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生活环境藏汉两族血压、血糖、血尿酸和血脂水平比较

马平;宋克勤;王向农;来焱华;李玉琴;李宝娟;高艳辉;李进祥;王砚琴;齐社宁

关键词:血糖, 血压, 尿酸, 血脂, 高海拔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生活环境藏汉族血压、血糖、血尿酸和血脂水平的差异,为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和高脂血症的预防提供研究资料.方法 144例被调查者为牧区藏族、城镇藏族、城镇汉族人群,测定被调查者收缩压、舒张压、血糖、血尿酸、血脂,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城镇藏族男性组和城镇汉族男性组舒张压高于牧区藏族男性组(79.74±12.71)mmHg和(77.98±10.67)mmHg vs(67.52±11.88)mmHg(P<0.05或<0.01);城镇藏族女性组的舒张压高于牧区藏族女性组,(76.43±11.07)mmHg vs(68.00±8.98)mmHg(P<0.05);城镇汉族男性组的血尿酸高于牧区藏族男性组和城镇藏族男性组,(379.31±87.01)/μmol/L vs(328.57±48.19)μmol/L和(311.91±71.17)μmol/L(P<0.05或<0.01),牧区藏族男性组、城镇藏族男性组和城镇汉族男性组的尿酸均高于各纽的女性,(328.57±48.19)μmol/L vs(211.79±57.51)μmol/L、(311.91±71.17)μmol/L vs(214.86±53.34)μmol/L vs(379.31±87.01)μmol/L vs(220.67±66.40)μmol/L(均P<0.01);城镇汉族男性组的TG均高于牧区藏族男性组和城镇藏族男性组,(2.22±1.29)mmol/L vs(1.18±0.05)mmol/L和(1.38±0.97)mmol/L vs(P<0.05或<0.01),城镇汉族男性组TG高于城镇汉族女性组,(2.22±1.29)mmol/L vs(1.38±1.02)mmol/L(P<0.05).城镇藏族男性组LDL-C高于牧区藏族男性组和城镇汉族男性组(2.46±0.88)mmol/L vs(1.85±0.88)mmol/L和(1.97±0.84)mmol/L(均P<0.01).结论 不同生活环境对藏汉两族舒张压、血尿酸、TG及LDL-C水平存在显著影响.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门冬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肾病V期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低血糖是胰岛素治疗过程中的常见现象,避免低血糖发生对于糖尿病肾病V期患者的疾病进展及预后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少有降低糖尿病肾病V期患者胰岛素治疗低血糖风险治疗方案的报道,本研究观察了56例反复出现低血糖症的糖尿病肾病V期患者改用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后的降糖效果,旨在寻找适合于糖尿病肾病V期患者的降糖治疗方案,减少其低血糖发生率,提高其血糖控制达标率.

    作者:董学;王振贤;王战建;王书畅;康胜群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109例疗效分析

    20世纪初血小板输注逆转了血小板减少患者出血的风险[1],特别是自1980年以来,随着机采单人份血小板制剂分离技术的成熟,血小板的输注已成为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障碍患者的常规治疗手段[2],其疗效是任何药物无法代替.

    作者:李学军;刘小蕾;金洁萍;艾丽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内毒素与肝硬化并发症的关系及其治疗进展

    内毒素即为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LPS是革兰阴性细菌外层膜上的一个必需组分.LPS是由亲水性多糖和疏水的类脂A组成的糖脂复合物,类脂A是LPS的生物活性部分.随着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与肝脏疾病关系研究的深入,IETM在肝脏疾病发生、发展、维持、恶化中的作用被肯定[1-3].

    作者:钟转华;陈渝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T细胞性淋巴瘤高危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自体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T细胞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2年1月至2009年7月,我院住院行造血千细胞移植的T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患者23例,其中行自体逢血干细胞移植的1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8例.评估移植疗效及安全性.按照Ann Arbor标准和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分期评分,结合病理类型,高中危患者18例,高危患者5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预处理多采用司莫斯丁、足叶乙甙、阿糖胞苷及马法兰(BEAM)方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预处理多采用改良的马利兰、环磷酰胺(BuCY);全身放疗、环磷酰胺(TBI-CY)方案.观察造血恢复情况,并以Kaplan-Meier方法分析两组患者3年生存率和安全性.结果 所有患者移植后造血功能均顺利重建,中性粒细胞恢复至0.5×109/L的时间为移植后(10.4±2.0)天,血小板恢复至20×109/L的时间为移植后(11.1±3.4)天.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安全性高,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有更好的长期生存,并发症相对较多.结论 高危组T细胞淋巴瘤侵袭性强,预后差,在缓解后优先选择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IPI评分为中高危及复发难治的患者,应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发挥移植物抗淋巴瘤效应,争取获得长期生存.

