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娥
目的:探讨128排CT冠状动脉CTA检查前准备及护理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进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A)检查的2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备131例,对照组检查前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检查前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检查成功率和图像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检查成功率、图像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CTA检查前对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不仅可提高患者检查成功率,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检查图像优良率.
作者:曾小红;贾佑华;张艳华;夏青霜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不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住院时间及生活能力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及生活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血栓患者治疗过程中,通过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及心理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疗效及生活能力.
作者:秦伟利 刊期: 2016年第15期
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指早期采用血液灌流(HP),迅速降低血中的毒物浓度,再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持续清除血中毒物和炎症介质,避免“二次中毒”发生[1];替代重要脏器功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2].序贯性血液净化技术作为清除体内毒物的有效措施已广泛应用于百草枯(PQ)中毒的救治中.国内外研究表明,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能降低PQ中毒患者的病死率,有效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延长生存时间.PQ是全球广泛应用的高效有机杂环类除草剂,在酸性及中性溶液中稳定,遇碱分解,易溶于水[3].PQ对人毒性极强,具有腐蚀性,至今仍无特效解毒剂,血浆致死浓度低,口服致死量为1~3 g[4].PQ中毒后可引起严重的脏器功能损伤,患者病情恶化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病死率为44%~ 90%[5-6].2015年,我国农业部将PQ毒性级别修订为剧毒[7].
作者:晁丽 刊期: 2016年第15期
国际疼痛学会将疼痛定义为由实质上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导致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经历[1].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其伤害性的刺激不仅造成患者强烈的机体不适,而且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如疼痛剧烈时患者会产生抑郁、焦虑甚至轻生的行为,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继体温、脉搏、血压、呼吸之后,疼痛已被专家认为是第五生命体征[2].近年来,众多医护人员和有关机构对疼痛评估、治疗和护理开展了广泛研究,现代医学研究结果显示,只要正确评估疼痛程度,恰当使用镇痛方法和镇痛药物,有针对性进行护理干预,80%以上疼痛可以得到缓解[3-5].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肿瘤发病率在老年人中呈上升趋势.由于老年患者在生理、病理、心理、社会等具有自身特点,疼痛现象尤为突出,70%以上老年肿瘤患者伴有疼痛症状,因此如何准确评估其疼痛及采取有效护理措施使之缓解具有重要意义[6].现将老年肿瘤患者疼痛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董景文;莫永珍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行循证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后的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家庭负担会谈量表(FIS)、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社会适应功能评分、社交技能评分情况;应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估两组护理后的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护理后,ITAQ、FIS、BPR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护理后PANSS评分、MRSS评分情况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护理后PANSS评分、MRSS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P<0.05);两组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社会适应功能评分、社交技能评分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社会适应功能评分、社交技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后WCST认知功能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循证护理,促使患者认知功能康复迅速,促进患者身心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社会功能.
作者:董美芝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了解广州护理学会老年及中风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所在医院的护士所在科室的防误吸护理工作开展情况,为各家医院开展防误吸护理、规范防误吸操作流程等提供依据.方法:对广州护理学会老年及中风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所在31家医院的护士采用自制调查问卷的进行调查.结果:医院或科室对防误吸工作已开始关注、重视,成立以医院或科室为层面的防误吸护理小组.结论:部分护士对防误吸的护理工作了解不多,存在一些防误吸护理知识空白点,对临床经常发生患者误吸情况的防误吸护理关注内容、护理操作等方面掌握不够扎实.
作者:潘婕;黄雪仪;刘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服务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患者出院后予以延续护理服务模式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病情稳定出院后3个月焦虑、抑郁、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出院后3个月两组焦虑、抑郁、生活质量评分较入院时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COPD患者实施延续护理服务模式,可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徐小丽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基于合理信念替代疗法的心理护理干预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ICU住院的清醒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接受ICU常规心理护理,实验组接受基于合理信念替代疗法的心理护理;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MCMQ问卷分别对两组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和应对方式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干预后医护方案配合率.结果:干预后实验组SCL-9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面对应对、回避应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屈服应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医护干预方案的配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ICU住院患者施以基于合理信念替代疗法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其心理状态和疾病应对方式,提高其对治疗护理的配合率.
作者:郎毅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自制可视斜坡式储物箱在治疗室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亚克力有机玻璃按无菌物品规格制作成底部倾斜30°的半封闭式储物箱,将消化内科2个治疗室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传统方式存放无菌物品,观察组使用自主研制的可视斜坡式储物箱存放无菌物品;从无菌物品过期情况、混放情况、按有效期时间顺序使用情况、储存量与当日临床使用量匹配情况四个方面观察2015年两个治疗室对无菌物品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无菌物品过期、混放情况、按有效期时间顺序使用情况、储存量与当日临床使用量匹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视斜坡式储物箱应用能规范治疗室无菌物品管理,使治疗室内环境整洁,降低科室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君玉;欧阳灿晖;徐忠军;卢薇;江萌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及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小儿支气管炎患儿疗效,并能减少并发症及提高患儿家长护理满意程度.
