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彩红
丙泊酚常用于人工流产手术.近年来宫腔镜下输卵管再通手术日益增多,手术时间是人工流产术的4~6倍,单纯应用丙泊酚用药量偏大,反复给药苏醒时间也延长,我院自2003年以来采取合用芬太尼的办法,取得很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洪猛;张壮;司小萌 刊期: 2006年第24期
化疗药物的使用挽救和延长了无数肿瘤患者的生命,但也带来了令人担忧的问题--化疗药物外渗[1].外周静脉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国内报道是0.1%~6.0%[2].如果渗出未被及时发现或处理不当,可造成局部组织肿胀、疼痛、坏死,严重者可导致医疗纠纷,因此分析外渗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对减少化疗药物外渗至关重要.
作者:王丽英;王菊 刊期: 2006年第24期
蕉城区有24所中、小、幼儿园食堂提供就餐服务,其中有17所学校食堂设有备餐间.为了解学校食堂备餐间的卫生状况,贯彻实施《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及《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我区于2006年10月调查了17间学校食堂备餐间,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阮周凑 刊期: 2006年第24期
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Captopril、CPT)是目前国内常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该药1977年问世,二十余年发展迅速,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且疗效确切.但随着该药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逐渐增多,有些是严重而致命的.
作者:张红星;袁光善 刊期: 2006年第24期
为保证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安全,根据《生活饮用水监督管理办法》和《全国城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方案》,2005年对泰安市市区内生活饮用水进行了全面的卫生学指标检测.
作者:李连国;张春菊 刊期: 2006年第24期
1 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文观察对象共65例.取自1999年~2002年因腹泻在本院住院或门诊治疗的病人.男38例,女27例,年龄1个月至5岁,其中1岁以下占45例,1~3岁占15例,3岁以上5例.主要症状均为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次,多为40次/天,大便性状改变,呈黄色稀烂便、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伴有发热48例,呕吐30例,腹痛26例;中度失水者39例,轻度失水者22例,重度失水者4例.
作者:易旺东 刊期: 2006年第24期
肾脏是人体生命活动极为重要的脏器之一,它不仅维持机体水液代谢及酸碱平衡,排除机体代谢废物,还能分泌一系列激素,对于保持机体内环境恒定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涛;卢立新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维生素C是临床常用的维生素类药物,分子中具连二烯醇式结构,水溶液呈酸性,口服后将影响胃液酸度及某些药物的吸收,不能与碱性药物配伍或同时使用;是否同时酸化尿液,或与某些药物的配伍使用时产生影响,有不同看法.笔者对此进行了实验,现将实验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谢癸亮 刊期: 2006年第24期
食品安全问题举国关注,世界各国政府大多将食品安全视为国家公共安全,并加大监管力度.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对策.
作者:亓延海 刊期: 2006年第24期
创伤性骨折病人均因意外事故而受伤入院,因其身体致伤变化突然而剧烈,因而会产生很强的生理应激,给机体带来不利影响,使机体的抗病能力降低,使诊疗工作不能正常进行.如何对创伤性骨折病人进行全面细致的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要做好心理护理,首先要了解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我们通过对各种创伤性骨折病人的心理活动特征分析,其心理活动可分8期,然后有针对性的实施各期心理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罗霞 刊期: 2006年第24期
人体因疾病或其他因素导致体内脂肪储量减少、肌肉消耗增加而体重下降.当体重低于正常人标准体重的10%以下时,称为消瘦(ematiation).
作者:刘广文 刊期: 2006年第24期
高血压病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大量国内外文献和临床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心、脑、肾、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可严重损害心、脑、肾等主要器官,是造成中老年人病残或病死的主要因素.因此对高血压患者科学、合理选用药物,有效的控制血压、减少血压的波动性,保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免受损害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伯桂平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糖尿病、妊娠、高蛋白及高盐饮食可加重高血压患者的肾功能损害.有资料说明终末期肾衰竭的发病率仍在增高,终末期肾衰竭对病人的预后、存活和生活质量均有负性作用[1].因此预防终末期肾衰竭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目标.此种治疗基于一种策略,即肾损害的初期预防和减轻或停止肾衰竭发展的二期预防.为了达到这些治疗目标,通常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本文综述抗高血压药物肾保护作用的机制和对糖尿病与非糖尿病肾病肾保护作用的临床试验证据.
