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雪红;李延华;赵秀萍
我院2002年10月-2004年6月诊治阿司匹林鼻炎2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秀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垂体腺瘤是一种生长缓慢的颅内肿瘤,发病率约1/10万,占颅内肿瘤的10%.国内外报道[1,2],小型或微型腺瘤切除后,症状改善率达70%~90%,垂体大腺瘤如切除彻底,有效率亦达30%~70%.经口鼻蝶人路切除垂体腺瘤是国内外经蝶窦切除垂体腺瘤的常规手术方式.我们于1999-2004年采取经口鼻蝶入路显微镜下切除垂体腺瘤32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胡红旗;薛艺红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复杂支气管异物指成人、异物吸入病史长、反复感染、气管粘膜形成瘢痕并畸形愈合者.此类异物常规方法取不出[1],强行取可能造成大出血死亡、气管瘘等严重并发症.2001年3月-2004年10月我们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微波烧灼辅助行此类异物取出术2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毛贺娟;张爱民;史海旭;卢振民 刊期: 2005年第10期
1病历报告患者,女,74岁.因发现右下腹部肿物5d伴疼痛,于2004年9月12日入院.查体:T 36.5℃,BP155/90mmHg;右下腹部可扪及一肿物,约6cm×7cm大小,轻度压痛,质韧,边界不清,活动度差.B超检查:右下腹壁可探及一实性低回声区,边缘尚清.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右下腹壁肌间,约6cm×7cm大小,无包膜,质韧,与周围组织粘连,边界不清.行肿块及周围粘连组织一并完整切除.切开肿物,位于中心部位见豆腐渣样物质,周围呈灰白灰红色.病理检查:(腹壁)高分化滑膜肉瘤(低度恶性).确诊为滑膜肉瘤.
作者:张华伟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全层瘢痕切除后结合自体中厚皮片或全厚皮片移植修复创面是治疗较大面积瘢痕的常用方法.但部分瘢痕并没有造成身体器官畸形或功能障碍,只是瘢痕颜色或高低不平等异常影响了局部的美观,瘢痕全层切除植皮反而会出现植皮挛缩,色素沉着.2002年3月-2004年9月我们采用瘢痕表层去除结合整张自体中厚皮片移植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张东旭;杨智勇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急性肺损伤(ALI)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花生四烯酸(AA)及其代谢产物前列腺素(PG)、白三烯(LT)和血小板激活因子(PAF)等参与了ALI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磷酸脂酶A2(PLA2)以卵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等为底物,将其sn-2位上的脂肪酸降解,产生溶血卵磷脂和游离脂肪酸.由于磷脂sn-2位大多是不饱和脂肪酸,其中50%以上是AA,其代谢产物PG、LT、TXA2(血栓素A2)、脂氧素(LX)以及PAF等具有强烈的生物活性,而PLA2是所有这些脂质介质的一个限速酶,可见PLA2在ALI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就PLA2在ALI的作用综述如下.
作者:王继武;段明科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壶腹癌的有效治疗目前仍为手术治疗,经典术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但因存在手术难度大、时间长、创伤大、并发症及手术病死率高等难以避免的缺点,使其不适于全身情况差、高龄、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局部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为这部分患者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去除肿瘤、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甚至治愈的治疗方法.现将我们1990-2004年实行壶腹癌局部切除的23例病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段升军;袁凯;公茂礼;李桦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硫化氢中毒患者在到达我院抢救室时突然呼吸停止,继之心跳停止,血压脉搏不能测及,在机械通气支持下,经过及时心肺复苏后成功使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报告如下.
作者:陶冶;王芳;章永峰;田军艳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经十二指肠镜恶性黄疸塑料支架引流术(ERBD)为恶性黄疸的手术治疗创造了条件,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了患者的体质状况,提高了患者的手术耐受力,是很好的围手术期措施.与经皮肝穿刺胆汁引流相比较,ERBD具有低并发症和病死率,以及无肝脏损伤的优点[1].2002年9月-2005年4月我院共行经十二指肠镜恶性黄疸的塑料支架引流术32例,大多数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29例中术中探查未见胆管壁的急性炎症,但另外3例ERBD后致胆管壁急性炎症,报告如下.
