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芩煎剂干预肝硬化形成的量效关系研究

叶峰;刘昳;何锦妮;邱根全;杨晓峰

关键词:黄芩, 肝硬化, 实验性, 模型, 动物, 剂量效应关系, 药物
摘要:目的 研究黄芩煎剂对肝硬化形成的预防作用,并初步探讨量效关系.方法 取SPF级Sprague Dawley大鼠75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黄芩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各1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于实验第1d以四氯化碳(CCl4)大腿根部皮下注射、胆固醇及乙醇饲养建立肝硬化大鼠模型.于实验第2d起,黄芩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12、6、3 g/kg黄芩煎剂灌胃,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予10 mL/kg蒸馏水灌胃,连续9周.观察肝脏大体形态,并称肝、脾脏质量,分别计算肝、脾脏指数.光镜下观察肝组织标本,对肝纤维化程度做半定量分析.结果 造模结束后,模型组大鼠肝脏有不同程度的缩小,颜色呈黄褐色,质地硬,肝脏表面凹凸不平,隆起大小不等的颗粒.黄芩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肝脏形态学改变轻于模型组,较柔软,呈花斑状,表面无或有较少的颗粒.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明显下降(P<0.01),肝、脾脏质量及指数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芩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明显上升(P<0.05),黄芩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肝、脾脏质量及指数均明显下降(P<0.05);黄芩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高于黄芩中剂量组(P<0.05),肝脏质量低于黄芩低剂量组(P<0.05),脾脏质量及肝、脾脏指数低于黄芩中、低剂量组(P<0.05).黄芩低剂量组大鼠体质量高于黄芩中剂量组(P<0.05).模型组大鼠肺纤维化程度较正常对照组严重(P<0.05).黄芩高剂量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与模型组及黄芩中、低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黄芩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芩煎剂可预防并减轻肝硬化大鼠模型的肝硬化程度,防止其纤维化进程,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河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清脑醒神汤治疗周围性眩晕160例临床观察

    2008-08-2012-02,我们应用清脑醒神汤治疗周围性眩晕160例,并与久强脑立清治疗16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全部320例均为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60例,男95例,女65例;年龄18 ~71岁,平均(41.85±3.28)岁;病程1~21 d,平均(6.14±1.43)d.对照组160例,男97例,女63例;年龄15 ~68岁,平均(39.90±4.28)岁;病程2~28 d,平均(2.94±0.95)d.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李世强;周依歌;阮文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保元汤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型脑钠肽的影响

    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在世界各国均属常见病,全球人口中发病率高达0.4%~2.0%[1],且仍在逐年增加,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归宿.B型脑钠肽(BNP)是由心室肌细胞分泌的一种由32个氨基酸组成的利钠激素[2],对心衰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3].2009-2010年,我们采用保元汤治疗冠心病慢性心衰40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39例对照,观察对患者BNP水平的影响,结果如下.

    作者:韩玉辉;董艳;邢兰访;闫世林;孙宝存;卢军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联合中药口服治疗老年性腹股沟疝疗效观察

    腹股沟疝为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是老年男性,发病率远高于女性.其发病多为老年人本身腹壁薄弱,常年便秘、慢性咳嗽,或患有慢性前列腺增生,排尿困难,导致腹内压增高.目前,随着新型材料的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已成为治疗老年性腹股沟疝常用的手术方式.但是此手术术后仍有便秘、尿潴留等并发症,如不能及时缓解,将不利于患者的康复.2007-2011年,我们对36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在无张力疝修补术后予以中药口服联合治疗,并与单纯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33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李俊爽;李晓艺;史风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升清降浊汤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4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升清降浊汤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DG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DG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2组均予糖尿病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升清降浊汤,对照组加用多潘立酮片,疗程均30 d.分别检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C)及胃排空时间,判定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胃排空时间均较治疗前缩短(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缩短明显(P<0.05).2组治疗前后FP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2hPG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及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升清降浊汤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有一定疗效.

