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T细胞性淋巴瘤高危患者的临床研究

周海侠;孙爱宁;吴德沛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 淋巴瘤, T细胞, 回顾性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自体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T细胞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2年1月至2009年7月,我院住院行造血千细胞移植的T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患者23例,其中行自体逢血干细胞移植的1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8例.评估移植疗效及安全性.按照Ann Arbor标准和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分期评分,结合病理类型,高中危患者18例,高危患者5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预处理多采用司莫斯丁、足叶乙甙、阿糖胞苷及马法兰(BEAM)方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预处理多采用改良的马利兰、环磷酰胺(BuCY);全身放疗、环磷酰胺(TBI-CY)方案.观察造血恢复情况,并以Kaplan-Meier方法分析两组患者3年生存率和安全性.结果 所有患者移植后造血功能均顺利重建,中性粒细胞恢复至0.5×109/L的时间为移植后(10.4±2.0)天,血小板恢复至20×109/L的时间为移植后(11.1±3.4)天.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安全性高,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有更好的长期生存,并发症相对较多.结论 高危组T细胞淋巴瘤侵袭性强,预后差,在缓解后优先选择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IPI评分为中高危及复发难治的患者,应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发挥移植物抗淋巴瘤效应,争取获得长期生存.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脑性瘫痪患儿368例脑电图分析

    脑性瘫痪是出生前至生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部分患儿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或感知觉障碍.为了解脑性瘫痪患儿脑电图表现,我们将368例脑性瘫痪患儿的脑电图与临床资料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李淑敏;施荣富;袁会珍;王克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内科首诊的老年压缩性脊柱骨折38例临床分析

    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压缩性脊柱骨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但由于其临床表现多不典型,首诊误诊率很高.许多患者常以腹痛等主诉首先就诊于内科,有的甚至反复就诊而未能确诊.2005年,我们曾报道了2例老年压缩性脊柱骨折按内科病就诊的误诊情况[1].

    作者:张雪坤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炎症反应的研究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ACMP)是临床常见的极危重症.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而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是机体内的炎性细胞,其在许多疾病中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高水平的WBC、N、CRP常提示炎性反应,且常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作者:朱艳玲;单若莹;周红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夜间低氧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双水平正压(BiPAP)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夜间低氧血症效果.方法 用多睡眠监测仪筛选出稳定期COPD夜间低氧患者82例,夜间睡眠用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治疗14天,第14天夜间用多睡眠监测仪再次进行睡眠监测.比较治疗前后的夜问血氧情况、睡眠结构变化.同时分别检测患者治疗前1天和治疗第14天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情况.结果 稳定期COPD夜间低氧惠者夜间睡眠用无创通气治疗后,其平均血氧饱和度(SaO2)治疗前为(85.01±5.61)% vs第14天(92.12±6.81)%和低SaO2治疗前为(65.23±6.91)%vs第14天(87.02±7.64)%明显增加,SaO2低于90%占睡眠总时间(T90)治疗前为(50.13±8.11)%vs第14天为(10.24±4.11)%明显减低.睡眠结构恢复正常.血清IL-6从治疗前(34.21±4.62)ng/L,治疗第14天减少为(18.60±6.42)ng/L(P<0.01).结论 无创通气是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夜间低氧血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同;李秀;丁震;吴祖凤;张春美;陈若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肾癌中EphA2/EphrinA1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EphA2/EphrinA1在肾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肾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22例肾癌组织和12例非肾癌正常肾组织中EphA2、EphrinA1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情况,并对其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8例肾癌组织和24倒正常肾组织中EphA2、EphrinA1的表达,分析与肾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肾癌组织中EphA2和EphrinA1的mRAN和蛋白均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1.60±0.80 vs 0.58±0.19,1.37±0.63 vs 0.91±0.40;424.38±43.14 vs 332.44±42.83,419.44±52.13 vs 325.36±42.33,均P<0.01).但两种蛋白与其mRAN表达均不存在相关关系(r=0.050,P>0.05;r=-0.171,P>0.05).在肾癌组织分级不同的各组间,EphA2、EphrinAl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575,P<0.01;X2=7.947,P<0.05),且随着等级的增加,EphA2、EphrinA1蛋白的表达量也显著增加(r=0.350,P<0.01;r=0.344,P<0.01).结论 EphA2和EphrinA1蛋白高表达于肾癌高分期组、高分级组和淋巴结转移组,其高表达的机制除与基因表达上调有关外,EphA2蛋白降解受阻可能是导致其升高的重要因素.

