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穴位按摩缓解或减轻护理操作考试紧张的临床观察

张惠琴

关键词:穴位, 按摩, 技能操作, 考试紧张,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缓解或减轻技能操作考试紧张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参加操作考试的护理人员83名随机分为实验组42名和对照组41名.二组人员考试内容、考试地点、监考老师都一样,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于考前30min对7个穴位实施按摩.结果 实验组缓解或减轻操作考试紧张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穴位按摩可以缓解或减少技能操作考试紧张.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瘢痕疙瘩高危者术后放疗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瘢痕疙瘩高危者术后放疗预防瘢痕疙瘩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评价我科收治的24例有瘢痕疙瘩病史者,因其他疾病行手术治疗,手术后给予电子线照射,照射中位总剂量15Gy(范围10~20Gy),分2~10次照射.RTOG评分标准记录照射反应.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39.5个月(范围24~94个月),无1例发生瘢痕疙瘩;1例出现短暂性皮肤红斑;无晚期并发症.结论 瘢痕疙瘩高危者手术后电子线照射可有效预防瘢痕疙瘩发生.

    作者:高军茂;路娜;赵一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糖尿病足40例临床护理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1].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患者致残的重要原因,因此早期识别糖尿病足高危患者,加强糖尿病足的教育和对危险因素的处理,对预防和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建立医患互动的整体护理模式,结合临床活血化瘀、控制血糖和促进创面愈合用药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亚敏;宋慧娟;石勇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知率调查

    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对于医院感染的认知率,从而为制定医院感染的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表的方式,对河北省唐山市一所医院的160名医生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在所调查的医护人员中,对于无菌术、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以及医院感染的定义认知率较高,分别为100.00%、95.63%和92.50%,对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医院感染的上报认知率较低,分别为47.50%和39.38%.结论 必须加强医护人员对于医院感染的健康宣教,同时加强患者对于医院感染的健康宣教,从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郑轶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目的 评价腰大池持续外引流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效果,总结腰大池持续外引流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25例诊断明确并进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的患者实施全程治疗配合及护理.结果 25例患者进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后经过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可在短时间内缓慢、均匀、可控流速地降低颅内压,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而完善治疗前、中、后的护理,是保证该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作者:李彩霞;郭丽;李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喉鳞癌6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喉鳞癌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并对其预后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2月-2008年2月经病理证实的初治的喉鳞癌患者62例,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62例喉鳞癌总的5年生存率为72.6%,手术+放疗组、单纯手术组及单纯放疗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82.1%、58.2%和39.8%,三组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为46.7%,无淋巴结转移的为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6,P<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治疗方式是主要的预后指标.结论 综合治疗是喉鳞状细胞癌的主要治疗方式,积极采取综合治疗方式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存率.

    作者:张再兴;张海生;孙静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癌症患者化疗期间疼痛原因分析与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患者化疗期间疼痛原因,针对性的采取护理措施从而减少患者痛苦.方法 对51例癌症患者进行疼痛分析,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疼痛与心理、肿瘤、化疗、睡眠障碍等因素有关.结论 对患者应做好化疗前的心理护理、疼痛的评估,预防和护理好化疗出现的并发症,合理使用止痛药物,可减少和缓解患者的疼痛.

    作者:吴婉萍;叶晖蓉;赖保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循证护理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护理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对我科行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的106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二组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作者:张旭辉;赵晓翠;王小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煤工尘肺合并中叶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煤工尘肺患者中叶综合征(Middle lobe Syndrome,MLS)的X线胸片影像学的改变特点,对尘肺期别、肺功能、动脉血气和医院内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调查1986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1 309例煤工尘肺(尘肺)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MLS患者52例为观察组,选择无MLS尘肺患者45例为对照组,观察尘肺MLS的X线胸片特点、肺功能、血气分析及医院内肺部感染发病情况.结果 ①X线胸片后前位显示:纹理增深型22例、类炎症型17例、扇形摹状8例、致密三角型5例.②壹期和贰期煤工尘肺患者患MLS的发病情况比较,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二组尘肺患者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二组尘肺患者住院期间累及医院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的系列后前位和右侧位胸片是诊断尘肺MLS的主要依据;本院尘肺住院患者MLS发病率3.97%,不受尘肺期别的影响;对尘肺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氧分压未见明显影响;MLS组医院内肺部感染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作者:卫晓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剖宫产率增高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 分析剖宫产率上升主要原因,并探讨合理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 对我院近3年来剖宫产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影响剖宫产率增高因素的前三位是:社会因素(42.33%),胎儿窘迫(18.47%),妊娠合并症(11.54%).结论 社会因素已成为剖宫产率增高的主要因素,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加强孕妇产前健康教育,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作者:丰树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呼吸机集束化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机械通气患者主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1],临床治疗效果差,并可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经济负担加重、病死率增高.国内文献[2]报道,VAP发病率为43.1%,病死率为51.6%.国外文献[3]报道,VAP发病率为15%,病死率为38%.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并进行标准化操作和监督,对于预防VAP是非常必要的.集束化护理指当患者在难以避免的风险下进行治疗时,由医护人员提供的一系列安全有效的护理干预的集合[4].美国医疗卫生质量改进委员会(IHI)推荐的呼吸机集束化护理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抬高床头、程序化镇静、消化道溃疡的预防、深静脉栓塞的预防和呼吸机治疗中复方氯己定溶液口腔护理[5].国外研究显示,施行呼吸机集束化护理(Ventilator Care Bundle)能平均降低VAP发生率的45%[6].现就呼吸机集束化护理相关措施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姚晔;于晓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甲状腺内甲状旁腺1例

    1病历报告患者,女,33岁.主因发现甲状腺肿物10余天于2012年3月24日人院.查体:右侧甲状腺可触及一大小约3.0cm×1.5cm×1.0cm肿物,质中,表面光滑,边界清,随吞咽上下活动,左侧甲状腺未触及明显肿物,双侧颈部及锁骨上下均未触及肿大淋巴结.甲状腺超声示:甲状腺右叶混合性占位,左叶多发小结节(其一伴钙化),双侧颈部大血管旁低回声结节.甲状腺功能正常.

