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殖健康教育对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影响

李红;李玉英;赵云

关键词:生殖, 健康教育, 人工流产并发症, 无痛流产术, 子宫穿孔, 未婚妇女, 术后感染, 宫腔手术, 身心健康, 补救措施, 应用, 危害, 临床, 不孕, 避孕, 安全
摘要:人工流产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因其安全、简便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无痛流产术的实施,减轻了手术带来的痛苦.但由于它是一宫腔手术,术中、术后都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比如:子宫穿孔、人工流产综合征、术后感染、不孕等,给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为减轻其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对来院人工流产的健康未婚妇女实施生殖健康教育,探讨其对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影响.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某县农村中小学生常见病分析

    为做好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掌握学生常见病现状,提高防治学生常见病的科学性,根据县疾控中心2005年对学生预防性健康体检资料的分析,总结出发病特征,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蒋新权;王泽军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压迫或刺激神经、脊髓、血管所表现的症状与体征.多数颈椎病远端症状较颈部症状明显,医师对此认识不够深入,诊断思维较局限,临床上易造成漏诊、误诊、延迟诊断.虽说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中老年易见,但医疗机构重视差.目前乡、镇医院对颈椎病的业务开展几乎为零,县级医院多归之为针炙或疼痛科,象征性的配置1~2名医师负责.现社区医院已出现颈、肩、腰、腿痛专科,就诊人数多,可均处于原始保守治疗阶段.笔者参考颈椎病[1]标准,结合自身体会,浅议颈椎病.

    作者:谢昀强;罗继琼;尤俊刚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加强输液环节质控减少发热反应发生

    静脉输液是护士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它以疗效快、刺激小、给药剂量准确、可连贯或联合给药等优势成为治疗的基本手段.近几年,由输液反应引发的护患纠纷呈明显上升趋势,据统计,80%的输液反应为发热反应.护士作为静脉输液的具体实施者,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大限度减少发热反应的发生.本文从配药环境、配药手法、穿刺操作、输液中的速度与温度、药物与输液用具等因素与发热反应的关系分析,同时提出防范措施.

    作者:张琪;陈桂英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浅谈高血压病的合理治疗

    高血压病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大量国内外文献和临床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心、脑、肾、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可严重损害心、脑、肾等主要器官,是造成中老年人病残或病死的主要因素.因此对高血压患者科学、合理选用药物,有效的控制血压、减少血压的波动性,保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免受损害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伯桂平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常见气血津液病证的中医诊断与治疗(2)

    1 积聚积聚是腹内结块或痛或胀病证.积和聚有不同病情和病机:积是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乃为脏病;聚是无形,聚散失常,痛无定处,病属气分,乃为腑病.

    作者:王光辉;王琦;袁伟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儿童药疹87例临床特点分析

    儿童的发疹性疾病相对较多,如不及时鉴别药疹,停用致敏药物而延误患儿的治疗,可产生严重后果,现抽取2000年以来住院患儿药疹87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邓霖;李雪珍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生殖健康教育对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影响

    人工流产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因其安全、简便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无痛流产术的实施,减轻了手术带来的痛苦.但由于它是一宫腔手术,术中、术后都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比如:子宫穿孔、人工流产综合征、术后感染、不孕等,给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为减轻其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对来院人工流产的健康未婚妇女实施生殖健康教育,探讨其对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李红;李玉英;赵云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大剂量口服维生素C对尿液pH的影响

    维生素C是临床常用的维生素类药物,分子中具连二烯醇式结构,水溶液呈酸性,口服后将影响胃液酸度及某些药物的吸收,不能与碱性药物配伍或同时使用;是否同时酸化尿液,或与某些药物的配伍使用时产生影响,有不同看法.笔者对此进行了实验,现将实验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谢癸亮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肥胖

    人体内脂肪储存量显著超过正常人的一般平均量时,称为肥胖.通常以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0%为过重,超过正常20%为肥胖(obesity).肥胖者体重增加是由于脂肪组织增多,如以肌肉发达为主者,不属于肥胖范畴.但诊断肥胖的方法和标准尚不统一,仅做参考.