    作者:徐金升;王悦芬;白亚玲;李同妙;崔立文;张慧然;王小玲;左连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柴油致吸入性化学性肺炎2例

    例1,男,28岁.因用吸油管往挖掘机油箱内注入柴油时吸油管堵塞,用口用力吸吮导致柴油(约18 m1)呛入呼吸道4小时来院.患者剧烈呛咳、胸闷、心悸、发热,无胸痛、咯血.查体:体温39.3℃,呼吸23次/min,脉搏114次/min,血压125/80 mmHg(1 mmHg=0.133 kPa);呼吸有强烈柴油味,口唇无明显发绀,咽赤,颈软,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粗,右肺底少量湿啰音,心率114次/min,律齐;腹平软,无压痛.

    作者:冯亚忠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109例疗效分析

    20世纪初血小板输注逆转了血小板减少患者出血的风险[1],特别是自1980年以来,随着机采单人份血小板制剂分离技术的成熟,血小板的输注已成为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障碍患者的常规治疗手段[2],其疗效是任何药物无法代替.

    作者:李学军;刘小蕾;金洁萍;艾丽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c-Kit受体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胃癌的发病率为亚太地区各类恶性肿瘤之首,预后较差,居癌症死亡原因的第3位[1].早期诊断,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及监测肿瘤复发、转移是提高胃癌患者生存率的佳方法,然而目前尚缺乏特异性高,与胃癌生长相关的标志物.c-Kit是酪氨酸激酶受体,通过与配体特异性结合及多种信号因子的参与,引发某些基因的特异性表达,促进细胞的分化、增生,抵抗细胞凋亡,在肿瘤发生、发展、迁移和复发中发挥重要作用[2].

    作者:王海莉;关晓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阿司匹林的新用途

    阿司匹林在临床的应用已有100余年的历史,除了具有显著的解热镇痛作用外,近年来各种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尚有以下新用途: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恶性肿瘤合并肺血栓栓塞症8例临床分析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恶性肿瘤患者,尤其是行手术治疗,其形成深静脉血栓并导致PTE的危险因素增多,应该引起临床医生充分的重视.

    作者:陈刚;王东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门冬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肾病V期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低血糖是胰岛素治疗过程中的常见现象,避免低血糖发生对于糖尿病肾病V期患者的疾病进展及预后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少有降低糖尿病肾病V期患者胰岛素治疗低血糖风险治疗方案的报道,本研究观察了56例反复出现低血糖症的糖尿病肾病V期患者改用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后的降糖效果,旨在寻找适合于糖尿病肾病V期患者的降糖治疗方案,减少其低血糖发生率,提高其血糖控制达标率.

    作者:董学;王振贤;王战建;王书畅;康胜群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T细胞性淋巴瘤高危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自体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T细胞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2年1月至2009年7月,我院住院行造血千细胞移植的T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患者23例,其中行自体逢血干细胞移植的1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8例.评估移植疗效及安全性.按照Ann Arbor标准和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分期评分,结合病理类型,高中危患者18例,高危患者5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预处理多采用司莫斯丁、足叶乙甙、阿糖胞苷及马法兰(BEAM)方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预处理多采用改良的马利兰、环磷酰胺(BuCY);全身放疗、环磷酰胺(TBI-CY)方案.观察造血恢复情况,并以Kaplan-Meier方法分析两组患者3年生存率和安全性.结果 所有患者移植后造血功能均顺利重建,中性粒细胞恢复至0.5×109/L的时间为移植后(10.4±2.0)天,血小板恢复至20×109/L的时间为移植后(11.1±3.4)天.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安全性高,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有更好的长期生存,并发症相对较多.结论 高危组T细胞淋巴瘤侵袭性强,预后差,在缓解后优先选择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IPI评分为中高危及复发难治的患者,应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发挥移植物抗淋巴瘤效应,争取获得长期生存.

