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仲惠;谭万宁;付晓萍
目的:了解老年女性骨外伤住院患者的住院费用负担情况。方法对唐山市某骨科医院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收治的499例年龄≥60岁女性骨外伤住院患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经济状况越好其住院总费用越高;农村患者医疗费用高;下肢及多部位受伤患者医疗费用高;伴有慢性病的患者医疗费用高。结论老年女性骨外伤患者经济负担沉重,患者的经济状况、受伤部位、居住地、患慢性病情况对其医疗费用有影响。
作者:陈振燕;薛玲;崔立华;冯志杰;庞淑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113例冠心病 PCI 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加用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比较二组患者出院后6,12和24个月时冠心病二级预防行为、康复知识、危险因素达标率和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出院6,12和24个月时观察组康复知识和二级预防行为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LDL-C、戒烟和运动达标率在出院6,12和24个月时均较对照组高,BP 和 FB 在出院12个月和24个月时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4个月,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生率,以及符合搭桥手术或介入治疗临床指征患者例数均较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可有效提高冠心病 PCI 术后患者二级预防行为和康复知识水平,进而改善危险因素达标情况和心脏事件发生情况。
作者:潘仲惠;谭万宁;付晓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与只用舒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及其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 ASAⅠ~Ⅱ级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二组,每组50例,术后镇痛分别采用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DS 组)和舒芬太尼(S 组),比较二组术后1、4、12、24及48h 的安静时和活动时 VAS 评分、镇静 Ramsay 评分并检测患者术后1,24及48h 血浆 IL-6、IL-10的含量。结果二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 VAS 评分、镇静 Ramsay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二组患者在术后1、24及48h 血浆中 IL-6水平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舒芬太尼组高于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组;二组患者在术后1、24及48h 血浆 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组低于舒芬太尼组。结论同样的镇痛效果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对免疫功能影响小,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作者:席文娟;刘冰冰;刘海;王蕊;刘洋;田国华;李晓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心律失常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4月该院收治的124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对肺炎患儿并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χ2检验以及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共有54例重症肺炎患儿并发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3.5%,心律失常常见的类型为室上性心律失常、其次为室性心律失常,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年龄<1岁、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肌钙蛋白 I≥0.1μg /L、胃肠道功能紊乱、低钾血症是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心律失常的高危因素,多巴胺+酚妥拉明治疗是保护因素。结论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心律失常受多种危险因素影响,临床应当针对性的对这些高危因素进行护理干预,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以改善患儿的预后。
作者:程清礼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预防性护理在减少腹腔镜妇科手术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将2012年9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腹腔镜妇科手术病例纳入该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妇科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术前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术中以及术后预防性护理等护理干预方案,观察二组治疗结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痊愈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患者痊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一步缩短,有利于患者早期恢复,值得临床予以推广和使用。
作者:戚健;靳浩然;王丹;赵海艳;邱忠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 CSP 患者2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行子宫动脉栓塞加灌注化疗及清宫术;4例在 B 超引导下行清宫术治疗,其中1例行清宫术中因子宫大出血而中转开腹行病灶切除术;5例在超声监护下经宫腔镜 CSP 病灶切除术;1例在腹腔镜监护下经宫腔镜 CSP 病灶切除术;2例行腹式 CSP 病灶局部切除术;1例行腹腔镜下 CSP 病灶清除术;1例入院时已发生子宫破裂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1例行超声引导下局部病灶注射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口服治疗;随访血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均降至正常。结论早期及时诊断 CSP,采取个体化治疗,以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
作者:阎慧娟;何玉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及导尿管用于无痛人流钳刮术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选择妇科门诊早孕要求无痛人工流产的孕10~13周妇女120例,平均分为二组,观察组术前2h 阴道内放置米索前列醇100μg;对照组术前12h 置普通导尿管于以软化宫颈。结果观察组93.3%不需扩张宫颈,减少了人流综合征、术后宫颈口黏连、不全流产的发生几率,减少了麻醉药品用量及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结论米索前列醇软化宫颈可增加无痛钳刮手术的安全性,减少麻醉药品用量及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了不全流产等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格利;张素宁;朱明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通过观察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肺大疱切除术后单管引流的效果来评价单管胸腔引流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患有肺大疱和/或气胸需住院手术治疗患者共168例,随机分为二组。A 组95例,术后采用单管引流;B 组73例,术后采用传统双管引流。A 组手术结束后经胸腔镜切口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1根在胸腔镜辅助下将引流管放置至距胸膜腔顶2cm 左右位置,以防术后胸管刺激胸壁导致疼痛及副损伤。引流管根据切口距胸膜顶位置增加侧孔。B 组采用传统双管引流方法,手术结束后经胸腔镜切口及手术切口分别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各1根。术后观察患者疼痛、胸引量、肺膨胀情况、胸管无积气排出时间及拔管时间。结果术后平均疼痛程度评分 A 组(1.67±1.12)分,B 组(2.23±1.24)分,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拔管前总引流量(408±161)ml, B 组(412±133)ml,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拔管时间 A 组(51.39±7.44)h,B 组(50.64±8.31)h;术后无积气排出时间 A 组(21.71±12.37)h,B 组(23.89±12.66)h,二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术后发生肺不张3例,B 组发生肺不张2例,经积极处理后恢复良好。二组肺不张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单管引流用于肺大疱及气胸术后引流是安全、有效地,并且可以减少患者疼痛,值得推广。