作者:张浩;程而萍;李爱国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我院2001年6月-2004年6月共收治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并发中间综合征(IMS)72例,现就IMS的诊治和其与阿托品中毒鉴别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荣爱红;崔瑞芳;李俊荣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儿童肺炎的主要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01年5月-2003年6月肺炎患儿痰培养主要病原菌334株药敏情况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有增加趋势,对奎诺酮类、阿米卡星及第三代头孢较敏感,敏感率>70%,但对青霉素、新青Ⅱ、苯唑青霉素耐药率平均高达85%,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平均超过50%,对阿莫西林及第三代头孢较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高达40%~60%,D群链球菌对苯唑青霉素耐药率达77%,对第三代头孢较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新青Ⅱ、苯唑青霉素平均耐药率超过50%,肠球菌对氨苄青霉素耐药株和庆大霉素耐药株逐渐增多,已使肠球菌所致重症感染的治疗成为临床棘手问题之-.结论儿童肺炎的治疗应根据其病情及病原菌培养结果等合理选择抗生素及综合治疗方案,应加强抗生素使用适应证的监控,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耐药菌的流行.
作者:赵若雯;陆俏群;黄冬梅;崔曲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丙泊酚用于无病人工流产的效果,探讨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对策.方法对78例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进行无病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的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SpO2)、镇痛效果、宫颈松弛状态进行观察.结果丙泊酚对心率、血压、呼吸、SpO2无明显影响,无病率达100%.宫口较松、宫颈较软,易于扩张,可减少宫颈损伤及子宫穿孔的发生.结论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是安全的,术后患者对手术无记忆,真正解除了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丽霞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利福平是结核病治疗的一线药物,但在临床上也常出现结核分支杆菌对利福平的耐药,目前检测耐药的方法较多的是采用改良的罗氏培养法加药敏试验,但由于培养基不同,检测方法不同,判定标准不一,国内目前尚缺乏有说服力的统一标准,由于药敏试验是建立在细菌培养基础上的,因此结核杆菌培养阴性的结核病患者无法做药敏试验,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不断报道较传统PCR更为灵敏、特异的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nPCR)技术诊断结核病,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罗氏培养法和传统PCR,以结核分支杆菌rpoB基因为靶基因建立rpoB套式PCR技术,通过对产物直接测序,根据细菌基因型判别结核分支杆菌对利福平的敏感性,以探讨序列分析辅助诊断治疗的可能性.
作者:金志鹏 刊期: 2005年第10期
1临床资料本组14例患者,其中男11例,女3例.肺癌11例,乳癌3例.平均年龄54岁.均采用NVP(即顺铂+长春瑞滨)方案,均化疗4~6个疗程.化疗时用250ml生理盐水加地塞米松10mg建立静脉通道,将长春瑞滨40mg溶于40ml生理盐水15min缓慢静推,推毕用250ml生理盐水加地塞米松10mg静滴冲管,长春瑞滨在第-天和第五天使用,中间三天使用顺铂,即NVP方案.
作者:张海云;史红革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唐山市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的分子特征.方法收集唐山市不同行政区的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唾液标本5份,其中,爆发病例2例,散发病例3例.经RT-PCR扩增小疏水蛋白(SH)基因并测序,利用Clustal X软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唐山市分离的5株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均为F亚型.各株病毒SH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一致率为94.8%~100.0%,氨基酸序列一致率为91.4%~100.0%,但与国内主要野毒株SH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一致率只有80.7%.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唐山市的各样本之间同源性较高,其次是国内的野毒株,而与国外野毒株及疫苗株同源性低.结论唐山市存在多种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株流行,主要基因型为F亚型.
作者:孙淑丰;冯福民;郭梅;邓小娟;高琦;高宝霞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肝素是由氨基葡萄糖、葡萄糖醛酸和硫酸酯聚合的酸性粘多糖,含有许多凝血活性所必需的酸性基因,能激活抗凝血酶Ⅲ(AT-Ⅲ)在血浆中的抗凝作用,灭活各种蛋白水解酶类凝血因子的凝血效能,具有起效快、效果确切、可逆性好等优点.诸多影响肝素与AT-Ⅲ聚合和活化抗凝血因子等病理生理状况均可导致肝素耐药,影响抗凝效果,甚至导致血栓、凝血因子消耗、体外循环后凝血病等,可危及患者生命[1-6].现对诱发肝素耐药及处理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于松杨;张会东;姜云涌;周承孝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我科1998年1月-2004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肛瘘21例,疗效满意.
作者:郑凯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替米沙坦(美卡素)是一种强力高选择性口服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半衰期长达24h,降压作用持久,1h达血浆浓度,降压起效快,清晨药效好,适于每天1次服用,近年来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我们应用替米沙坦治疗了84例高血压病患者并以缬沙坦与之对照,观察了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安全性.报告如下.
作者:崔英;方凤霄;李志红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在军事特殊环境医学领域中,中医药在保障部队生存和战斗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综述如下.
作者:杨军;覃旻;艾文秀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甲状腺癌是发展较慢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手术后残余癌主张放射治疗,我们回顾分析50例甲状腺残余癌的治疗情况,结果得出放疗配以化疗比单纯放疗,可提高5年存活率.报告如下.
作者:潘勇男;王运文;马少辉 刊期: 200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