    作者:杨春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暑湿感冒发热38例

    感冒是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及恶寒发热等肺卫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南方地区春夏季炎热,又多雨湿,故暑湿感冒是常见的证型,其发热者热势难退,并易反复.西医退热疗效欠佳.2010-06-2011-12,我们采用甘露消毒丹治疗暑湿感冒发热38例,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38例均为嘉应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门诊患者,男21例,女17例;年龄10~ 52岁,平均26.4岁;病程0.5 ~8 d,平均4d;体温38 ~38.5℃11例,38.6 ~40.0℃22例,>40.0℃5例.

    作者:罗雯文;李冰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参附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80例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痛)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2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2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80例加参附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均连续治疗10 d,检测2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统计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5.6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H值、氧分压[p(02)]、二氧化碳分压[p(C02)]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 <0.05,P<0.01),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P<0.01).结论 参附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可明显改善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及血液黏稠度,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梁志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尿生化指标及血清胱抑素C与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相关性临床研究

    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是临床常见与绝经相关疾病,目前主要以骨密度测定作为诊断依据[1].2008-01-2012-08,我们检测108例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尿生化指标[吡啶酚(PYD)、脱氧吡啶酚(DPD)、尿钙(Ca)及尿羟脯氨酸(HOP)、尿肌酐(Cr)]及血清胱抑素C(Cys C),并与100例正常围绝经期妇女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 参照《妇产科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以峰值骨量(均值为M)为依据:>M-1 SD为正常;M-1 SD~2 SD为骨量减少;M-2 SD为骨质疏松症[2].

    作者:魏星;高金芳;张玉石;黄小云;孙克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曹广顺治疗老年肾病综合征经验

    曹广顺(1952-),陕西省西安市中医院主任医师,陕西省名中医第四批师承导师,曾师从于冯幼清、时振声等,行医40余载,潜心研究中医经典著作,善治疑难重症肾病及多种疑难杂病,效如桴鼓,屡起沉疴,在西安市久负盛名.老年肾病综合征的发病率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逐年升高,该病症状复杂,并发症多,进入肾衰竭比例高,治疗困难.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多为膜性肾病,还可见于IgA肾病、局灶节段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而这些病例多为激素抵抗型或激素依赖型,临床疗效也与分析吻合[1].

    作者:曲黎;曹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麻黄紫梅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60例临床观察

    寻常型银屑病俗称牛皮癣,为一种常见的顽固性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清楚,多认为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病病程长,缠绵难愈,病程后期可侵犯多脏器,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1].2008-10-2010-09,我们运用麻黄紫梅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60例,并与复方氨肽素片治疗6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1.1.1诊断标准依据赵辨《临床皮肤病学》[2]中寻常型银屑病的诊断标准确诊.病情严重程度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系统[3]诊断为进展期轻、中度寻常型银屑病.

    作者:黎珍娟;李均梅;郭美珍;郝华明;张俊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综合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76例

    梨状肌综合征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病症,多由于间接外力如闪、扭、跨越及反复下蹲等动作,以及慢性劳损、风寒侵袭等,使梨状肌遭受损伤,导致局部充血、水肿及肌肉痉挛,肥大或萎缩,常可压迫刺激坐骨神经而引起臀部及大腿后外侧疼痛、麻痹.久之可引起臀大肌、臀中肌萎缩.2006-01-2011-10,笔者采用推拿、药物、针刺综合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76例,结果如下.

    作者:秦高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妊娠合并荨麻疹30例疗效观察

    荨麻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因妊娠合并荨麻疹西药禁忌多,多求治于中医.2008-01-2011-12,我们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妊娠合并荨麻疹30例,并与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60例均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中医院急诊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年龄24~32岁,平均(26.45±3.25)岁;病程14~20 d,平均(11.25±4.33)d.对照组30例,年龄25 ~ 33岁,平均(27.25±2.75)岁;病程15 ~20 d,平均(12.67±3.65)d.

