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彤;江培春
目的:探讨中风膏在脑出血恢复期应用后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改善方面的影响。方法将60例处于脑出血恢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除给予稳控血压、预防感染等常规治疗外,观察组加服中风膏,对照组加服胞磷胆碱钠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风病临床症候评价积分及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风病临床症候评价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疗效改善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中风膏在脑出血恢复期应用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英瑞;张英菊;李妍怡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根据临床实践,将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辨证为寒凝血脉,气阴两虚,脾肾阳虚3种,三期均兼瘀血阻络。以基本方(黄芪、桂枝、当归、白芍、赤芍、川芎、生地黄、牛膝、鸡血藤)为主,各型加服辨证用药,共治疗本病40例,共有效率85%。提示补肾益气养阴,散寒通阳止痛为本病的治疗原则,同时配以理气、利湿、化瘀诸法后方可取效。
作者:于怀庆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吴门医派是江苏苏州一大地域性医学流派。起源于元代、发展于明代、兴盛于清代,其学术相传至今未衰。这一学术流派的兴盛与其苏州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医家自身素养、经济文化背景、医派自身因素有关。
作者:王菲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止泻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湿热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患儿23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口服止泻散,对照组口服利巴韦林,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8.33%,对照组治愈率为89.6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止泻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湿热泻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于焕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硬膜外腔药物封闭配合中医辨证治疗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腰腿痛患者运用硬膜外腔药物封闭疗法,配合中医辨证分为寒湿型,湿热型,瘀血型,肾虚型治疗。一个疗程一周,连用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31例,显效17例,无效5例。结论硬膜外腔封闭配合中医辨证治疗腰腿痛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贵荣;赵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索针灸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搜索1995-2014年期间针灸治疗梅尼埃病的相关文献,从传统针刺、艾灸、火针、头皮针、耳针、针灸联合中药、针灸配合穴位注射、针灸配合高压氧舱等方面进行整理并总结、阐述。结果针灸是治疗梅尼埃病的有效手段,肯定了针灸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疗效。结论针灸治疗梅尼埃病有一定优势,但目前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并提出作者的问题与展望,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及研究方向提供思路。
作者:刘唯;李安洪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区别于其他治疗颈椎病仅治疗病灶“痛点”的弊端,在短时间内,综合中西医辨证的基础对各型颈椎病进行系统、深入、无创伤有效的绿色诊治。方法将颈椎病诊治分为诊断、解痉、正骨、医嘱、康复训练五部分。在治疗过程中使用“一种多功能床”(发明专利ZL 201010105125.2第1082452号),发挥出“王氏中医踩跷法”优势。结果王氏中医踩跷法的“对称、持久、柔和、有力、产热”可产生“安全的强渗透性”的技法,对颈椎解剖与经络共同对称的点、线、面综合诊治思路标本兼治,尽量在治疗时间和疗程缩短的情况下,有效率地解决颈椎病各型的相关症状,使颈椎的生理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结论体现了“王氏中医踩跷法”的优势,缩短了颈椎病的治疗与康复的时间。
作者:王维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通腑行气汤早期干预治疗急性胰腺炎腹内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患有急性胰腺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甘油灌肠及乳果糖口服通便,治疗组1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通腑行气汤胃管内注入及中药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患者腹胀缓解时间;检测两组患者膀胱内压( IAP)值来评价腹内压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腹内压变化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早期干预能显著降低急性胰腺炎病人升高的腹内压,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衰竭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作者:甘辉虎;欧阳金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糖尿病的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严重危胁着人们的生命与健康。西药以降血糖为主,中药着重于整体调节、改善症状、防治并发症,中西药联合治疗糖尿病具有切实的治疗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少,适用于不同阶段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治疗是运用辨证论治与现代药理研究相结合来施方配药,是科学的、合理的。
作者:刘亚平;邢素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系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静脉输注抗菌素、茶碱类药物、激素及吸氧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施治,运用经方(寒证用小青龙汤,热证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咳嗽、咳痰及喘息消失时间及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系疾病疗效显著。
