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云
麻醉药品是受国家法律严格监控的特殊药品,党和政府对麻醉药品的管理,历来都非常重视,建国以来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法规.近年来,在各级药监部门、卫生主管部门的努力下,麻醉药品管理工作由被动到主动,由混乱到规范,逐步走了上法制化的轨道.当前基层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管理仍存在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作者:李佐法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为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贯彻落实<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于2004年7月对市属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摸底调查.
作者:刘士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颈肩腰腿疼专科2001年8月至2003年1月间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6例,男47例,女39例,年龄32~76岁,病程2天~26年,全部病例均由CT或核磁共振显示腰椎间盘突出,且突出部位与临床表现、体征相吻合,同时符合三维正脊治疗仪治疗范围.
作者:谢清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镜下形态多为球形或成双排列,氧化酶为阴性的专性需氧菌.该菌广泛存在于外界环境中,是人类和动物皮肤、呼吸道、胃肠道的正常菌群.为医源性脑膜炎、中耳炎、败血症的条件致病菌.
作者:张建敏;张学芹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子宫脱垂手术治疗的方法,以减少术后复发率.方法 1999年2月至2003年6月38例Ⅱ~Ⅳ度子宫脱垂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7例,行曼市手术或经阴子宫切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观察组21例,行经腹子宫悬吊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2年疗效评价,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阴腹联合手术方式值得推荐.
作者:余慧;宋国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全国健康教育统计报表工作自2002年启动以来,按照国家颁布的<中国卫生统计调查制度>要求,我省的市、县(市)健康教育机构(健康教育所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科或宣传科)已经初步建立起健康教育统计报表制度.2004年在2002年、2003年工作基础上,专家修订了<健康教育所(中心)业务工作调查表(卫统43表)>,并对统计数据库软件进行改版,这就增加了数据分析和质量控制的功能,提高了数据核对与数据质量等问题.
作者:张少华;侯家祥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脑卒中患者经过救治存活者多数留有后遗症,例如:瘫痪,失语,吞咽障碍,后遗症常会引起多种并发症,需长期治疗护理,严重危害病人的身心健康,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而社区与家庭相互配合,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现以一长期卧床不起患者为典型病例,介绍两种简易家庭护理装置及相关护理措施.
作者:劳婉桃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了解罗湖社区8~12个月婴儿精细动作发育及影响因素.方法对罗湖医院所属12个社区458名体检婴儿,用儿心量表的方法进行运动测验,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用秩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精细动作中上5名、中等395名;偏低58名.精细动作女婴显著优于男婴,影响因素有母亲的文化程度,抚养人的文化程度;早产婴儿运动发育低于出生正常.结论提高母亲文化程度和抚养人育儿知识,降低早产儿的发生率,注重婴儿运动发展,可促进婴儿运动发育.
作者:郝英;夏涛;庄小飞;刘玉英;吴方贵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直接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与常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并探讨支架术后早期炎性反应的机制及与远期临床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03年10月~2004年12月成功接受常规冠脉内支架治疗的患者(A组)和直接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B组)各25例,均为单一支架植入者.分别于支架术前、术后6h、48h、7d留取外周血,检验血清CRP值,另-20℃冷冻保存血清,择期检测血清IL-6,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和B组术后6小时IL-6和术后48hCRP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01);两组术后7天IL-6、CRP与术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术后IL-6、CRP峰值与A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01);随访6个月,A组与B组的再狭窄率相比为21.1%vs9.1%(P>0.05).结论 IL-6、CRP可作为支架术后的炎性标志物;直接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具有较高的即刻成功率和安全性,再狭窄率有明显降低趋势.
作者:孙卫东;吴云;李金龙;张焕轶;尹鲁骅;王伯松;王春霞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为了解ICU的环境压力源及患者的压力反应,以便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压力源对病人造成的不良影响.我们对292例入住ICU的病人进行了观察及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翠萍;范明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碘营养情况.方法收集我院产科门诊675例孕妇尿液标本,过氧乙酸氧化四甲基联苯胺显色法测量尿碘含量,非妊娠妇女尿标本325例为对照组.结果 625例孕妇尿碘平均值为132.8ug/L;显著低于对照组(203.2ug/L,P<0.01).结论孕妇存在一定的碘缺乏情况.