    作者:覃玉莲;杨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50例临床观察

    胫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骨折,在全身各部位骨折中发病率高,约占10%[1].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由间接或直接暴力所致.可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保守牵引、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及髓内钉内固定等治疗方法.传统的外固定支架或加压钢板处理,极易出现骨折迟缓愈合或不愈合,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而交锁髓内钉可以控制旋转、维持患肢骨长度及可早期进行关节锻炼和负重等优点[2],因此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目前正逐渐发展起来.2009-03-2011-10,我科运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50例,并与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骨折5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呼明武;郭凤芝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按摩联合眼针治疗落枕35例临床观察

    落枕又称失枕,是颈部软组织常见的损伤之一,主要表现为颈项痛,头部旋转困难,不能低头、仰视,多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冬、春季发病较高.落枕一般不需治疗就能自愈,但急性发作、长久不愈者常疼痛难忍,颈部活动不利,影响日常生活和行动.2007-06-2012-03,笔者采用按摩联合眼针治疗落枕35例,并与吲哚美辛胶囊治疗35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 ①一般无外伤史,多因睡眠姿势不良或感受风寒后所致.②急性发病,睡眠后一侧颈部出现疼痛、痠胀,可向上肢或背部放射,活动不利,活动时伤侧疼痛加剧,严重者使头部歪向病侧.③患侧常有颈肌痉挛,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大菱形肌、小菱形肌及肩胛提肌等处压痛,在肌肉紧张处可触及肿块和条索状的改变[1].

    作者:郑昆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方剂学》教学中常常忽视的剂量问题

    《方剂学》是阐明和研究方剂配伍及临床运用的学科,是中医的一门基础学科,因此做好《方剂学》的教学尤为重要,但是在《方剂学》教学中常常忽视某些方面的讲解,比如剂量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方剂中的各药物剂量比在《方剂学》讲解过程中常常忽视一首方剂中各药物剂量的问题,而这也恰恰决定着该方的疗效.如麻黄汤中的麻黄、桂枝与甘草的剂量比为3:2:1,若将剂量比反过来,则该方将失去发汗的作用.桂枝汤中桂枝与白芍药的用量均为9 g,若将桂枝的用量加大,则为桂枝加桂汤,具有温补心阳、降逆平冲的作用,主要治疗心阳虚,下焦寒气上冲的奔豚.若将白芍药的用量加大,则成为另一首方剂即桂枝加芍药汤,该方主要用来治疗太阴脾经受邪,气血不和而致的腹满时痛.因此,改变了药量比,其作用也发生了变化,就不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的作用了.

    作者:于顺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黄保中治疗肝炎及肝硬化思辨特点

    黄保中(1932-),男,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第二、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出身中医世家,治学严谨,医术精湛,从事中医临床近60载,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临证思辨特点及诊疗方法.尤其擅长肝病、热病、肾病、脑病高热及内科杂症等的诊治.我们随师学习多年,收获颇丰,兹将黄保中老师治疗肝炎及肝硬化思辨特点总结如下.1 重视四诊合参,注意剖析病机黄保中老师临床重视四诊,认为四诊缺一不可,故对每位患者不仅要仔细询问病史,还要坚持亲自查体或让有经验的侍诊学生查体,以获得真实全面的资料,四诊合参,给予准确的诊断及合理治疗.

    作者:吴文平;黄小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仙鹿壮骨方对大鼠骨钙素及骨密度影响的拆方研究

