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星;曾丽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海滨;肖文良;姜志安;张晓光;苏瑞英;赵淑健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患者,女,58岁,因左侧肢体不自主活动3+天入院,3+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乏力,之后感头昏,双眼黑目蒙,四肢无力,无恶心、呕吐,无视物旋转,耳鸣,无二便失禁,8+小时后患者于睡眠中突发左侧肢体无力及颜面部异常活动,左侧上肢体投弹样动作,下肢向外侧甩动,上肢重于下肢,不受意识控制,睡眠中完全消失,既往体健,查体:体温36.8℃,脉搏7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50/90 mm Hg(1mm Hg=0.133 kPa),心、肺、腹未见异常,神经系统:神智清楚,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左肢肌张力高,肌力正常,左侧肢体不自主大幅度运动,右侧肢肌力,肌张力可,双侧肢深浅感觉均正常,左侧巴氏(±),头颅CT:右侧丘脑点状低密度影.
作者:崔丽莉;李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患者,男,68岁,主因间断胸闷、胸痛4个月,加重10天入院.患者于4个月前活动时出现胸闷、胸痛,呈闷痛,无肩背部放射痛、汗出、恶心呕吐,持续约10分钟,经休息可自行缓解,未正规治疗.
作者:随永刚;姜芳;郝玉明;刘金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噪声对作业人员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生产性噪声是火力发电厂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产生高噪声的设备广泛的分布,生产人员作业方式以巡检为主,长期接触噪声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为探讨噪声对作业人员心电图的影响,我们对476例发电厂的作业人员心电图改变进行了分析.
作者:冀荷香;李力;何洁;李丽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患者,女,75岁.因持续性胸痛2小时,伴恶心、呕吐而急诊入院.既往有17年高血压病史,血压高达200/100mm Hg(1 mm Hg=0.133 kPa),平时口服尼群地平10 mg每日3次,血压波动在150~140/80~90 mm Hg.
作者:刘亚林;付华;马景涛;孙芳毅;李星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橄榄桥小脑萎缩(OPCA)是以小脑皮质、桥脑、下橄榄核等处神经元脱失为主的一组遗传变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进行性共济失调,可伴有震颤麻痹综合征,部分病例出现吞咽困难、肌痉挛、腱反射亢进、锥体束征及脊髓后索损害征象,晚期可导致痴呆.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一个OPCA家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根绪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文拉法辛是一种新型抗抑郁药,为选择性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抑制剂(SNRI),作者采用国产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患者,并对其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了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燕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患者,男,56岁,既往有吸烟史,无高血压和糖尿病史,2006年6月7日因反复胸痛1天,加重1小时到我院急诊就诊,行心电图提示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上抬0.2~0.3mV,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律失常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作者:王磊;张敏州;杨广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病理学特征为肾脏肥大,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及细胞外基质(ECM)进行性积聚,并逐渐发展为肾小球硬化.
作者:杜俊文;吴韬;南国珍;苏胜偶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患者,女,72岁,30岁时发现颈部皮肤松弛起皱,未予重视,45岁出现视力减退,50岁患急性心肌梗死,经内科药物保守治疗恢复.无高血压等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无癫痫史.
作者:程源;王邦宁;伍梦佐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不同尿酸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糖代谢状况的关系.方法 根据尿酸水平将237例冠心病患者分为3组,即低尿酸组、尿酸正常组和高尿酸组,分析各组糖代谢状况,同时分析不同糖代谢状况患者的尿酸水平.结果 新诊断糖尿病、总糖尿病和糖调节异常比例在低尿酸组(28.57%、65.71%及80.00%)和高尿酸组(35.14%、64.86%及86.49%)均显著高于正常尿酸组(17.58%、45.45%及67.27%)(P均<0.05).结论 低尿酸水平和高尿酸水平均与冠心病患者的糖代谢状况相关.
