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向明;王辉;郭文梅;钱德文;张强
目的 探讨伴代谢综合征的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3例伴代谢综合征的急性胰腺炎患者(MetS组)的临床资料,与同期住院的35例不伴代谢综合征的急性胰腺炎(非MetS组)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MetS组腹痛缓解时间(7.88±3.89)天vs (4.67±2.64)天及平均住院时间(10.60±4.86)天vs (8.11±3.77)天,较非MetS组长,复发次数较非MetS组多(2.76±1.39)次vs( 1.22±0.53)次,死亡百分比高于非MetS组(3.0% vs 0);MetS组患者血钙(1.67±0.48)mmol/Lvs (2.07±0.68) mmol/L、血氧分压水平(65±10)mmHg(l mmHg=0.133 kPa) vs (79±12) mmHg低于非MetS组,而CRP水平高于非MetS组(156.6±17.4) mg/Lvs (117.9±13.5) mg/L;MetS组中重症患者比例(30.3% vs 14.3%)、Ranson评分≥3者(33.3% vs 14.3%)、Balthazar CT分级为D、E级者(30.3% vs 11.4%)、APACHE Ⅱ评分≥8分者比例(30.3% vs14.3%)均较非MetS组高,MetS组局部及系统并发症均明显高于非MetS组(均P<0.05).结论 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急性胰腺炎通常病情较重,并发症多,易复发,积极控制代谢综合征的各个组分可能对控制胰腺炎病情及预防胰腺炎复发有利.
作者:张文洁;陈绮丹;林燕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趋化因子CCL20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小鼠中的表达,探讨CCL20单克隆抗体对CIA小鼠的治疗作用及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的潜在价值.方法 ①建立CIA小鼠模型:40只DBA/1小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组、CCL20单克隆抗体治疗组、雷公藤治疗组;②观察不同时间点小鼠一般情况、关节肿胀度;③测定造模42天后小鼠血清CCL2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水平;④观察各组小鼠关节病理变化.结果 ①模型组、雷公藤组和单抗组CCL20,TNF-α和IL-1β均高于对照组,CCL20(29.45±4.92) ng/L、(18.32±4.80) ng/L、(14.13±3.82) ng/L vs (2.83±1.37) ng/L;TNF-α(63.1±2.82) ng/L、(43.15±2.31) ng/L、(42.91±2.02) ng/L vs (26.78±3.50) ng/L;IL-1β(83.72±4.04) ng/L、(53.78±5.89) ng/L、(56.77±4.98)ng/L vs(16.54±2.45)ng/L,雷公藤组和单抗组的CCL20、TNF-α和IL-1β均低于模型组.②HE染色观察,模型组较正常组滑膜肥厚,排列紊乱、滑膜内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有血管翳形成.雷公藤组和单抗组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 CCL20在CIA小鼠中异常高表达,以CCL20单克隆抗体阻断CCL20作用可有效缓解关节炎症,且与雷公藤效果相当,CCL20单克隆抗体在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面具有潜在价值.
作者:胡银秀;陆亚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长期吸烟者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长期吸烟者26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接受12周阿托伐他汀(20mg/d),对照组服用安慰剂,应用高分辨超声测定肱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及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以及检测受试者外周血清中一氧化氮( nitric oxide,NO)、内皮素1(endothelin,ET)、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观察受试者内皮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服用12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及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NO水平明显升高,(78.7±14.32)μmol/L vs (67.2±13.02) μmol/L; ET、CRP水平明显下降,ET (44.6±8.54) ng/L vs(86.1±6.81) ng/L、CRP(2.84±3.12)mg/L vs (5.80±5.29)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FMD) (11.48±5.35)% vs (7.76±3.87)%及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NMD) (10.80±3.12)% vs (7.80±2.29)%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 阿托伐他汀通过抗氧化应激对长期吸烟者血管内皮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从而保护其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吴源;白淑荣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急性肾绞痛大都由结石所致[1],尿结石发生率约为12%,且有逐年递增趋势.而肾绞痛是尿路结石常见的并发症.因其疼痛程度剧烈难忍,反复发作会导致患者产生焦虑,精神抑郁等一系列社会心理问题[2].需要做急诊快速处理.我们对肾、输尿管结石引起的肾绞痛的157例患者中84例采用静脉滴注氨茶碱注射液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止痛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春永;杨丽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在高血压的病因中,原发性高血压( primary hypertension,PH)是原因不明的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secondary hypertension,SH)是继发于某一种疾病,如肾性,包括肾实质性和肾血管性;内分泌性:即与激素分泌异常有关,可分为肾上腺性和非肾上腺性;此外,血管病变所致的高血压也较常见.但SH特别是肾上腺性高血压的患病率缺乏大样本资料.近年来,因检查、诊断方法的改进和提高,医务人员对肾上腺性高血压的认识增强,有关肾上腺性高血压的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
作者:尹冬;徐宁;王国凤;惠媛;张吉平;韩冠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平面和断层骨显像对青少年腰椎峡部裂(spondylolysis)的诊断价值.方法 115腰痛青少年患者行骨扫描,男66例,女49例,年龄11~22岁,平均(15.9±4.2)岁.终47例诊断为腰椎峡部裂,68例排除了腰椎峡部裂.回顾性分析SPECT平面骨显像和断层骨显像诊断腰椎峡部裂的显像特点和价值.结果 SPECT平面骨显像诊断腰椎峡部裂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2%、53.3%、98.5%、96.9%、80.7%;SPECT断层显像诊断诊断腰椎峡部裂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0%、87.2%、97.1%、95.3%、91.7%.结论 SPECT平面骨显像可发现大多数腰椎峡部裂患者,而SPECT断层骨显像在不增加射线剂量的前提下可灵敏的诊断腰椎峡部裂.
