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诚;孙江涛;刘孝民
近年来,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仍居高不下,且发现时多为晚期而失去手术机会,以往化疗方案有效率较低.为提高晚期消化道癌化疗的疗效,寻找有效的化疗方案,1997年10月-2004年10月,我们应用含10-羟基喜树碱(HCPT)的方案治疗晚期消化道癌44例,观察疗效及毒副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本全;王道军;刘阿海;靳桂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1病历报告患者,男,78岁.因咳嗽、咳痰3d,于2005年5月6日入院.患者2周来经常出现鼻涕、咽痛、咳嗽、发热,休息不好时症状加重,偶有心前区不适。
作者:郭颖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尘肺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职业病,我们自2006年11月引进大容量全肺灌洗术(Whole-Lung Lavage,WLL)治疗尘肺病,疗效确切,现将在全麻下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实施WLL对尘肺患者58例的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曹正新;王艳;朱秀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脑卒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具有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除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外,为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早期的康复治疗是非常重要的[1,现将我院2004年2月-2007年2月收治的76例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随着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普及,儿科危重症抢救成功率逐渐提高;机械通气在危重患儿的抢救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对呼吸机的了解和参数设定的不合理,使得呼吸机的各种相关并发症时有发生.我们就我院儿科NICU中机械通气引起的呼吸性碱中毒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有效的预防办法.
作者:马圣洁;邵桂香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子宫动静脉瘘是少见的子宫动静脉畸形,但可造成不规则阴道出血.甚至引起大量阴道出血而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子宫动静脉瘘患者8例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高湘玲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对草快,其20%的溶液又名克无踪,化学名为1,1′-二甲基-4,4′-联吡啶.分子式C12H1N2C12,无色,吸湿性晶体,熔点约300℃(分解),蒸气压0.1mPa,密度1.24~1.26(20℃),几乎不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中性和酸性介质中稳定,在碱性介质中迅速水解,在水溶液、紫外光照射下发生光分解.为高效有机杂环类接触性除草剂及脱叶剂,是目前使用广泛的除草剂之一[1],它合成于19世纪,1962年开始作为农药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农业,因其对环境几乎无污染,很快在全世界推广使用.1964年爱尔兰发生了第一例PQ引起的中毒事件,随后世界各地相继报道PQ中毒事件,并有大量患者死亡.由于PQ在广大农村应用普遍,自服及误服中毒常有发生[2].现就目前百草枯中毒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冯红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心绞痛,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一种.目前认为,产生UAP的主要原因是血管内膜损伤、痉挛或收缩、斑块加重冠脉狭窄以及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等诸多诱因.UAP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症状,减少心脏事件发生.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而积极合理的治疗是减少心肌梗死和死亡危险的关键[1.随着人们平均寿命延长,社会老年化已在许多国家形成.在我国,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60岁以上人口为1.3亿(占人口总数10%左右).冠心病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我院近3年应用银杏叶注射液联合普拉固、拜阿司匹林、美托洛尔等常规治疗老年UAP,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古丽巴哈·胡都尤木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 lesions of gall bladder,PLG)是一组主要由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构成的胆囊壁内组织向腔内局限性突出病变的总称.其中腺瘤性息肉有明显的恶性变倾向,是当今国内外公认的一种癌前病变,并与早期胆囊癌统称为胆囊肿瘤性息肉(NPG)[1].绝大多数PLG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常由B超常规性检查时发现,临床诊断定性和确定是否手术治疗非常困难和缺乏依据.现收集我院收治的67例PLG患者,重点分析其临床诊断、治疗和手术适应证.
作者:周大鹏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疾病,发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为探讨从事井下作业的工人消化性溃疡病发病的影响因素,我们对长沟峪煤矿从事井下作业的工人与从事地面作业的工人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率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笪大贵;马松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幼儿颅骨凹陷骨折并不少见,以往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手术可有脑实质损伤、血肿形成的漏诊及颅内残留异物等情况发生.我们对1例幼儿颅骨凹陷骨折进行积木式嵌插法修补术,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温鼎东;刘艳鸣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表面麻醉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应用很广[1,2,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应用极少.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以其费用低廉、操作简单、术后散光小、恢复快等优点得到很快的推广,对该术式的麻醉方法一般采用球后麻醉、球周麻醉或结膜下浸润麻醉.我们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中采用表面麻醉,取得很好的麻醉效果,表面麻醉不仅简化了手术操作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而且安全可靠、损伤小、恢复快.我们2005年7-11月连续观察了65例82眼,报告如下.
