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代全
血液渗透压即血浆或血清渗克分子浓度(简称血渗),是反应溶于血液中并与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生理功能与代谢活动相关的全部溶质的总含量及其变化的指标。在创伤急诊患者中,血液渗透压的测定,不仅可以推测血液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总含量及其变化的具体数据,还可以直接了解细胞内外和器官组织的内外水的转移和平衡失调的具体情况。对伤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我院1997年5月-1999年5月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中,血渗资料完整的50例进行分析总结。1 资料与方法本组创伤患者50例,男40例,女10例。年龄10~55岁,平均32.9岁。患者接受常规手术及其他治疗。入院24h内对患者进行AIS/ISS评分,ISS值16~75分,平均(25.1±13.3)分。每例伤员均于入院后当时及病程中抽血测定血清渗透压1~5次,同时测定血清K+、Na+、Cl-、GLu、BUN。根据下述公式计算血渗透压和血渗差:血渗计算值=1.86[Na+]+BUN+Glu血渗差=血渗测定值-血渗计算值单位:[Na+]、BUN、Glu为mmol/L,血渗为毫渗量/kg水(mOsm/(kg·H2O)。血清渗透压由院临床检验科应用上海医科大学仪器厂的FM-6型全自动冰点渗透压计测定。血清电解质、血糖、尿素氮用实验室的常规方法规定。
作者:陈代全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发病机制决定了肾上腺皮质激素是控制哮喘气道慢性炎症的首选药物。必可酮是吸入性皮质类固醇药物,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1]。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患者在吸入皮质激素类药物时,有不遵从医嘱现象,近年来国外有作者就此现象曾有报道,为此我们观察了46例门诊哮喘患者吸入必可酮的依从性,结果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选择46例患者均为1999年1月-2000年5月我院门诊就诊的急性发作的哮喘患者,均符合1997年第二届全国哮喘会议的诊断标准,轻度哮喘12例,中度哮喘34例。其中男14例、女32例,平均年龄38.6岁。1.2方法观察期间不限制使用其他平喘药物,首先对患者进行宣教,宣传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及药物作用机制,消除患者对应用激素的顾虑,并教会其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轻度哮喘:每次1喷,3/d吸入,中度哮喘:每次2喷,3/d吸入,观察前称量雾化器重量,2周后复诊时再次称量其重量,两者之差与医嘱应用药物重量之比,作为患者的用药依从率,即依从率=(使用前雾化器重量-使用后雾化器重量)/按医嘱应用药物重量。按医嘱应用的药物总量,轻度哮喘:3/d×1喷/次×每喷气雾剂重量(50μg),中度哮喘:3/d×2喷/次×每喷气雾剂重量(50μg)。对依从率下降者进行调查分析。
作者:马秉兰;路梅 刊期: 2000年第12期
为探讨早期诊断糖尿病患者肾脏损伤的方法。我们收集2000年3-5月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65例,对照组38例。1 检测项目及方法取任意中断尿3ml,离心后取上清液,采用ELISA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转铁蛋白(TRF)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终点法检测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NAG)和尿肌酐。2 结果正常对照组尿TR/Cr为(0.108±0.068)mg/mmol,mALB/Cr为(1.69±0.76)mg/mmol,β2-MG/Cr为(15.6±7.56)μg/mmol,NAG/Cr为(12.66±5.35)U/g。