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仿真模拟系统对实习上岗前护理技能训练提高护生学业情绪的影响

张彩娟

关键词:仿真模拟系统, 实习, 上岗前, 护理技能训练, 高护生, 学业情绪, 大学生学业, 护理专业学生, 学习过程, 教育心理, 护理专业人才, 现报告如下, 学习情绪, 任课教师, 热点问题, 情绪问题, 情绪体验, 教学, 基础扎实, 护理教育
摘要:学业情绪是德国Pekrun 于2002年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指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学业活动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情绪是教育和学习过程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1]。因此,大学生学业情绪问题已成为教育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2]。如何让医学生特别是护理专业学生克服不良学习情绪,成为具有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又具有创新精神、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护理专业人才,以承担维护生命,促进人们健康的重任,无疑是每位护理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思考和解决的命题。近来,我们与护理技能实训课任课教师很好协作,将高仿真模拟系统用于实习上岗前护理技能训练中,对护理专业学生学业情绪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现报告如下。
齐鲁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固尔苏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51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固尔苏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82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5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行NCPAP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固尔苏治疗。两组治疗过程中均进行护理配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气指标、有效率、总住院天数。结果:治疗后两组24 h PaCO2、PaO2、Sa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尔苏联合NCPAP治疗NRDS相对无创、简便易行,可以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儿预后,而治疗期间正确的护理措施是发挥其疗效的重要保障。

    作者:郝祥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品管圈活动对危重糖尿病患者行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护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危重糖尿病患者行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RT-CGMS)护理的影响。方法:将66例危重、血糖控制不良、佩戴RT-CGMS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推行品管圈活动,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专业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团队精神、护理品质意识4个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断图次数、故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主题为RT-CGMS护理的品管圈活动中,以团队精神为目标,对提高护理品质、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促进作用。

    作者:何桂华;王坤玉;李莎莎;鲜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药外洗治疗婴儿湿疹56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中药外洗干预婴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7例婴儿湿疹随机分为实验组56例和对照组51例,实验组给予中药外洗治疗,2次/d;对照组给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擦,2次/d。用药后观察并记录患儿的皮损情况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外洗治疗婴儿湿疹疗效好,不良反应小,方便实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冯英华;蒙美禄;黄沂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风险护理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留置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留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使用风险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患者焦虑程度、疾病不确定感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包裹性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留置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使用风险护理可降低导管留置期间的不良事件,且提高患者的心理状态,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

    作者:罗兰娇;欧颖梅;余锦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巧致灌肠袋间歇滴注流质60例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巧致灌肠袋间歇滴注流质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经鼻留置胃管、经鼻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术中留置胃造瘘管、空肠造瘘管实施肠内营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巧致灌肠袋间歇滴注流质食物;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工推注流质食物。比较两组肠内营养后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采用巧致灌肠袋间歇滴注流质食物,可有效地减少胃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喂饲流质的护理时数,提高临床护士的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龚兰娟;关雪红;罗桂平;周小敏;黄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项目管理在 ICU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项目管理在ICU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CRR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1~2月采用项目管理方法,对27名ICU护士进行CRRT技术理论与技能培训,评价培训前后效果。抽取2011年1~12月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72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3月~2013年2月78例作为观察组,评价并比较实施项目管理前后的效果。结果:采用项目管理后,护士对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掌握明显好于管理前(P<0.01),两组治疗时限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应用项目管理可显著提高ICU护士对CRRT技能掌握,降低患者费用,减少并发症发生,保证护理安全。

    作者:李松梅;王志栋;王懿宁;孙媛媛;胡乔乔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新型护理模式在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新型护理模式在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7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新型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护理模式对提高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满足其身心需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孔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心理护理在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完全遵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疾病认知程度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利于缓解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心绞痛的发作。