    作者:周海侠;孙爱宁;吴德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不同电击方案对心室颤动和心室扑动复律结果的影响

    心室颤动、心室扑动是急危重症病常见的严重心律失常,可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快速导致循环停顿,危及患者生命,须立即进行复律,而复律首选非同步直流电击复律(简称电复律,又称电除颤),能迅速终止心室颤动或心室扑动.因此,电复律作为常见的急救措施在危重病抢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作者:孙新帅;冯青俐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中性粒细胞水平与ST段回落及血浆N末端利钠肽原相关研究

    目的 评价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中性粒细胞水平与ST段下降幅度(STR)及血浆N末端利钠肤原(NT-proBNP)相关性.方法 入选发病12小时内成功接受PCI的STEMI患者195例.PCI术前、术后2小时分别记录18导联心电图,PCI术后12小时进行中性粒细胞计数和NT-proBNP水平检测,随访6个月,记录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根据其中性粒细胞水平分为3组:A组(中性粒细胞<4.78×109/L)32例;B组[中性粒细胞(4.78~8.79)×109/L]118例;C组(中性粒细胞>8.79×109/L)45例.结果 C组PCI术后2小时STR>70%所占比率较A组明显减少(17.8%vs 43.8%,P<0.05);STR<30%组高中性粒细胞(>8.79×109/L)血症、高血浆NT-proBNP(>600 pmo/L)比率均明显高于STR>70%组(33.3%vs 13.8%、34.9%vs 12.3%,P<0.05或<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C组中性粒细胞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401,P<0.01);随访6个月,3组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后中性粒细胞水平与STR和NT-proBNP水平密切相关,PCI后中性粒细胞数早期监测有利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心肌组织灌注水平和临床预后的评价.

    作者:金培印;张海三;韩勤甫;王淑红;李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利妥昔单抗在妊娠和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治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好发于儿童和妇女.大部分患者激素治疗有效,但对于一些难治性ITP治疗仍较棘手,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抗D免疫球蛋白、达那唑、长春新碱、免疫抑制剂等.

    作者:薛磊;朱薇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体质消瘦患者植入儿童型起搏器1例

    患者,男,59岁,因间断胸闷2个月于2009年3月10日入院.既往36年前因外伤致颈椎骨折,导致高位截瘫,生活不能自理.患者于入院前2个月,每遇被人翻身时,即出现胸闷,伴头晕,休息约5分钟自行缓解,此后又有数次发作,表现相同.

    作者:魏庆民;张友良;史永堂;崔芳;张华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血脂异常类型与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血脂异常在我国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血脂异常不仅是动脉粥样硬化(AS)性心、脑及周围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还与胰岛素抵抗(IR)及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炎症因子在AS、IR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新;宋光耀;张明明;马慧娟;刘娜;唐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药物性肝损害的研究现状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展,新药的不断增多,人类正暴露于6万种以上化学物质的威胁中.这些外源性化学物质,多在肝脏各种酶的作用下水解后由肾脏排出.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damage)已成为肝病科经常遇到的疾病之一,由于该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临床工作中多数情况药物性肝损害与其他原因的肝损害不好明确区分.肝疾病;细胞色素P450 CYP1A2;

    作者:董红筠;宓余强;王敬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泛福舒佐治慢性咳嗽并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慢性咳嗽是儿科门诊的常见症状,可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也是困扰儿科医生及家长的难题.不同年龄患儿慢性咳嗽的病因不尽相同,其中婴幼儿以反复呼吸道感染(RRI)为主要病因[1].我们采用泛福舒(Broncho-Vaxom)治疗婴幼儿慢性咳嗽并反复呼吸道感染2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雪青;王恒;屈燕梅;赵忻;王成贤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通心络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es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尚缺乏特异治疗方法.本研究通过对通心络胶囊联合甲钻胺片治疗DPN患者8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运芝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