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交感神经节在共同培养的心肌细胞诱导下神经元的生长和迁移

刘花香;李振中;付士杰;黄飞;邢毅;刘真;陈淑妍;王丽红

关键词:交感神经节, 神经元, 心肌细胞, 联合培养, 大鼠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培养中大鼠心肌细胞对交感神经节神经元的生长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建立大鼠交感神经节与心肌细胞联合培养的模型.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交感神经节与心肌细胞联合培养不同时间的活细胞生长状况,计数神经纤维束的数目.并用Ho1mes还原银染色法计数神经元迁移的数目.结果:联合培养中由交感神经节组织块长出的神经纤维束数目、直径大于5μm的神经纤维束的数目以及由交感神经节组织块迁出的神经元的数目均较单纯交感神经节组织块培养的明显增加.结论:联合培养中分散的心肌细胞诱导培养的交感神经节神经元神经突起的生长和神经元向周围的迁移.
解剖学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对备用背根节神经元表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成年哺乳动物的脊髓具有可塑性,且针刺可促进脊髓可塑性,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有实验表明针刺可促进NGF、NT-3在部分去背根动物背根节的表达[1,2],表明了针刺可能通过改变背根节部分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进而在脊髓可塑性中发挥作用.表皮生长因子(EGF)与神经系统发育及损伤修复有关,但EGF与成体动物脊髓可塑性及针刺促进脊髓可塑性的关系报道不多.本实验拟通过成体猫备用背根模型来初步探讨EGF与脊髓可塑性及针刺促进脊髓可塑性的关系.

    作者:张连双;王希锋;殷彦君;章为;王廷华;于振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利用人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推断年龄

    目的:探讨人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与供体年龄的关系,为法医学通过微量软组织推断年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05例0~81岁健康人外周血样本,采用Southern印迹法检测其端粒限制性片段(terminal restrictionfragment,TRF)平均长度,并作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外周血白细胞TRF长度随年龄增长逐渐缩短,并呈不均衡趋势;端粒DNA平均每年缩短51 bp;得到推断年龄回归方程:Y=-16.539X+236.287±9.832.结论:人外周血白细胞TRF长度与年龄呈负相关,此规律为通过端粒DNA长度推断个体年龄提供了可能.

    作者:李长勇;任甫;席焕久;黄克强;苏荣健;温有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膜联蛋白A5绿色荧光蛋白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在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构建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的膜联蛋白A5(anxA5)的重组质粒,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方法:用PCR方法从pJLA503-anxA5质粒中扩增anx A5的基因序列,引入酶切位点Xho I和Bam HI.将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和anxA5的PCR产物经双酶切后用T4连接酶连接,并经鉴定序列正确后,用磷酸钙共沉淀法稳定转染Hela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anxA5在Hela细胞的表达.结果:重组质粒鉴定正确,稳定转染Hela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绿色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可见anxA5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pEGFP-anxA5重组质粒,并能在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中表达,为研究anxA5的功能及其在细胞系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欣;高福禄;王芳;何颖;孙树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异种脊髓前角匀浆对豚鼠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影响

    目的:观察豚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在异种脊髓前角匀浆免疫后的变化.方法:猪脊髓前角匀浆免疫豚鼠后,豚鼠脊髓前角以苏木精-伊红、甲苯胺蓝及IgG免疫组化染色,同时电镜下观察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超微变化.结果:豚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在变性和丢失,以神经元固缩、胶质细胞围绕破坏的神经元形成卫星现象篌及小墓穴为主,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胞质内IgG沉积呈颗粒状分布.运动神经元胞质内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结论:猪脊髓前角匀浆作为抗原可引起豚鼠下运动神经元损伤,说明猪与豚鼠运动神经元存在共同抗原,自身免疫机制可能参与了运动神经元变性过程.

    作者:郭艳苏;许蕾;刘亚玲;吴红然;任爱兵;宋学琴;李春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低氧条件下中脑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分化

    传统的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PD)以药物治疗为主,随着病程进展治疗效果逐渐下降并出现精神和行为等方面的副作用.

