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

关键词:安全评价, 评价机构, 行政许可法, 安全生产法, 评价中介, 评价行为, 服务质量, 服务体系, 总则, 竞争, 规范, 管理, 公正
摘要: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安全评价机构的管理,规范安全评价行为,建立公正、开放、竞争、有序的安全评价中介服务体系,提高安全评价水平和服务质量,根据<安全生产法>、<行政许可法>和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相关文献
  • 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安全评价机构的管理,规范安全评价行为,建立公正、开放、竞争、有序的安全评价中介服务体系,提高安全评价水平和服务质量,根据<安全生产法>、<行政许可法>和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烧伤疤痕预防的护理措施

    烧伤以特有的机体表浅部位创伤给病人心身、健康造成极大的打击,烧伤后期的疤痕增生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严重问题,该文着重从护理角度出发,阐述了如何指导病人完成烧伤肢体的功能锻炼,烧伤后期疤痕的预防措施及指导病人如何完成从病人向社会人的过渡,以达到改善病人生存质量的目的.

    作者:王雪玲;贾芸玲;赵金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局部氧疗及三黄粉湿敷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护理

    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在美国每年因此而截肢者逾万人[1].我科采用局部氧疗,三黄粉(黄连200 g,黄柏200g,黄岑100g,地榆100 g,葛根100g烘干研粉,过80目筛,再经微波炉灭菌2 min)湿敷,红外线照射结合全身使用抗生素,经精心治疗和护理,使3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面愈合良好,解决了糖尿病足溃疡难治愈的难题,为方便临床观察和护理,现将护理经过及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余巧灵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医用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电磁辐射防护调查与评价

    目的调查和评价医用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电磁辐射防护水平.方法对两种MRI机(0.5T和0.2T)防护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分别测试了屏蔽机房内外工作人员和患者处极低频磁场和高频电磁场水平.结果高频电磁场仅在个别部位为0.2~1.0 A/m,其余部位未检出.极低频磁场较高,磁体周围为6~45 mT,医务人员操作位为12~50 mT,患者位为146~155 mT,屏蔽室外为0.2~0.25 mT.结论MRI的高频电磁场低于国家规定标准,其主要危害为极低频磁场对人体的作用.

    作者:张丽;李素云;刘学成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对硝基苯胺中毒的救治与护理

    目的为确保对硝基苯胺中毒救治的成功,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应用回顾性总结的方法,对本院急诊科2000~2004年间9例对硝基苯胺中毒患者急救采取的有效护理措施和方法进行总结.结果由于救治及时,护理措施准确合理,9例患者经初步积极救治后被安全送入病房进一步系统治疗,之后痊愈出院.结论采取准确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和方法,对对硝基苯胺中毒的救治十分重要,为病人在住院部进一步系统化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吴良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某化工企业新建聚乙烯装置职业病危害卫生学评价

    通过对某化工企业新建聚乙烯(PE)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卫生学评价,了解和掌握该项目作业环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及危害程度.结果通过进行一般劳动卫生学调查及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测定,一车间为Ⅰ级,综合卫生学评价合格;二车间为Ⅲ级,综合卫生学评价限期整改;辅助车间为Ⅰ级,综合卫生学评价合格.提出改进和防护措施,确保作业场所劳动条件符合有关要求[1].

    作者:刘玉红;王如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哮喘发作的急救与护理

    1哮喘的发病机理1.1发病机理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增加,并引起反复发作性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症状.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加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阻,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治疗后缓懈.

    作者:赵扬;张红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健康监护的体会

    我厂自1991年起,按原化工部<中小型化工企业健康监护技术要求>规定,坚持搞好我厂的健康监护工作.以下谈几点体会.

    作者:赵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普陀区都市型工业园区职业卫生特征与服务对策

    投资多元化、规模小型化、经营多样化、管理物业化、需求一般化是普陀区都市型工业园区的基本特征.发挥我区小工业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示范点的功能,从强化职业卫生管理入手将服务工作向都市型工业园区延伸,开创中小企业职业卫生服务的新局面.