尿蛋白定性阴性的糖尿病患者尿TRF/Cr、mALB/Cr、β2-MG/Cr及NAG/Cr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1)。尿蛋白定性阳性的糖尿病患者的TRF/Cr、mALB/Cr、β2-MG/Cr及NAG/Cr值较阴性组显著增高(P<0.01)。TRF与mALB之间r=0.62,t=5.05,P<0.05;TRF与β2-MG之间r=0.54,t=4.25,P<0.05;TRF与NAG之间r=0.56,t=4.65,P<0.05;mALB与NAG之间r=0.57,t=4.56,P<0.05;NAG与β2-MG之间r=0.66,t=4.86,P<0.05;TRF、mALB、β2-MG及NAG四者呈正相关。单项及双项检测TRF、mALB、β2-MG或NAG低于四项指标同时检测的阳性率,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中阳性率可达92.3%。3 讨论66.7%的糖尿病患者在尿蛋白定性阴性时尿中β2-MG和NAG水平已较对照组增高,提示在糖尿病肾损伤早期发生肾小管损伤,尿蛋白定性阴性的糖尿病患者,尿TRF、mALB、β2-MG及NAG单项检测低于四项指标同时检测的阳性率,两项联合检测阳性率提高不显著,而将TRF、mALB、β2-MG及NAG四项联合检测在糖尿病中阳性率可达92.3%,较单项及双项检测提高显著。故联合检测尿TRF、mALB、β2-MG和NAG是诊断肾脏早期损害灵敏、可靠及作为监测预后的实验室指标,且方法简便、快速,采样方便、无创伤性。
作者:邓正华;邓剑;黄荣忠;徐继华 刊期: 2000年第12期
1998年1月-1999年9月,我院应用彩色多普勒对956例孕妇进行产前胎儿脐动脉血流速度比值(S/D比值)检测,临床观察应用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应用对象我院产科门诊和住院分娩的产妇,孕30~40周956例进行产前胎儿脐动脉血流速度比值S/D比值测定。1.2 方法及判断标准使用Acason128xp/10c双功能超声显像仪,扇扩探头,频率4.0MHz,寻找脐动脉血流。S/D值正常<3;S/D值异常>3[1]。2 结果经统计学处理t检验。
作者:李夏;王秀文;纪妹;闫秀玲;李春岚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扁桃体大小分度的意义:①便于临床纪录,以资不同时期扁桃体大小的对比;②据扁桃体的大小判断是否适合行扁桃体挤切术;③虽然扁桃体大小与炎症程度不完全成比例,但两者仍有一定关系。扁桃体大小三度分法已沿用多年,但有其明显的不足之处,即二度时扁桃体大小的范围过大。如扁桃体内侧面刚超过腭咽弓时与接近口咽中线时均属二度大,但这两种情况时扁桃体大小相差较多。所以此分度方法并未真正反映出扁桃体的大小。因此,本文采用四度分法。具体分法及纪录方式为:扁桃体内侧面未超过腭咽弓者为一度,记录为I度/4;扁桃体内侧面超过腭咽弓但未超过腭咽弓与口咽中线之间的中点线者为二度,记录为Ⅱ度/4;内侧面超过腭咽弓与口咽中线之间的中点线但未达口咽中线者为三度,记录为Ⅲ度/4;达到或超过口咽中线者为四度,记录为Ⅳ度/4。其中4代表四度分法,以区别于三度分法。扁桃体大小为I度/4者因其过小不易挤切干净,不适合采用挤切法手术;Ⅱ度/4者也因不易一次挤切彻底,一般也不采用挤切法,但若扁桃体粘连较轻,患者恶心时扁桃体可明显向内突出且术者技术熟练也可考虑应用挤切法;凡为Ⅲ度/4及Ⅳ度/4且粘连又不甚严重者均适合应用挤切法。
作者:冯连铭;史海旭;毛贺娟;王蕾;张华荣 刊期: 2000年第12期
1995年1月-2000年2月采用显微镜下囊壁切除加脑池交通术治疗外侧裂池蛛网膜囊肿2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3~42岁,平均11岁。20例均行头颅CT检查。本组均采用显微镜下囊壁切除加脑池交通术。常规额颞扩大翼点开颅,充分显露侧裂池囊肿后,在显微镜下仔细分离囊壁与外侧裂及血管的粘连,放出适量脑脊液,反复冲洗囊腔,尽量切除外侧囊壁,分离囊壁周边反折部与脑表面的粘连,并充分切开内侧囊壁,广泛打开囊肿周围脑池,建立与周围脑池的交通。2 结果本组手术后颅内压增高症状均消失。远期随访6个月~3年,复查CT12例,囊肿消失3例,明显缩小8例,稍有缩小2例。3例精神和行为异常得到改善,1例继续抗精神治疗。2例癫痫患者已停用药物,另4例仍服药治疗,但均能生活自理,恢复良好。