    作者:周海侠;孙爱宁;吴德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柴油致吸入性化学性肺炎2例

    例1,男,28岁.因用吸油管往挖掘机油箱内注入柴油时吸油管堵塞,用口用力吸吮导致柴油(约18 m1)呛入呼吸道4小时来院.患者剧烈呛咳、胸闷、心悸、发热,无胸痛、咯血.查体:体温39.3℃,呼吸23次/min,脉搏114次/min,血压125/80 mmHg(1 mmHg=0.133 kPa);呼吸有强烈柴油味,口唇无明显发绀,咽赤,颈软,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粗,右肺底少量湿啰音,心率114次/min,律齐;腹平软,无压痛.

    作者:冯亚忠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Facioscapulohuumeral musculardystrophy,FSHD)是继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和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后发病率居第3位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该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同时存在着大量散发病例,发病率约为1/20 000[1].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面肌、肩胛带肌及上肢肌群的进行性无力和萎缩,致残率高.

    作者:张玮;熊符;苏全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行手法复位后联合乳突振荡治疗必要性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行手法复位治疗后联合乳突振荡治疗的必要性.方法 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电子检索Pubmed、Ovid、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相关参考文献.纳入随机对照试验,评价单次治疗的疗效.疗效评估根据Dix-Hallpike检查或患者主观感受变化评定.运用RevMan4.2.3软件进行系统评价.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应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计算相对危险度(RR)值和95%CI,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5个随机对照试验,41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固定效应模型RR=0.82,95%CI=0.59~1.13;随机效应模型RR=0.69,95%CI=0.37~1.27;敏感性分析RR=0.96,95%CI=0.64~1.26.结论 手法复位治疗联合乳突振荡与单纯手法复位治疗BPPV疗效相当.

    作者:谭敏;胡志兵;戴建武;曹莹;梁冬蕾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不同阶段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分析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DM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在西方国家DN已占终末期肾疾病的80%[1].DN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包括肾小球血流动力学改变、生化代谢紊乱、细胞因子、遗传易感性及氧化应激等多因素相互作用.

    作者:沈育芬;张会娟;李光宇;陈玉凤;李凤丽;贺婕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肺部不动杆菌感染125例临床特点及药敏分析

    近年来,临床不动杆菌感染率逐渐升高,且对目前使用的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亦逐渐增高[1].不动杆菌属于葡萄糖非发酵菌,即不能利用葡萄糖或仅能以氧化形成利用葡萄糖的革兰阴性球杆菌,是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以下呼吸道感染多见[2].

    作者:秦超;吴玉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Saitohin基因Q7R多态性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中国人种Saitohin基因(STH)Q7R多态性与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的发病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应用递减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Touchdown-PCR-RFLP)方法检测135例ALS患者和135例正常人STH基因Q7R多态性.结果 所有DNA样本的STH基因均为QQ型纯合子.结论 STH基因Q7R多态性与ALS无相关性.

    作者:白杰;陈霞;谷伟;李爽;刘亚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泛福舒佐治慢性咳嗽并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慢性咳嗽是儿科门诊的常见症状,可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也是困扰儿科医生及家长的难题.不同年龄患儿慢性咳嗽的病因不尽相同,其中婴幼儿以反复呼吸道感染(RRI)为主要病因[1].我们采用泛福舒(Broncho-Vaxom)治疗婴幼儿慢性咳嗽并反复呼吸道感染2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雪青;王恒;屈燕梅;赵忻;王成贤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阿司匹林的新用途

