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焱江;高俊;李嘉豪;植茂辉;王玉芳;廖诗平
目的 优化石榴Punica granatum L叶多糖亚临界水提取工艺,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反应压力、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为影响因素,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法优化提取工艺.再检测多糖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 佳提取条件为反应压力5 MPa,料液比1∶27,提取时间11 min,提取温度155℃,多糖得率1.809%.清除率与多糖质量浓度呈量效关系,0.1 mg/mL多糖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强,清除率分别为57.36%、70.51%、58.02%.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亚临界水提取有明显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石榴叶多糖.
作者:王占一;孔德营;戴博;张立华;王玉海;邓艳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生皮散对大鼠Ⅲ期压疮创面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组,空白组,阳性药(七厘散)组,生皮散高、中、低剂量组(1.8、0.9、0.45 g/kg).给药前3d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制备大鼠Ⅲ期压疮模型,连续15 d于创面处给药,分别在造模成功后第0、3、7、10、15天测量创面面积;15 d后处死大鼠,取一部分创面皮肤组织进行HE染色,一部分进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测定.结果 七厘散组和生皮散各剂量组均显著缩小创面面积(P<0.01),降低局部组织中TNF-α的水平(P<0.01),HE染色结果显示炎性浸润程度明显减轻,新生肉芽组织明显增多.结论 生皮散通过抑制压疮局部炎症细胞释放TNF-α而促进组织的修复,具有明显的生肌、抗炎作用.
作者:郑焱江;高俊;李嘉豪;植茂辉;王玉芳;廖诗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甘草次酸、甘草苷配伍次乌头碱对慢性心衰大鼠的抗心衰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通过主动脉弓缩窄术造成慢性心衰模型,4周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模型组(7只)、地高辛组(8只)、次乌头碱组(次乌组,9只)、甘草次酸+次乌头碱组(甘次+次乌组,9只)、甘草苷+次乌头碱组(甘苷+次乌组,9只)、甘草次酸+甘草苷+次乌头碱组(甘次+甘苷+次乌组,9只).连续给药1周后,于第7天处死大鼠,处死前取血并行超声心动图,测得射血分数(EF)及缩短分数(FS)情况;并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B型钠尿肽(BNP)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通路Bcl-2、Bax及Caspase-3的表达情况;并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Fas、Fas-L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除次乌组外,其它各药物配伍组的Bcl-2表达均高于模型组,同时Bax、Caspase-3、Fas与Fas-L表达及EF、FS及BNP值均低于模型组;其中以甘次+甘苷+次乌组作用效果明显.结论 甘草次酸、甘草苷配伍次乌头碱可下调EF、FS及BNP的水平及促凋亡蛋白表达,上调抑制凋亡蛋白表达,其可能是甘草配伍附子对慢性心衰的抗凋亡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万嘉洋;杨洁红;虞立;周惠芬;万海同;何昱;王利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柱层析用硅胶对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T.Chang中主要成分的影响.方法 70℃下将羌活提取液置于硅胶中处理,于0~12 h取样(每小时1次),计算主要成分的剩余率和转化产物的增加率,再通过聚酰胺柱层析、重结晶、制备液相对转化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鉴定其结构.结果 硅胶对羌活醇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大,加热时间次之,而且在硅胶中加热时出现了羌活酚和脱水羌活酚2个主要转化产物,但对其他成分基本无影响.结论 羌活醇在硅胶中受热不稳定,故分离纯化该成分时不宜采用硅胶柱层析.
