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吸烟、赖氨酰氧化酶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赵鹏;王国臣;郑贸根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赖氨酰氧化酶, 吸烟
摘要:目的:研究赖氨酰氧化酶(LOX)在吸烟与非吸烟患者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 LOX 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吸烟与 LOX 的关系,吸烟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关系。方法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 - PCR)检测44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肺组织中 LOX mRNA 含量;Western Blot 检测44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肺组织中 LOX 蛋白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检测组织标本中 LOX mRNA 及 LOX 蛋白的表达率均呈阶梯式表现,即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肺组织,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 LOX mRNA和 LOX 蛋白的表达率低于非吸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44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LOX 均呈过度表达状态,LOX 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而吸烟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LOX 表达低于非吸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吸烟可能通过抑制 LOX 的表达从而影响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与发展。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征稿简则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品质管理圈在儿科护理中降低执行单漏签率的应用

    目的:观察品质管理圈(QCC)在降低儿科护理中执行单漏签率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在儿科病房实施品管圈护理模式,比较实施前病房的执行单的漏签率,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和实施前后护理团队各项能力的评分。结果品管圈实施前儿科病房护理满意率91.23%(312/341),实施后为95.66%(331/3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实施前儿科病房的执行单漏签率为25.93%(834/3216),实施后漏签率10.45%(448/42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施品管圈后,护理人员的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凝聚力、责任心、积极性和自信心的评分较实施前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降低儿科病房中执行单的漏签率,同时,品管圈对提升护理人员各方面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谭微;申梅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中总皂苷对小鼠部分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中总皂苷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从而为相关产品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40只小鼠,随机分为皂苷组1(低剂量),皂苷组2(中等剂量)和皂苷组3(高剂量)以及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 。 总皂苷组每天灌服0.2ml 浓度为5,10,20mg/ml 的总皂苷溶液,正常对照组每天灌服0.2ml 生理盐水,10d 后处死,取样测定小鼠各项免疫指标。①检测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②小鼠后足迟发型超敏反应强度;③血凝法测定小鼠血清中溶血素含量;④对脾脏和胸腺称重计算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结果皂苷各组小鼠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皂苷各组小鼠左右后足重量差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有明显降低(P<0.01);皂苷各组小鼠抗体积数低于对照组(P<0.05);皂苷各组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均较对照组小鼠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中总皂苷可以显著降低机体的部分固有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

    作者:丁贺田;朱丽华;张庆波;刘东红;曹秀华;石恩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神经科重症患者护理意外发生的相关因素与预防对策

    目的:探讨神经科危重症患者发生护理意外的危险因素,观察护理干预疗效。方法纳入神经科危重症患者275例,对这些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记录存档,并就意外危险因素进行调查。2013年5月前入院的患者137例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其中男86例,女51例,2013年5月起入院的患者138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就危险因素进行特定护理干预,其中男92例,女46例,观察二组患者意外发生情况,判断护理干预对神经科危重症患者发生意外的效果。结果神经科危重症患者发生护理意外的危险因素有活动能力(OR =3.54,P=0.000<0.01)、意识状态(OR =6.12,P=0.000<0.01)、吞咽能力(OR =4.82,P=0.016<0.05)、颅内压(OR =2.36,P=0.024<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发生护理意外的几率明显降低。结论针对神经科危重症患者发生护理意外的危险因素如活动能力、意识状态、吞咽能力、颅内压开展护理干预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和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敏;靳秀英;卢涛;张戈;孙晓川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针对性护理对肛瘘术后肛门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肛瘘患者术后肛门疼痛的缓解效果,以达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目的。方法对160例肛瘘术后患者采用肛门疼痛针对性护理为主的护理方法,根据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来评估针对性护理的作用。结果针对性护理方法可减轻和缓解肛瘘术后肛门疼痛的效果,并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有明显疗效。结论正确的肛门疼痛针对性护理能有效缓解肛瘘术后患者肛门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丽英;肖永刚;刘心茹;张国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吸烟、赖氨酰氧化酶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赖氨酰氧化酶(LOX)在吸烟与非吸烟患者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 LOX 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吸烟与 LOX 的关系,吸烟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关系。方法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 - PCR)检测44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肺组织中 LOX mRNA 含量;Western Blot 检测44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肺组织中 LOX 蛋白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检测组织标本中 LOX mRNA 及 LOX 蛋白的表达率均呈阶梯式表现,即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肺组织,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 LOX mRNA和 LOX 蛋白的表达率低于非吸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44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LOX 均呈过度表达状态,LOX 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而吸烟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LOX 表达低于非吸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吸烟可能通过抑制 LOX 的表达从而影响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赵鹏;王国臣;郑贸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脂蛋白(a)与脑卒中关系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脂蛋白(a)水平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采用 ELISA 双抗体夹心法检测100例脑梗死患者、7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66例脑出血患者及100例健康查体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及其异常率。结果脑梗死组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脂蛋白(a)水平和异常率较脑出血组及健康对照者均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患者脂蛋白(a)水平和异常率较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清脂蛋白(a)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关。

