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尼尔雌醇用于绝经后取节育器术87例临床分析

吴萍;杨文娥;郭凯

关键词:尼尔雌醇, 绝经后取, 宫内节育器, 绝经后妇女取器, 妇女绝经后, 雌激素水平, 子宫颈, 生殖器官, 取器损伤, 卵巢功能, 计划生育, 取器术, 并发症, 应用, 疼痛, 门诊, 口服, 患者, 感染, 错位
摘要:妇女绝经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逐渐消失,雌激素水平降低导致出现生殖器官萎缩,子宫颈及子宫体萎缩变小,使宫内节育器(IUD)错位、嵌顿,给取器术带来很大难度,并且患者取器时易发生疼痛、取器损伤、感染等并发症[1].我院计划生育门诊于1998年1月-2000年12月应用尼尔雌醇口服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器87例,效果良好.分析如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体全血中镉含量的测定

    镉(Cd)并非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Cd分布于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Cd蓄积较多的器官和组织是:肾脏、肝脏、毛发、指甲[1]等,正常人血液中Cd含量很低.据报道,人体内Cd含量过高时,会导致中毒或疾病[2].如果测定尿Cd含量,虽采样方便,但测定步骤繁琐,且尿Cd含量范围较宽[3],不宜作为Cd中毒的特征指标.而血Cd含量可作为Cd中毒的特征指标供参考.但是,一般的分析方法需采静脉血4ml左右,不易被受检查者接受.前几年,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倡测定人体Cd含量以10μg/L全血为个体临界水平,后来,有关学者又把测定全血Cd的限值降至1μg/L[4].

    作者:郭瑞华;王二坤;王丽凡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小儿先心病术前肌注氯胺酮和咪唑安定混合液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先心病小儿手术前肌注氯胺酮和咪唑安定镇静的安全性及对体外循环手术的影响.方法选ASA Ⅰ-Ⅲ级的先心病手术患儿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2例),观察组术前肌注氯胺酮5mg/kg和咪唑安定0.2mg/kg混合液,对照组肌注吗啡0.2mg/kg和东莨菪碱0.01mg/kg.结果观察组100%的小儿易于与父母分离,达A、B两级镇静者,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50%,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两组麻醉诱导前和诱导时,脉搏、血氧饱和度均正常.对照组3例诱导前哭闹,分泌物增多.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心脏自动复跳率、术后麻醉并发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小儿先心病手术前肌注氯胺酮和咪唑安定混合液镇痛和镇静效果好,安全可靠,有进一步推广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茂林;张点红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新生儿ABO溶血症18例

    新生儿ABO溶血症是造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成为胆红素脑病而危及患儿生命并影响以后的生活质量,所以及时有效的治疗是降低新生儿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1996年1月-2000年12月我院收治新生儿溶血症18例,均采用内科治疗,其中16例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兆民;赵雷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双黄升血冲剂治疗化疗引起的白细胞降低40例

    骨髓抑制是小儿白血病化疗严重的副作用,常导致化疗中断.我们采用对照的方法用双黄升血冲剂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白细胞降低4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1997年2月-2001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80例(所有患者均有骨髓象结果),预计能完成全程化疗.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3岁2个月~12岁,血常规白细胞,(4~10)×109/L 29例,>10×109/L 11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岁4个月~11岁,血常规白细胞,(4~10)×109/L 28例,>10×109/L 12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情、白血病分型、化疗前血白细胞数量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张桂玲;卢青军;杜东芳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先兆早产58例治疗分析

    早产是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其预防及治疗意义重大.我院1998年7-12月,对58例先兆早产患者采用综合评估胎儿成活率、积极保胎、促胎儿发育、促胎肺成熟、产时严密监护、选择适当终止妊娠方法等综合治疗,使早产儿成活率明显提高,现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收治孕28~37周诊断先兆早产患者58例,均住院治疗.其中<35周30例,≥35周28例.58例中胎膜早破27例,占46.5%,双胎5例、臀位6例、习惯性早产4例.原因不明16例

    作者:黄显峰;王丽荣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静脉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2例护理及疗效观察

    1 临床资料为比较静脉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与传统疗法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疗效差异和提高对ITP的护理质量.我们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将1994年3月-1999年3月我院的42例小儿ITP患者,按入院先后次序轮流编入IVIG观察组(Ⅰ组)、糖皮质激素对照组(Ⅱ组)和VC对照组(Ⅲ组).每组14例,全部符合第二届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制定的ITP诊断标准.3组在性别、年龄分布上无显著件差异.治疗前血小、板计数也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朱彩霞;潘嘉严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121例乳腺癌腋窝清扫术后并发症的分析

