术的实施,减轻了手术带来的痛苦.但由于它是一宫腔手术,术中、术后都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比如:子宫穿孔、人工流产综合征、术后感染、不孕等,给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为减轻其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对来院人工流产的健康未婚妇女实施生殖健康教育,探讨其对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李红;李玉英;赵云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丙泊酚伍用芬太尼在宫腔镜下输卵管再通术中的应用

    丙泊酚常用于人工流产手术.近年来宫腔镜下输卵管再通手术日益增多,手术时间是人工流产术的4~6倍,单纯应用丙泊酚用药量偏大,反复给药苏醒时间也延长,我院自2003年以来采取合用芬太尼的办法,取得很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洪猛;张壮;司小萌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乳头助吸器的制作与临床应用

    2001年~2005年,我院共分娩产妇6352例,其中发现产妇乳头平坦或凹陷者221例.平坦和凹陷的乳头,使新生儿不能做到有效吸吮,造成母乳喂养困难,降低母乳喂养成功率,而从市场购买的吸奶器及人工奶头,也不能有效纠正上述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自制乳头助吸器,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了产妇及家属的欢迎.现介绍如下:

    作者:范爱霞;崔文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CT增强扫描发生变态反应的处理及护理分析

    CT检查中,碘造影剂的增强扫描大大提高了CT诊断的准确率.尽管泛影葡胺毒性很低,但由于用量大,注射速度快,在日常工作中常有变态反应发生.现将其急救处理和护理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周平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压迫或刺激神经、脊髓、血管所表现的症状与体征.多数颈椎病远端症状较颈部症状明显,医师对此认识不够深入,诊断思维较局限,临床上易造成漏诊、误诊、延迟诊断.虽说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中老年易见,但医疗机构重视差.目前乡、镇医院对颈椎病的业务开展几乎为零,县级医院多归之为针炙或疼痛科,象征性的配置1~2名医师负责.现社区医院已出现颈、肩、腰、腿痛专科,就诊人数多,可均处于原始保守治疗阶段.笔者参考颈椎病[1]标准,结合自身体会,浅议颈椎病.

    作者:谢昀强;罗继琼;尤俊刚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蕉城区学校食堂备餐间卫生状况的调查

    蕉城区有24所中、小、幼儿园食堂提供就餐服务,其中有17所学校食堂设有备餐间.为了解学校食堂备餐间的卫生状况,贯彻实施《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及《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我区于2006年10月调查了17间学校食堂备餐间,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阮周凑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卡托普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对策

    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Captopril、CPT)是目前国内常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该药1977年问世,二十余年发展迅速,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且疗效确切.但随着该药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逐渐增多,有些是严重而致命的.

    作者:张红星;袁光善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胃炎1号治疗慢性浅表胃炎139例疗效观察

    笔者1999年3月~2006年3月自拟胃炎1号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139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焦基洪;焦慧珍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儿童药疹87例临床特点分析

    儿童的发疹性疾病相对较多,如不及时鉴别药疹,停用致敏药物而延误患儿的治疗,可产生严重后果,现抽取2000年以来住院患儿药疹87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邓霖;李雪珍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从众效应在献血者招募中的应用

    从众效应(conformity)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在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压力下,在认知上或行动上以多数人或权威人物的行为为准则,进而在行为上努力与之趋向一致的现象[1].从众效应既包括思想上的从众,又包括行为上的从众.从众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从众效应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其作用取决于在什么问题及场合上产生从众行为,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有积极作用的从众正效应,二是具有消极作用的从众负效应.积极的从众效应可以互相激励情绪,做出勇敢之举,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氛围并使个体达到心理平衡,反之亦然.在无偿献血的宣传招募工作中,我们掌握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充分发挥从众正效应是扩大献血者队伍的有效手段,在无偿献血招募工作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林妍;裴恒;张宇虹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血球反向凝集法、ELISA、胶体金法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比较

    1 材料与方法1.1 血球反向凝集法 冻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诊断试剂盒(上海科华).1.2 ELISA ELISA试剂盒(上海科华).1.3 胶体金法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胶体金诊断试剂盒(江西艾康).

    作者:陈晓薇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食品安全的现状及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

    食品安全问题举国关注,世界各国政府大多将食品安全视为国家公共安全,并加大监管力度.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对策.

    作者:亓延海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外周静脉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

    化疗药物的使用挽救和延长了无数肿瘤患者的生命,但也带来了令人担忧的问题--化疗药物外渗[1].外周静脉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国内报道是0.1%~6.0%[2].如果渗出未被及时发现或处理不当,可造成局部组织肿胀、疼痛、坏死,严重者可导致医疗纠纷,因此分析外渗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对减少化疗药物外渗至关重要.

    作者:王丽英;王菊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