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聪聪;何晨熙;王艳娇;刘改芳
观察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于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小剂量他汀组、常规剂量他汀组、大剂量他汀组和对照组。前3组在规范服用降压药物基础上,分别加服阿托伐他汀钙片(美国辉瑞公司生产,单剂量20 mg)10 mg、20 mg、40 mg,每晚餐后1小时服用。对照组仅规范服降压药物常规治疗。疗程为6个月,其中治疗3个月时进行一次复查。在研究开始基线、3个月复查时,以及研究结束时均采集记录以下检验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尿素氮(BUN)、肌酐(Cr)、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mAlb);比较起始和试验结束时超声检测各组患者肾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I)。结果小剂量他汀组在治疗3个月时 mAlb、RI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但到6个月时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他汀治疗组mAlb、RI水平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且大剂量他汀组较常规剂量他汀组降低 mAlb、RI更显著,常规剂量他汀组较小剂量他汀组降低 mAlb、RI更显著(P <0.05)。随时间延长,作用更显著(P <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 mAlb、RI水平,可能具有剂量依赖性及时间依赖性。
作者:边亚;籍子英;牛素贞;贾万明;王守山;谷新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探讨支架增强显影技术(stentboost,SB)在评价支架植入效果和指导支架内球囊后扩张与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的相关性。方法26例患者在支架植入、支架内球囊后扩张时,完成了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quanta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QCA)、SB技术、IVUS检查,植入支架35枚。分别通过 QCA、SB、IVUS获取支架植入、支架内球囊后扩张完成时支架直径,计算支架偏心指数;各项检查所测支架植入、支架内球囊后扩张完成时支架直径和支架偏心指数的自身对照,检查之间所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QCA、SB、IVUS测量的支架内球囊后扩张完成时支架直径均较支架植入时明显增加,支架偏心指数[(大支架直径-小支架直径)/大血管直径]降低。SB与IVUS测量的支架植入时、支架内球囊后扩张完成时的支架平均直径具有好的相关性(r=0.982,P<0.01;r=0.985,P<0.01);而且 QCA与IVUS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975,P<0.01;r=0.978, P<0.01);QCA与 SB也明显相关(r=0.972,P<0.01;r=0.976,P <0.01)。结论支架内球囊后扩张完成时支架偏心指数较支架植入时更低,与 QCA相比,SB与 IVUS测量的支架植入时、支架内球囊后扩张完成时的支架平均直径有更好的相关性。
作者:胡喜田;李子莉;王维刚;陈勤聪;朱磊;魏小刚;吕新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分析主动脉夹层术后出现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急性主动脉夹层A型患者的术后临床资料,筛选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并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主动脉阻断时间(P <0.01)、体外循环时间(P<0.05)、术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Ⅱ(APACHE Ⅱ)评分(P <0.05)、术后低氧合指数(P<0.01)、有创通气时间(P<0.01)、是否应用吗啡(P<0.05)在谵妄与非谵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上述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的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主动脉阻断时间(P<0.05)、术后低氧合指数(P<0.05)、有创通气时间(P<0.05)均是术后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谵妄延长住 ICU 时间,但对住院时间无影响。结论加强心理疏导,减少手术主动脉阻断时间、改善术后氧合情况、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可预防术后谵妄的发生,缩短住 ICU时间。
作者:孙芳;施乾坤;章淬;穆心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了解石家庄地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临床分离株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状况,为选择有效的H.pylori根除方案提供临床指导。方法收集200例H.pylori感染的患者,对其胃黏膜活检组织进行H.pylori分离培养,采用 Kirby-Bauer法检测H.pylori临床分离株对甲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四环素等6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结果从200例患者中分离出121株H.pylori,阳性率60.5%,不同性别、年龄的培养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ylori对甲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5.0%(115/121)、26.4%(32/121)、2.5%(3/121)、5.8%(7/121)、0和3.3%(4/121)。不同性别、年龄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家庄地区H.pylori对甲硝唑、克拉霉素的耐药率较高,这些药物不宜作为治疗H.pylori的一线药物;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和四环素的耐药率较低,可作为治疗H.pylori感染的主要药物。
作者:孔聪聪;何晨熙;王艳娇;刘改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并伴有残疾率和病死率都较高的血管性疾病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表现之一,晚期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给生素 D(VD)对预防2型糖尿病(T2DM)有一定的作用,并且是维持正常的胰岛素分泌和糖耐量所必需的物质,VD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帅;乔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血液系统的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多见于老年人,主要是由于浆细胞单克隆异常增生引起[1]。骨病是MM常见的临床表现,因临床表现多样,需要与骨肿瘤及骨转移瘤,骨质疏松症等相鉴别[2]。现收集多家医院经骨髓细胞学及骨髓活检等明确诊断的34例 MM骨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 X线,全身MRI及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在MM骨病诊断中的的应用价值。