    作者:冯丽;巩涛;张静;曹文庆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自然分娩中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7-12月我院收治的286例住院自然分娩的初产妇女,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143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的143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二组产后抑郁情况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 EPDS)进行评定并进行比较,对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二组产后抑郁发生情况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抑郁症发生明显减少.结论 对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俊红;邱忠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雅园社区公共卫生项目实施现状与应对策略

    为了解天津开发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和防治效果,雅园卫生服务站对辖区60岁以上人群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估,制定有针对性防治方案,以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社区内总人口数15 900人(常住),其中>60岁老人1 030人(6.48%).自愿参加系统检查有效数据447人.其中男174人,女273人;平均年龄67.50岁.

    作者:张建文;张立群;刘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分型和显微手术治疗方法

    目的 通过对前交通动脉瘤进行临床分型并施以相应的显微手术方法,探讨不同分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15例前交通动脉瘤分为视交叉型(前下型)和纵裂型(后上型)二组.对于视交叉型,在抬起额叶显露鞍上池时预先阻断载瘤动脉,然后将瘤颈夹闭.对于纵裂型,将戴瘤动脉临时阻断后,将动脉瘤体从双侧A2之间向前翻出并电灼塑型,瘤颈显露清楚后将其夹闭.结果 15例患者瘤颈均成功夹闭,12例(80%)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总恢复良好率为86.7%.其中,视交叉型组的恢复良好率83.3%,纵裂型的恢复良好率77.8%,二种分型恢复良好率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2).结论 视交叉型前交通动脉瘤早期容易破裂出血,分离瘤颈及夹闭较容易;纵裂型前交通动脉瘤早期不容易破裂出血,但分离和夹闭较困难,临床分型可用于术前评估手术难度及指导术中的手术方法,但该分型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张刚中;顾峰;刘光辉;王甲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尿激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尿激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住院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0例,治疗组30例应用尿激酶联合依达拉奉,对照组30例给予低分子肝素钙,二组其他治疗相同.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明显下降.结论 尿激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张效梅;谢五平;程建利;赵二会;齐琳;杨玉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与年龄和基础疾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与年龄和基础疾病的关系探讨,以制定干预对策.方法 对ICU医院感染与年龄和基础疾病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年龄在≥60岁年龄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明显高于20~岁年龄组,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在≥60岁年龄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亦明显高于<20岁年龄组,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基础疾病密切相关.结论 加强ICU高龄和有基础疾病患者的病情观察,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等均是预防ICU感染的有效措施.发生医院感染与年龄和基础疾病关系密切.

    作者:肖素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脑室穿刺点锥颅置管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脑室穿刺点锥颅置管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方法和疗效.方法 选择我科基底节区脑出血180例,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85例,采用脑室穿刺点锥颅置管引流;对照组95例,采用颞部锥颅置管引流,比较二组血肿清除快慢和再出血情况.结果 治疗组5d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h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室穿刺点锥颅置管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确切,安全有效.

    作者:陈建平;耿丽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口服,治疗组予双氯芬酸钠口服联合中药熏蒸治疗.3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78.00%,治疗组总有效率92.00%,二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郭瑾;丁洪青;马远新;李森田;臧建成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阿尔兹海默病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变化及意义

    目的 观察1.5T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检测阿尔兹海默(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的代谢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45名临床确诊轻度AD患者(AD组)和45名健康人(对照组)颞叶海马区进行H-MRS分析,得到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 aspartate,NAA)峰、胆碱(choline,Cho)、肌酸(creatine,Cr)峰及肌醇(myo-Inositol,mI)峰的积分值及计算出NAA/Cr、Cho/Cr和mI/Cr,并将二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AD组患者颞叶海马区的NAA/Cr值为1.311±0.121、Cho/Cr值为0.852±0.184、MI/Cr值为0.791±0.101,NAA/Cr、mI/C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Cho/C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78).结论 H-MRS检测颞叶海马区mI/Cr比值升高及NAA/Cr比值降低有助于AD的早期诊断.

    作者:赵艳生;康绍叁;张立国;王守红;王卓;曹凤宏;李晓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胃轻瘫与肿瘤坏死因子的关系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erosisfaeto-α,TNF-α)在2型糖尿病胃轻瘫(DGP)患者中的变化.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78例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及7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TNF-α水平,超声检查试验餐胃排空率,观察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排空率与TNF-α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中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说明TNF-α与糖尿病胃轻瘫存在一定的关系.结论 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TNF-α表达水平明显增高,说明TNF-α在2型糖尿病胃轻瘫发病中起一定作用,进而影响糖尿病患者胃排空.

    作者:沈春瑾;石哲群;朱颖;饶颖臻;张丽梅;魏建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