    作者:盛丽霞;徐群;吴玉霞;黄威;杨士兴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二硫化碳与噪声联合作用对劳动者听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二硫化碳与噪声联合作用对劳动者听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抽样,对所选工厂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对劳动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健康检查,分析各组暴露因素对劳动者所致听力损伤的差异.结果二硫化碳与噪声接触组劳动者听力损害发生率较二硫化碳组、噪声组及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二硫化碳与噪声对劳动者听力均有影响,且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王聪伟;方绍峰;张长明;杨玉新;周世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疾控系统实验室计量认证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为确保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实验室计量认证工作顺利进行,对提高认识、强化人员素质、作好相关科室接口衔接、规范使用仪器设备、改善环境设施、运用信息技术、搞好内部审核等诸方面提出了计量认证工作中易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把计量认证的准备工作做得更好.

    作者:王玉新;杨树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护理职业性应激及其预防与控制

    护理人员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所从事的工作是极具紧张倾向的职业之一,该文试从长期超负荷工作、特殊工作环境压力、物理化学因素、感染致病性微生物、人际关系紧张、职业前途暗淡、不良的人体工效学、社会因素、个体因素等九个方面进行护理职业性应激应激源进行分析与探讨,指出应激源是护理职业性应激效应的原因.探索护理职业性应激预防控制措施,保护护士身心健康,需要医院经营者、护士、社会三者互动,缺一不可.

    作者:蓝艳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基层医院新生儿监护室建设

    新生儿救治是儿科内发展迅速、富有潜力的领域.当前,在基层医院儿科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发展和重视新生儿业务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王娅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大鼠附睾组织镉中毒及防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镉是一种具有慢性毒害的重金属,生殖系统对其毒性敏感.目前研究认为存在四种关于作用机理的假设:血管系统损伤、酶谱改变、雄性激素失调和脂质过氧化.该文阐述了镉对大鼠附睾组织的毒性作用以及各种可能的防护、拮抗机制.

    作者:王俊;张建鹏;任绪义;冯伟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接尘作业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接尘作业对肺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对某煤矿779名接尘作业人员进行了肺功能的检测与分析.结果接尘作业可导致肺功能损伤,O+组肺功能的损伤率大于0组,接尘作业人员肺功能异常率与年龄无关,而与工龄呈明显的正相关;掘进与采煤组肺功能异常率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接尘作业早期即可导致肺功能损伤,故肺功能检测可作为监测接尘作业人员肺部损伤的早期指标.

    作者:蔡洁;潘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谈谈私营企业中的职业卫生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实施快三年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起到巨大的作用,它在大中型企业中贯彻落实得比较好,但在中小型私营企业中还存在比较严重的职业卫生问题.笔者通过对2002年5月以来在门诊就诊病例的调查资料中归纳起来发现有几种行业私营企业的职业卫生问题比较突出,要特别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作者:陈茂招;梁晓阳;杜琼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吸入盐酸、二氧化氯、亚氯酸钠引起间质性肺炎1例报告

    报道1例吸入盐酸、二氧化氯、亚氯酸钠引起间质性肺炎的病例.早期及时应用激素冲击疗法,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徐强绪;孙炳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农药职业接触的生物监测指标

    近年来,随着生产环境的改善,有效管理和防护措施的采取,农药职业接触中急性中毒病例已较前明显减少,而长期低剂量接触农药所致的健康危害则越来越引起重视.这些危害通常在临床症状出现前即已发生,因此对农药职业接触者进行生物监测不仅有助于对农药这一职业性有害因素进行全面评价,而且对控制和降低人体接触水平、预防职业危害有着重要意义.该文总结了可以用于农药职业接触者的生物监测指标,期望对实际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谢芳;周志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生产中职业病危害识别的探讨

    目的调查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生产中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种类.方法对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生产的工艺流程和职业病危害因素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结果根据生产流程中使用的设备及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生产所用原辅材料,论述了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各类化学物质及物理因素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结论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生产中职业病危害问题值得关注.

    作者:贾晖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2000~2004年淄博市化妆品卫生质量检测结果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用化妆品的人群越来越大,开展化妆品卫生质量监测,是保障人民健康、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必要手段.为了解我市化妆品卫生质量,更好地为化妆品卫生监督提供科学依据,对我市市售化妆品卫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任聪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主管: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主办:上海市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