作者:李冰;李增敏;王明阳;李照建;卢乐磊 刊期: 2000年第12期
1996年7月-2000年6月,我院应用腘静脉外肌襻成形术治疗下肢深静脉倒流性病变18例(19条肢体),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0例,女8例。年龄31~60岁,平均45岁。病程4~25年,平均11年。病因:下肢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DVI)1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2例,先天性下肢深静脉无瓣症3例(4条肢体)。主要临床表现依次为:患肢浅静脉曲张、小腿沉重、胀痛100%,足靴区或踝部色素沉着92%,小腿水肿69%,小腿慢性溃疡52%,溃疡史2个月~5.5年。1.2特殊检查1.2.1下肢静脉压测定(AVP)11条肢体术前作下肢静脉压测定,方法经足背静脉直接穿刺接压力传感器测量直立位时静脉压。平均值:静息状态压力13.9kPa,活动后平均下降至10.6kPa(正常AVP<5.3kPa)。1.2.2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本组19条肢体术前均行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检查,有3种表现特征:①造影剂经深静脉向大隐静脉逆流,小腿浅静脉早期显影,并明显扩张迂曲,深静脉系统全程通畅,明显扩张,股腘静脉几乎与髂静脉相等,均呈直管状异常轮廓,显示瓣膜失去正常对称膨出的竹节状形态,做Valsalva试验时瓣膜下无透亮区,或造影剂密度仅减低,可见明显造影剂逆流,提示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②浅静脉曲张,早期显影,深静脉通畅,但呈直管状,较扩张,无瓣膜影痕迹及竹节样膨出影,Valsava试验造影剂直泻倒流,提示下肢先天性深静脉无瓣症。③浅静脉表现同前,深静脉系统全程通畅,深静脉扩张,管壁直管状,僵硬,管内壁不均匀或充盈不均,显示管壁瓣膜被破坏,无明显瓣膜影,造影剂由股总静脉向远侧直泻倒流,提示深静脉血栓后遗症(Ⅲ型)。
作者:刘清泉;王茂林;吕文梅;杨俊德;衣瑞香;葛永明 刊期: 2000年第12期
血管钠素肽(vasonatrin peptide,VNP)是Wei[1]等于1993年首次合成的一种具有利钠利尿作用的类心房肽物质,其结构是心房利钠尿肽和C型利钠利尿肽的嵌合体。本研究以正常及心肌缺血SD大鼠为动物模型,初步观察了VNP对大鼠血流动力学影响,以探讨其生理及病理学意义。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与分组SD大鼠16只,雌雄不限,体重270~300g,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于观察VNP对正常及心肌缺血大鼠左室收缩末压(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pressure,LVSP)、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平均动脉压(meamartery blood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及总外周阻力(total peripheral resistance,TPR)影响。1.2实验方法SD大鼠用戊巴比妥钠(40mg/kg)常规麻醉后,气管插管,正压人工呼吸。其中正常组大鼠采用常规血流动力学方[2]分别测定计算给药(VNP5μg/kg,iv)前后LVSP、CO、MAP、HR和TPR的变化。心肌缺血组大鼠则以0号丝线结扎左冠状动脉,造成结扎以下部位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待动物稳定20min后再给药观察各指标变化。1.3统计学处理所有结果均表示为x±s,用配对t检验统计学分析。
作者:程树亮;季忠军;李冰;王跃民 刊期: 2000年第12期