    作者:刘惠苗;仇福成;韩瑞;解冰川;张振清;顾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血浆置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在重型肝炎血浆置换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将64例血浆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患者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重型肝炎血浆置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意识,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了护患关系。是一种系统、规范、有效的护理方法。

    作者:付惠杰;张国顺;马宁;王娜;张学军;肖华;么作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颈部彩超联合调强放射治疗食管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颈部彩超联合调强放射治疗食管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食管癌患者86例,随机分为 A 组(颈部彩超组)43例和 B 组(对照组)43例 。 A 组放疗前行颈部彩超检查,发现有淋巴结转移的作为累及野照射,二组均行调强放疗。操作方法:95%的 PTV(计划靶区)所受剂量作为处方剂量,采用5野的调强计划,处方剂量为62~66Gy/31~33次,5次/周,随访时间36~60个月,观察局控率、颈转率、远转率、生存率。结果二组对照研究可以看出,A 组在1、2、3年颈转率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远转率和生存率方面也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放疗不良反应主要以1~2级为主。结论颈部彩超在食管癌的调强放疗中可作为颈部照射野的依据,能降低食管癌的颈部转移率,毒副反应可耐受。

    作者:赵庆书;宋大辉;刘孟奇;周晶;刘春盛;李永利;杨士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临床路径对骨质疏松症退休老干部心理健康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对骨质疏松退休老干部心理健康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骨科收治的84例骨质疏松退休老干部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住院期间实施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住院期间实施临床路径,干预前后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二组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应用自行设计的患者满意度对二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对比分析二组干预前后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及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 值)。结果观察组干预后 HAMA 、HAMD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对住院安全环境、护理技术、护理服务、情感支持、沟通交流、健康教育、总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干预后 ODI 值、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临床健康教育路径能有效改善骨质疏松退休老干部负性情绪及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晨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高尿酸血症与冠脉临界病变患者心脏事件关系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探讨冠脉临界病变患者高尿酸血症与心脏事件的关系。方法84例心绞痛或非 ST 抬高的AMI 冠心病患者,经冠脉造影证实非介入干预血管或血管段为冠脉狭窄临界病变,同时存在高尿酸血症,对其进行随访研究,以符合条件无高尿酸血症90例患者进行对照。观察指标为二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高尿酸血症组心梗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心脏事件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尿酸血症是冠脉临界病变患者发生急性心梗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杨涛;孙立刚;黄斌;赵桂叶;魏静霞;冯现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上海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体质类型分布研究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体质类型分布特点,为中医药防治 NASH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对已诊断为 NASH 的450例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析,同时观察其在体重指数、腰臀比率、血脂和血清学指标等方面不同特点。结果450例 NASH 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分别是气虚质(单纯气虚质和兼夹体质中气虚质的总和,下同)为116例(25.78%),阴虚质为114例(25.33%),痰湿质为162例(36%),气郁质98例(23.79%);BMI 和 ALT 之间密切相关(r 值为0.101);随着 BMI 的增加,ALT 呈上升趋势;相反,随着 WHR 的增加,TC 呈下降趋势,TC 与 TG 呈正相关(P <0.05),并与 NASH 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 NASH 患者的体质类型主要以痰湿质、气虚质、阴虚质、气郁质为主,其中兼夹体质占有一定比例。

    作者:沈天白;刘洋;李坤;张玮;李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多西紫杉醇/氟尿嘧啶联合顺铂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多西紫杉醇/氟尿嘧啶联合顺铂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TP 组)和对照组(PF 组),每组30例 。 观察组采用多西紫杉醇(TXT )75mg/m 2静滴 d1;DDP 25mg/m 2 d1~3静滴;对照组5- Fu 500mg/m 2,静滴,d1~5;DDP 25mg/m 2 d1-3静滴;21d 为1周期;共2个周期。放疗均采用3D - CRT ,靶区剂量67~70Gy/7周。根据RECIST1.1版的标准评价肿瘤近期治疗效果并计算有效率(RR)。按照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通用毒性标准 NCI - CTC 3.0评价不良反应。结果60例中57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有效率(RR):TP 组93.10%, PF 组96.42%,二组 RR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主要毒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和口腔黏膜炎。胃肠道反应和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 PF 组明显高于 TP 组(P <0.05)。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肯定,毒副反应较轻,患者大多可耐受,可作为治疗晚期鼻咽癌的选择。