作者:马娜;许力;莫文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再发性腹痛(recurrent abdominal pain,RAP)是儿科门诊常见病,儿童3个月中至少有3次不连续的腹痛发作,严重时日常活动中断,而在发作间歇期表现正常[1]。Telmesani 等[2]研究证实了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 RAP 发生的主要致病因素。为进一步探讨RAP与 H p 感染的关系,现回顾本院474例RAP儿童 H p 感染检测的临床资料,并对 H p 阳性患儿根除 Hp 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赵志青;高静云;王树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探讨对比剂的两种注药流速以及扫描延迟时间对肾动脉 CT 血管成像(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300例行肾动脉CTA检查的患者影像学资料,其中150例按对比剂注药流速随机分为2组,每组75例,分别以4.5 ml/s以及5.0 ml/s的注药流速进行扫描,分析比较两组图像质量。150例按扫描延迟时间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分别以20 s、25 s及30 s不同的扫描延迟时间进行扫描,并分析比较3组图像质量。结果对比剂注药流速5.0 ml/s组的肾动脉及各级分支的显示级别明显高于4.5 ml/s组(P<0.05),CTA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587±0.177)分和(3.885±0.189)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延迟时间为20 s 时肾动脉及各级分支显示级别明显高于25 s及30 s两组(P<0.05),CTA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740±0.123)分、(4.065±0.119)分和(4.072±0.076)分,优于延迟时间为25 s、30 s(P<0.05)。结论对比剂两种注药流速以及扫描延迟时间均可影响肾动脉CTA图像质量,采用较快注药流速结合佳扫描延迟时间能获得优质的肾动脉及各级分支CTA图像。
作者:陈伟彬;冯莉;宫凤玲;张惠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社会在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在发生着改变,发病率很高,60岁以上发病率高达79%[1]。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引发下肢动脉硬化,从而导致下肢动脉的狭窄闭塞[2]。动脉造影是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金标准,但由于是创伤性检查,患者多不愿接受。利用核磁共振血管成像等方法具有价格昂贵,操作复杂等缺点,因此不适合广泛应用于临床。而利用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操作简单,可重复,无创伤等优点。因此,此法是检查闭塞性动脉疾病的敏感方法[3]。本研究旨在探讨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于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诊断和临床价值。
作者:黄燕媚;张志尚;吴少佳;王蕾;刘桂銮;林展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探讨半胱胺(cysteamine,CS)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的 SH-SY5Y细胞毒性模型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以 MPP+做为毒物建立 SH-SY5Y细胞损伤模型;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定量观察CS对 MPP+诱导的 SH-SY5Y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检测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细胞内活性氧(ROS);抗氧化物谷胱甘肽(GSH),探讨 CS 的保护机制。结果①CS 预处理细胞24小时后再给以MPP+处理 SY5Y细胞,CS 400μmol/L细胞存活率高。②CS 400μmol/L预处理细胞能够有效的降低 MPP+诱导的细胞内 ROS、MDA氧化应激指标。③CS 400μmol/L 预处理细胞能够显著地促进细胞内抗氧化剂 GSH 的增加。结论 CS可能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促进细胞内 GSH 合成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孙林娟;徐胜利;周明;毛丽军;陈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起搏器的适应证已经变得越来越广泛,并成为了很多心脏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以及各种新式设备的应用,使得临床医师对于起搏器的植入并不仅仅是关注其手术难度、挽救患者生命等方面,更多的是去关注起搏器对于患者远期心血管事件、再住院率等指标的影响。这使得对于生理性起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结合近年文献,简述了各种心室起搏部位以及选择判断指标。
作者:战吟戈;刘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探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山莨菪碱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邯郸市中心医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山莨菪碱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术后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计帧数(CTFC)、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术后1个月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住院期间及术后1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CTFC明显减少(31.4±5.8)帧 vs (22.9±7.3)帧(P<0.05),术后 TMPG 3级比例增高(87.5% vs 62.5%,P <0.05);观察组 LVEF 和 LVEDD 均好于对照组(58.62±7.13)% vs (45.38±5.28)%;(47.52±3.12)mm vs (57.56±2.68)mm(均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山莨菪碱可显著增加老年 AMI术后心肌组织灌注,改善心功能,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作者:王绍伟;胡宏英;贾永;侯爱军;冯强;范卫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T)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静脉回流受阻的一组血管疾病,病因复杂,发病形式多样,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容易漏诊、误诊。我科曾有1例因合并乳突炎初怀疑为脑脓肿,而终确诊为颅内静脉系统血栓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楠;王赞;林卫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bifurcation lesion)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操作中具挑战性的病变之一[1],而分叉病变又分为真性分叉病变及非真性分叉病变,真性分叉病变是指主支血管(main vessel, MV)和分支血管(side branch,SB)开口存在大于50%的狭窄。使用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s,DES)治疗分叉病变仍是比较公认的方法,主支(main branch,MB)植入一枚支架是广泛采用的方法,与非分叉病变比较,分叉病变手术成功率较低,再狭窄发生率高,且存在“铲雪效应”,易导致 SB受累闭塞,特别是在 SB 开口出现夹层的情况下,交换导丝有时变得很困难甚至不可能。边支球囊保护技术占据SB开口部位空间,减少MV植入支架时斑块移位进入SB,避免 SB 闭塞,我们收集了21例患者24处真性分叉病变实行 SB 球囊保护技术,成功避免SB闭塞,初步探讨此技术在处理真性分叉病变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报告如下。