作者:杨吉刚;庄红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一种常见病,未经治疗的PE病死率高达20%~30%[1].随着影像检查技术的提高,诊断明确并得到及时的治疗,可使PE的病死率从早期的20%~30%降至目前的2%~8%[2],由此可见及时准确的诊断对PE的治疗和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多层螺旋CT的迅猛发展,使用小剂量对比剂清晰显示肺动脉已成为可能,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临床怀疑PE的患者利用低剂量对比剂行CT肺动脉成像(CT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检查资料,探讨低剂量对比剂在CT诊断PE中的优势及应用价值.
作者:贾福艳;张伯生;骈文婷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成功的患者往往由于缺血缺氧及再灌注性脑损伤,终幸存者仅占极少数.即使幸存,多数患者仍存在语言、知觉、运动等方面不同程度的脑神经功能缺陷,部分甚至成为植物状态或死亡.因此,快速、准确地判断CPR后的脑损伤程度,对评估患者的脑功能状态及推测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医学生物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辅助检查手段也日趋多样化.现就目前常用的评价脑损伤程度的指标进行综述,旨在为科学研究和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作者:瞿雪莉;陈蒙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患者,男,79岁,主因“意识障碍1年余”由门诊拟“中医诊断:中风-中脏腑,西医诊断:①多发性脑梗死;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陈旧性心肌梗死;③肺部感染;④尿路感染”于2011年11月21日收治我院.入院时:意识欠清,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喉间痰鸣,时有咳嗽,鼻胃管、导尿管、气管切开套管、深静脉导管在位通畅,大便未解,无寒战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泻,无肢体抽搐.既往有心肌梗死、心房纤颤、脑梗死等病史.2002年发现“耻骨上皮腺癌”.另有前列腺肥大、慢性胃炎、关节炎、白内障病史.曾因阑尾炎、痔疮行手术治疗.2003年行“右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作者:张敬华;赵杨;夏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糖尿病常并发多种疾病,合并恶性肿瘤如肝癌、乳腺癌、胰腺癌、结直肠癌和子宫内膜癌等实体瘤的发生率逐年增加.但合并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报道尚不多见.我院收治1例糖尿病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现报告如下.患者,女,43岁,自觉头晕、乏力加重,遂于2011年7月14日入院.既往患2型糖尿病5年,先后用降糖药阿卡波糖、瑞格列奈、吡格列酮口服,甘精胰岛素注射,血糖控制尚可.
作者:刘亚平;王巍;贾晓辉;孙士斌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中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了,但一般认为是一种器官特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参与发病,是多基因、多因素的遗传性疾病[1].研究显示,有34.51%新诊断的Graves病患者合并肝功能异常[2].本研究通过对Graves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肝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的分析,为进一步预防和治疗Graves病肝损害提供科学的诊治依据.
作者:尹贺欣;张桂玲;刘涛;刘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心肌肌钙蛋白(cTnI)可检出微小心肌损害,是心肌细胞损伤敏感性和特异性强的标记物之一.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cTnI水平升高,并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1-2]相关.新的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 ACC/AHA)心力衰竭指南已将cTnI推荐为心力衰竭患者检测项目之一[3].本研究旨在探讨CHF患者cTnI水平和心肌重构及心功能的关系.
作者:马彩云;任凤学;刘芳;孟晓峰;苏豪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患者,男,65岁,因左颜面部间歇性疼痛、抽搐30年,双下肢力弱2年,于2011年7月12日收住院.患者于3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颜面部过电样剧痛,突发突止,每次持续数秒钟至数分钟不等,且出现左面肌痉挛,持续约数分至数十分,口服卡马西平后疼痛缓解.2年前,患者出现双下肢无力,自觉迈步困难,行走不稳,需用拐杖行走,呈蹒跚步态,无踩棉花感,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经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患高血压38年,高血压180/120 mmHg(1mmHg=0.133 kPa),近2年口服吲达帕胺2.5mg每日1次,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左右.吸烟30年,平均每天10支.
