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铭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系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静脉输注抗菌素、茶碱类药物、激素及吸氧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施治,运用经方(寒证用小青龙汤,热证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咳嗽、咳痰及喘息消失时间及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系疾病疗效显著。
作者:王永成;罗艳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其机制主要是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病情复杂多变。近年逐渐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而针药结合可使中医优势得以充分发挥。针刺辅助治疗本病,可明显增强通腑导滞、解毒清热、止呕、利胆等功效,改善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体征,改善预后,缩短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文章综述了近年针刺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概况。
作者:张玲霖;梁繁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近年来支气管哮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作为呼吸内科的常见病,常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的方法已日见弊端。而中医药有副作用小、价格低廉、辨证施治等优点,经临床实验验证中药雾化对于哮喘治疗疗效显著,现将有关内容综述如下。
作者:徐增梅;苗同艳;尹婷婷;马啸;丁伟伟;李泽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根据康复医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特点,结合重庆医科大学中医康复专业实际情况,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式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加强临床教学见习,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改进教学手段,加强网络教学;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以上教学方式提高了中医康复专业康复医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曾志华;曾明慧;周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在肛周脓肿一次性切开术后换药中应用京万红软膏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把186例肛周脓肿术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换药,实验组在常规换药基础上外敷京万红软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脓液排出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结果应用京万红软膏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轻,疼痛时间减少,脓液排出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均缩短。结论京万红软膏应用于肛周脓肿术后换药,可减轻疼痛,加快愈合,疗效确切,值得应用。
作者:卫建强;闫卫军;宁桂兰;高彦兵;崔向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索针灸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搜索1995-2014年期间针灸治疗梅尼埃病的相关文献,从传统针刺、艾灸、火针、头皮针、耳针、针灸联合中药、针灸配合穴位注射、针灸配合高压氧舱等方面进行整理并总结、阐述。结果针灸是治疗梅尼埃病的有效手段,肯定了针灸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疗效。结论针灸治疗梅尼埃病有一定优势,但目前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并提出作者的问题与展望,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及研究方向提供思路。
作者:刘唯;李安洪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免疫性不孕是指因生殖系统抗原的自身免疫或同种免疫导致生殖内环境改变而引起的不孕症,在不孕症患者中占20%[1],其中抗精子抗体( AsAb )为多见,现结合我院多年临床实践,就中医药治疗抗精子免疫性不孕的思路做一探析。
作者:闫和平;吴茂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阳虚体质是常见的八种偏颇体质之一,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平素畏冷、喜热饮食、手足冰冷、胃部怕冷、腰膝冷痛、腹泻等症状,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疾患;感邪易从寒化等。笔者依据阳虚体质的特征及中医基础理论结合体质干预临床,分别从如何避开致病因素、不同的季节如何调养、不同的时辰如何调养等方面进行整体施护;从情志、季节、起居、食膳、运动等方面进行因体施护;应用穴位点按、拔罐、刮痧、药茶、穴位热敷等传统中医针灸疗法针对阳虚体质的胃脘部冷痛、腰膝怕冷等症状使患者进行自我调养;总以多方位、多种疗法综合对阳虚体质进行体质护理。
作者:秦红静;侯献兵;韩亚妹;胡芳梅;王海章;刘英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硬膜外腔药物封闭配合中医辨证治疗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腰腿痛患者运用硬膜外腔药物封闭疗法,配合中医辨证分为寒湿型,湿热型,瘀血型,肾虚型治疗。一个疗程一周,连用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31例,显效17例,无效5例。结论硬膜外腔封闭配合中医辨证治疗腰腿痛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贵荣;赵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处方组成及工艺。方法以无水亚硫酸钠、氯化钠、活性炭三个辅料用量及PH范围和灭菌条件设计试验,考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的性状、渗透压比、含量、热原,pH确定佳处方及工艺。结果每20 ml中加入无水亚硫酸钠24 mg时,溶液澄清,放置24小时溶液无变化,能够满足注射液的要求;氯化钠浓度为0.5%( g/ml)时,满足渗透压要求;活性炭浓度为0.3%( g/ml)时,溶液的澄明度和热原均符合规定,且主药吸附较少;pH值为6.0~7.4的范围内,样品稳定;100℃流通蒸汽灭菌30 min,样品的性状、pH值、含量和有关物质均符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质量标准要求。结论采用本处方及工艺制得的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符合质量标准要求,且制备工艺简单,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卓国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当归双参蛤蟆油片的遗传毒性,看是否其具有致突变的可能,为其开发利用的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GB15193-2003《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进行当归双参蛤蟆油片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试验( Ames)实验。结果当归双参蛤蟆油片Ames实验的结果为阴性。结论当归双参蛤蟆油片未见遗传毒性作用,安全性有保障。
