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文平
目的:探讨品管圈质量控制循环在内镜手术术后器械清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由10名人员组成品管圈,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内镜手术术后器械清点误差率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进行改进前后的效果比较。结果:内镜手术术后器械清点误差率,从8.02%(改进前)降至1.75%(改进后),改进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圈员解决问题沟通协调能力、品管手法、团队精神、责任心、积极性及幸福感等均有相应提高。结论:品管圈质量控制循环在内镜手术术后器械清点的运用中,能够降低术后器械清点误差率,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颜鑫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应用科室自行设计的乳腺癌术后上衣抬高患肢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12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101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用三角巾抬高患肢,观察组应用乳腺癌术后上衣抬高患肢,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抬高患肢依从率、主观舒适感及患肢早期发生水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抬高患肢依从率及主观舒适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患肢早期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自行设计的乳腺癌术后上衣能有效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抬高患肢的依从性和主观舒适感,可预防或减少患肢早期水肿,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李冬梅;黄施;高妍;罗嘉玲;梁燕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自愿接受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的181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89例和对照组92例,观察组采用分娩镇痛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对照组采用分娩镇痛联合传统体位分娩。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胎儿娩出方式、各产程时长、缩宫素使用率、会阴侧切和母婴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阴道内徒手转胎头率、缩宫素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三产程时长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观察组会阴侧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会阴损伤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结论:在分娩镇痛基础上采用自由体位,可缩短产程,促进自然分娩,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樊雪梅;周春秀;刘婧岩;平燕;支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42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院内手术室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面规范化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比较两组医院感染和不规范操作情况。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和不规范操作发生率分别为1.41%、4.22%,显著低于对照组9.86%、15.4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面规范化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不仅可有效降低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还能进一步规范护理人员相关操作技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宝;薛东芳;潘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早期护理干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将164例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前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 ﹤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月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管理对小儿泌尿外科患儿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46例小儿泌尿外科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5例小儿泌尿外科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实行专科护士管理。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患儿及家属满意度及患儿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研究组患儿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专科护士管理模式下,小儿泌尿外科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患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风湿性心脏病是妊娠合并心脏病中常见的一种,其中2/3~3/4为二尖瓣狭窄[1]。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均可能使心脏负担加重而诱发心力衰竭,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高危妊娠的孕妇,除了要忍受躯体疾病,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担心妊娠是否可以顺利进行、胎儿是否发育正常、孕期异常、难产等。因此,产后合并心理问题较常见[2]。现将1例妊娠晚期合并风心病继发产后抑郁孕妇的临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刘美美;谭晓青;曹立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作者:《齐鲁护理杂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应用 CQI 方法,对比分析两组锻炼依从性、总有效率、满意率及干预前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锻炼依从率、总有效率、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而 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CQI 能有效提高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钟红娟;曹瑞治;蒋小蓉;邹粉珍;李风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癌因性疲乏(CRF)是一种持续、主观上的,与癌症或其治疗相关的乏力感,以精神减少、休息增加为特点,常伴有身体、情绪、社会、认知、职业方面的功能障碍[1]。现阶段,75%~96%的化疗患者、75%~100%的放疗患者、33%~89%的晚期癌症患者都有癌因性疲乏[2]。与健康人的疲乏不同,CRF 更严重,更痛苦,且休息也不能缓解。CRF 是一种功能缺失和情绪悲痛的状态,在癌症患者中普遍存在。但其相关诊断、治疗和护理至今仍无规范标准[3]。现对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护理干预模进行研究。
作者:肖迎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抢救案例分享在急诊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度37名急诊科护士作为抢救案例分享实施前组,将2014年38名急诊科护士作为抢救案例分享实施后组,在常规培训基础上,将实际工作中分享的相关抢救案例融入课件,与系统的理论授课相结合,进行综合的分析与讲解。比较2013、2014年急诊护士专科理论考核成绩、抢救技能考核成绩、取得急诊专科护士资格证人数及护士核心能力评价结果。结果:2014年度急诊专科护士专科理论考核成绩、抢救技能考核成绩、取得急诊专科护士资格证人数及护士核心能力评价结果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P ﹤0.05)。结论:抢救案例分享在急诊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可有效促进专科理论知识向临床实践能力的转化,明显提高了急诊专科理论和抢救技能水平,同时使护士的专业实践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管理能力等综合急救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作者:刘玉峰;岳宗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流程进行护理,实验组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急救效果、治疗后48 h 和72 h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ESSS)、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6个月后随访脑梗死影响量表(SIS)评分。结果:实验组分诊时间、总抢救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后遗症和梗死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术后48 h 和72 h MESSS显著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随访6个月后实验组 SIS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以缩短患者急救时间、提高急救效率,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曹美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根因分析法在精神科口服给药错误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根因分析法对精神科口服给药错误个案进行分析,确定根本原因,制定并落实改进措施,比较改进前后精神科口服给药错误发生率。结果:采用根因分析法改进后精神科口服给药错误发生率低于改进前(P ﹤0.05)。结论:根因分析法可降低精神科口服给药错误发生率。
作者:向凤玲;田继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群组管理模式在结直肠癌行结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将100例结直肠癌行结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责任制管理模式,观察组采取群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造口自护能力及生活态度适应状况优于对照组(P ﹤0.05),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群组管理模式可提高结直肠癌行结肠造口患者的造口自护能力,减少并发症。
作者:石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临床确诊且拟行腹腔镜手术的80例直肠癌患者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 CNP 护理模式,观察临床护理效果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角色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CNP 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其术后恢复,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邹美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指压穴位联合咀嚼口香糖对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尿流改道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尿流改道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指压穴位组、咀嚼口香糖组、联合组各20例,记录比较四组患者术后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结果:指压穴位组、咀嚼口香糖组、联合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1),联合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指压穴位组和咀嚼口香糖组(P ﹤0.05)。结论:指压穴位联合咀嚼口香糖能够明显缩短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尿流改道术后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
作者:刘娅婻;崔璐璐;王永华;王龙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我刊自启用网上投稿、采编平台以来,获得广大读者和作者的一致好评。网上投稿、采编平台帮助作者更便捷地进行在线投稿、第一时间了解稿件的处理进程;严格执行初审、外审、终审的三级审稿责任制度确保了审稿过程的规范性、公正性和科学性;作者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也能够得到及时的操作指导。
作者:《齐鲁护理杂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非手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66例 LIDP 非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组出院1年 JOA 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组出院时、出院1年Rolanc - Morris 问卷(RMQ)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 LIDP 非手术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金燕;王珍;李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三心”(即爱心、耐心、精心)舒适护理在精神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6例精神科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8例。研究组采取“三心”舒适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结果:研究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患者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三心”舒适护理方式在精神科中的应用起到很好的积极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颜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师生双向评价反馈方法在新生儿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3名新生儿科本科实习护生师生双向评价反馈方法,收集来自教与学双方的反馈,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作为对改进临床实习带教工作的依据。结果:护理部评价结果中护生对老师总体满意度为95.18%,科室评价结果中护生对老师的总体满意度为94.46%;科室评价中老师对护生的总体满意度为90.80%。结论:师生双向评价反馈方法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让护生学有所获,巩固专科理论知识,提高新生儿科教学质量。
作者:刘艳林;曹文学;周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