作者:王根绪;林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心绞痛是冠心病常见的类型和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冠状动脉供血与心肌需血之间发生矛盾,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脏代谢的需要,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可伴有其他症状,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上肢口[1-2].疼痛是由于缺血、缺氧的代谢产物乳酸、丙酮酸或类似激肽的肽类物质所引起.心绞痛包括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两种,前者是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心肌张力、心肌收缩程度、心率等加大)引起;后者是由于冠状动脉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与黏附增加,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痉挛和管腔不全阻塞形成.
作者:杨燕云;杨平;李凯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我国呼吸系统常见病,其原发病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为多见,约占80%~90%[1],由于支气管痉挛或支气管狭窄及黏液、渗出物阻塞而引起喘息,导致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反复发作导致肺血管收缩及肺血管结构重建,绝大多数患者血液呈高凝或血栓前状态,易形成细小动脉血栓发生伴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或(和)功能改变的疾病.肺栓塞是指嵌塞物质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阻断组织血液供应所引起的病理和临床状态.常见的栓子是血栓.COPD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栓塞临床表现相似,容易造成漏诊、误诊.现将我们诊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栓塞8例报告如下.
作者:尹霞;张景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亦是一种主要的致盲眼病[1].由于早期的DR是可逆的功能性改变,故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对降低其发病率和致盲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研究糖尿病患者眼部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旨在探讨超声多普勒在DR早期诊断的价值.
作者:石喜喜;柳心平;柳丽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64层螺旋CT颈血管成像(multi-slice CT angiography,MSCTA)是通过静脉高压注入造影剂,利用64层螺旋CT在受检者颈部进行连续快速容积扫描,并以减影技术及多种后处理技术重建颈部血管的影像,该技术检查时间短,一般5秒左右完成部分主动脉弓、双侧部分锁骨下动脉、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及Willis环动脉的扫描,可以精细显示颈部动脉血管及毗邻关系,已广泛用于颈部血管性疾病的诊断和筛查.
作者:石向明;王辉;郭文梅;钱德文;张强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心脏黏液瘤是常见的心脏原发良性肿瘤,但因其发病率低,症状、体征等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多样复杂,易造成误诊、漏诊.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心脏黏液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明确诊断,为外科治疗提供准确的影像资料.现将我院经彩色超声诊断的27例心脏黏液瘤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尹慧娟;赵国强;金仁波;宁伟;王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癫痫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病,以神经元过度同步化放电导致的反复、发作性、短暂性和刻板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癫痫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大约有5 000万癫痫患者,国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其患病率为5‰,而难治性癫痫(refractory epilepsy,RE)占20%~30%,而RE的反复发作,不仅造成患者脑功能的异常、认知功能的减退、社会心理障碍及精神行为异常,也给患者、家属和社会造成难以承受的负担.而癫痫的危险因素直接关系着诊断、治疗及预后,因而对RE的相关因素分析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们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慧丽;黄希顺;黄圣明;刘金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沙利度胺对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FLS)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及纯化FLS,分为6组:对照组,脂多糖(LPS)组,LPS+高剂量沙利度胺(50 mg/L)组,LPS+中剂量沙利度胺(5 mg/L)组,LPS+低剂量沙利度胺(0.5 mg/L)组,LPS+甲氨蝶呤(MTX)组.48小时后显微镜及电镜观察不同处理组FLS形态,膜黏连蛋白-5/碘化丙啶(Annexin- V/PI)联合标记法测定FLS凋亡率及坏死率.结果 ①原代滑膜细胞培养3代后以梭形且呈极向排列FLS为主;②沙利度胺及MTX处理后FLS渐呈不规则形,细胞变圆缩小,透射电镜下可见典型细胞凋亡.③中、高剂量沙利度胺及MTX组凋亡率和坏死率均高于对照组、LPS组及低剂量沙利度胺组,凋亡率分别为(5.72±1.42)%、(8.07±1.45)%、(11.28±2.48)%vs (0.30±0.09)%、(0.24±0.05)%、(0.40±0.04)%(P<0.05),坏死率分别为(12.96±4.32)%、(20.34±4.43)%、(18.11±1.17)% vs (0.22±0.08)%、(0.13±o.09)%、(1.94±1.16)%(P<o.05);低、中、高剂量沙利度胺及MTX组凋亡率均依次升高(P<0.05);低、中、高剂量沙利度胺组及MTX组坏死率均依次升高(P<0.05);高剂量沙利度胺组与MTX组坏死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利度胺能够诱导FLS凋亡,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该作用呈剂量依赖性.沙利度胺对FLS早期凋亡作用弱于MTX,对晚期凋亡作用与MTX相同.
作者:刘爱京;潘崚;邵福灵;彭晨星;杨敬慈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