    作者:陆蔚天;戴冀斌;黄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新生女婴三尖瓣闭锁一例

    新生儿,女,第1胎宫内孕42周,羊水过多,经剖腹产产出.2 d后突然心率下降至20次/min,随后呼吸停止.尸质量3 150 g,尸长41 cm,两胸腔无积血、积液,两肺正常.气管内有少量黏液,心包内有5 ml淡黄色液体.

    作者:史林龙;靳超文;韩业兴;周海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小鼠出生后肾脏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增殖与凋亡

    目的:观察小鼠出生后肾脏发育过程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的特征,探讨出生后小鼠肾脏发育过程中细胞增殖与凋亡的规律及其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分别检测小鼠出生后1~70 d肾脏中PCNA阳性的细胞和凋亡细胞.结果:小鼠出生后1~70 d,皮质中的肾小体、肾小管、髓放线以及髓质中的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细胞,早期增殖活跃,随着肾脏发育成熟而表达逐渐减弱.同时,也存在着细胞凋亡现象,且凋亡高峰一般出现在增殖高峰之后.结论:细胞增殖与凋亡在小鼠生后肾脏发育的整个过程中普遍存在,生后1~7 d细胞增殖旺盛,增殖高峰之后出现凋亡高峰,生后28~70 d两者活动均减弱.

    作者:李晓明;臧东钰;郭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吻合血管腓骨修复股骨颈骨折与股骨头坏死的解剖学

    目的:对吻合血管腓骨移植修复股骨颈骨折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行解剖学再探讨.方法:成人下肢标本,观测供区、受区血管的解剖学.结果:(1)观测了腓动脉及其伴行静脉起点的位置和外径及腓骨滋养动脉的分布.(2)观测了旋股外侧动脉及其升支的起点位置、干长和外径及其伴行静脉的外径.结论:旋股外侧血管升支为术式首选的受区血管,将腓动脉与旋股外侧血管的升支吻合,有利于重建股骨头颈的血供.

    作者:张国栋;张发惠;林永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对体外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的作用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Ast)条件培养液(ACM)对体外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分离纯化培养大鼠大脑皮质Ast和神经元,体外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ACM培养损伤后的神经元,测定其神经元的活性、存活率、死亡率、培养液乳酸脱氢酶(LDH)的漏出率和NOS强阳性细胞的表达量.结果:ACM能使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的活性和存活率明显提高,使死亡率、LDH的漏出率和NOS强阳性细胞的表达量显著降低.结论:(1)体外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2)ACM对受损的神经元具有重要的保护和修复作用;(3)Ast在脑缺血预适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赵全明;宋岳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护理专业解剖学教材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教材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部好的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但护理专业解剖学教材建设尚不尽人意,成为护理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之一.为此,2005年11月中国解剖学会第六次护理解剖学研讨会把护理专业解剖学教材建设作为主要议题讨论,全面回顾了我国解剖学教材建设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达成了共识,这必将促进护理专业解剖学教材建设步伐,打造出护理专业解剖学金牌教材.

    作者:丁自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断层标本结合固定法

    制作断层标本的技术目前已逐渐成熟,但在对躯干部断层标本制作过程中的器官固定问题,选用缝合固定方法和采用502胶快速固定法,存在较大争议,我们尝试将两种方法结合,效果良好.

    作者:苏略;董国军;刘海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肉鸡甲状腺中胸腺组织的分布

    关于免疫与神经、内分泌之间关系的研究很多,内分泌系统可通过激素调节免疫应答,而免疫系统的细胞也可以产生激素样的免疫因子,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及自身细胞,三大系统间有着复杂的信息交流和相互影响[1].鸡的胸腺叶常与甲状腺、甲状旁腺和腮后腺紧密相接,并穿入其中,彼此间并无结缔组织隔开[1~3].为深入了解胸腺组织在甲状腺中的分布及其发育状况,本实验以AA肉鸡为实验动物,系统观察了7~42日龄甲状腺中胸腺组织的变化,以探讨免疫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之间的组织学关系.