为了解机体被汉坦病毒感染后的免疫反应性,我院对16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急性期的体液免疫学指标IgA、IgG、IgM和补体C3及T细胞亚群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和CD4+/CD8+比值的变化,进行观察,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对象观察组男13例,女3例,年龄19~51岁。诊断按1987(59)卫生部(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试行)》标准,并经特异性HFRS单克隆抗体检测证实;对照组为我院健康查体人员,男21例,女7例,年龄18~50岁。1.2 体液免疫学指标的检测免疫透射比浊法,试剂盒由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按说明书进行操作。1.3 T细胞亚群检测间接免疫荧光法,试剂盒由武汉生物制品所提供,按说明书进行操作。2 结果2.1 体液免疫学指标检测结果见表1 HFRS患者在急性期IgG、IgM和补体C3的改变明显,P<0.01,IgG、IgM明显升高,C3明显降低;IgA增高也较明显,P<0.01。
作者:宋家政;孙晓婷;姚传华 刊期: 2000年第12期
1 病历报告患者42岁,因闭经3个月,下腹疼痛12h,于2000年3月16日急诊入院。患者孕2产1,在外院因继发不孕多次输卵管通液,造影以及其他综合治疗数年。平素月经规律,周期30d,末次月经1999年12月19日,性状如前。停经30+d查尿妊娠试验阳性,孕早期正常,12h前性生活后出现全下腹剧痛,持续性伴便意感及恶心,无呕吐、无阴道出血,无面色苍白无晕厥。给青霉素抗炎、止血芳酸止血后腹痛略缓解。B超示:盆腔横切见左右两个子宫,右侧子宫前位,内可见一胎儿,胎心胎动可及,胎儿坐高60mm,羊水平段24mm,左侧子宫三径70mm×50mm×63mm,宫腔分离14mm,肌层光点分布均匀,双侧卵巢均显示不清,腹腔内见厚50mm游离液暗区,拟腹痛待查:妊娠黄体破裂?双子宫内早孕收住院。检体: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精神可,贫血貌,心肺未见异常,下腹压痛、轻度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妇检:外阴、阴道正常,宫颈:着色,向左举痛,宫体平位如孕2+个月大小轻度压痛,右侧紧贴宫体似及一如正常子宫大小包块,触痛明显,界不清,左侧附件区触痛未及包块。治疗:入院后予抗炎止血纠正贫血治疗,腹痛渐缓解,但余体征仍存。3月20日复查B超示:子宫前位,三径78mm×60mm×70mm,于宫腔内可见积液54mm×42mm×15mm,子宫右上角见98mm×47mm×90mm孕囊回声,内见卵黄囊、胚芽及心血管搏动,双顶径23mm,孕囊外未见子宫肌层回声,子宫直肠窝见厚28mm液性暗区,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内游离血1 000ml,子宫增大如孕2-个月,双卵巢外观无殊,右输卵管伞端膨大如120mm×110mm×120mm大小,抱球式环抱一孕囊及胎盘组织。孕囊大约100mm×60mm×90mm,内可见如孕12周大小胎儿在活动,羊水色清。胎盘附着于伞端下极,有少量渗血。左输卵管积水。遂行右输卵管切管术十左输卵管造口术。术后诊断:右输卵管伞端妊娠。2 讨论输卵管伞端妊娠以早期出现症状为多,该例孕13周尚未破裂实属罕见,该例临床及B超曾误诊,故建议任何时期的妊娠,B超检查仍应警惕其孕囊外是否有子宫肌层回声,以及时确定宫内、外妊娠。
作者:陈文兵;吕杰强;朱雪琼 刊期: 2000年第12期
随着手术操作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Ⅲ期肺癌采取手术治疗者逐渐增多,1989年10月-1999年12月,我们手术治疗Ⅲ期肺癌22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36~72岁,平均58岁,中央型肺癌15例,周围型肺癌7例,有呼吸道症状16例,体检时发现肺部病变6例。22例经胸部X线检查,均发现肺部异常X线表现。CT检查18例均发现肺内病变。行气管镜检查22例,阳性发现17例,14例取活检。1.2 方法22例均行手术治疗。手术探查2例。全肺切除10例,其中心包内处理肺血管5例,2例行部分左心耳切除。肺叶切除袖状吻合8例,其中加做动脉成形2例。隆突成形2例。按肺癌国际分期、分类(TNM),Ⅲa期T3N1-2M0 13例,Ⅲb期T3N3M09例。22例术后均行病理检查,鳞癌9例,腺癌8例,小细胞未分化癌1例,支气管类癌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平滑肌肉瘤2例。2 结果22例中,21例术后康复出院,1例术后第3d死亡。术后随访17例,12例分别于术后10~26个月死亡,5例术后7~25个月仍健在。