作者:张杰;李鸿钰;耿冰;徐丽丽;曾铖;顾正兵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优化野马追Eupatorium lindleyanum DC.倍半萜内酯精制工艺.方法 以野马追内酯A、B含有量为指标,动态吸附及解吸附试验优化大孔树脂吸附工艺;以夹带剂(无水乙醇)用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为影响因素,倍半萜内酯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CO2超临界萃取工艺.结果 优精制工艺条件为采用AB-8型大孔树脂,提取液以40 mL/min体积流量通过树脂柱,将吸附后的树脂依次用水、20%、40%、60%、80%乙醇各3 BV洗脱,收集60% ~ 80%部分;优CO2超临界萃取工艺条件为夹带剂用量30%,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h,CO2体积流量40 mL/min,野马追内酯A、B总含有量由0.56%增加到39.07%.结论 该方法简单可行,可用于精制野马追倍半萜内酯.
作者:郑云枫;仲欢欢;王怡然;李存玉;彭国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测定五味子Schisandrae chinensis Fructus醋制、酒制、蜜制、蒸制品中铅(Pb)、镉(Cd)、汞(Hg)、铜(Cu)、砷(As)的含有量,并考察其赋存形态.方法 Tessier法提取各元素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镉含有量,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含有量,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砷含有量,冷蒸气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汞含有量.结果 铅含有量在4种炮制品中均降低,而汞含有量均升高;镉含有量仅在酒制品中升高;砷仅在酒制品中被检测到;铜含有量无明显变化,均未超出标准限度.在醋制品和酒制品中,铅的赋存形态主要以离子交换态和有机结合态存在,在蜜制品中主要以铁锰氧化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存在,在蒸制品中主要以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结合态存在;汞、铜、镉的赋存形态在4种炮制品中均分别主要以离子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离子交换态和有机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存在.结论 不同炮制方法对五味子中5种元素含有量及其赋存形态有明显影响.
作者:贾敏;张寒;魏月霞;张彦;汪兴军;申旭霁;陈玉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测定兔血浆中鸢尾苷元的HPLC法,并研究鸢尾苷元在兔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以6只日本大耳白兔自身交叉对照,灌胃给予葛花异黄酮60 mg/kg(含鸢尾苷元40 mg/kg),HPLC法测定血浆中游离的和经酶水解后的鸢尾苷元血药浓度,利用PKsolver 2.0计算出主要药代参数.结果 灌胃给药后兔血浆中游离鸢尾苷元的AUC0-t、Tmax、Cmax分别为(46.78±5.12)μg·min/mL、(5.39-0.54) min、(0.84±0.21) μg/mL,总鸢尾苷元AUC0-t、Tmax、Cmax分别为(485.48 ±23.53) μg·min/mL、(20.12±2.84) min、(2.95±0.67) μg/mL.结论 建立的HPLC方法可用于鸢尾苷元的药动学研究,鸢尾苷元灌胃给药后,在兔体内主要以结合形式存在.
作者:王金凤;赵庆兰;王芳;魏颖;赵楠;刘丹;王国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近几年来,QbD(质量源于设计)的理念正逐渐被国内外各行各业所熟悉和接受,各领域研究人员就此开展了相应实践工作,并得出了一些经验和结果,但该理念是否能应用于药用植物栽培尚不清楚.本文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以丹参为研究对象,通过QbD理念在该药材种植、生产、加工相关关键节点研究的综述和分析,对该理念在中药材生产和质量控制上的应用进行思考和简单设想,以期为建立中药材种植和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提供科学借鉴.
作者:俞磊明;朱光明;钱文博;张朋;谈景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内服中药汤剂联合六神丸外敷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疗效.方法 80例耳廓假性囊肿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40例采用中药汤剂+六神丸外敷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石膏加压固定法治疗,观察3个疗程(21 d),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显效35例、好转3例、无效2例,显效率87.5%,非显效5例治疗3周后无变化.对照组治疗2周后显效20例、好转14例、无效6例,4例好转病例3周后显效,其余无变化,显效率60%.2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0,对照组出现5例复发,复发率12.5%,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服中药汤剂联合六神丸外敷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疗效可靠,可操作性强,易于为患者接受,易于基层推广应用.