作者:王满庆;马振晶;吉巧莲;刘胜全;黎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系统评价脑钠肽(BN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OVID、CNKI、CBM、VIP、万方等数据库,全面收集 BNP 与 COPD 的相关文献,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推荐的方法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评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应用 RevMan 5.1软件进行 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随机对照试验91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COPD患者 BNP 与健康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 =0.82,95%CI =0.58~1.07,P <0.01),②COPD 合并肺心病稳定期患者与单纯COPD患者BN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 =38.32,95%CI =25.95~50.70,P <0.01)。③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稳定期与急性期 BNP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 =131.96,95%CI =118.91~145.02,P <0.01)。④各级COPD患者之间BN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随着 COPD患者病情加重,血浆中 BNP 呈升高趋势。BNP对COPD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吴艳军;徐秋芬;姚志刚;王浩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 ischemia encephalopathy,HIE)是指在围产期窒息而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临床为一系列的脑病表现[1]。由于心肌细胞对缺血缺氧尤为敏感,因此 HIE 多合并心肌损害,其已成为 HIE 患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以往已有不少关于新生儿 HIE与心肌损害关系的报道[2];但大多文献只是阐述新生儿 HIE 与心肌损害之间的关系,鲜有关于新生儿 HIE 病情程度与心肌损害关系的临床研究,本研究检测60例 HIE患儿的心肌酶和心肌肌钙蛋白Ⅰ;将其按照病情程度分为轻、中、重3度进行对比分析,旨在通过观察心肌酶和心肌肌钙蛋白Ⅰ在不同病情程度的 HIE新生儿体内的变化,探讨心肌损害与新生儿 HIE 病情程度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飞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调查我院2013年送检的中段尿培养结果及药敏状况,以期对临床诊断和治疗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 VITEK 2 Compact型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细菌和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1233份中段尿标本中,检出病原菌421株,阳性率为34.1%,以细菌为主占79.8%(336/421),真菌占20.2%(85/421)。大肠埃希菌为中段尿感染常见菌占35.9%(151/421),革兰阴性菌对头孢类药物耐药性很高,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性较好,革兰阳性菌中以肠球菌为主,主要为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替加环素敏感,屎肠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及喹诺酮类耐药率较高,而粪肠球菌对青霉素及四环素耐药率较高,真菌感染亦不容忽视。结论尿培养分离的病原菌种类较多,耐药率较高,应加强尿培养监测,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金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对氧磷酶1(paraoxonase1,PON1)是一种与高密度脂蛋白相关性酯酶,具有芳香酯酶、内酯酶活性及水解有机磷化合物等作用。PON1可以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以及抑制巨噬细胞转化为泡沫细胞,从而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作用。对氧磷酶1活性受到许多可变及不可变因素的影响。介绍 PON1生物化学特性、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及其活性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作者:张亮;程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分析同步放化疗前后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血浆 D-二聚体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变化在疗效评价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和直接法测定106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和 HDL-C水平的变化,并与96例健康体检者做对照。结果与健康体检者相比,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P<0.01),HDL-C水平明显降低(P <0.01)。同步放化疗后有效组 D-二聚体水平明显降低(P<0.01),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步放化疗后无效组血浆 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P<0.05),HDL-C水平明显降低(P <0.01)。结论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和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变化可为疗效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王欣;曹军丽;高立明;程少会;董立新;曹丽艳;付占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观察液电式体外冲击波治疗偏瘫肩痛(HSP)的疗效。方法脑卒中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两组患者进行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同时对 HSP 肩关节进行体外液电式冲击波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治愈率为60.0%(21/35),总有效率为91.4%(33/35),对照组的治愈率为34.3%(12/35),总有效率为71.4%(25/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分别为(5.91±1.70)分 vs (3.49±1.99)分、(5.80±1.47)分 vs (4.69±1.67)分 vs (24.86±9.08)分 vs (46.47±9.91)分、(26.91±9.70)分 vs (31.09±10.07)分,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液电式体外冲击波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 HSP的较好方法。
作者:魏智钧;欧阳颀;李华;侯艳丽;张秋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