作者:邸永辉;张洪雷;任红芬;李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治疗优势。方法采用与同期开腹手术相比较的方法,将老年直肠癌根治手术分为腹腔镜组(30例)和开腹组(30例),比较二组患者治疗效果。评估各组肿瘤根治性、手术安全性、术后恢复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应用吗啡镇痛剂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日及并发症均明显减少(P <0.05);病理学结果显示二组病例完全可以达到相同的根治效果(P >0.05)。二组病例在肿瘤根治性及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老年直肠癌根治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根治性确切,临床具有可行性、安全性和微创治疗优势。
作者:宋立伟;李涛;陈长亮;彭浩;周正;花瞻;姚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脑卒中拥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并且有较高的复发率,其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我国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占全部脑卒中发病率的70%[1],积极探索脑梗死的有效诊断及治疗意义重大。近些年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脑梗死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脑梗死的病因不同。而针对不同病因采取不同的有效治疗措施可以明显减少发病率、死亡率和复发率,降低致残率,所以一直以来关于脑梗死病因分型是神经内科医生研究热点。针对脑梗死的准确病因分型是临床诊断及治疗的基础,它与脑卒中患者的疾病预后与复发率、危险分层和治疗决策的选择等存在着巨大的联系,是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不可或缺的一个主要的工具,因此对其深入性研究有着极为广泛、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艳琴;刘斌;李世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 T 细胞斑点实验(T-SPOT.TB)在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辅助诊断的应用效果,评价 T-SPOT.TB 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中的价值。方法对该医院诊断、治疗的4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将其设置为结核性胸膜炎组,选择同期入院诊治的30例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为非结核性胸膜炎组,对二组入院患者抽取胸腔积液,并采用 T-SPOT.TB 方法检测,分析 T-SPOT.TB 在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辅助诊断价值,判断其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结核性患者中90.5%T-SPOT.TB 检测阳性,高于非结核性患者(23.8%)(P <0.05);结核性患者13.3%T-SPOT. TB 阴性,低于非结核性患者(P <0.05);确诊结核组病例42例中39例检测结果为阳性,检测敏感度92.8%(39/42),阳性预测值为92.8%,均高于对照组[检测结果阳性3例,阴性27例,特异度90%(27/30),阴性预测值为90%](P <0.05)。结论胸腔积液 T-SPOT.TB 检测法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对结核性胸膜炎有较大的辅助诊断价值,且这种诊断方法相对比较简单,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曹秀丽;王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根因分析法在急诊腹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诊接收的96例开放性腹部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应用根因分析法护理,分别于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向其发放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及WHO 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 QOL-BREF),并对二组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出院时 SDS、S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患纠纷率低于对照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二组抢救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出院时心理维度、生理维度、社会适应性以及生存质量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根因分析法能有效改善急诊腹外伤患者负性情绪,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患者满意率。
作者:詹汉丽;阮秀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比分析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术中麻醉效果,为手术室选择全身麻醉的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3月该院收治的80例行全身麻醉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组,其中对照组以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以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对比分析二组患者术后苏醒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疼痛程度。结果二组患者在术后手自主呼吸时间、唤醒时间、拔除气管插管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苏醒期10例(25.0%)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苏醒期3例(7.5%)发生不良反应,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在术后1h 及6h 的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2h 二组简化视觉模拟评分评分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以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同时,也有利于患者术后苏醒,建议更多的在临床工作中试用。
