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郭富成;肖静

关键词:肺心病急性加重期, 川芎嗪注射液, 血浆一氧化氮, 动脉血气分析, 心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针160 mg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点滴,一天1次,2周后观察两组并记录临床症状体征,评定心功能NYHA分级变化,血浆一氧化氮( NO),动脉血气分析,超声心动图测肺动脉平均压( MAP),心输出量(CO)。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治疗后治疗组血浆一氧化氮(NO)、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超声心动图测肺动脉平均压( MAP)、心输出量( CO)等指标明显改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阻肺加重期与常规西医治疗相比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更显著。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逍遥散治疗55例干扰素所致抑郁症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逍遥散治疗干扰素所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对照组30例(情志疏导),治疗组55例(情志疏导+逍遥散加减)治疗6周前后HAMD(HAMD,24项)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间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用药2周、6周时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逍遥散治疗干扰素诱发的抑郁症有良好疗效。

    作者:李淑珠;郑海鹏;兰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水肿患者的辨证施膳

    合理饮食对水肿的康复是至关重要的。运用中医整体观念,将水肿患者的分为风水泛滥、水湿浸渍、湿热壅盛、脾阳不振、肾虚水泛五中证型,分别进行辨证施膳,并制定具体的食疗方。辨证施膳体现了中医护理的特色和优势,为广大患者减轻了痛苦,缩短了病程,促进患者康复,使护理工作的内涵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扩延,此不失为一种好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周新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模型中医学解读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思路

    目的:运用模型中医学思维模型探究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临床治疗思路。方法参阅模型中医学思维模型及DN的相关文献资料,运用模型中医学的思维探究DN发生、发展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组方用药及治疗方法。结果运用模型中医学思维对DN进行分析后,对其临床治疗思路的认识具有独特的解析和构建。结论模型中医学对DN的理论研究和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

    作者:李鑫;田强;党毓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结肠透析汤1号方证临床应用总结

    目的:观察结肠透析汤1号临床疗效,明确结肠透析汤1号治疗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慢性肾功能衰竭(代偿期、失代偿期、衰竭期)中医辨证属脾肾气虚、脾肾阳虚患者120例,应用“结肠透析汤1号”行结肠透析治疗并观察疗效;应用“方证”对应、“方证”从化及“方证”相关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分析和总结。结果结肠透析汤1号治疗脾肾气虚及脾肾阳虚证,证候积分疗效比较,总有效率分别为92.64%和94.23%(P>0.05);血肌酐降低疗效比较,总有效率分别为91.17%和92.31%(P>0.05);两证治疗前、后血肌酐值比较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 P<0.05)。结论临证有无疗效,决定于“方证”对应与否;“方证”以互为主客体的“主体选择”和“引导”,构成不可分割的互溶、互化的交互关系;结肠透析汤1号治疗具有科学依据,进一步夯实了中医肾病疗效基础。

    作者:冉茂艳;江海;沈光婵;刘永丽;徐瑛;陈晓黎;郑晶;陈小四;陈万华;张雨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运用滋补肝肾法治疗老年痴呆及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滋补肝肾法治疗老年痴呆的疗效,为临床上治疗老年痴呆提供参考。方法选本院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7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肌肉注射注胞二磷胆碱进行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滋补肝肾法进行治疗。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但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两个月、一年半时的ADL评分均明显降低,HDS、MMSE量表评分均明显升高,但治疗组患者的各量表评分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 P<0.05)。结论滋肝补肾法对于老年痴呆的治疗具有很好临床疗效,且远期效果较好,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银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痰热清与抗生素联用治疗急性支气管肺炎8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和研究痰热清与抗生素联用治疗急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痰热清与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治疗一个疗程(7天),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等指标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热清与抗生素联用治疗急性支气管肺炎时,疗效确切,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可作为临床急性支气管肺炎的常规疗法。

    作者:赵文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医社区护理干预模式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抑郁中医社区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25例抑郁产妇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62例及中医社区护理组63例,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方法对初产妇抑郁情绪的影响。结果中医社区护理组孕妇干预后SDS评分(38.26±4.28)分显著低于干预前(59.96±7.78)分及常规健康教育组干预后(47.98±4.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产后抑郁的产妇实施中医社区护理能有效改善抑郁情绪,促进产妇身心健康。

    作者:师丽卿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高智治疗妇科病药对经验

    药对,又称对药,一般由两味中药配伍组合而成。在“七情和合”的理论基础上,古今医家在医疗实践中创制了很多简单有效的药对。本文选取高智名老中医治疗妇科病常用的七组药对,整理其性味功效和主治用量,分析其配伍特点及作用机理,以便更好地研究中药七情配伍的临床应用及方剂组合的规律特点,继承发扬名老中医经验,供广大中医师参考借鉴。

    作者:黄鑫;高培雄;柏江锋;高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川羌香砂化痰汤治疗偏头痛(痰浊头痛型)56例

    目的:观察“川羌香砂化痰汤”治疗偏头痛(痰浊头痛型)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普通型)偏头痛的诊断标准并同时符合中医证候为“痰浊头痛证”诊断标准的患者列为研究对象,给予“川羌香砂化痰汤”,每日1剂,早晚2次餐后分服。治疗期间不使用其他镇静止痛药物。疗程为4周。结果该方能明显改善头痛发作状况( P<0.01),总有效率为96.4%;该方能明显降低中医症状评分(P<0.01),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6.4%。结论“川羌香砂化痰汤”不仅能有效治疗偏头痛发作,并且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患者痛苦是该方的另一重要特点。

