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文勇;王晓路;瞿长宝
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铅暴露可损害学龄前儿童免疫系统已经证实[1-3].本研究旨在探讨铅暴露与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及免疫系统的关系,报告如下.
作者:张英茹;李文君;张裕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血液科危重症.以往我院收治的5例TTP患者均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血浆输注、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治疗,只有1例存活,其余均于1~2个月内死亡.1998年起我科采用中大剂量血浆置换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TTP 11例,仅死亡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金巧;宋晓宁;孙立霞;常英军;王金凯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患者,女,66岁.因双下肢水肿1月余,腹胀、食欲减退、尿少20天,胸闷3天,于2006年8月8日急诊入院.入院前发现小便泡沫多,未行特殊治疗.查体:体温36.4℃,脉搏84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60/80 mm Hg(1 mm Hg=0.133 kPa),一般情况差,面色苍白,颜面部水肿,浅表淋巴结不大.双下肺呼吸音低,偶闻及湿性啰音.心率84次/min,律齐,无杂音.
作者:齐建军;马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治疗前骨代谢生化指标、骨密度(BMD)的变化,观察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时骨代谢情况.方法 选择未治疗的Graves病(GD)患者27例(治疗组),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其治疗前后BMD、血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骨钙素(BGP)、1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1CTP)、1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P1CP)、甲状旁腺激素(PTH).并选择与患者年龄、性别和女性月经状态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GD患者治疗前ALP、BGP、1CTP、P1CP显著高于治疗后及对照组,BMD于治疗前显著低于治疗后及正常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不同部位BMD的测定值分别为,腰椎L2~L4(1.027±0.094)g/cm2 vs(1.140±0.072)g/cm2,股骨颈(0.803±0.161) g/cm2vs(0.929±0.127)g/cm2,Ward三角(0.669±0.088)g/cm2 vs(0.742±0.112)g/cm2,股骨粗隆(0.698±0.113)g/cm2 vs(0.774)±0.097)g/cm2.血Ca、P、PTH治疗前后及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甲状腺机能亢进治疗前破骨细胞功能增强,BMD减低,同时伴有成骨细胞活性增加.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骨矿含量增加.
作者:周红;吴文成;孟风苓;刘品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透析患者由于体内多种毒素的蓄积可引起代谢紊乱及多系统功能失调,目前透析患者体内毒素依分子质量大小可分为小分子毒素、中分子毒素、大分子毒素,普通透析只能清除小分子毒素,而相对中、大分子毒素不能被清除,血液滤过、高流量透析对中、大分子毒素清除有效,但需要大量透析液或置换液及特殊设备,我院透析中心从2004年5~10月观察了维持性血液资料透析患者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取得了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天生;张俊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消化科门诊患者以腹痛、腹胀、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烧灼感等症状就诊的很多,常见的疾病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odenal ulcer,DU)、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CG)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但从症状上难以明确诊断,而3种疾病的临床症状有何特点,到底症状对临床诊断有多大帮助,我们将通过问卷调查试图从症状上找到三者之间的差异.
作者:龙艳芹;郜元军;侯晓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进行性的、不完全可逆的慢性气流受限性疾病,COPD作为全球第4位致死原因,已引起广泛重视[1].治疗COPD的药物有多种,茶碱类药物应用已久,价格便宜,而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稳定期COPD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小,但价格昂贵.面对不同的疗效及医疗费用,给患者的选择带来一定的困难.
作者:易震南;黄仁清;宋泽庆;黎东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异丙酚联合舒芬太尼或咪唑安定麻醉用于纤维胃镜检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行纤维胃镜检查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异丙酚+生理盐水(P组)、异丙酚+咪达唑仑(PM组)、异丙酚+舒芬太尼(PS组)3组;各组在静脉注射异丙酚前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咪达唑仑0.04 mg/kg、舒芬太尼0.1 μg/kg;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插入胃镜,检查过程中连续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从静脉注射异丙酚开始记录注射部位是否疼痛,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完全清醒(回答正确、行走自如)时间,术中是否知晓(知道置镜或取镜),术中不适(置镜时咳嗽、屏气、体动),呼吸抑制(暂停、舌后坠),术后是否恶心呕吐,有无头痛、眩晕、恶梦及自我感觉(舒适、无感觉、不适).结果 3组患者均未出现术中知晓、恶心呕吐,亦无恶梦发生;P组异丙酚总用量以及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明显多于PM组和PS组[(316±29)mg vs(240±18)mg、(261±16)mg,(60±14)s vs(45±11)s、(46±10)s,均P<0.05];与术前基础值比较,3组患者术中MAP,术中低HR、SpO2均明显降低(P<0.05);P组术中低HR、SpO2明显低于PS和PM组[(73.28±24.33)次/min vs(77.69±15.36)次/min、(76.52±11.24)次/min,(0.81±0.10)vs(0.88±0.78)、(0.88±0.69),均P<0.05];与P组和PS组比较,PM组完全清醒时间明显延长(P<0.05),但P组与PS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S组的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10.0%)明显少于P组(77.5%)和PM组(65.0%)(P<0.01);PS组的术中不适(置镜时咳嗽、体动)发生率(7.5%)亦明显少于P组(32.5%)和PM组(27.5%)(P<0.05);所有患者均无进行气管插管抢救的情况发生.结论 异丙酚联合舒芬太尼或咪迭唑仑麻醉均能安全有效地用于纤维胃镜的检查,但异丙酚联合舒芬太尼较之异丙酚联合咪唑安定更适合用于纤维胃镜检查的麻醉.