作者:马胜民;郭伟;胡芳;卫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法分析双丹明目胶囊入血成分.方法 大鼠灌胃药物浸膏后取血浆,分析采用Agilent Extend C18色谱柱(2.1 mum×50 mm,1.8 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n.正离子采集模式下进行质谱全扫描.结果 检测出36种入血原型成分,主要来源于旱墨莲和山茱萸.同时,鉴定出3种代谢产物,分别为原儿茶酸的葡萄糖醛酸结合物、丹参素的甘氨酸结合物、隐丹参酮的D环开环代谢产物.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为研究双丹明目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体内的药效物质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龙红萍;秦裕辉;刘峥嵘;王宇红;喻嵘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UPLC-MS/MS法结合模式识别同时测定芪参益气滴丸(黄芪、丹参、三七等)中丹参素、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咖啡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丹酚酸A、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熊果酸的含有量.方法 该药物5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CQUITY UPLC(R)BEH C18色谱柱(2.1 mm×50 mm,1.8 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2 mL/min;柱温40℃.再采用SIMCA14.0软件进行模式识别.结果 11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98.45%~101.38%,RSD 1.70% ~ 2.40%.10批样品质量偏差均在2 std(标准偏差)范围内.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芪参益气滴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周霖;姜晓芳;孙志;左莉华;刘新;贾清泉;张菡;康建;赵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随着接受放射治疗的肿瘤患者逐年增加,以及辐射生物学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放疗所致的辐射旁效应损伤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辐射致癌的重要原因.虽然许多药理学研究表明西洋参具有防护辐射旁效应损伤的作用,然而中医学理论对相关机制尚无系统的论述.就此,本文从中医学的病因病机、脏腑、气血、阴阳平衡等方面论述西洋参防护辐射旁效应的中医学机制.
作者:王磊;卢志伟;刘永琦;许小敏;张利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海洋化合物是治疗阿尔茨海默(Alzheimer disease,AD)的新候选药物来源,化合物Epoxysorbicillinol是从Haliclona sp.海绵的共生真菌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长梗木霉)中提取的一种新的聚酮类化合物.本实验通过观察了Epoxysorbicillinol对APP/PS1转基因AD模型小鼠大脑中氧化应激水平和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斑块沉积的影响,揭示Epoxysorbicillinol对AD的治疗作用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给予5月龄APP/PS1转基因AD小鼠不同剂量的Epoxysorbicillinol和阳性对照药石杉碱甲Epoxysorbicillinol 3个月.水迷宫法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ELISA法检测小鼠脑内Aβ1-42和Aβ14.含有量,并观察脑内MDA水平.为阐明Epoxysorbicillinol的抗氧化机制,检测Epoxysorbicillinol对Aβ1-42诱导损伤的SH-SY5Y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并检验其对Nrf2蛋白核转位的作用.结果 实验数据显示Epoxysorbicillinol可以有效的降低AD转基因小鼠脑内的Aβ生成,降低脑内的氧化应激水平;并能有效降低Aβ1-42诱导的SH-SY5Y细胞氧化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t2)的核转位而增强了细胞抗氧化酶的表达.结论 Epoxysorbicillinol可以抑制AD小鼠中枢过高的氧化应激水平,减少中枢Aβ的形成,其作为一种抗AD的候选化合物,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开发的潜力.
作者:马世江;靳玫;沈长波;李素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治疗呃逆中药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全部关于呃逆治疗的中药处方,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建立处方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开展研究,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等.结果 高频次药物的有陈皮、人参、丁香、甘草、生姜等;挖掘出的新处方包括“竹茹、黄连、香附、栀子”、“枳壳、炙甘草、人参、苏梗”、“炮附子、陈皮、防风、半夏、茯苓”、“炙甘草、人参、白芷、炮姜”.结论 治疗呃逆主要以“清肝和胃”、“和胃降逆”、“温阳化饮”、“温补脾胃”为组方规律.
