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进展

胡涛

关键词:针灸, 中药, 失眠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失眠.方法:分析国内失眠的针药结合治疗现状,结合文献详细阐述国内针药结合治疗失眠的具体方法及其研究.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失眠的效果十分显著.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晚期癌症病人疼痛的护理

    疼痛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一种主观感觉,疼痛不仅是一种生理应答,同时还是一种主观的心理体验,癌症疼痛作为癌症的一个主要症状,其所占整个癌症患者的比例为30%~50%,晚期癌症患者为60%~90%.

    作者:郭永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归纳比较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归纳比较教学法具有化繁为简,由博返约的特点,恰当运用可以将知识简单化、系统化、条理化,既有利于教师讲清难点,突出重点,又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本文着重探讨归纳比较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徐慧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通络亢痿汤治疗功能性勃起功能障碍230例

    目的:探讨理气活血、通络益肾类中药治疗功能性勃起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采用通络亢痿汤(九香虫、川牛膝、大蚂蚁、仙灵脾、柴胡、蜈蚣、白芍、僵蚕、炒刺蒺藜等)治疗本病230例.结果:总有效率79.6%.提示:本方法具有疏肝理气、活血通络、益肾通阳等作用.

    作者:孙成军;曹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中医师书写中药饮片处方的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中医师书写中药饮片处方不规范的原因,探讨对策.方法:采用抽查处方就中医师书写中药饮片处方的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其书写中药饮片处方不规范的原因.结果与结论:中医师长期错误用药习惯;中医师开方、药师审方的依据不明确;部分药品管理法规、条例的规定不适宜临床用药需要;执行不力是导致中医师书写中药饮片处方不规范的原因.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开方、审方的依据,各行其职是其对策.

    作者:夏杰;尹蔚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经方治疗急重症验案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用经方治疗急重症,每获良效,现报告如下.1 麻杏石甘汤治疗急惊风案李某,男,3岁,2008年10月23日就诊.其母代述:一周前因外感引起发热,咳嗽,鼻流清涕.经用抗生素及止咳平喘药治疗,咳嗽、鼻流清涕有所缓解,但热势日增,并见呼吸困难,鼻翼扇动,烦躁不安,时而抽搐,昏睡,小溲色黄,大便正常.

    作者:王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临床分析

    先兆流产是妇产科常见疾病之一,大约占全部妊娠的15%.先兆流产的治疗,因关系胚胎形成、胎儿发育及母体健康,是临床诊治工作的难题.近年来,在西医保胎治疗的同时,人们也越来越关注中药保胎的疗效.

    作者:杨丽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治疗老年性口干症临床研究近况

    口干症是一种口腔症状,其发病有生理、病理、心理、神经、药物等因素.据统计,30%~50%的中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口干症,其中以40~70岁人群发病率高,女性更年期患者为多见[1].中医认为老年性口干症是全身各脏器阴阳气血失调在口腔中的表现,它往往伴有舌苔和脉搏的异常,以及大便干燥、腰膝酸软、饮食欠佳、消瘦等全身症状,中医药治疗老年性口干症的特色是辨证论治,现将中医药治疗老年性口干症的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作者:王宜健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胃痛论治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指出: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临床以寒邪,食积,气滞,热郁,血瘀为多见,乃属实证.治宜祛邪为主,胃阴亏虚,脾胃虚寒乃属虚证,治宜养正为先.

    作者:徐九思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景岳全书》的医学心理学思想探索

    通过对明代医家张景岳所著<景岳全书>的学习研究,认为张景岳的学术思想和临床实践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医心理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对心理因素--情志双重性的认识;对中医心理病机的发展和完善;对心身疾病的治疗;注重中医心理卫生保健.

    作者:潘锐焕;李洁旋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清热安胎汤治疗先兆流产7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清热安胎汤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先兆流产患者予滋阴补肾,养血安胎中药口服,同时配合西药肌注,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3.42%,痊愈率(61.84%).结论:清热安胎汤治疗先兆流产疗效显著.

    作者:陈欣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失眠.方法:分析国内失眠的针药结合治疗现状,结合文献详细阐述国内针药结合治疗失眠的具体方法及其研究.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失眠的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胡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慢性盆腔炎的家庭治疗与护理——附100例临床病例资料总结

    目的:盆腔炎是一种妇科多发病,慢性发作,往往病程长,很适合于家庭治疗.方法:我们通过收集总结2年的临床工作深入到盆腔炎患者社区治疗100例.结果:体会到家庭治疗与护理也是一门重要科学,是盆腔炎治疗中必不可少的.结论:盆腔炎社区治疗也有效.

    作者:孙慧玉;张桂萍;冯宝玲;袁瑞林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四逆散加味治疗小儿发热54例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中药四逆散加味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方法:将54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西药,治疗组应用中药内服.结果:治疗组在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逆散加味治疗小儿发热疗效可靠.

    作者:王树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效果及术中注意事项.方法:通过对105例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治疗.结果:1例术后7天死于心脏疾患,7例假体下沉,15例患髋关节疼痛.4例术后1月~3月假体脱位,其余在随访期间未发现行走疼痛及髋臼磨损等并发症.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尤其是头下型骨折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阮金彦;武春堂;薛瑞康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109例疗效分析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女性多发良性肿瘤,发病率20%~40%,30~50岁多见.子宫肌瘤可出现月经过多或淋漓不净,严重者引起贫血,有1/3的患者可伴发不孕.佳治疗是寻找既能缓解症状,促使肌瘤消散,又能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华丽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念珠菌阴道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索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治疗组50例采用西药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对照组45例单用西药口服.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0%和71.1%,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阴道炎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的疗效.

    作者:张幸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肝复汤治疗早期肝硬化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肝复汤治疗早期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早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一般支持疗法,治疗组同时口服肝复汤100ml,次,2次/d;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片3片,次,3次/d.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A、LN、PCⅢ、Ⅳ-C及TGF-β1明显降低(P<0.0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HA、LN、PCⅢ明显下降(P<0.05).结论:肝复汤能缓解肝硬化进程,对防治肝纤维化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王欢;李学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骨性关节炎的中医治法探讨

    骨性关节炎(OA)又称退行性关节病、骨质增生、骨关节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风湿性疾病.软骨变性为本病特征性病理改变.骨质改变包括关节边缘骨赘形成,关节软骨下骨髓内骨质增生以及软骨下骨板囊性改变等.临床以关节疼痛、肿大、晨僵和活动受限为特征,晚期可致关节畸形.

    作者:张扣启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黄体功能不全(luteal phase defect,LPD)是妇科临床常见病、疑难病,可导致月经失调、流产、不孕症等疾病.近年来,中医中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有独到的治疗方法及疗效,现就LPD性不孕症的中西医治疗概况作一综述.

    作者:何晶;施艳秋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应用对比法及病例导人法教学提高内科教学质量

    内科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课,本文从多年临床内科学教学实践出发,浅谈对比法及病例导入法教学在内科教学中作用.

    作者:郭富成;高功臣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