    目的 探讨仙鹿壮骨方君臣佐药不同配伍对骨质疏松症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配伍规律.方法 将13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13组,即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君药加臣药大、小剂量组,君药加佐药大、小剂量组,臣药加佐药大、小剂量组,佐药大、小剂量组,全方大、小剂量组,每组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以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0.1 mg/100 g,每周2次肌肉注射,连续12周,造成骨质疏松症模型.造模同时各中药组分别予相应药液灌胃.西药组以新盖中盖高钙片药液2 mL/100 g灌胃,模型组及空白组予1mL/100 g蒸馏水灌胃.均每日1次,连续12周.检测各组大鼠骨钙素及骨密度值.结果 模型组大鼠骨钙素与空白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西药组,君药加臣药大、小剂量组,君药加佐药大、小剂量组,全方大、小剂量组骨钙素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臣药加佐药大剂量组、佐药大剂量组骨钙素低于君药加臣药大剂量组(P<0.05);臣药加佐药大剂量组骨钙素低于君药加佐药大剂量组(P<0.05);佐药大剂量组骨钙素低于全方大剂量组(P<0.05).模型组大鼠骨密度值与空白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而各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君药加臣药大剂量组高于佐药大剂量组(P<0.05),全方大剂量组高于臣药加佐药大剂量组、佐药大剂量组及全方小剂量组(P<0.05).结论 仙鹿壮骨方各拆方组均可升高骨质疏松症大鼠骨密度及骨钙素,全方大剂量组升高骨密度和骨钙素效果为显著,骨质疏松症肾虚与血瘀同时存在.

    作者:韩丽萍;王相东;魏敏惠;刘实;王小宁;史亚军;于克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普罗帕酮联合电复律对持续性心房颤动转复及维持窦性心律疗效观察

    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其中男性发病率2.15%,女性1.71%,并且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达5%以上[1].对于房颤的治疗,目前医学界存在争议,即以控制心室率加预防血栓治疗为目的,还是以转复窦性心律并预防房颤复发为目的.新研究表明,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可以提高患者体力和耐力,减轻精神压力,改善生活质量,并防止心房重塑[2-3].2004-10-2011-12,我们采用盐酸普罗帕酮片联合电复律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45例,观察对其转复及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结果如下.

    作者:孙红梅;翟更新;谢文娟;韩树山;李伟;张晋;赵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围绝经期女性产生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分析

    围绝经期女性会出现精神、心理、神经、内分泌和代谢失衡等问题,引起各器官系统的症状和体征者占87.15%[1].围绝经期女性受到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的严重困扰,出现情绪障碍,痛苦不堪[2].2009-01-2010-03,我们对围绝经期女性产生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随机整群选取河北省唐山市文化楼社区服务站(223人)、红星楼社区服务站(205人)、税钢楼社区服务站(204人)45 ~ 55岁围绝经期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共632人,回收有效问卷590份,有效回收率93.35%.平均年龄(50.54±3.02)岁;职业女性371人,非职业女性219人;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99人,高中及以上291人;月经情况:正常202人,紊乱152人,停经236人.

    作者:李小艳;马建芳;李淑杏;陈长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运脾化湿法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慢性腹泻56例临床观察

    腹泻又称泄泻,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便稀薄,甚则如水样或含有未消化食物.病情多迁延不愈,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单一的治疗方法常常难以获得满意疗效[1].2001-02-2012-01,我们采用运脾化湿法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慢性腹泻56例,并与单纯运脾化湿法治疗5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

    作者:刘浩;李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发热115例

    妊娠发热是指妇女在妊娠期间由各种原因所引起的体温升高.不同妊娠时期的体温升高均可对妊娠经过和结局产生不良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对妊娠发热的治疗方法较多,常采用抗生素、解热剂或物理降温法,退热效果较快,但疗效不持久,病情易反复不稳定.2010-01-2011-12,我们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解表退热汤治疗妊娠发热115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115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全部230例均河北省香河县中医医院产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15例,年龄25~42岁,平均32.7岁;病程1~2d,平均1.8d;孕周13~37周,平均22.9周;孕早期33例,中期52例,晚期30例;体温38.2~ 40.0℃,平均38.7℃.对照组115例,年龄24 ~41岁,平均32.3岁;病程1~2d,平均1.7 d;孕周14~38周,平均23.3周;孕早期35例,中期51例,晚期29例;体温38.1~40.1℃,平均38.6℃.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牛海燕;高福君;胡连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河北中医杂志

河北中医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河北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