作者:钟泽明;钟汉林;林基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优化金银花罐组式逆流提取工艺.方法 以干浸膏、绿原酸、木犀草苷、芦丁得率为评价指标,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 佳条件为金银花粉碎成粗粉,每罐加入12倍量70%乙醇,60℃下提取3次,每次60 min,木犀草苷、芦丁、干浸膏得率明显高于传统单罐提取,溶剂用量和出液量显著降低.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提取率高,溶剂用量、能耗低,可用于罐组式逆流提取金银花.
作者:郑佳盛;王守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不同环境条件对枳壳挥发油主要成分的影响.方法 分别在紫外、温度、湿度等因素干预下,对挥发油主要有效成分变化进行GC-MS分析.结果 柠檬烯和芳樟醇是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其含有量分别为43.10%和26.43%.-20℃冷藏和短暂常温干燥保存对其主要成分的影响程度较低.结论 温度是影响枳壳挥发油含有量的主要因素,紫外照射对其也有显著影响.
作者:何英杰;王靖;刘东波;伍睿宇;唐其;谢红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优化罗布麻叶分散片处方工艺,并测定其溶出度.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微晶纤维素(MCC)、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淀粉用量为影响因素,崩解时间、溶出度(30 min)的总评“归一值”(OD值)为评价指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工艺.再以槲皮素含有量为指标,采用《中国药典》方法测定溶出度.结果 佳条件为罗布麻叶浸膏粉用量40%,MCC用量26%,L-HPC用量6%,淀粉用量12%,硫酸钙用量15.1%,以60%乙醇为润湿剂制软材,硬脂酸镁用量0.9%,OD值0.988.所得分散片崩解时间小于3 min,分散均匀性良好,在20 min时的溶出度达90%以上.结论 该方法合理可行,可用于制备罗布麻叶分散片.
作者:秦梅颂;周国梁;徐从轩;刘玲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藤茶提取物及其主要活性物质二氢杨梅素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体系,研究藤茶对致癌物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和对N-亚硝胺的生成抑制作用,并结合细胞实验评价藤茶对PC-3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用.结果 藤茶提取物和二氢杨梅素在能够有效清除亚硝酸盐,半抑制浓度分别为12.2、11.1 μg/mL,同时也能抑制亚硝胺的生成,半抑制浓度分别为48.6、15.1μg/mL.细胞实验中,藤茶提取物及其主要活性物质二氢杨梅素可以抑制PC-3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呈剂量依赖关系.细胞周期实验结果表明,藤茶提取物及二氢杨梅素能够将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和G2/M.结论 藤茶提取物和二氢杨梅素可以清除亚硝酸盐,抑制N-亚硝胺的生成,诱导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
作者:龚金炎;薛薇;李言郡;欧凯;曹少谦;陈秋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藏药七十味珍珠丸(西红花、降香、甘草等)中6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 该药物5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Inertsil(C) ODS-3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0.2%磷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没食子酸、柯里拉京、沉香四醇、鞣花酸、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分别在1.41 ~42.24、0.61 ~18.24、0.30 ~9.12、0.47 ~14.04、0.62~18.48、0.32~9.45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4),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93.41% (1.75%)、96.84% (1.75%)、97.45%(0.58%)、93.22% (0.56%)、97.01% (1.39%)、97.22% (1.11%).2个厂家不同批次样品中各成分含有量有一定差异,尤其以柯里拉京和沉香四醇更明显.结论 七十味珍珠丸质量不稳定,应引起关注.
作者:徐文龙;梁源;王张;刘光丽;孙位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优化并比较香椿子中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乙醇回流提取和超声提取下香椿子中总黄酮含有量,分别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2种提取工艺.结果 乙醇回流提取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液料比50∶1,80℃下提取2.5h,总黄酮含有量为14.81 mg/g;超声提取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液料比50∶1,400 W下提取20 min,总黄酮含有量为21.65 mg/g.结论 超声提取法提取效果显著优于乙醇回流提取,可用于提取香椿子中总黄酮.
作者:李思阳;孔庆新;庄润泽;贾韶千;王洋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