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大正;李秋波;丁春生
各种肾脏疾病进行性发展,终导致肾功能衰竭(肾衰).终末期肾衰患者采用透析治疗,大大提高了肾衰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润秀;谢富华;魏晓军;汤显湖;吴斌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疣状胃炎(verrucosa gastritis,VG)是一种特殊类型慢性胃炎.据国内外报道,本病有癌变的倾向,因此其临床治疗倍受重视.成熟型VG多由于结缔组织增生所致,临床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镜下隆起不易消失.笔者应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成熟型VG,探讨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会超;庹必光;吴鸿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患者,男,62岁,因劳累性胸闷、胸痛2年,加重4天,于2007年6月17日入院.经心电图、心肌酶、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广泛前壁、高侧壁心肌梗死,左室室壁瘤,Lillip心功能Ⅰ级.
作者:陆敏;吕海权;陈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抑郁状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情绪改变,其发病率可达20%~75%[1].因此,对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治疗,对其预后的影响极为重要,我们采用心理康复和运动康复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抑郁心理康复疗效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韩俊英;夏颖华;齐颖 刊期: 2008年第02期
2型糖尿病随着病情的发展,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衰退并终衰竭,或者由于病情的需要以及短期的血糖强化治疗等,患者将需要胰岛素补充或替代治疗.
作者:徐积兄;刘建英;昌玉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的关系.方法 测定60例T2DM患者及3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血清中抵抗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C反应蛋白(CRP)及一氧化氮(NO)的水平,分别将以上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T2DM组血清抵抗素、vWF、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1.56±5.56)μg/L和(7.89±1.73)μg/L;(134.21±42.75)%和(105.99±29.03)%;(6.67±6.30)mg/L和(4.08±1.08)mg/L(P<0.01),而NO低于正常对照组(53.22±17.98)μmol/L和(69.73±21.96)μmol/L(P<0.01);其中抵抗素与vWF、CRP呈正相关(r分别为0.32、0.42,均P<0.05),与NO呈负相关(r为-0.47,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O、vWF、CRP分别与抵抗素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均P<0.05).结论 血清抵抗素水平可能与T2D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有关,是预测T2DM血管并发症有价值的指标.
作者:江彤;薛海波;卢承德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患者,男,60岁,主因进行性乏力9年、加重8个月,于2007年4月12日入院.患者缘于9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头晕,查血沉(ESR)160 mm/1 h,血红蛋白(Hb)101 g/L,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正常,IgM 85 g/L(正常值0.4~2.74 g/L),IgA 0.32 g/L(正常值0.82~4.53 g/L),IgG 3.6 g/L(正常值7.51~15.6 g/L).
作者:张金巧;王金铠;吕鸿雁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肾病综合征是肾内科的常见疾病之一,应用糖皮质激素无效或对激素依赖、病情反复发作的被视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临床治疗比较棘手,有可能发展成为慢性肾衰竭.
作者:刘成新;白定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患者,男,29岁,石油工作者,居住于甘肃敦煌地区,曾到四川等地旅游居住.患者初于2006年4月25日劳累后出现午后发热,胸部X线示双肺纹理增多,超声示肝脾肿大,血常规白细胞(WBC)2.5×109/L;生化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421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365 U/L,碱性磷酸酶(ALP)716 U/L,γ-谷氨酰转移酶(γ-GT)439 U/L,乳酸脱氢酶(LDH)608 U/L;骨穿示增生性骨髓象.
作者:唐建发;沈扬;武莉丽;刁兰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临床极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对患者重要的危害为缺血性脑卒中.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备受临床关注.近5年来我们对108例房颤患者给予华法林钠(华法林)抗凝治疗并进行随访,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淑萍;蔡丽霞;于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慢性重型肝炎占重型肝炎患者的绝大多数[1,2],是肝病领域的治疗难点,病情进展快,临床病死率高.一般认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因此探讨其早期预警指标及模式对改善患者预后具重要意义.笔者通过7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临床指标的分析,探讨了其早期临床预警指标及模式.
作者:习长青;赵春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冠心病(CHD)是一类常见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006年1月至2007年7月,我们对406例CHD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CHD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卫红;赵义芹;岳文芳;郭艺芳;侯慧卿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慢性腹痛、腹泻患者的病因诊断通常较困难,一些患者进行部分结肠镜和(或)全结肠镜、回肠镜检查正常,而未作病理组织学检查.我们对268例电子结肠镜检查结果正常的慢性腹痛、腹泻患者进行结肠黏膜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结肠黏膜活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韩大正;李秋波;丁春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AOPP)是急诊中常见的重症之一,中毒患者中,中青年占80%以上[1],病死率为8%~12%,重症患者病死率高达20%以上.
作者:吴金海;郭清晓;赵璟;赵文轩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之一,尤其是肺癌,占恶性胸腔积液24%~42%[1].由于胸水的压迫,直接影响患者的心肺功能,进而影响生存期及生活质量.
作者:杨大运;齐战;李朝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患者,女性64岁,因患肺部真菌感染,给予两性霉素B 25mg,静脉滴注,每日1次,用药1个月后,患者突然出现腹痛,呈阵发性绞痛,以脐周为主,持续30分钟至2小时,患者出汗较多.
作者:高志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婴幼儿秋冬季节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主要引起发热、腹泻、呕吐及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近年来发现本病常引起心肌酶谱升高.为探讨轮状病毒性肠炎血清心肌酶谱变化在轮状病毒性肠炎心肌损害判断、治疗上的价值,笔者对本院确诊的8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进行心肌酶谱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名寿;张一宁;赵珊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7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动态血压特征.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对30例高血压伴有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及28例不伴有腔隙性脑梗死的高血压患者(对照组)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腔隙性脑梗死组24小时收缩压、夜间收缩压、24小时脉压、日间脉压及夜间脉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24.2±10.1)mm Hg vs(117.3±10.9)mm Hg,(125.2±11.5)mm Hg vs(114.4±15.4)mm Hg,(50.2±7.0)mm Hg vs(44.9±7.7)mm Hg,(50.2±7.2)mm Hg vs(46.0±7.1)mm Hg,(51.4±7.9)mm Hg vs(43.8±9.6)mm Hg(均P<0.05);腔隙性脑梗死组非勺型血压的发生率(93.3%)高于对照组(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收缩压尤其是夜间收缩压升高,脉压差增大,有可能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腔隙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现更高比例的血压调节机制紊乱.
作者:邰胜;刘志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百草枯(PQ)中毒自1966年首次报道以来,以高病死率、无特效治疗而成为临床工作中的一个难点.
作者:刘芙蓉;石汉文;扈琳;田英平;佟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各种细胞因子在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发展以及病毒的清除中所起的作用正日益引起学者的重视,我们研究了我院近两年多来各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γ干扰素(IFN-γ),血清内毒素(LPS),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8(IL-18)的水平与病情进展程度之间的关系,报告如下.
作者:胡敏涛;张波;周红燕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