作者:郑晓敏;赵世俊;李瑞杰;刘翠平;陈晓燕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60岁)大肠息肉的临床特点及其镜下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老年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息肉的大小、部位、形态、病理学特点及内镜治疗情况,并与同期39例中青年大肠息肉患者(<60岁)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老年组多发性息肉占50.5%,明显高于中青年组的19.8%(P<0.05);直肠、乙状结肠是息肉的好发部位,老年组大肠息肉检出率23.8%,明显高于中青年组的9.7%(P=0.000);两组大肠息肉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直径≥1 cm、分叶状息肉及腺瘤性息肉的比例增高.结论 老年人结肠镜检查是发现息肉的有效手段,可放宽其适应证,并尽量使大肠镜检查达回盲部;内镜下摘除老年人大肠息肉安全、有效、简便,但应进行定期随访.
作者:王志津;黄平;王红;黄晋生;徐伟;夏爱祥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CNS)损害即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是指白血病细胞浸润脑膜、脑实质、脊髓等神经系统并产生临床症状和体征.
作者:李希芝;李剑;范嘉琏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患者,男,14岁.主因间断呕血、黑便11年,加重2天入院.患者11年前于排便10分钟后出现呕血1次(约60 ml),无意识障碍.于当地医院诊断:胃溃疡,胃黏膜出血.
作者:徐波;赵东强;王娜;于洪海;张迪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75%的生存患者遗留有肢体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低下,生活质量大大下降[1],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作者:闫桂芳;赵雪平;韩广彦;贾子善;宋兰欣;黄明威 刊期: 2007年第11期
颅内出血是小儿尤其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严重疾病.随着产科实践的改进,产伤性硬膜下出血已很少见,缺氧及凝血障碍所致发生基质-脑室内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已成为颅内出血主要类型.
作者:佘鸿燕;孙秀萍;胡秀丽;李建英;贾海燕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肾上腺素作为公认的抢救心搏骤停的主要药物应用已经几十年了,虽然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但其疗效并不是非常理想,经过肾上腺素抢救的心搏骤停患者出院存活率仍然很低[1],因此一些学者积极寻求新药物和新方法,以提高心搏骤停患者生存率.
作者:郑世良;王敏;刘瑜;曹波;张忠霞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氨基糖苷类药物(AGAC)能抑制蛋白质合成,为静止期杀菌剂,是国家药典基本用药,尤其适用于肠杆菌科细菌的感染,对假单胞菌也具有较强的作用.
作者:黄华山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顽固性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螺内酯与泼尼松,观察对水、Na+、K+代谢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54例严重CHF患者(心功能Ⅲ~Ⅳ级,D期),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与研究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螺内酯20 mg/d),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螺内酯60 mg/d,泼尼松40 mg/d连续应用30天.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左室射血分数(EF)、血清Na+、K+、肌酐及24小时尿量、尿Na+、尿K+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尿量及EF显著增加,但研究组患者用药后尿量较对照组增加更明显,研究组长血清Na+7天及30天均高于对照组,7天Na+(138.03±3.97)mmol vs(134.48±5.18)mmol/L,30天Na+(137.17±3.57)mmol/L vs(134.00±4.46)mmol/L(均P<0.05);血清K+7天及30天亦均高于对照组,7天K+(4.07±0.42)mmol/L vs(3.73±0.33)mmol/L,30天K+(4.18±0.49)mmol/L vs(3.79±0.44)mmol/L(均P<0.05);而治疗后研究组血清肌酐7天及30天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天K+(92.93±28.65)mmol/L vs(123.19±30.79)mmol/L,30天K+(90.07±30.32)mmol/Lvs(115.00±40.61)mmol/L(均P<0.05),尿Na+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大剂量螺内酯可使重症CHF患者在保持K+、Na+平衡及有效血容量的基础上能更明显地减轻过重的水负荷,改善心功能.
作者:籍振国;刘刚;刘超;吉立双;刘坤申 刊期: 200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