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征
目的:全面了解2010—2015年《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基金项目刊文情况,为《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应用《CNKI(知网数字图书馆)》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以及存档原始资料对《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2015年的发文量、作者来源、基金项目、栏目分布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2010—2015年《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共刊登论文19135篇,年平均为3189篇。②共有基金项目论文292篇,占刊文总数的3.5%,基金领域包括国家级及各省自然科学基金、科研基金、科技基金、软科学基金等。2010—2015年发表3篇及以上的作者共16位,刊文63篇,占总基金项目刊文量292篇的21.57%;2010—2015年,发表基金项目论文数在5篇及以上的机构共22个,这些机构共刊基金项目文章257篇,占总基金项目刊文292篇的88%。④2010—2015年《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刊文涉及学科广泛,主要集中在中医学(121,41.4%),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61,20.9%),中药学(42,14.4%),中医临床学(86,29.5%),高等教育(19,6.5%)等。结论《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建立了一批相对稳定的作者队伍,刊文第一作者分布于全国各地,刊登的文章与刊物的定位及国家级刊物的性质相符,刊登了一批基金项目支持的高质量论文,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栏目,但仍存在基金论文比例仍较低及荐稿队伍亟待加强等问题,仍有较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
作者:王智芳;邹栫洁;杨建宇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青蒿素获诺贝尔奖当然可喜可贺,也会对中医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但并不仅肇始中医复兴。因为青蒿素是“科学”体系西医研究方法的产物,诺贝尔奖也是“科学”评价体系中的重要奖项,所以此次获奖其实与“非科学”体系的中医没有多大关系。另外,中医尤其不能因此项诺奖就受到错误研究方向牵引而在不适合中医发展传承的歧途上继续行走。中医目前的管理、教育、传承、研究都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目前中医队伍虽逐年增大解决了中医活着的问题但因真正的中医人才逐年减少而很难解决中医发展问题。所以,唯有中医具备了与西医完全不同的顶层设计的管理体系、高等教育体系、考试考核体系、奖励评价体系,中医高等教育能够成批培养出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疗效优越的真正中医后继人才,中医教育及中医职称考试不必强制引入大量西医内容,全世界中医都要在中国制定的中医特有评价体系里评定世界级奖项,才能说明中医已具备了和西医站在一起的不同体系需要的能力与自信,中医才算真正走出困境而复兴了。
作者:尹亚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加贴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2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腹部中药贴敷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抗生素,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一段时间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病情均得到一定的改善,研究组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0%),在复发率上,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药灌肠加贴敷治疗慢性盆腔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复发率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程韦男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现在中医治病时常会出现病准,方对,药不灵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包括中药饮片质量、中药炮制质量、中药调剂质量、中药煎煮质量,这几个方面也是中药房需要加强管理的内容。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将中药房管理对中药汤剂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析,说明加强中药房管理的重要性,身为一名中药工作者一定要严格把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肖保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按照统一的入选条件,选取我院确诊并收治的104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2例且两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对照组采用脑卒中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按照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明显提高,NIHSS评分较前下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71.15%,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碧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加减联合腹针疗法治疗气阴两虚型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符合纳入标准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炙甘草汤加减联合腹针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片联合谷维素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明显优于对照组73.3%(P<0.05)。结论炙甘草汤加减联合腹针疗法在改善气阴两虚型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使用西药治疗,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来昌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活血化肝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痰瘀互结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痰瘀互结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治疗组予活血化肝煎1剂/天,水煎400ml,200ml/次,早晚2次分服。对照组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每次2粒,3次/天。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血脂、肝脏彩超及体重指数( BMI)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肝功能、血脂、BMI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血脂、BMI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化肝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痰瘀互结型)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甘小华;叶翠河;欧恺怡;黄新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中药知识的了解与运用情况,为大学生药物知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自编问卷,对26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中药学专业、非中药学医药类专业、非医药类专业识药数量得分分别为(1.89±0.84)分、(1.81±0.81)分、(1.30±0.61)分。中药知识了解情况为中药学专业中及格29例(65.91%)、不及格15例(34.09%);非中药学医药类专业中及格96例(66.21%)、不及格49例(33.79%);非医药类专业中及格29例(38.16%)、不及格47例(61.84%)。结论大学生对中药知识的了解与运用情况不容乐观。
作者:罗伟康;胡渊龙;崔玉莹;李玉坤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大黄、芒硝封包治疗肢体局部肿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对照组51例两组,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大黄、芒硝封包治疗组患者局部疼痛、红肿的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 P<0.05),红肿消退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大黄、芒硝封包治疗具有消肿散瘀、清热解毒及止痛的功效,效果显著,价格低廉,操作简单,且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徐定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健脾调经法治疗血虚型月经过少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5年1月—2016年7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血虚型月经过少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均给予性激素替代法西医治疗,观察组(50例)则给予健脾调经法中医辨证论治,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同时统计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月经量及其在促卵泡生长激素( 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等性激素指标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2.0%)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性激素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在FSH、LH、E2、T等性激素指标上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健脾调经法治疗血虚型月经过少患者相较常规性激素替代法西医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有效改善患者雌激素指标的同时安全性高,患者整体状况也得到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阴晓娟;刘伟非;阴晓萍;熊训斌;陈运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放血拔罐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蜂窝组织炎的疗效。