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大青叶合剂联合仙人掌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观察

李宝重;刘曰儒

关键词:复方大青叶合剂, 仙人掌, 外敷治疗, 流行性腮腺炎, 呼吸道传染病, 疗效确切, 门诊, 患儿, 病毒, 报告
摘要:流行性腮腺炎通常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自限性呼吸道传染病.我院从2002年10月~2005年1月收治门诊流行性腮腺炎患儿39例,采用复方大青叶合剂联合仙人掌外敷治疗,疗效确切,特报告如下.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简易便器的制作及临床中的应用

    外科手术后和骨折患者需要在床上大小便,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便器为普通的便盆,大小便时需陪人抬起患者臀部放入,这对于活动受限的患者很不方便.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制作了一种简易便器,深受患者和家属的欢迎.

    作者:王永红;李静;刘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论社区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

    社区卫生服务在我国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自1999年8月,由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10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以来,为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指引了方向.社区卫生服务在我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但也暴露出了许多新的问题,要完成2010年在全国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目标,就必须深化社区卫生服务改革,以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的快速、健康发展.

    作者:曹艳民;李士雪;尹爱田;胡式良;王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鼻内镜在额部美容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鼻内镜在额部美容手术中的应用.方法自1995年3月~2003年3月对50例皮肤老化患者于局麻下的鼻内镜引导下行额部除皱术.结果50例患者额部皱纹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变浅,甚至完全消失.结论与常规的额部除皱术相比,鼻内镜下额部除皱术的优势是创伤小、不留瘢痕、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患者经济负担小,宜于推广.

    作者:刘宗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的临床应用进展

    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 Sodjum:GSH),是人类细胞中自然合成的一种三肽,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含有疏基(-SH),广泛分布于人体各器官内,对维持细胞生物功能,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有着重要作用,它是甘油醛磷酸脱氢酶的辅基,又是乙二醛酶及丙糖脱氢酶的辅酶,参与体内三羧酸循环及糖代谢,并能激活多种酶,从而促进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可通过巯基与体内的自由基结合,可直接使自由基还原,使之转化成容易代谢的酸类物质从而加速自由基的排泄.对贫血、中毒或组织炎症造成的全身或局部低氧血症患者,可减轻细胞损伤,促进修复.通过转甲基及转丙基反应,GSH还能保护肝脏正常功能,国外在GSH治疗多系统、多脏器病损特别是肝、肾损害及其糖尿病辅助治疗方面报道较多[1].本文就近几年来国内GSH的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玉臣;杜永丽;聂翠芳;王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62例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截肢术的护理体会

    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种因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的肢体动脉慢性闭塞性疾病.一般发生于下肢的大中动脉,上肢动脉少有发生.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等.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病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临床表现早期为患肢凉麻酸胀,逐渐出现间歇性跛行及静息痛,严重者足趾与小腿发生溃疡、坏疽.我院1998~2002年收治62例因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而行截肢术的患者,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荣雅琪;王朝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自制方形气囊导管扩张治疗贲门狭窄症38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贲门狭窄症的佳治疗方案.方法采用改良后自制方形气囊导管对38例贲门狭窄症分别行3~5次扩张治疗,随访两年,观察狭窄段增宽的程度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结果38例中扩张后狭窄段较扩张前增宽>0.5cm,吞咽困难明显改善32例;狭窄段增宽<0.5cm,吞咽困难有不同程度的改善6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改良后方形气囊导管扩张是治疗贲门狭窄症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作者:蔡月新;蔡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胎儿宫内窘迫与新生儿颅内损伤的相关性研究(附450例病例分析)

    目的分析胎儿宫内窘迫与新生儿颅内损伤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450例有宫内窘迫的新生儿在出生后3天内进行头颅B超检查.结果450例中检出颅内损伤112例(24.89%);低出生体重儿较正常体重儿、过期产儿较足月产儿的颅内损伤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巨大儿较正常体重儿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重度窒息者28例全部有颅内损伤;有颅内损伤的新生儿宫内窘迫持续时间为(81.73±43.37)分,无颅内损伤的新生儿宫内窘迫持续时间为(50.06±29.36)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巨大儿,有宫内窘迫重度窒息的新生儿,尤其宫内窘迫持续时间长者,易发生颅内损伤.

    作者:张新芳;高思举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球菌性口炎100例体会

    婴幼儿时期极易患急性球菌性口炎,治疗不当可因发热、饮食少等而诱发脱水、酸中毒[1].为此,我们自1999年元月~2003年12月共收治100例,收到良好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艳;徐培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胸部挤压伤致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成功1例