作者:钱星文;刘凡;彭菊;李俊葵;刘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内障丸为我院院内制剂,黑卫药制字(1996)0255号,6 g/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制剂室,批号:20080117。名老中医王秀霞教授早将其运用于妇科,笔者的导师姚美玉教授就院内制剂的运用举行了名为“异病同治—辨证应用院内制剂”的讲座,本文就导师姚美玉教授的讲座做出总结,以期为内障丸的运用提供参考。
作者:姚美玉;杨德芳;王秀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耳针对中风后轻度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中风后轻度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为30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于入院1周后给予耳针护理干预,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护理。两组患者分别于干预前、干预两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的改善。结果干预两周后实验组SDS得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耳穴压豆法可以改善中风后轻度抑郁患者的抑郁状况。
作者:杨青;杨淑萍;李晓青 刊期: 2015年第03期
1中医院校护理高等教育的背景我国护理高等教育起源于19世纪,曾是世界上早开展本科护理教育的国家之一,虽然1951年全国卫生大会后,护理高等教育曾一度停办,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卫生和教育部门高度重视护理高等教育,天津医科大学于1983年开始恢复护理本科教育,1985年有7所医学院校开办护理本科教育[1]。相较于西医院校,中医院校开展护理高等教育起步较晚,直至1986年南京中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才开展了大专层次的高级护理专修班,而护理本科教育则到2000年才开始出现。
作者:徐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隔姜灸肺俞穴结合针刺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随机抽取35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所有病例均采用隔姜灸结合针刺治疗,于双肺俞穴行隔姜灸疗法,根据临床辨证选取穴位行针刺疗法。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临床控制9例(占25.7%),显效16例(占45.7%),有效7例(占20.0%),无效3例(占8.6%),总有效率91.4%。结论隔姜灸肺俞穴结合针刺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显著。
作者:张宏胜;吴秀琼;李增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通腑行气汤早期干预治疗急性胰腺炎腹内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患有急性胰腺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甘油灌肠及乳果糖口服通便,治疗组1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通腑行气汤胃管内注入及中药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患者腹胀缓解时间;检测两组患者膀胱内压( IAP)值来评价腹内压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腹内压变化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早期干预能显著降低急性胰腺炎病人升高的腹内压,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衰竭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作者:甘辉虎;欧阳金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针感”是传统医学中针刺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传统针灸学与现代医学的相互融合,“针感”的概念逐渐广义化、现代化,除了局部感觉、循经感传,还有肌肉、骨关节甚至内脏器官的活动或反射等延伸内容。与针感相关的知识和信息丰富多样又有律可循,生理、病理是产生针感的基础,而人群、病种则承载了针感的多样性。熟知针感知识,对年轻针灸医师提高临床疗效有益,建立“针感信息学”,可以实现针感知识的规范和普及。
作者:张兵;蔡昭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治疗早期中药内服联合针刀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按1∶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服用本院制剂活血生骨止痛汤,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刀松解减压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配合康复锻炼,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8%,对照组为63.3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后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使用中药内服联合针刀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能迅速缓解髋关节囊内高压或关节囊积液所引起的疼痛不适,具有较好的近中期疗效,方法简便,费用低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郭胜男;韦标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针灸与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双盲法为依据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针灸与吞咽训练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针灸与吞咽训练治疗后其治愈率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采用单纯针灸治疗的对照组( P<0.05)。结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给予针灸联合吞咽训练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靳玉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本文就目前中医界对中医发展不同的看法进行了论述,大致有三种:一种为中医人员应该继承中医传统,做“铁杆中医”“纯中医”;另一种为中医人员应该现代化;再一种为中西医结合的观点,所谓的两条腿走路。同时分析了各种观点的形成,认为各种观点是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一步一步总结出来的。后通过对《素问?异法方宜论》的学习分析指出:中医学应包容认同所有有利于病人的方式、方法,吸收所有有利于医学发展的知识、技能,吸收所有代表先进文化的理念。摒弃的中西之争,门户之见。应“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
作者:刘革命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