作者:任化云 刊期: 2000年第12期
1 病历报告患者女性,25岁,因外伤致左上腹疼痛24h,加重6h入院。B超提示:脾脏“Y”型破裂,腹腔积血多,实验室检查:Hb94g/L,WBC 12.7×109/L,N 0.86。查体:T 36.5℃,P120/min,R 24/min,BP 10.0/6.0kPa,面色苍白,腹部轻度隆起,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移动性浊音阳性,腹腔穿刺抽出4.0ml不凝血性液体,初步诊断:外伤性脾脏破裂,急行剖腹探查,脾脏切除术。术中见脾脏呈“Y”型真性破裂,脾蒂撕裂严重,腹腔积血多,结扎脾蒂并将脾脏切除,吸净积血,探见左肾上极包膜破裂3cm×2cm,行修补术,术后第1d WBC异常增高,持续在(42.5~69.7)×109/L,N 0.98~0.99,T37.8~38.5℃,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切口无感染征象,引流物为极少量血性液体。经注射青霉素G钠,甲硝唑足量抗炎治疗,4d后WBC减少,术后1周降至正常。半个月治愈出院。2 讨论2.1 脾脏是人体大免疫器官,内含大量免疫白细胞。本例脾脏“Y”型真性破裂、脾蒂撕裂,左肾上极包膜破裂。白细胞随血液流入腹腔,伤后30h方就诊行脾脏切除、左肾修补术,期间通过腹膜吸收,已有大量白细胞入血。2.2 患者外伤性脾脏破裂、左肾包膜破裂、伤后行脾脏切除左肾包膜修补术,机体受到严重创伤,引起应激性白细胞增高。2.3 在血液中,各种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70%,其中绝大部分为中性粒细胞,约有50%随血液循环,称为循环粒细胞,通常作白细胞计数只反映了循环粒细胞的情况,另一半则附着于小血管壁上,称为边缘粒细胞,本例外伤性脾破裂,左肾包膜破裂,并行脾脏切除,左肾包膜修补术,患者机体处于紧张状态,加之刺激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动员了大量中性粒细胞进入循环血流中。
作者:张达坤;冯希全 刊期: 2000年第12期
重度妊高征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对母婴生命健康危害很大。及时终止妊娠,可减少母婴围产病率和病死率。我院在治疗上除应用硫酸镁解痉,扩容纠正血液浓缩外,并将及时终止妊娠作为重要的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82例重度妊高征终止妊娠的方式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发生率1990年-1998年我院孕产妇共20 362例,其中妊高征1 032例,重度妊高征82例,发生率为0.40%,其中先兆子痫54例,子痫28例。1.2 年龄、孕产次及孕周年龄20~38岁,其中22~30岁67例,占81.70%,初产妇多于经产妇,初产妇69例,占84.14%。孕周30~36周16例,占19.51%,37~40周61例,占74.3%,≥42周5例,占6.09%。1.3 临床表现1.3.1水肿(+~++)74例,占90.24%。无水肿8例,占9.75%。1.3.2蛋白尿无蛋白尿6例,占7.31%,蛋白(+~++)76例,占92.86%。1.3.3高血压均有不同程度高血压(19~28/13~17)kPa。1.3.4眼底检查全部病例均行眼底检查,均有视网膜小动脉痉挛改变,有视网膜水肿或棉絮状渗出物改变6例,占7.13%。1.3.5症状和体征先兆子痫中三大体征伴头晕、头痛、跟花、恶心、胸闷等症状者21例,占25.61%。子痫组三大体征伴头痛及抽搐,抽搐少1次,多5次,平均抽搐1.6次。产前子痫8例,7例在住院前发生。产时子痫9例,抽搐发生在活跃期5例,子宫口近开全2例,第二产程1例,产后子痫11例,抽搐发生在产后2h内者10例,发生在产后3d 1例。1.4 分娩方式自然分娩21例,占25.60%;臀位助产1例,占1.22%;胎吸术4例,占4.87%;产钳术3例,占3.60%;剖宫产术53例,占64.60%。其中以重度妊高征为手术指征者35例(先兆子痫23例,子痫12例),以重度妊高征为手术指征产妇,术后无一例发生抽搐。