    作者:彭丽容;彭思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在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客观评价得分以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74)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服务态度及主动性、关爱与沟通、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社会功能维度等GQOL-74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身心状况,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任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分层级管理对聘用护士离职意愿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层级管理对聘用护士离职意愿的影响。方法:将478名聘用护士以自2009年实施分层次管理为界限,抽取实施分层级管理前242名为对照组,实施分层级管理后236名为实验组。采用离职意愿量表和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分层级管理前后两组聘用护士的离职意愿及离职人数。结果:两组离职意愿和离职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0.01)。结论:分层级管理可以降低聘用护士离职意愿,减少离职人数,有利于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史德利;郝祥梅;魏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生肌玉红胶原海绵对促进体表慢性创面愈合的作用

    目的:探讨生肌玉红胶原海绵治疗体表慢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清创后外敷生肌玉红膏,实验组在清创后外敷生肌玉红胶原海绵,14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P<0.01);实验组皮肤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肉芽组织开始生长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 P<0.05)。结论:生肌玉红胶原海绵治疗体表慢性创面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鲁梅;樊玲丽;韩晓玲;许睿;蔡晖;吉卉丽;姚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改善肾内科患者负性情绪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改善肾内科患者负性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6月~2011年3月肾内科收治的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12年9月~2013年5月肾内科收治的49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两组于护理前及护理后第1周末均接受SDS和SAS测评,并做好比较。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肾内科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改善其负性情绪,改善病情预后。

    作者:张红;王裕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在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对58例ACS患者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计划,并观察实施计划后患者血浆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 LDL)、高密度脂蛋白( HDL)、体重指数( BMI)等生理指标及生活方式改变情况。结果:在实施6、12个月后,患者TC、TG、LDL、HDL、BMI等生理指标均较基线值有所下降,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后患者生活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ACS患者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理指标,增加其治疗有效性,并使其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徐亚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身心放松疗法在A型行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身心放松疗法在A型行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6例A型行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干预前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后在干预前基础上加用身心放松疗法。干预前后分别测量患者的血压,比较其降压效果,并采用A型行为类型评定量表( TABPQ)评定其行为。结果:干预后降压显效率、有效率均高于干预前( P<0.01),TABPQ各因子分值均明显低于干预前组(P<0.01)。结论:身心放松疗法可明显改变A型行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性格行为,有利于提高降压效果。

    作者:陆茹茵;朱雪梅;朱素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自护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18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家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遵医行为及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FT3、FT4及TSH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遵医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疾病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可提高甲亢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自护能力,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梁彩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护理研究应用于弱视治疗的新进展

    弱视是一种单眼或双眼佳矫正视力低于正常(低于0.9),又未能与之相应的眼部器质性改变的疾病[1]。随着眼科研究的科学发展,弱视的护理也成为眼科护理中的热点问题,根据近期报道的有关弱视护理的80多篇文章作整理后,对包括儿童弱视的发病率、护理作用、疗效及存在的问题综述如下。

    作者:赖俊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预防性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55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预防性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新生儿黄疸患儿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儿严格按照《儿科学》中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予以蓝光治疗,观察组进行预防性蓝光治疗。比较两组总胆红素水平、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进行蓝光照射后,有效地降低了总胆红素水平,但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减少,能有效抑制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是有效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重要方法。

    作者:李国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医护理临床带教路径在心内科病房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心内科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探讨其在中医院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带教,实验组采用中医护理教学路径进行教学,对两组带教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护生对实习任务知晓率及各阶段考核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实验组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临床带教路径是一套既顺应目前教学形势,又能充分体现中医护理特色的教学方法。

    作者:唐荣芳;程友桂;孙开婷;刘萍;姜素琴;王艳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抑郁评分、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抑郁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明显降低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吴月意;冯仕娜;伍秀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118例个性化延续护理

    目的:探讨个性化延续护理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36例老年E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8例,观察组出院后12个月内给予个性化延续护理干预,对照组未给予护理干预。结果:12个月后,观察组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及健康行为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6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对治疗依从性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延伸性护理能够有效控制老年EH患者的血压指标,有助于改善不良习惯,增加对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刘米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