    作者:仝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临床多发慢性胃肠病举例

    慢性胃病多表现为寒热错杂、虚实夹杂,治疗应首先重视健脾。部分胃脘痛患者,口干不欲饮,恶寒喜热,舌苔多白,或兼淡黄,似热非热,似寒非寒,应辨为脾湿胃热证,脾湿胃热型胃脘痛治疗用温胆汤。脾虚泻应运用李东垣的“升阳除湿”法。不少伴有粘液血便的泄泻患者,病情寒热错杂,虚实并见,治疗上首应补气健脾稳重,在升阳除湿基础上酌加清热燥湿及止血药物祛其实。

    作者:刘世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孕囊穿刺注射甲氨蝶呤联合中药治疗子宫疤痕妊娠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孕囊穿刺注射甲氨蝶呤联合中药治疗疤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疤痕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孕囊内注射甲氨蝶呤,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血β-HCG<100IU/L所需时间、阴道出血干净时间、子宫下段异常回声消失时间以及月经恢复时间等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孕囊穿刺注射甲氨蝶呤联合中药治疗疤痕妊娠效果较好,能有效促进患者恢复,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白素霞;李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多元渗透法在《黄帝内经》教学中的运用

    中医学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不仅是一部医书,也是一部百科全书,学习《黄帝内经》需要从多方位、多视角领悟其博大与精深。在教学中注重思维方式、临床实践、人文素养和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渗透,使学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学习经典,用好经典,并从经典的学习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作者:崔姗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李丽芸教授治疗流产疾病经验

    本文从病因病机、治疗经验等几方面对李丽芸教授治疗流产疾病进行论述。李教授认为本病“正气虚”为疾病发生之根本,主要是肾精不充、脾肾亏虚、气血不足;“邪气盛”为促动因素,主要包括肝气不舒、瘀血内阻、邪毒内犯。“正气虚”贯穿于流产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在治疗上合理运用驱邪和扶正法,分期论治,流产期以驱邪为主,流产恢复期、流产后期以扶正为主,辨证用药,疗效显著。

    作者:陈小姗;黎霄羽;李丽芸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探讨

    中风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我国每年死于脑卒中者接近150万,幸存者中3/4有不同程度的劳动力丧失,重度致残率约占40%以上,已成为影响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中医学认为中风病为本虚标实之病,其病理因素有虚、火、风、痰、气、血、毒,但对其发病的关键环节认识不一。本文通过对中风的文献进行回顾,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病因病机及治疗进行探讨。认为“正气亏虚”是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主要的发病基础;痰瘀互结、脑脉闭阻是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主要的病机。活血化瘀、涤痰通络为急性期主要的治疗大法。

    作者:聂志玲;周小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相反药对应用举隅

    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包括七个方面,称为药物的“七情”,相反是其中一种关系。相反药对是中药的特殊配伍方法之一,用二种药性或功效相反的药物配伍,产生特殊的效果,取其相互持抗、制约之意。现特以7对相反药对临床应用疗效说明其合理应用的理想疗效。

    作者:牛海松;周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西结合护理胸腰椎骨折并发腹胀便秘患者的疗效观察及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因胸腰椎骨折后并发腹胀、便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胸腰椎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骨科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治疗。结果观察组无腹胀发生率(87.5%,35/40)显著高于对照组(62.5%,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便时间为(24.1±3.4)小时,对照组排便时间为(40.6±4.3)小时,两组骨折后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够明显改善胸腰椎骨折引起患者腹胀及便秘症状,效果显著,值得提倡。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黄连阿胶汤联合针刺治疗失眠34例

    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运用黄连阿胶汤化裁并联合针刺治疗失眠疗效肯定。本文入选68例失眠患者,辨证均属阴虚火旺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黄连阿胶汤化裁并联合针刺治疗失眠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若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五行健骨操对老年慢性腰背痛的社区干预效果

    目的:观察五行健骨操对老年慢性腰背痛的社区干预效果。方法将199例患者分为五行健骨操组(86例)、对照组(85例)和健康宣教组(28例)。五行健骨操组予五行健骨操锻炼,对照组予温热式地周波治疗仪治疗,健康宣教组无治疗,三组均给予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结果治疗3月时,五行健骨操组和健康宣教组在疾病维度、生理维度、社会维度和满意维度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行健骨操组和对照组在疾病维度、社会维度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健康宣教组在疾病维度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3月时,三组在疾病维度、生理维度、社会维度、满意维度较治疗前、治疗1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五行健骨操可以改善慢性腰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健康教育对生活质量的改善也有一定的作用,适宜社区推广。

    作者:杨文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乳腺增生病配合穴位贴敷提高疗效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病配合穴位贴敷提高疗效的临床研究。方法将8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中医辨证为肝郁痰凝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内服中医汤剂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中药汤剂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乳房肿块直径及疼痛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配合穴位贴敷组)的总有效率为90%,明显优于单纯口服中药的对照组20%,经Riidit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乳房疼痛改善,肿块硬度、范围、大小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乳腺增生病提高疗效肯定,尤其是缓解乳房疼痛、消散肿块方面作用明显。

    作者:闫华;李晶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征订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