作者:张志强;高金贵;安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咯血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肺结核患者经过正规抗结核治疗,多数患者病情会逐渐好转、稳定,不再出现咯血症状,但仍有部分患者在正规抗结核治疗结束后会再次出现咯血,而这部分患者往往被认为是肺结核复发而又承受新一轮的抗结核治疗,从而导致误诊误治,造成严重后果.
作者:赵勇;王先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小儿遗尿症(PNE)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症状,其定义为在已达到应控制排尿年龄而入睡后仍有不自主的成次排尿.诊断标准为年龄≥5岁,遗尿频率≥2次/周[1].随年龄增长遗尿率逐渐减少,5~19岁平均每年自愈率为15%.
作者:薛文勇;王晓路;瞿长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前临床治疗慢性丙型肝炎首选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但存在治疗周期较长,不同个体对其应答不同等情况,如何准确判断药物的治疗效果是临床工作的一个难题.根据多个文献报道[1],丙型肝炎病毒可诱导产生自身免疫现象,抗肝抗原自身抗体的产生往往提示病毒可能存在高水平的复制.根据上述文献我们推定抗肝抗原自身抗体的表达与α-干扰素的治疗效果相关并进行临床研究.现将我们的临床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黄加忠;王小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近年来临床广泛应用肝素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血栓性疾病及血液透析治疗等,有关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HIT)的报道也备受关注,现将我院2001年3月至2005年12月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30例报告如下.
作者:亢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是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后以肝细胞损害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疾病,通过HBV病毒产物诱发机体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激发自身免疫反应,引起免疫调节紊乱,导致肝细胞损伤、肝纤维化以及肝功能损害.我国是乙型肝炎高流行区,目前约有1.2亿人为HBV慢性感染者,CHB患者约有3 000万人[1].
作者:黄丽霞;陈华忠;方浩;张可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我们在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发现,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按经典方法使用阿托品往往延误抢救时机,这是由于农药种类不同、中毒程度不同、个体差异不同等因素,所以在应用阿托品的剂量上相差悬殊.我们近3年抢救21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其中3例应用特大剂量阿托品抢救成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联恒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指原因不明并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一种慢性炎症性间质性肺疾病,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肺泡炎、肺泡单位结构紊乱和肺纤维化[1,2].特发性肺纤维化占所有肺弥漫性疾病的25%~50%[3-5],其临床表现不具特异性,确诊后其平均生存2.5~3.5年.
作者:李林芳;李淑静;王藏海;赵林;刘怀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通过有创性导管检查,观察桂哌齐特(商品名:克林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流动力学效应,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李新军;房桂英;郭向东;张秀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足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我院2005年开展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及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结果显示患者神经病变的症状明显减轻.我们对比了其中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20例患者移植前及移植后3个月下肢神经电生理的改变,期望为骨髓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新的思路及理论依据.
作者:张慧芹;刘阁玲;俞芳;项岫秀;李伟娟;肖红珍;刘秀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舌下络脉望诊是中医舌诊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诊断血瘀证的一项重要舌象指标.肺癌的形成是气血津液亏虚瘀滞的结果[1],因此,我们对肺癌患者的舌下络脉变异(分级)、颜色(主客观)变化等进行了系列探讨.现将舌下络脉颜色变化与肺癌的形成及分期的关系报告如下.
作者:周俊琴;刘杏恋;黄东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是以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成分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该抗体是诊断原发性血管炎的标志性抗体[1].近年来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血清中检测发现有ANCA,本研究发现ANCA阳性组的SLE患者血管炎表现明显高于ANCA阴性组,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建新;潘解萍;马英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并发骨质疏松,尤以女性多见,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24%~52%[1].近年来研究发现,糖尿病骨质疏松的形成与多种生长因子关系密切,糖骨康为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临床验方,本研究观察了该药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血清骨钙素(BG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玲;张颖;于文浩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