    作者:李秀芝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腺苷脱氨酶测定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价值

    结核性胸膜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临床上对结核性胸膜炎与非结核性胸膜炎不易鉴别,2004年1月~2006年8月对在我院住院的95例胸腔积液患者进行ADA(腺苷脱氢酶)测定,探讨ADA测定对诊断结核性胸膜炎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作者:张茂青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子宫破裂7例临床回顾分析

    子宫破裂是指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于分娩期或妊娠末期发生裂伤,为产科严重并发症,威及母婴安全.主要死于出血、感染、休克.随着产科要求的提高和城乡妇幼保健网的建立,其发生率越来越低,但在农村及边远山区仍时有发生,现将我院1997年~2005年发生的5例及笔者在2003年~2004年在天津某医院学习期间所见的2例共7例子宫破裂者报道如下,以引起重视.

    作者:孙继芳;马秋芹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26例人流漏吸致继续妊娠分析

    人流后继续妊娠在临床上时有发生,现将我院26例人流漏吸继续妊娠病例,简要分析并讨论如下:

    作者:姜彩红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CT增强扫描发生变态反应的处理及护理分析

    CT检查中,碘造影剂的增强扫描大大提高了CT诊断的准确率.尽管泛影葡胺毒性很低,但由于用量大,注射速度快,在日常工作中常有变态反应发生.现将其急救处理和护理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周平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丝氏针闭合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16例报告

    我们三年来运用手法复位经皮顺行丝氏针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16例,9例肱骨干骨折由二甲以上医院保守治疗失败来诊,经过闭合治疗无一例发生骨不连接,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鲁海春;张迪;刘美佳;王宇飞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浅静脉输液技术的新进展

    浅静脉穿刺为临床治疗、抢救和实验检查的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如何准、快、好的将治疗药物输注到病人体内,是护理工作研究的重要技术内容.近来,国内外护理学者对静脉输液的途径、静脉中微粒污染、成功的静脉穿刺与正确拔针等方面进行了多项研究,作者对此综述如下:

    作者:张红;贺爱妮;王金华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乳头助吸器的制作与临床应用

    2001年~2005年,我院共分娩产妇6352例,其中发现产妇乳头平坦或凹陷者221例.平坦和凹陷的乳头,使新生儿不能做到有效吸吮,造成母乳喂养困难,降低母乳喂养成功率,而从市场购买的吸奶器及人工奶头,也不能有效纠正上述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自制乳头助吸器,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了产妇及家属的欢迎.现介绍如下:

    作者:范爱霞;崔文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仙人掌外敷治疗药物外渗与继发静脉炎病人的临床应用探讨

    仙人掌是地球上生命力顽强的植物,也是目前科学家研究发现含化学物质多的植物.仙人掌原产于美洲,种类多达2000种.仙人掌不但具有观赏价值,还具有很好的食用价值.仙人掌已经走上了许多人的餐桌,它的食用价值已经被人们所共识.但是迄今为止仙人掌的临床药用价值却很少见有报道.近年来,我们用仙人掌外敷治疗药物外渗所致局部肿胀疼痛以及继发静脉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静;高岁兰;赵昕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异丙酚与利多卡因、芬太尼配伍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效果观察

    人工流产术是妇科常见的短小手术,以往常在清醒无麻醉镇痛状态下进行,给患者带来痛苦与不适.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主动要求做无痛人工流产术已成为趋势.异丙酚作为一新型的快速、短效静脉麻醉药,由于其镇痛作用较弱[1],常需要配伍一些镇痛药,为此我们探讨了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比较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王建荣;姜淑艳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不典型胰腺癌39例回顾分析

    胰腺癌发病逐年增多,具有黄疸、腹痛及体重减轻典型表现者已为大家所熟知,不典型及特殊表现者亦并非少见.现回顾39例不典型胰腺癌做如下分析:

    作者:杨建中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妊娠临床分析

    米非司酮用于终止宫内早孕,已经广泛用于临床,但用于终止异位妊娠仍较少见.本院自1997年以来应用米非司酮与宫外孕2号方相结合治疗未破损型输卵管妊娠5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晓红;陈永英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