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后牙纵折保存冠修复体会

张涤凡

关键词:后牙纵折, 环扎, 根管治疗, 全冠修复
摘要:临床上经常遇到有些患者在咀嚼时由于某种原因使牙齿出现隐裂或牙冠劈裂,疼痛不适,使患者不敢咀嚼而就诊.以往采用简单的拔牙法,给患者带来缺牙的不便,同时使牙列完整性遭到破坏.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如保有效地保存、治疗折裂牙,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日益重视.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恶性肿瘤并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

    恶性肿瘤并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以发病突然、病死率极高为特点,常可威胁患者生命,我院2005年8月-2006年11月收治恶性肿瘤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3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邓颖平;胡晓平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支气管肺叶袖式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26例

    目的 分析肺叶袖状切除、肺动脉成形术治疗中心型支气管肺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1日-2008年1月24日我院26例支气管肺癌患者的手术治疗资料,其中支气管袖状切除右上肺9例、左上叶6例、左下叶2例、右中下叶2例,支气管及肺动脉双袖状切除4例,支气管袖式切除+肺动脉侧壁切除3例.结果 全组患者均Ⅰ期吻合,1例术后肺不张治愈,2例并发肺部感染,无支气管瘘和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支气管肺叶及肺动脉袖状切除术大限度地保存了正常肺功能,扩大了手术适应证,提高了手术安全性,降低了手术病死率,可作为外科治疗肺癌的常规术式之一.

    作者:孙利平;常彦祥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的筋膜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

    目的 探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的筋膜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对17例小腿下段胫前、足踝部创伤、溃疡切除术后致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的筋膜皮瓣进行修复.结果 17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无继发溃疡,耐磨损.结论 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的筋膜皮瓣切取简便,不牺牲主要动脉.可有效地修复小腿下1/3、踝关节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作者:吴凌峰;蔡晓斌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改良Frankel Ⅲ型功能性矫正器临床应用的体会

    前牙反(牙合)是牙颌畸形的常见病之一.对前牙反(牙合)行早期阻断性治疗意义重大.笔者以自判改良Fiankel Ⅲ型功能性矫正器治疗前牙反(牙合)19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荻烽;曾琳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腓侧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胫骨远端骨折是指胫骨下1/3段的骨折,可波及踝关节,后者又称为Pilon骨折.由于该处软组织少、韧带多、骨关节形态结构复杂、易发生开放粉碎性骨折,处理比较困难,采用牵引、石膏、外固定架等方法,常出现畸形愈合、关节僵硬、针孔感染等诸多问题,采用传统的内侧钢板固定,常出现内侧皮肤坏死、钢板外露.

    作者:袁怀亮;赵中强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59例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个月后生活能力(ADL)分级:Ⅰ级16例,Ⅱ级20例,Ⅲ级13例,Ⅳ级8例,Ⅴ级2例.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技术能快速清除血肿,迅速阻断出血及其占位效应所造成的一系列病理变化,有效减轻脑损伤,较大地改善疗效与预后.

    作者:王海;任志平;赵长坡;陈春起;朱猛;王涛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后牙纵折保存冠修复体会

    临床上经常遇到有些患者在咀嚼时由于某种原因使牙齿出现隐裂或牙冠劈裂,疼痛不适,使患者不敢咀嚼而就诊.以往采用简单的拔牙法,给患者带来缺牙的不便,同时使牙列完整性遭到破坏.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如保有效地保存、治疗折裂牙,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日益重视.

    作者:张涤凡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艾司洛尔治疗高血压合并快速心房颤动的观察与护理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高血压常见的心律失常合并症,房颤使房室搏动不协调,射血分数降低,易并发外周血管栓塞,且房颤伴发快速心室率使血流动力学状态恶化,轻者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危及生命.

    作者:卢丽琴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手外伤带蒂皮瓣转移术后皮瓣血供的护理

    日常生活中手外伤十分常见,手外伤带蒂皮瓣转移术是进行缺损组织修复与重建的重要方法,术后转移皮瓣的血供观察及护理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转移皮瓣的成活.2002年1月-2007年5月,我院对35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带蒂皮瓣转移术修复,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建智;丁献东;项英美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曲妥珠单抗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在20%~30%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会过度表达.一般携带过度表达此受体的乳腺癌患者或者其基因复制数量较高者总存活率会降低,且会对各种化疗药物及激素的敏感程度降低.因此,在乳腺癌的治疗方面,选择作用于HER2靶点的药物会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曹蔚云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

    糖尿病肾病是全身微血管病变的一部分,早期出现微量蛋白尿,继而肾功能进行性恶化,终导致肾功能衰竭,银杏达莫注射液为银杏叶的提取物和双嘧达莫的复合制剂,本试验观察了其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迎春;骆书伟;朱严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56例疗效观察

    秋季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在我国,其发病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0-12月,患儿多为6~24个月龄的婴幼儿.目前对秋季腹泻尚缺乏特效治疗手段,抗生素治疗无效.我院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秋季腹泻,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馨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田从豁针灸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期经验总结

    田老从事针灸临床50余年,有治疗多种疑难病症的丰富临床经验.笔者跟随田老学习期间,针灸治疗小儿麻痹症16例,年龄1.5~5岁,病程1~4a.小儿麻痹是感受风热暑湿时邪后,以发热、肢体痿软、肌肉弛缓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作者:穆岩;田丛豁;王寅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疗效及其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疗效及其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78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分为2组,其中4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体外反搏治疗为反搏组,38例应用常规药物治疗为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进行动态心电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对缺血及心功能的相关指标作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后ST段压低伴有症状的次数及其持续时间与无症状的ST段压低及其持续时间2组均明显减少及缩短,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和0.05).2组疗效比较,反搏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反搏后,左室舒张功能指标(E、 A、 E/A、 DC)亦明显改善(P均<0.01),但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反搏期间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有显著疗效,且能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作者:徐晓红;贾连旺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肩锁关节脱位合并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肩锁关节脱位是肩部常见损伤,而合并肩胛骨骨折则相对少见,此类损伤主要是由严重的直接暴力作用于肩背部所致.我院骨科2000年3月-2006年5月共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合并肩胛骨骨折3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窦文杰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护理体会

    2007年1-10月笔者对52例白血病骨髓抑制期患者化疗期采用了积极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陶敏丽;谢丹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健康教育对农村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较多,且农村老年患者遵医行为较差,高血压控制不好会引起许多并发症,现将健康教育对农村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分析如下.

    作者:毛秀霞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健康教育体会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将胰头、十二指肠、胆总管下段胃窦部整块切除,再行胰、胆、胃肠的重建吻合术.临床常用wip-ple术式,主要用于治疗壶腹癌、胆总管末端癌、胰头癌、十二指肠降部恶性肿瘤.由于手术创伤大,消化道重建,并发症多,患者心理、生理都大受打击.

    作者:王燕华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清开灵注射液加中药外洗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清开灵注射液加中药外洗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采用清开灵注射液加中药外洗治疗62例带状疱疹患者,并与对照组62例进行比较.2组均以5d为1个疗程,观察1~3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痊愈52例,治愈率84%,治愈时间(7.1±1.36)d;对照组痊愈41倒,治愈率66%,治愈时间(9.26±3.61)d.2组痊愈率、痊愈时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1),后遗症的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清开灵注射液加中药外洗治疗带状疱疹能提高治愈率,缩短痊愈时间,控制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苏文桂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颈椎病50例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病因多为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管狭窄和颈椎曲度变直等.根据压迫部位的不同临床症状也不同,现代医学又将其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等多型.

    作者:李福东;秦桂珠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