    作者:宋志雨;张耀勇;刘绿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安氏Ⅱ1类错前牙宽度厚度与Bolton 指数测量分析

    目的:通过对正常与安氏Ⅱ1类错模型的比较,分析上下颌牙冠宽度、上颌牙冠厚度、Bolton指数差异,为安氏Ⅱ1类错矫治设计提供参考。方法以正常,安氏Ⅱ1类错各5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牙冠宽度、牙冠厚度的测量并计算。结果安氏Ⅱ1类错上下颌侧切牙和下颌中切牙的牙冠宽度比正常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olton 指数前牙比:正常>安氏Ⅱ1类错。安氏Ⅱ1类错上前牙牙冠厚度均大于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上下颌牙量不调和上前牙牙冠厚度变化会对安氏Ⅱ1类错矫治后期正常前牙咬合关系的建立产生影响。

    作者:徐佳瑛;马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动机性访谈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动机性访谈(MI)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教授式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 MI 进行健康教育。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进行评估,并观察干预前后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结果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总体行为得分和各项指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33,5.342,4.739,6.192,5.881,5.618,5.050,P<0.01)。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15,P<0.01)。结论以动机性访谈进行健康教育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作者:梁月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痰热清雾化在咽喉结核及支气管内膜结核辅助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痰热清雾化在咽喉结核及支气管内膜结核辅助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60例咽喉结核及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30例 。 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联合异烟肼雾化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痰热清行雾化治疗。比较二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变化情况、治疗后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经治疗,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②观察组临床症状(咽痛、咳嗽、吞咽困难、会厌充血水肿、声嘶及支气管内白膜)改善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③二组治疗后肺通气功能(VC 、FEV1.0、MVV)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④根据 SF -36量表评分,观察组治疗后 SF -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⑤二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痰热清雾化在咽喉结核及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辅助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金珍玉;曹凯;刘丹;陈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护理路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影响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护理路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心理影响,了解护理路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骨科确诊为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86例,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43例,予常规传统护理及教育;观察组43 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式给予护理及健康教育。对比二组对健康教育知晓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心理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路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患者的心理评分,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艳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医学期刊编辑心理压力、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目的:考察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与冀属地部分医学期刊编辑心理压力、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的基本情况,探讨心理压力、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知觉压力量表(PSS - C)、职业倦怠量表(MBI)及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与冀属地部分医学期刊编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医学期刊编辑具有一般以上程度的心理压力;职业倦怠非常明显;主观幸福感水平较好。②职业倦怠是医学期刊编辑心理压力与主观幸福感的不完全中介。结论职业倦怠是医学期刊编辑的心理压力作用于他们主观幸福感程度的不完全中介因素。

    作者:李媛媛;栾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及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疗效及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方法将62例 SAP 患者按照治疗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2例),二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二组临床疗效、一般资料、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治疗前后内毒素、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水平变化及治疗前后凝血指标水平变化。结果经治疗,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4.38%,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P< 0.05);观察组入住 ICU 时间、14d APACHEII 评分、14d Binder 评分、中转手术率及28d 病死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 < 0.05);二组治疗后IgG 及 IgM 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 P <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水平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二组治疗后内毒素、TNF -α、IL -6及 CRP 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IL -10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二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二组治疗后淀粉酶及 LDH 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且二组治疗后淀粉酶、LDH 及 ALB 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二组治疗后 TT 、PT 、APTT 、D -二聚体及 FIB 水平均显著小于治疗后1d(P< 0.05),治疗后 PLT 水平显著大于治疗后1d (P< 0.05)。结论乌司他丁治疗 SAP 的临床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炎性因子与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改善胰腺的微循环以及纠正高凝状态等方面的因素有关。

    作者:汲崇良;郑长青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细胞凋亡途径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心肌在缺血基础上恢复血流后损伤反而加重,甚至发生不可逆性损伤的现象称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 reperfusion injury ,IRI)[1]。尽管研究表明,氧自由基、钙超载、心肌纤维能量代谢障碍、线粒体、内质网及细胞凋亡等均可能参与 IRI ,但 IRI 发生的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细胞凋亡(apoptosis)作为由基因控制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在维持内环境稳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其在生物胚胎发生发育、成熟细胞新旧交替、激素依赖性生理退化、萎缩和老化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发生进展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细胞凋亡与 IRI 关系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因此,本文就近年来细胞凋亡的三条主要途径在 IRI 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IRI 损伤发生的机制提供助力。

    作者:熊瑞媛;田炜;杨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