    患者女,41岁,被小客车挤压于对面墙壁,造成严重胸部挤压伤,2004年6月21日呼120急救入院,伤后自觉胸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有濒死感.查体:神志恍惚,精神萎靡,胸部右侧有15cm×8cm皮肤裂伤,胸大肌断裂,胸廓塌陷,触诊有骨擦感,听诊双肺呼吸音底,无啰音,血压90/75mmHg,心率146次/分,呼吸急促,脉搏细弱,X光胸片示双侧多发肋骨骨折,侧位片示胸骨骨折.急查血Rt、PT、APTT,血型AB.积极纠正休克,受伤后约40分钟在术前准备过程中呼吸骤停,口对口人工呼吸6分钟后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进入手术室后心跳骤停,立即于左前胸第5肋间作长约15cm切口入胸探查,心包张力大,呈黑紫色,剪开心包,喷出不凝血400ml余,心内按摩1分钟心脏复跳,血压75/50mmHg,心率162次/分,继续按摩5分钟血压升到110/70mmHg,此时心率125次/分,停止按摩,放置胸腔撑开器,充分显露手术野,清除心包内积血及凝血块,探查为右肺动静脉挫裂伤导致出血,见肺门12cm×10cm血肿,反复检查无出血,心包后壁开窗1cm左胸腔内引流,冲洗心包腔,缝合心包开口.

    作者:刘贞;刘传安;王英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治疗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糖尿病患病率正急剧增加,已成为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糖尿病若没有及时诊断,正规治疗可引起多种慢性并发症.据统计,一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并发神经病变;约有30%的糖尿病患者并发增生性视网膜病,其中每年有1.2%可能发展到失明;30%~40%的Ⅰ型糖尿病患者和15%~20%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DN),可由初出现蛋白尿发展到高血压、肾病综合征,终导致肾衰和死亡,DN的3年生存率仅为53%.鉴于糖尿病并发症的巨大危害,寻找筛选征服其并发症的有效药物已成为当今医学界竞相研究的热点,现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2004年济南市槐荫区一年级入学新生口腔健康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2004年济南市槐荫区一年级入学新生的乳牙健康状况.方法对济南市槐荫区2000余名一年级入学新生随机抽样检查了581名新生的乳牙龋、失、补的情况.结果检查出龋、失、补牙齿共计1124颗,龋、失、补牙齿的数量分别为812、90、222.龋、失、补在这些男女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别.龋患率比较低(龋均为:1.93).结论数年来济南市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工作初见成效,但与WHO规划的口腔保健目标尚有一定距离.

    作者:李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急性脑卒中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预防性治疗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预防脑卒中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方法.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预防性治疗组60例,开展系统性预防肩关节脱位的治疗,对照组40例,按常规治疗,病程均<1个月.预防治疗方法:①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肢体位置;②指导其进行主动和被动运动.结果两组治疗2个月后进行比较,预防性治疗组肩关节半脱位发生率为20%,对照组肩关节半脱位发生率为75%.结论脑卒中早期采取正确措施能有效预防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并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决定作用.

    作者:邵和;刘志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巧用输液器制作胸腔穿刺装置

    胸腔穿刺术是临床常用的诊疗操作,可抽取胸腔内液体检查积液的性质及菌种,以确定诊断;排除胸腔内积液或积气,以减轻其压迫症状,或往胸腔内注射药物,进行治疗.我院用输液器制作的胸腔穿刺装置在临床应用中,效果满意.

    作者:王秀艳;韩建星;王传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对母儿的影响

    产科出血是导致母儿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又是两个常见的产前出血原因,处理不当可危及母儿生命安全.

    作者:曹学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自体脾移植37例分析

    目的分析外伤性脾破裂行全脾切除后自体脾移植预防远期凶险感染的效果.方法对37例自体脾移植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一例病例发生远期凶险感染,治愈率100%.结论自体脾移植可有效预防外伤性脾破裂全脾切除后远期的凶险感染.

    作者:陈建渠;王照海;刘建新;姬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地塞米松碘仿在防治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碘仿和甲醛甲酚防治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患慢性根尖周炎的恒牙216颗,根管预备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患牙唇颊侧根尖区骨膜下局部注射地塞米松2.5mg,根管内放置表面外均涂碘仿的地塞米松棉捻;常规组在根管放置甲醛甲酚棉捻;用氧化锌丁香油粘固粉暂封,7天后复诊.结果实验组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地塞米松碘仿局部应用能预防和降低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发生,减轻疼痛肿胀程度.

    作者:夏庆银;朱月松;闫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宫内妊娠合并黄体破裂误诊为宫外孕1例

    患者23岁,因停经62天,阴道流血1天,突然下腹痛20小时于1999年7月14日18时急诊入院.患者以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1999年5月12日,停经40天有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未来院检查,1天前出现阴道流血,有血块,量多于月经量,自认为月经来潮,20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下腹剧痛,呈持续性绞痛,阵发性加重,伴恶心、头晕、不能进食,收住院.

    作者:武庆珍;王光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川崎病6例临床误诊分析

    川崎病(KD)是一种全身性血管炎性疾病.近年来不典型病例增多.导致误诊、漏诊比例居高不下.我院自1999年6月~2003年12月共收治了川崎病病人10例,误诊6例,占川崎病病人总数60%.现就我院收治的6例川崎病病人误诊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姜桂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术前准备对学龄期儿童的心理影响及护理对策

    为了探讨术前准备对儿童的心理影响,我们研究了学龄期儿童对术前准备的心理反应、影响因素和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安海慧;时月霞;于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分娩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孕期满28周以后的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发动至全部排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作者:刘宏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