作者:岳飞龙;齐伟;刘建勋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创伤性湿肺首先由Burford等于1945年观察尸体病变肺组织时,发现病变肺野有充血,问质水肿,或出血及实变,故命名为创伤性湿肺(traumetic wet lung).其后经Danicl等[1]在动物实验中以及梁、李二氏在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及尸检时,均证实胸部创伤可导致湿肺.湿肺的产生是肺创伤后病理变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其病理机制为胸部闭合性创伤后,广泛小支气管痉挛.支气管及肺泡粘膜的分泌物(如粘液、血液、浆液及浓性物质)骤然增多,造成末梢支气管及肺泡内分泌物潴留,加之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组织间水肿,即形成所谓创伤性湿肺.
作者:张瑞荣;程晓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腹腔镜手术在近年有了迅速的发展[1].但是由于受目前技术和设备的限制,以及某些疾病的特殊性,腹腔镜手术尚不能完全取代开腹手术.其佳适应证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妊娠和附件良性肿瘤等[2].我院妇科自1999年开展腹腔镜手术以来,子宫附件的腹腔镜手术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卵巢输卵管的腹腔镜术式安全、实用、省时.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腹壁无瘢痕、痛苦轻微、并发症少、住院日短、恢复快等优点,而且使很多以往需要剖腹的子宫切除患者避免了开腹.腹腔镜手术能够顺利进行和成功实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围术期的护理.现对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2月进行腹腔镜手术和常规腹部手术的部分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做一比较和总结,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爱梅;刘雪梅;赵春丽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16层螺旋CT多种重建方法 对肺栓塞的影像进行观察,评价16层螺旋CT多种重建方法 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07年12月经16层螺旋CT检查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40例,对每个患者的图像运用多种重建方法 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失密度投影术(MIP)、容积显示重建术(VRT)对于亚段及其以下肺动脉分支血栓的显示率不如多面重建术(MP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R、MIP、VRT三种重建方法 以MPR显示清晰准确,MIP、VRT对于大的分支显示比较立体、直观,结合MPR对于肺动脉血栓能够比较准确定性及定位.
作者:杨涛;宫凤玲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小儿肠套叠是指某段肠管及其系膜套人邻近的肠腔内而引起的急性肠梗阻,是2岁左右儿童常见的急腹症.经过腹部X线平片及空气灌肠可以明确诊断.我院2004年8月-2008年2月共收治52例小儿肠套叠,均采用JS-628E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进行空气灌肠复位,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茂盛;谢克飞 刊期: 2008年第07期
1病历报告患者,女,30岁.1年前开始上腹部隐痛,夜间较重,经常痛醒,伴反酸嗳气.近半个月来腹痛明显,进食后呕吐频繁,渐渐加重,并出现柏油样大便.
作者:周丹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NIP-PV)是用鼻罩/面罩等无创性方式将患者与呼吸机相连进行的正压辅助通气.近年来,在救治ARDS方面,NIPPV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在ARDS的早期阶段应用NIP-PV,可以有效阻止急性呼吸衰竭的进一步恶化,降低有创机械通气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我们对2003年1月以来我院收治的24例早期ARDS患者应用NIPPV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红艳;梁良;韩瑾琪;杜晓凯 刊期: 2008年第07期
1病例报告例1,41岁,于1999年5月28日因停经10个月,臀位,剖宫产再孕在我院行二次剖宫产术,同时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
作者:曾引翠;温涌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是肿瘤形成的重要分子机制.原癌基因HER-2是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的第二个成员,该家族中的受体均位于细胞膜上,在许多组织中都能发现.它在胎盘、胚胎上皮组织及许多肿瘤细胞中呈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为阴性或微量表达.HER-2作为肿瘤发生的癌基因,在20%~30%的乳腺癌中过表达,是与乳腺癌的侵袭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的基因之一[1],近年来根据其结构构建的具有靶向性治疗作用的单克隆抗体药物的出现,更是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作者:朱红成;闫丰;王献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