作者:王颖;彭香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我院在全麻手术过程中,由于体位改变致双肺弹性回缩消失,以往报道较少,现报道一例如下:患者:男性,46岁,因食道中段癌,拟行食道全切除术,食管胃吻合术,术前检查心肺(-),双肺呼吸音清,气管居中.全麻诱导;安定10mg、芬太尼0.1mg、丙泊酚100mg、司可林100mg,静脉注射,进行插管,插管过程顺利,为一次性插入,ID7.5,深23cm,导管套囊为梭形,并给国产透明纸胶布固定,听诊两肺呼吸音正常,无明显漏气,头偏右侧,麻醉顺利,病人各项指标正常,当手术进行至颈部行胃与食道吻合时,配合主刀医生对病人头部进行间断固定,当胃食道吻合完毕,只见双肺膨胀而不见肺弹性回缩,BP、P、sPO2、正常,VT280ml±,立即改手控呼吸,呼吸阻力不大,气道无痰液及分泌物阻塞,但此现象仍未改观,检查导管仍在气管内,但发现导管和胶布粘合处完全脱离,气囊不充盈,导管上下活动度较大,立即向气囊充气,布胶布重新固定,此时肺舒缩良好,双肺呼吸音清,各项指标正常,并顺利完成手术.
作者:刘善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随着药物品种不断增加,处方用药也日见复杂,多药并用目前似已成为医疗实践中的发展倾向,究其原因,目的在于借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以增强疗效,减少毒副作用,然而有时后果却往往适得其反,药源性疾病常因不合理合并用药而经常发生.国外报道药物反应发生率有时竞可高达81.4%.目前临床用药中存在的情况往往有下列几种:一是认为药物用的越多越好,多种药物中总有一药能击中要害.二是有些病人轮回看几个科别,造成大量重复用药.三是有的病人为了早日康复片面根据药品的宣传广告,擅自用药.由于上述情况,多药并用后,物理性、化学性及药理性配伍禁忌和一些用药不当现象屡见发生,因之合理用药已成为临床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用药既能节约药品,更可提高疗效;用药不当不仅给病人带来危害,甚至可能造成死亡.下面,通过三则实例说明基本配伍问题,简述不合理用药的机理.
作者:唐红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肾上腺皮质激素是肾上腺分泌激素的总称.可分为三类:1.盐皮质激素2.糖皮质激素3.性激素.临床上常用的皮质激素是指糖皮质激素.其作用十分广泛而复杂,且随剂量的不同而异.生理情况下所分泌的糖皮质激素主要影响物质代谢过程,超生理剂量的则还有抗炎抗免疫等药理作用.
作者:郭晓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我院自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始终坚持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为病人提供适合个体的佳护理,开展健康教育.为了了解病人出院后对在院内获得的健康知识是否能够持久掌握,及在院外的效果,我院从2004年9月开始对出院病人进行家访,追踪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并且将健康教育在出院病人中继续深入下去.现将家访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吕士琴;张志芬;杜静;刘迎春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近年来高尿酸血症(HUA)作为高血压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重视,HUA与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在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以及治疗上密切相关.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的降压作用不容质疑,其不仅能有效控制血压,而且能降低血尿酸水平.[1]为此,我们进行了氯沙坦和贝那普利对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病人的降压和降血尿酸的临床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庄宏;唐锦屏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越来越多的意外妊娠的患者要求在无痛情况下实施门诊人工流产手术,现将我院2004年1月至7月在芬太尼、异丙酚静脉麻醉下实施门诊人工流产手术260例的护理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李菊生;王剑;唐秀晨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学的精髓,它不仅与病人的生命息息相关,也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存亡.目前,多数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做法是组建质控机构,通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不间断的质量检测.这种做法的确取得一定成效,但却事倍功半,而且往往一旦放松了力度,医疗质量水平就较大幅度下降.如果能够以医疗过程为管理对象,系统地应用过程方法对医疗过程进行识别和管理,将会使整个医疗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相互协调和兼容,从而实现医疗过程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作者:黄志铿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医院感染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医院感染不但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且与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同时还与医疗纠纷及医疗费用是密切相关的.故而医院感染的控制及管理已成为医院管理中的重中之重.我们注重细节、规范管理,人人重视、环环相扣,很抓落实,使我院医院感染率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以内.我们的体会是:
作者:杨丽华;史文昕;高毅丽;周微丽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为主,伴有思维迟缓,行为减少的一种精神疾病.1994年WHO全球15个基层单位抑郁症平均患病率为11.4%[1],如此规模的数量,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是非常大的.除少数重症抑郁症需住院治疗外,大部分抑郁症病人,包括出院后继续服药的病人,都需要在门诊治疗.由于对抑郁症的治疗,药物治疗是重要的一种手段,所以,对抑郁症病人进行正确的用药指导,能减轻病人及其家属的痛苦,减少自杀行为的出现,有效的促进病人的康复.
作者:张伟;殷露玮 刊期: 200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