作者:聂秀华 刊期: 2006年第24期
胰腺癌发病逐年增多,具有黄疸、腹痛及体重减轻典型表现者已为大家所熟知,不典型及特殊表现者亦并非少见.现回顾39例不典型胰腺癌做如下分析:
作者:杨建中 刊期: 2006年第24期
1 材料与方法1.1 血球反向凝集法 冻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诊断试剂盒(上海科华).1.2 ELISA ELISA试剂盒(上海科华).1.3 胶体金法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胶体金诊断试剂盒(江西艾康).
作者:陈晓薇 刊期: 2006年第24期
人工流产术是妇科常见的短小手术,以往常在清醒无麻醉镇痛状态下进行,给患者带来痛苦与不适.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主动要求做无痛人工流产术已成为趋势.异丙酚作为一新型的快速、短效静脉麻醉药,由于其镇痛作用较弱[1],常需要配伍一些镇痛药,为此我们探讨了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比较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王建荣;姜淑艳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痰热清是一种新型中药制剂,在临床工作中发现,40万(2支)单位的白霉素加入10%的葡萄糖注射液后,再加入10毫升痰热清注射液,5 min后,混合液中出现微细小颗粒,再放置半小时后出现絮状物.痰热清注射液与一些药物存在配伍禁忌的有关文献虽然已有不少报道[1],但是为了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研究对临床上较常用又未被列入注射剂临床配伍检索表中的三种药物进行了配伍观察,结果发现注射用白霉素与注射用炎琥宁、痰热清注射液配伍时,均产生混浊现象,为此我们进行这三种药物的体外配伍实验[2],现报道如下.
作者:崔桂英;刘婷 刊期: 2006年第24期
浅静脉穿刺为临床治疗、抢救和实验检查的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如何准、快、好的将治疗药物输注到病人体内,是护理工作研究的重要技术内容.近来,国内外护理学者对静脉输液的途径、静脉中微粒污染、成功的静脉穿刺与正确拔针等方面进行了多项研究,作者对此综述如下:
作者:张红;贺爱妮;王金华 刊期: 2006年第24期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压迫或刺激神经、脊髓、血管所表现的症状与体征.多数颈椎病远端症状较颈部症状明显,医师对此认识不够深入,诊断思维较局限,临床上易造成漏诊、误诊、延迟诊断.虽说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中老年易见,但医疗机构重视差.目前乡、镇医院对颈椎病的业务开展几乎为零,县级医院多归之为针炙或疼痛科,象征性的配置1~2名医师负责.现社区医院已出现颈、肩、腰、腿痛专科,就诊人数多,可均处于原始保守治疗阶段.笔者参考颈椎病[1]标准,结合自身体会,浅议颈椎病.
作者:谢昀强;罗继琼;尤俊刚 刊期: 2006年第24期
患者,男,67岁,因胸闷、憋喘、头晕十余年以铸工尘肺,高血压病Ⅰ期入院治疗,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入院后予抗炎止咳降压及活血化淤等治疗,均未发现不良反应,首次应用藻酸双脂钠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其中含藻酸双脂钠100 mg,葡萄糖12.5 g,以60滴/min静滴,输液结束后30 min,患者突然出现恶心、呕吐、胸闷、烦躁、大汗寒战并全身瘙痒,满布红色丘疹,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四肢厥泠,脉细速,140次/min,血压骤降至60/40 mmHg.疑藻酸双脂钠所致的过敏性休克,快速建立静脉通路,予以高流量吸氧,静脉推注多巴胺、654-2、地塞米松,半小时后患者意识清醒,面色红润,呼吸平稳,四肢温暖,P 89次/分,律规整有力,血压120/80mmHg,皮疹消失.
作者:戚静 刊期: 2006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