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肾动脉狭窄中的应用

谢兰新;李石玲;郭智萍;张敏;赵建

关键词:肾动脉狭窄, 肾性高血压, 血管造影术
摘要: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ial stenosis,RAS)是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的病因,占高血压病的5%~10%,是惟一可以治愈的高血压,通过介入血管扩张术和外科手术治疗不仅能够改善肾缺血纠正高血压,还能保护肾脏的功能免受进一步的损伤,因此早期而准确的诊断将对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胸腔排气、排液速度与复张性肺水肿关系的临床观察

    临床在治疗大量气胸、胸腔积液过程中常能见到复张性肺水肿,对其发生机制有不同见解,为探讨肺萎陷后的复张速度对肺水肿发生的影响,笔者将不同时期所收治的大量气胸和胸腔积液患者按不同方法处理,并对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观察,总结如下.

    作者:周连亚;石彦涛;李永军;刘瑞林;李书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沟槽状胰腺炎6例分析

    目的探讨沟槽状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1月至2003年1月间在本院因疑为胰头癌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沟槽状胰腺炎的6例患者.结果本组6例患者中,临床表现包括波动性黄疸,上腹部隐痛不适、呕吐、体质量减轻,术前诊断为胰头癌;手术后,除1例死于术后并发症,1例失访外,余4例至今存活.结论沟槽状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均无特异性,超声内镜检查有助于诊断;诊断时,应注意与胰头癌相鉴别;不同的患者,可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严重者,保留幽门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峻;周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对过敏性紫癜早期病情判断的观察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VCAM-1)是一种重要的细胞黏附分子,主要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上,与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上迟现抗原-4(VLA-4)结合,参与了过敏性疾病、全身性小血管炎的发病过程[1].本研究旨在通过血清中SVCAM-1的检测,以探讨其在过敏性紫癜(HSP)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王三萍;熊海金;苏怡凡;陈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组织胞浆菌病6例报告

    组织胞浆菌病是由双相真菌荚膜组织胞浆菌引起,在北美和拉丁美洲的一些特定区域流行,在我国十分罕见,笔者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00~2004年经骨髓穿刺检查确诊的6例荚膜组织胞浆菌病患者的资料,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作者:王卫忠;蒋宏辉;蒋宏琴;田科;陈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肝硬化腹水患者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腹水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常见症状之一,一旦发生提示肝硬化由代偿期进入失代偿期[1].内毒素、细胞因子在肝硬化患者病情发展及转归中起重要作用[2-4].本研究对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浆、腹水内毒素及具有代表性的前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长青;黄宏春;李继昌;宁寒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三氧化二砷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俗称砒霜,是一种致癌剂,又是一种作用广泛的药物,中国古代曾用此来治疗牛皮癣、梅毒、风湿病及一些恶性肿瘤.微量砷剂作用于哺乳动物,可使姊妹染色体交换、DNA-蛋白交联和DNA降解,具有致癌和致畸作用,导致慢性中毒;砷剂亦可导致急性中毒,口服中毒剂量为10~50 mg,致死剂量为60 mg.

    作者:吴文娟;崔慧先;杨春;李海涛;刘向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鱼胆中毒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12例

    我科于2000年5月至2003年12月共收治12例生食鱼胆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熊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机械通气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肌麻痹中的临床应用

    呼吸肌麻痹(RMP)致呼吸衰竭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急诊科2002年3月至2003年12月共收治AOPP致RMP患者42例,均采用机械通气(MV)治疗,其中39例抢救成功,现总结如下.

    作者:佟飞;田英平;石汉文;霍书花;苏建玲;扈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天晴复欣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分析

    天晴复欣主要成分为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是从植物中药苦豆子(Sophora flavescens Ait)中提取的生物碱,动物实验和细胞培养发现其能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尚有抗炎、抗病毒、调节免疫等作用.通过应用天晴复欣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观察其肝功能指标、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以观察其临床疗效.