    阿司匹林在临床的应用已有100余年的历史,除了具有显著的解热镇痛作用外,近年来各种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尚有以下新用途: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炎症反应的研究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ACMP)是临床常见的极危重症.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而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是机体内的炎性细胞,其在许多疾病中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高水平的WBC、N、CRP常提示炎性反应,且常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作者:朱艳玲;单若莹;周红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不同生活环境藏汉两族血压、血糖、血尿酸和血脂水平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生活环境藏汉族血压、血糖、血尿酸和血脂水平的差异,为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和高脂血症的预防提供研究资料.方法 144例被调查者为牧区藏族、城镇藏族、城镇汉族人群,测定被调查者收缩压、舒张压、血糖、血尿酸、血脂,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城镇藏族男性组和城镇汉族男性组舒张压高于牧区藏族男性组(79.74±12.71)mmHg和(77.98±10.67)mmHg vs(67.52±11.88)mmHg(P<0.05或<0.01);城镇藏族女性组的舒张压高于牧区藏族女性组,(76.43±11.07)mmHg vs(68.00±8.98)mmHg(P<0.05);城镇汉族男性组的血尿酸高于牧区藏族男性组和城镇藏族男性组,(379.31±87.01)/μmol/L vs(328.57±48.19)μmol/L和(311.91±71.17)μmol/L(P<0.05或<0.01),牧区藏族男性组、城镇藏族男性组和城镇汉族男性组的尿酸均高于各纽的女性,(328.57±48.19)μmol/L vs(211.79±57.51)μmol/L、(311.91±71.17)μmol/L vs(214.86±53.34)μmol/L vs(379.31±87.01)μmol/L vs(220.67±66.40)μmol/L(均P<0.01);城镇汉族男性组的TG均高于牧区藏族男性组和城镇藏族男性组,(2.22±1.29)mmol/L vs(1.18±0.05)mmol/L和(1.38±0.97)mmol/L vs(P<0.05或<0.01),城镇汉族男性组TG高于城镇汉族女性组,(2.22±1.29)mmol/L vs(1.38±1.02)mmol/L(P<0.05).城镇藏族男性组LDL-C高于牧区藏族男性组和城镇汉族男性组(2.46±0.88)mmol/L vs(1.85±0.88)mmol/L和(1.97±0.84)mmol/L(均P<0.01).结论 不同生活环境对藏汉两族舒张压、血尿酸、TG及LDL-C水平存在显著影响.

    作者:马平;宋克勤;王向农;来焱华;李玉琴;李宝娟;高艳辉;李进祥;王砚琴;齐社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药物性肝损害的研究现状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展,新药的不断增多,人类正暴露于6万种以上化学物质的威胁中.这些外源性化学物质,多在肝脏各种酶的作用下水解后由肾脏排出.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damage)已成为肝病科经常遇到的疾病之一,由于该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临床工作中多数情况药物性肝损害与其他原因的肝损害不好明确区分.肝疾病;细胞色素P450 CYP1A2;

    作者:董红筠;宓余强;王敬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恶性肿瘤合并肺血栓栓塞症8例临床分析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恶性肿瘤患者,尤其是行手术治疗,其形成深静脉血栓并导致PTE的危险因素增多,应该引起临床医生充分的重视.

    作者:陈刚;王东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不同电击方案对心室颤动和心室扑动复律结果的影响

    心室颤动、心室扑动是急危重症病常见的严重心律失常,可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快速导致循环停顿,危及患者生命,须立即进行复律,而复律首选非同步直流电击复律(简称电复律,又称电除颤),能迅速终止心室颤动或心室扑动.因此,电复律作为常见的急救措施在危重病抢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作者:孙新帅;冯青俐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医学信息1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心房颤动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心房颤动(房颤)是心内科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也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近年来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深入研究,房颤已成为目前国内外心律失常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但迄今为止,房颤的形成机制仍未阐明,国外研究显示炎症在房颤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并由此提出了房颤发生的炎症学说[1].

    作者:杜松;罗萍;原芳;张普;闫西艴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发热、肌痛、反应迟钝、便血、血尿

    患者,女,65岁,主因双下肢疼痛、麻木1个月,反应迟钝1周于2008年8月21日住我院神经内科.患者于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小腿疼痛,影响日常活动,以卧床为主,未给予治疗;入院前1周前出现精神淡漠,反应迟钝,伴有纳差,恶心,呕吐少量胃内容物,当时测体温37.8℃,无腹痛、偏瘫及语言障碍,睡眠尚可,就诊于神经科.

    作者:王玉珍;胡义亭;苏少慧;甄承恩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