    作者:王珏;李升和;金光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常温下尸体保存法

    通常我们把收集到的尸体经过一系列防腐及固定处理后,集中保存在尸库里.保存的地方通常为尸箱、尸池或者恒定的低温(4℃左右)冰库[1].这些方法不仅严重污染环境,维持费用较高,而且操作时因刺激性气味较大,具有对操作技术人员、教学及科研人员的健康带来较大影响等弊端.我们参考国内外尸体保存方法,在反复试验基础上摸索出既简便、又经济的常温下尸体保存法,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其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许青松;李光昭;李相伍;崔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采用人体筋膜计算机建模探究人体经络形态结构

    目的:利用三维重建的方法显示人体筋膜聚集区分布,与经络图对比研究经络形态结构.方法:在断面图上标记人体筋膜聚集区,利用软件重建出局部轮廓和标记点连线,与国标经络图相比较.结果:重建出的标记点连线显示良好,标记点连线与经络线走行相似.结论:经络可能位于筋膜聚集区内.

    作者:焦培峰;邱小忠;姜楠;陆云涛;王军;原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SD大鼠下颌骨的性别判别分析

    目的:研究SD大鼠下颌骨在性别之间的差异.方法:对37例(♀19,♂18)SD成年大鼠下颌骨的11项变量进行测量,数据用SPSS11.0统计软件的进行判别分析.采用逐步判别法和全模型法,用下颌骨变量建立性别判别函数.通过回代和交互检验方法来确定判别函数的效果.结果:大鼠下颌骨3项变量在性别之间有明显统计学意义,4项变量有非常明显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的性别判别函数的性别正确判别率大于80.0%.结论:大鼠下颌骨变量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用SD大鼠下颌骨变量进行性别鉴定有一定理论和应用价值.

    作者:赵晓进;刘延霆;胡春红;吴宿慧;王训练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婴儿躯干与头颈部联合动脉铸型标本的制作

    血管铸型标本的制作方法很多,但一般多以单个器官设计造型,它能重点显示器官内血管的立体构筑形式,但不能体现相邻器官间的血管联系,缺乏整体感.石瑾等[1,2]系统地开展了多器官联合铸型标本的研究.

    作者:龚敏卿;敖绍勇;徐金东;黄镇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

    我院的护理专业是全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学校之一,高职护理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出大量技能型、操作型的复合型人才.但是传统的解剖学实验教学已不能适应高职护理教学的需要,因为实验课学时太少,教材和实验大纲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多为满堂灌.为了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克服学习与运用脱节的现象,以适应社会对护理人才的要求,我们对2004级高职护理专业解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

    作者:邱卫红;陈之虎;周瑞君;李永红;刘德波;胡长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黄芩茎叶总黄酮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黄芩茎叶总黄酮(SSTF)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大鼠分为SSTF预处理组、缺血再灌组和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术前给SSTF组大鼠SSTF(50、100、200 mg·kg-1·d-1)灌胃,制备缺血再灌模型,分别测定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水平.结果:SSTF预处理可不同程度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引起的MDA含量,提高SOD活性,降低LDH、CK水平.结论:SSTF预处理能通过保护心肌抗氧化酶的活性,抵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自由基对心肌的损害,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产生保护作用.

    作者:赵淑敏;刘胜;杨宏光;孔祥玉;宋成军;刘永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Authorware在断面解剖学教学中应用实例

    Authorware软件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多媒体制作软件,它基于图标流程的创作方式使非计算机专业人士进行多媒体创作成为可能,作为一名普通解剖学教师,笔者尝试运用该软件进行断面解剖学教学课件的制作,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积累了一些的经验,现以头部断面解剖课件制作过程为例与大家商榷.

    作者:陈禹;牛松青;石丽艳;郝嘉南;唐泽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包埋前免疫金电镜标记的使用难点及解决方法

    根据免疫标记与标本之间的不同关系,免疫电镜技术可分为包埋前、包埋后及冷冻超薄切片免疫电镜技术.本文仅介绍包埋前免疫金电镜标记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难点及解决方法.

    作者:王英;颜永碧;汤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解剖学杂志

解剖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解剖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