    作者:胡云龙;金国华;周俊英;张庄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肺部霉菌感染误诊为肺结核3例

    例1,男性,42岁,主因发热15天入院,体温38~39℃,伴发冷、寒战、轻咳、咳少许白黏痰,于当地县医院摄X线胸片诊断为肺结核,予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抗结核治疗10天无好转来我院.半年前曾患带状疱疹.

    作者:陈素丽;李幸彬;李卫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动态检测新生病理性黄疸患儿血清α-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临床价值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累积引起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的现象.病理性黄疸患儿随着其病情变化,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也有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胆汁淤积[1].

    作者:孙传芳;杨文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2816例儿童血铅检测分析

    铅是一种用途广泛但危害较严重的金属元素,随着工业和交通的发展,环境污染的加重,铅暴露对儿童健康的影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了解衡水市城区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2003年7月至2004年3月,我们对2816例儿童血铅浓度进行了调查,并为进一步进行儿童铅中毒的防治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丽娜;何向桦;张英芝;李文菊;牟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的CD34+细胞检测及临床分析

    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表现有许多相似之处,极易混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的质或量的改变可能是其发病的重要原因,二者均表现为3系减低,骨髓增生低下,给诊断造成一定困难.我们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MDS、AA的CD34+细胞数量,并与对照进行比较,且结合其临床及血液学特点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梅;白万昀;丁玉慧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Gilbert综合征

    Gilbert综合征(Gilbert syndrome,GS)早由Gilbert和Lereboullet在1901年报道,这是一种遗传性胆红素代谢障碍性疾病,表现为肝脏无器质性病变的非溶血性的间歇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过去认为该病十分罕见,近10年来对GS认识不断加深,发现人群中的发病率可达3%~12%.患者中以年龄18~30岁者较多见,男女之比为10:1[1,2].

    作者:郑金国;陈翠英;宁更献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肾损害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的肾损害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比较85例SARS患者和78例普通肺炎患者血浆肌酐清除率(CCr).结果SARS组有36.99%早期发生肾损害,程度轻度至中度,年龄≥50岁的CCr异常率60.00%,明显高于<50岁的25.71%(P<0.05),均值分别为(1.02±0.22)m1/s、(1.27±0.23)ml/s(P<0.05);24例病程2周左右恢复,5例恢复期出现肾损害;SARS组与对照组发生肾损害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RS组肾损害发生率与病程之间无相关性(P>0.05);SARS组CCr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SARS的肾损害是存在的,但不是其特异性表现,且是可逆的;年龄大者容易发生且偏重;非缺氧所致,与病程无关;临床上注意保护肾功能以免转为后遗症.

    作者:秦红波;尹炽标;贾卫东;关玉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美国肾脏病协会2004年年会有关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长期随访观察

    为了解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与血清指标的远期变化及愈后,笔者对173例经组织学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进行了1~15年随访,以探讨其转化规律及预后.

    作者:王志明;陈伟华;李明山;田琦琦;刘丽宁;郭素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尿毒症非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及对脂蛋白(a)的影响

    目的通过测定尿毒症非透析患者慢性炎症指标并分析其与脂蛋白(a)[Lp(a)]的关系,探讨非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微炎症状态及其影响心血管系统的途径.方法测定55例尿毒症患者慢性炎症指标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Lp(a),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与30例正常人比较.结果尿毒症组血CRP、IL-6、TNF-α及Lp(a)分别为(4.06±4.02)mg/L、(108.3±88.3)ng/L、(1.41±0.53)μg/L和(550±431)mg/L,均高于对照组,其中CRP、TNF-α及Lp(a)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尿毒症患者血Lp(a)与CRP、TNF-α、IL-6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632、0.425、0.405,均P<0.01).结论尿毒症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炎症可能通过引起Lp(a)代谢紊乱,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作者:杨海波;谢恺庆;张绍峰;孙安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宁夏地区71例伤寒临床分析

    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持续性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等.随着有效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伤寒病程缩短,临床症状不典型,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难度,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收治宁夏地区伤寒71例,现将临床特点总结如下.

    作者:张栩;石云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