方法选取32例蜂窝组织炎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按年龄分为16~45岁组和46~65岁组两组,分别对其进行放血拔罐联合中药内服治疗。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90%以上。结论放血拔罐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蜂窝组织炎疗效确切、可靠,而且是一种简单、经济、不良作用相对较小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中医临床中推广。
作者:高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三子养亲汤治疗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肺心病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给予抗生素、氧疗等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45例)则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三子养亲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同时测定两组患者在症状改善时间、血气指标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1.1%,其中显效26例、有效15例、无效4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5.0%,其中显效16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气促消失时间(2.9±0.4)d、水肿消失时间(3.9±1.1)d、紫绀消失时间(3.3±1.1)d、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5.6±1.3)d;对照组患者气促消失时间(4.3±1.5) d、水肿消失时间(5.6±0.9)d、紫绀消失时间(4.9±1.3)d、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8.1±1.2)d。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O2(8.5±0.3)KPa、PaCO2(8.2±0.3)KPa、pH值(7.3±0.3);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aO2(8.5±0.3)KPa、PaCO2(8.2±0.3)KPa、pH值(7.3±0.3)。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三子养亲汤在常规用药基础上治疗肺心病患者有着显著的效果,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缩短,治疗后血气指标改善程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艳春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使用中药糖脉康颗粒对Ⅱ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夹瘀证大鼠进行干预,研究糖脉康颗粒对模型大鼠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空白组10只,造模组20只,模型组通过高脂喂养配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复制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后利用证候演变规律和低温诱导的方法,筛选出具有气阴两虚夹瘀证特征的Ⅱ型糖尿病大鼠18只,将其中9只模型大鼠使用中药糖脉康进行干预,检测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尿蛋白等指标,判断糖脉康对大鼠肾脏功能的影响。结果糖脉康干预模型大鼠后,大鼠肾功能指标肌酐、尿素氮、尿蛋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糖脉康组尿蛋白较模型组下降明显,有统计学差异( P<0.01)。结论糖脉康颗粒对Ⅱ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夹瘀证大鼠肾功能有改善,其中尿蛋白改善明显。
作者:陈群;苏傲蕾;马加贵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导师张宝良老中医认为恶性胸腔积液属“悬饮”范畴,治疗时应首当辨证论治,在此基础上采用扶正祛邪、温药和之、调畅气机等方法。若出现胸腔积液较多时急则治标,以减少积液、改善临床症状为首要目的。与此同时,还需注意慎用毒性抗癌药,以防损伤人体正气。
作者:濮忠建;黄开红;张宝良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辨证施护对缺血性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83例缺血性中风后失眠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41例予以西医常规护理,并给予地西泮2.5~5mg,1次/日睡前口服;治疗组42例在常规西医护理基础之上予以中医辨证施护,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睡眠质量改善情况( PSQI),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组痊愈15例,显效20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62%。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11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8.05%。治疗组在临床疗效、PSQI、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辨证施护较常规护理临床疗效满意,睡眠质量改善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惠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不寐乃人体脏腑阴阳气血失调,阳不入于阴,神不守舍而致入睡困难、时醒时寐或寐而不酣等。任督二脉行于人体前后正中,为人体一身阴阳之总纲。任督二脉与十二经脉均交汇相通,与心脑之神、肝肾经、俞募穴关系密切,为全脏腑气血阴阳转输之枢纽,调节任督二脉之经气可使气血调达、阴平阳秘、五脏调和、神志得安。现从中医整体观念的治病特点和治病求本的思想出发,简要论述不寐与任督二脉的关系。
作者:钟玉梅;陈瓞;成博;李慧;李晨依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天疱疮是临床相对少见、且治疗比较棘手的难治愈性疾病。西医对本病的认识主要是从自身免疫出发,患者体内存在针对Ca2+依赖的细胞间粘连分子-钙黏蛋白的抗体,因此表现为皮肤或黏膜上的松弛性水疱,Nikolsk征阳性;中医对本病的认识有着悠久的历史,文献记载相对较多,病因病机认识较清晰,有着较明确的辨证分型,且在治疗上有一定的优势,故现主要从中医对天疱疮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上做简要介绍。
作者:陈正龙;方敏灵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究中风疼痛汤治疗中风后半身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2例中风患者,按照住院尾号的奇偶数,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中风疼痛汤、卡马西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愈9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3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68.7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有一定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使用中风疼痛汤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其安全、有效,能促使患者及早获得康复。
作者:熊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通过临床对照观察玉女煎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辨证为胃阴不足证的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玉女煎加减中药汤剂口服,对照组30例予多潘立酮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66.7%。经医学统计分析,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玉女煎加减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阴不足证,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柳青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研究清胰汤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清胰汤,对比两组患者胃肠蠕动及病情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胃肠蠕动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腹胀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等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清胰汤治疗急性胰腺炎可缩短病情恢复时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苏艳标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