作者:瞿福娟 刊期: 2000年第12期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把腰麻及硬膜外麻醉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具有起效快、局麻药用量少,而且可按需硬膜外给药及术后止痛。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心脏毒性低[1]。本组观察CSEA用罗哌卡因在剖宫产手术中临床效果的差异。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和分组45例择期剖宫产的产妇,ASAI~Ⅱ级,采用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成罗哌卡因组(R组n= 22)和布比卡因组(B组n=23),对并发妊高征、先兆子痫、贫血以及局麻药过敏者除外。R组平均年龄(24±3.8)岁,体重(62.5±5.7)kg,身高(157±4.2)cm;B组的平均年龄(24±5.3)岁,体重(61.7±7.2)kg,身高(158±4.4)cm,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和身高等方面均有可比性,两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54.7±14.5)min和(55.3±10.8)mm。1.2 药物配方采用重比重配方:①0.75%罗哌卡因2ml+10%葡萄糖1ml;②0.75%布比卡因2ml+10%葡萄糖1ml。1.3 试验药物0.75%罗哌卡因由瑞典阿斯特拉公司生产并由阿斯特拉(无锡)药业有限公司提供,0.75%布比卡因为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作者:郭忠英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114例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正常组、病变组及不同程度病变组,对其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组与病变组间、正常组与不同程度病变组间纤维蛋白原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病变组内部两两比较显示有递增趋势。结论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时于冠心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袁宇;赵国安;李胜利 刊期: 2000年第12期
1995年10月-2000年4月我院应用横向8字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折33例,经随访及疗效观察,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3例中男25例,女8例;年龄18~60岁,平均39岁,其中粉碎性骨折4例,开放性骨折1例,陈旧性骨折1例(伤后4个月),左侧24例,右侧9例。1.2 手术方法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后平卧位,取髌骨折间横形切口。清除骨折间隙中血凝块和关节腔内陈旧性血液,生理盐水冲洗,显露骨折二断面,尽量保留骨折碎片,直视下巾钳试整复骨折达满意效果。在上下骨折块的侧方距骨折断面2~3cm平行钻人2枚直径2mm的克氏针,钢针与髌骨的纵轴垂直,与关节面平行,进针应偏靠近关节面,在整复中避免屈膝,将上下骨折块对合复位后,用钢丝8字横向绕缠均通过克氏针的后面。然后在二侧面剪断克氏针,保留尾端0.5~0.8cm长,钢丝缠绕结可以保留在任何一侧面。对位内固定成功后,手术中伸屈膝运动观察内固定是否可靠,术后可不做石膏外固定。次日可以开始进行股四头肌练习,2周后可以膝关节功能链炼,4周后可以下床负重行走。限度地切除病变肺组织,保留健康肺组织维持肺功能原则。