    在乳腺癌的手术治疗中,腋窝淋巴清扫(ALND)已成为肿瘤分期的控制区域性淋巴结复发的重要步骤,但它具有一定的并发症.1临床资料1985-1999年我院共收治乳腺癌143例,其中121例乳腺癌手术中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年龄33~74岁,平均52岁,按TNM分期,Ⅰ期14例,Ⅱa期18例,Ⅱb期36例,Ⅲ期37例,Ⅳ期16例.扩大根治术8例,标准根治术53例,改良根治术41例,乳腺保留手术19例.

    作者:安晓光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颅咽管瘤的影像学诊断

    为探讨各种影像学方法在颅咽管瘤诊断中作用,笔者对我院1988-2000年收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1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本病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讨论.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1988-2000年共收治颅脑肿瘤4027例,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118例,占同期颅脑肿瘤的2.9%.其中男60例,女58例.年龄2~68岁,其中<15岁31例,占26.3%,≥35岁56例,占47.5%,成年人87例,占73.7%.病程短15d,长达30年.肿瘤部位:鞍上97例,占82.2%,鞍内12例,占10.2%,第三脑室6例,占5.1%,桥小脑角2例,占1.7%,视交叉前1例,占0.8%.

    作者:郝志;杜金梁;孙桂琴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52例PPD阴性哮喘患儿血清IgE检测结果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近年来,小儿哮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病死率也有增加,对人类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目前认为气道慢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的基本特征.研究证明在哮喘发病机制中,免疫功能异常是一重要的原因.在临床实践中,笔者发现PPD阴性患儿的哮喘发病率远远高于PPD阳性患儿,且前者血清中IgE浓度明显高于后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海平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1 365例次尿路感染患者相差显微镜检查结果分析

    相差显微镜自1979年以来国内外先后应用于鉴别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性血尿,而应用于尿路感染诊断方面鲜见报道.我院1991年1月-2000年12月共进行相差显微镜检查6 500例次,其中诊断为尿路感染1 365例次,现将检验结果与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王晋文;彭朝莲;芮章茹;陈浩;杨敏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失语症的神经康复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倾向,老年疾病也更为突出,其中老年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病、老年痴呆、帕金森病等所占比例随之增加,再由于诊疗水平的提高、死亡率下降、生存率增加,由此引起的致残数也随之增加,所以康复护理列为临床常规护理内容之一,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及功能障碍的防治.在临床护理的早期就引入康复治疗,由神经临床医师和神经康复师组成的神经康复小组对神经疾病的具体障碍进行协同措施,包括运动、认知、心理、语言交流、日常生活、职业活动和社会活动等方面的能力,以取得佳的效果.

    作者:周淑杰;邢德利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分析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正确掌握老年人转子间骨折的处理,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我院1986年1月-1998年5月收治316例60岁以上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随访20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国宏;胡永成;董纪元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破裂38例报告

    我院2000年5月-2001年4月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尿和血hCG检测及B超探查等特点,对输卵管妊娠破裂患者38例进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年龄23~38岁,平均29.3岁.停经38~68d,不规则阴道流血2~30d.有不同程度下腹痛1~11h尿妊娠试验为阳性,血hCG82~2 387IU/L,B超提示少量、中等量或大量积液,附件包块.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1.2镜下手术腹腔镜术前常规检测体温、脉搏、血压和呼吸,做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有休克症状患者,在输血输液抗休克同时,立即行腹腔镜检查.采用德国科曼电视腹腔镜及手术器械.38例全部采用全麻.患者取头低臀高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于脐中线上脐轮下纵形切开皮肤1.1cm,建立气腹、置镜.于左右髂前上棘内4cm处再行第二、三操作孔.

    作者:田国琴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发顽固性呃逆58例

    1临床资料1994年5月-2000年11月,我院收治高血压脑出血并发顽固性呃逆58例,男34例,女24例,年龄50~79岁.诊断标准:①有高血压病史,由CT确诊为脑出血,神志清晰.②既往无胃病史,发病时无呕血、黑便.③呃逆次数超过10次/h,连续2d或反复发作连续1周以上者.④排除其他致病因素.