作者:冯英芝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RASS(Richmond Agitation-Sedation Scale)镇静评分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RASS评分系统使用方法的培训,临床应用观察、护理、记录镇静前、镇静后1h、4h患者心率、呼吸、血压情况.结果:镇静后患者心率、呼吸、血压与镇静前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期间无不良事件发生,镇静效果良好.结论:RASS镇静评分在ICU镇静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良好,为镇静药物的使用、病情的评估、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保证,同时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护理人员容易掌握,值得推广.
作者:潘爱红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MI)对肿瘤患者疼痛管理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肿瘤伴有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MI计划进行院内院外护理,内容围绕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疼痛控制效果,从访谈中发现影响其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原因,进而制定方案,帮助患者解决其影响因素,提高服药依从性,从而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服药依从性及疼痛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用于肿瘤患者的疼痛管理中,可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疼痛管理的有效性.
作者:王文果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个案追踪法在外科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住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式质控方法,观察组采用个案追踪检查法,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综合评分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1、2、3、4周护理质量综合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外科手术住院患者护理质量控制中采用个案追踪检查法,能够显著提高外科病房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志翠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PDCA护理管理程序对血液病患者PICC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门诊收治的血液病患者100例按照PICC术后护理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为传统管理程序,观察组为PDCA管理程序;观察两组一般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感染性(导管感染、静脉炎、穿刺点感染)、非感染性(导管脱落、堵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导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l).结论:血液病患者PICC护理过程中予以PDCA护理管理模式,可显著降低并发症,促进PICC效果,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文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131I治疗甲亢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用普通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心理、饮食、药物、运动、核素治疗等多方面护理的优质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预后情况、患者满意度和血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arthel、Karnofsk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心理、饮食、药物、运动、核素治疗护理的优质护理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令狐昌敏;李凤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有效管理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枣庄市2个街道5个社区高血压患者,共完成有效病例2 986例,发放问卷调查并进行体格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结果: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为36.4%,高血压相关因素OR值及95% CI分别为家族史0.115(0.021 ~0.763)、定期自测血压8.465 (2.876 ~ 24.853)、联合服药15.456 (2.587 ~110.876)、体质量指数(BMI)0.118 (0.017 ~0.676)、服药依从性17.435(2.587 ~ 110.35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族史、BMI、吸烟、经常饮酒为本次调查的危险因素;联合用药、经常自测血压、服药依从性佳和经常参加社区健康活动则是血压控制的保护因素.结论:社区居民血压控制率处于较低水平,针对相关因素开展高血压防治规范化管理工作,探索适用于社区的科学高血压管理模式.
作者:孙中莉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同辈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4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系统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同辈教育8周,对照组未进行其他处理;采用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服药依从性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8周末进行比较;出院1年后随访复发情况,并采用自测健康能力量表(SRHMS)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两组BPRS、ITAQ、服药依从性、复发率、SRHMS总分及各因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同辈教育,能显著改善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能力,提高其服药依从性.
作者:武翠凤 刊期: 2016年第15期
为方便护理人员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专科量表的评估,我们科将常用的评估量表子项目结合专科临床实际制定出细化评分依据,A4纸打印后进行塑封,经临床实践,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材料与制作方法:塑封膜是由聚酯薄膜作为基片,单片均匀涂复黏合剂,再经特殊加工处理而成的高级片状包装材料,广泛地应用于证件和照片的封存和保护.将改良早期预警(MEWS)评分、院卒中量表评分、压疮危险因素评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跌倒高危因子评分等专科量表的子项目内容结合神经内科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分解,继而制定出评分依据,A4纸正反打印,然后平整的夹在塑封膜两层的中间,送入塑封机中加热,经前后胶辊对压后,出料口出来后即塑封成功.将塑封的细化专科评估量表评分依据置于移动护理查房车电脑下,评估患者界定不清时拿出对照,正确进行评分.
作者:胡娅莉;顾志娥;章芸;季亚芹;张丽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时间、高血压控制及心电图异常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异常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极为重要,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控制血压水平及消除其不良心理.
作者:夏萍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标准协同式延续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0月~2014年3月收治的51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模式的延续护理;将2014年4~9月收治的51例作为观察组,采用标准协同式延续护理路径实施延续护理,对两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疾病自我管理效能评分、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标准协同式延续护理路径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疾病自我管理效能、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作者:查莹莹;李萍;魏晓燕 刊期: 2016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