作者:张少先;邓杰林 刊期: 2000年第12期
在静脉移植术后,手术损伤和血流动力学异常能导致静脉的内膜增生(IH),而形成管腔狭窄。IH是指血管移植术后内皮与内弹力层之间的组织增厚,其中包括细胞的增生和结缔组织的增生。增生细胞主要来源于中层的平滑肌细胞(SMC)、残存的静脉内皮细胞(EC)及邻近的动脉内皮细胞,这些细胞的增生构成了移植血管内膜增厚的细胞学基础。尽管如此,血流中的许多有形成分(白细胞、血小板等)释放多种细胞增殖因子在内膜增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终导致血管腔狭窄,因此许多学者均认为IH是移植血管晚期失败的主要原因。所以减少手术损伤、改进手术操作技术是成功的第一步,应用各种药物控制并减少IH是提高晚期通畅率的主要治疗措施。1 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的制剂这方面研究较多的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人体局部组织(包括血管、脑、心、肾等)也存在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可分泌血管紧张素,调节血管细胞的生长,并在调节肌性内膜对血管壁损伤所发生的增生反应方面起重要作用[1]。大部分动、静脉壁尚存在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它可将局部血管壁分泌的血管紧张素原在肾素作用下形成血管紧张素I(Ang I)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而血管中膜的SMC尚有大量特异的AngⅡ受体,AngⅡ的受体有主要存在于SMC的AT1和主要存在于内皮细胞的AT2。AngⅡ主要通过AT1受体促进内膜增生。因此,当AngⅡ作用于静脉SMC AngⅡ受体时,可刺激c-fos和c-myc原癌基因的表达,由于这些基因产物的介导作用,导致静脉SMC增生[2],此外,ACE还是一种促细胞分裂素,能直接导致IH的发生[3]。因此,ACEI通过于扰Ang I转变为活性AngⅡ。可阻止AngⅡ进入到中膜与膜上的AngⅡ受体结合,抑制静脉SMC增生和基质蛋白的合成[1],从而达到抑制血管对损伤发生增生性反应的目的。ACEI降低再狭窄率的另一种解释是:AngⅡ引起的静脉SMC增生是通过增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因为实验证实,用AngⅡ处理培养的主动脉SMC6h后即可见到PDGF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表达和PDGF水平的增加[4],因此,ACEI发挥作用是因为抑制PDGF的产生。Powell于1989年首次用人工合成的ACEI西拉普利(cilazapril)实验治疗大鼠动脉的IH,结果表明西拉普利可减少80%的内膜增生截面积[1]。此后,许多学者先后用西拉普利,开搏通(人工合成ACEI的同类药),肌丙抗增压素(Saralasin,AngⅡ受体拮抗剂)治疗IH,均获得较好疗效。目前,尽管此类药未在临床上使用,但却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也有持不同意见者,DeMeger等[5]研究发现,ACEI不显著减轻模型兔的IH,其原因认为是存在物种差异,ACEI对啮齿类动物IH模型有抑制作用,而对兔、熊和猪无作用。
作者:孙成林 刊期: 2000年第12期
1 病历报告患者,女,26岁,G1P0孕39+3周,因阴道少量流液,胎动减少1d于2000年7月2日18:00急诊入院。患者平素体健,孕期及入院体格检查无异常,胎心率监护55min,基线率160bpm,无胎动,两次重度变异减速呈U型,4次轻度变异减速,根据Fischer评分2分。超声检查:右枕前位,胎动胎心可及,双顶径8.3cm,股骨长径7.1cm,胎盘位于后壁Ⅲ级,羊水指数9cm,颈部见4个踞齿状切迹,其上可见纤细等号样强回声,提示:宫内孕,活胎,右枕前位,脐带绕颈。即行急诊剖宫产,术中见羊水量350ml,粘稠,Ⅲ度混浊,娩出一男婴,脐带绕颈4周,重2 580g,评分1分,抢救后5min评6分,10min评8分。产后8d母婴平安出院。随访至今婴儿情况良好。2 讨论胎儿脐带绕颈常见1~2周,4周少见。而脐带绕颈的胎儿常常在胎心监护图上出现变异减速,但无特异性,如还可见于羊水过少、各种原因引起的胎儿宫内窘迫等,而此时超声检查显得尤为重要。本例在胎心监护图出现重度变异减速时,能及时超声检查发现脐带绕颈4周,胎儿严重缺氧,由于处理及时,婴儿预后较好。所以妊娠晚期胎动或胎心出现变化时应常规超声检查。