    作者:王生力;段丽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高原地区老年性痴呆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观察

    我们于1998年6-12月对西宁及部分州县驻西宁干休所的60岁以上离退休老干部及家属203例进行了体格检查、量表调查及生化检查,并对检出的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血浆内皮素(ET)水平进行了观察,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地区青海省西宁市(海拔2 260米),大气压78.0kPa(580mmHg),大气氧分压16.4kPa.1.2 对象西宁干休所及部分州县驻西宁干休所的60岁以上离休老干部及家属203例,男170例,女33例,年龄60~88岁,平均71岁.

    作者:孙成英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县级医院医疗安全管理方法初探

    医疗安全关系到患者的疾苦和生命安危.因此,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加强责任心,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防差错事故发生.为确保医疗安全管理落到实处,必须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做到制度严明,管理到位,责任到人.1健全考核制度,坚持质量考核评价,促进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1.1制定医疗护理质量管理方案和医疗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成立院科两级考评组织.院级质量考评组每月对科室进行质量考评,并认真记录,做到周讲评、月评比,质控考核落实到科室,业绩与结果直接到人.

    作者:张艳芹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经鼻-蝶垂体腺瘤显微手术的护理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经鼻一蝶垂体瘤切除术已成为国内外治疗垂体腺瘤的首选治疗方法,手术的成功与护理工作有直接关系.除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外,术前需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详细向患者介绍手术经过及术后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密切配合,夜间不能入睡者可口服镇静剂.术后认真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加强生活和心理护理,应密切观察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2~3d拔除鼻腔内油纱条后用0.25%氯霉素眼药水、新麻液滴鼻,防止感染.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以预防脑脊液漏的发生.术后主要并发症的护理:①脑脊液漏:常发生在填塞后3~7d,尤其是拔除鼻腔填塞油沙条后,禁止填塞鼻腔阻止脑脊液流出,对于漏量少者可让患者采取半坐卧位,一般2~3周可自行停止,否则需手术修补.②尿崩症:由于手术对垂体后叶及垂体柄的影响,术后尿崩症发生率很高,要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注意有无多饮、多尿现象.③垂体功能低下:常发生于术后3~5d,由于机体不适应激素的变化而引起,患者可出现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予以处理.

    作者:范亚霞;张卫红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尼尔雌醇用于绝经后取节育器术87例临床分析

    妇女绝经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逐渐消失,雌激素水平降低导致出现生殖器官萎缩,子宫颈及子宫体萎缩变小,使宫内节育器(IUD)错位、嵌顿,给取器术带来很大难度,并且患者取器时易发生疼痛、取器损伤、感染等并发症[1].我院计划生育门诊于1998年1月-2000年12月应用尼尔雌醇口服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器87例,效果良好.分析如下.

    作者:吴萍;杨文娥;郭凯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泪道探通治疗新生儿泪囊炎35例

    新生儿泪囊炎是由先天性泪道发育障碍所致,是新生儿眼部常见的疾病,早期治疗对于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本文对35例冲洗泪道不通的新生儿泪囊炎进行泪道探通,联合冲洗泪道治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1998年6月-1999年12月在我院门诊行泪道不通冲洗的新生儿泪囊炎35例,36眼,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8d~6个月,平均28.2d,病程5~22d,平均8.6d.1.2方法患儿平卧位,助手双肘分别置于患儿身体两侧并轻轻夹住患儿身体,以肘为支撑,俯身以胸部轻压患儿双腿及腹部,双手向前,前臂压住患儿肘部,拇指分别放在患儿鼻翼两侧,其余四指张开置于头颅两侧,以固定患儿头部,操作者站于患儿头顶方,左手拇指或示指轻拉下睑向外下,暴露泪小点,右手持装有5号针头的注射器,右手小鱼际置于患儿额部,以保持冲洗针头与患儿头部位置相对固定.

    作者:岳飞龙;齐锋伟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儿童颅内金属异物(附15例报告)

    1临床资料15例患者年龄3~14岁,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7.8岁,并发颅内串球状血肿2例.9例金属异物为铁质,6例为铅粒.其中5例患儿在其后复查X线片及CT扫描发现异物在颅内有移位.治疗方法:采用非手术治疗7例.行立体定向指引下或在X线指导下近距离开颅手术8例,术中清除血肿2例.2结果治愈或有轻度功能障碍11例;一侧肢体活动障碍2例;癫痫发作1例;1例患儿因铅弹滑向颅底,失去手术时机.

    作者:卜振富;陶志宇;解放军第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