作者:王永成;罗艳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痰湿体质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体质基础。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痰湿体质的特点,论述痰湿体质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发病作用,拓宽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思路。
作者:于川;申斌;徐寅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药物配合康复治疗卒中后中枢性瘫痪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8例卒中后中枢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4例,给予两组患者药物配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与配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Barthel指数及日常生活活动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9%,参考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7%,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肢体运动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考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药物配合康复治疗卒中后中枢性瘫痪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患者日常生活及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李信铭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自医疗界现代各种先进检查仪器问世以来,其在诊断上对病灶定性依据性强,定位准确,而且有具体量化指标等,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宝贵诊断依据,这是中医四诊力所不及的。然在这优越检查条件下,使大多数医生在临床中,自然而然的养成了懒惰思想,依赖仪器检查,丧失了主观能动性的分析能力,甚至某些医生常经受在仪器指挥下行医,基本上成了“机器医生”。单凭检查报告结果,不顾四诊及深入细致全面辨证即草率动手开药,导致了临床上失治误治及治疗后果不佳等现象常有发生。这种片面诊疗现象应引起广大临床医生高度重视。
作者:张木森;叶小娟;张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薏苡附子败酱散方出《金匮要略》,由薏苡仁、附子、败酱草组成,原方用治肠痈脓成,现临床多用此方治疗慢性阑尾炎、慢性结肠炎等腹部疾病。笔者遵其方义,加以发挥,临床广泛应用于头面部多种疾病中,临床疗效确切,现记录如下,与同道探讨。
作者:熊鸣峰;吴春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隔姜灸肺俞穴结合针刺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随机抽取35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所有病例均采用隔姜灸结合针刺治疗,于双肺俞穴行隔姜灸疗法,根据临床辨证选取穴位行针刺疗法。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临床控制9例(占25.7%),显效16例(占45.7%),有效7例(占20.0%),无效3例(占8.6%),总有效率91.4%。结论隔姜灸肺俞穴结合针刺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显著。
作者:文雄;张宏胜;李增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冯宪章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经验。方法将过敏性紫癜辨证分型论治。结果血热型用赵氏凉血五根汤加味以凉血化瘀止血;脾虚型以四君子汤加味益气摄血,化瘀止血。结论冯宪章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经验,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郑志广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自拟夏柴消疡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两年复发率。方法选择1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口服自拟夏柴消疡汤与H2受体阻滞剂治疗,对治疗结果进行观察与对比分析,6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67%,两年复发率14.71%;对照组总有效率84.88%,两年复发率36.54%。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自拟夏柴消疡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作者:李坤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湿热体质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面垢油光,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月经不调等症状,易患疮疖、黄疸、热淋等病[1]。我科综合多种针灸方法“杂合以治”[2],同时配合中医体质护理和中医体质教育,调治63例湿热体质患者,获得了满意疗效,现将中医体质护理分别从情志、季节、起居、食膳、运动及不适症状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亚妹;王淑芳;侯献兵;刘英莉;张金鑫;沈振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经皮腱鞘松解术治疗手指屈肌腱腱鞘炎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78例,采用经皮腱鞘松解术治疗,Ⅱ组82例,采用推拿加封闭治疗,一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评价。结果Ⅰ组疗效明显优于Ⅱ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腱鞘松解术治疗手指屈肌腱腱鞘炎的疗效确切。
作者:张忠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高血压是损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严重损害靶器官,号称“无声杀手”,导师李晓主任医师对六味地黄丸理解深刻,用以治疗肝肾阴虚之高血压,此方经过适当加减化裁,即可治疗阴阳俱虚、肝阳上亢等多种证型的高血压,临床效果显著;运用六味地黄丸治疗高血压拓宽了我们的治疗思路,同时也体现中医的博大精深。
作者:于潇华;李晓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