作者:范亦新;胡旦红 刊期: 2000年第12期
1989年10月-1998年7月我们应用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置管引流(PTCD)处理梗阻性黄疸87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87例,男48例,女39例,年龄22~82岁。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ASCT)24例;肝内外胆管结石39例;恶性梗阻性黄疸21例;医源性胆管损伤3例。PTCD前血清总胆红素130.4~531.7μmnol/L,平均287.5μmol/L。1.2 方法先经右腋中线7~8肋间细针PTC,穿得胆管后向胆道内注入稀释的76%泛影葡胺直到显示胆道轮廓为止。此时,拔除细针,在原穿刺点切一小口,改用带针芯粗针在电视下从刀口向左右肝管分叉处推进行置管引流。2 结果本组87例,置管成功85例,失败2例均为ACST患者。行PTCD处理后的22例ACST患者1例休克未好转死亡,其余病例病情均缓解,变急症为择期手术,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引流3周后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基本降至正常,12例仅行探查手术,术后仍为“D”管引流,3例行根治性手术,无手术死亡;6例拒绝手术者带管回家,行“D”管引流患者生存3~7个月,死亡原因主要为全身衰竭;39例肝内外胆管结石及3例胆管损伤者行外引流2~4周,血清总胆红素平均下降169.7tmol/L,全身情况好转行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3 讨论PTCD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和治疗均有一定的优越性。
作者:杨求进;许玉友;查小光 刊期: 2000年第12期
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PB)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癫痫、热惊厥和新生儿黄疸等症的药物,患者体内苯巴比妥血浓度是临床调整剂量、评价疗效、实施苯巴比妥的个体化治疗和提高患者依从性的主要依据之一[1]。国内外多采用静脉血对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癫痫和热惊厥患者多为儿童[2],静脉采血有一定难度,手指采血具有简便、快捷,患儿易于接受等特点,便于长期反复监测。我们对26例口服苯巴比妥的患者同时采集其静脉血与手指血,采用RP-HPLC法测定苯巴比妥血浓度,以探讨用手指血监测苯巴比妥血浓度的可能性。1 材料1.1 病例26例患者均为癫痫门诊患者。年龄5个月~48岁,男16例,女10例。癫痫发病类型:全身强直-阵挛发作9例,部分性继发全身强直-阵挛发作4例,部分性发作11例,婴儿痉挛症并部分性发作1例。1.2 仪器与试剂美国贝克曼公司SYSTEM GOLD型高效液相色谱仪,配备125泵,168DAD紫外检测器,SYSTEMGOLD色谱工作站。贝克曼公司产CS-15R高速离心机。色谱柱:ODS(5μm,4.6mm×25cm)。苯巴比妥对照品与内标巴比妥由国家麻醉品实验室提供。巴比妥用甲醇溶解制成标准储备液,置-20℃保存。将巴比妥标准储备液用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6)稀释成84ng/ml作为内标工作液,4℃存放。甲醇:色谱纯,购自FISHER公司。水系超纯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作者:胡朝欣;陈湛芳;王志燕;于荣;解学孔 刊期: 200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