作者:任波;白晓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2月—2015年3月收治的8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常规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二组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情况、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二组患者护理前 HAMA 和 HAMD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二组患者 HAMA 和HAMD 评分均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总依从(88.37%)较对照组(60.4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95,P <0.05)。观察组护理配合度、疼痛及心理舒适度均较对照组高,平均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仅为11.63%(5/43),对照组为41.86%(1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30,P <0.05)。结论综合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效果显著,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均较好,安全性高。
作者:李红;周志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儿科常见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的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检测结果,为临床诊断不同病原体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于该科住院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毛细支气管炎、支原体肺炎、非支原体肺炎、非感染疾病患儿各50例。对上述患儿资料的 hs-CRP 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组别 hs-CRP 水平不同,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χ2=104.88,P <0.01,阳性率从高至低依次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支原体肺炎、上呼吸道感染、非支原体肺炎、毛细支气管炎、非感染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 hs-CRP 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别,阳性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毛细支气管患儿 hs-CRP 阳性率低于其他呼吸道感染组别,P 值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上呼吸道感染组、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 hs-CRP 阳性率不同,但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医生需根据 hs-CRP 水平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合理的使用抗生素。
作者:郑秀芬;许亚茹;王岩;张妍;郑梦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不舒适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腹腔镜手术妇科疾病的患者205例进行 Kolcaba 的舒适状况量表及影响因素评测。结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舒适度主要与婚姻状况、留置尿管感觉、睡眠情况、恶心呕吐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改善患者睡眠,减轻患者恶心呕吐症状,做好留置尿管的护理是降低患者不舒适的主要护理措施。
作者:赵海艳;陈长香;王丹;戚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认知护理干预对斜视手术患儿心理情况和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59例斜视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79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联合认知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l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情况和生活质量、护理质量以及患儿家长满意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 S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各项得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 <0.05。结论对斜视手术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予以认知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情况,获得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朱薇;王林菊;张宏兵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阶段性心理干预对胫骨骨缺损及骨不连患者负性情绪及社会支持度的影响。方法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选取84例胫骨骨缺损及骨不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实施阶段性护理,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二组患者社会支持度、焦虑、抑郁进行评价。观察二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社会支持总量、支持利用度、客观支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干预后 HAMA、HAMD 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阶段性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胫骨骨缺损及骨不连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社会支持度,有利于患者回归社会,促进其身心健康。
作者:郗秀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煤矿创伤性复杂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71例患者分为 VSD 组36例(观察组)和传统换药组35例(对照组)。观察组在清创术后应用 VSD 材料覆盖创面,对照组清创术后给予常规换药,其他药物治疗二组一致。通过比较二组的手术处理时间、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总的治疗时间等指标,评估疗效。结果临床疗效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煤矿创伤导致的肢体复杂创面的治疗,应用 VSD 技术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换药方法,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朱伟;吴国兰;元占玺;冯勇强;王强;杨敬;何宝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耐药肺结核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130例耐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二组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和服药依从性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结果入院时二组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和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均明显改善,出院时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出院时观察组健康知识水平和服药依从性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在配合度、心理舒适度及疼痛等方面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平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改善耐药肺结核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和服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较高,对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有重要价值。
作者:何小芬;王心静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