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远福
目的探讨降纤酶治疗后对脑梗死患者凝血与纤溶指标的影响及治疗意义.方法测定38例降纤酶治疗前后急性脑梗死患者和25例正常对照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及α2-抗纤溶酶(α2-PI)含量.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Fbg、D-D 、PAI-1及α2-PI明显升高,t-PA明显降低;降纤酶治疗后Fbg、D-D 、PAI-1及α2-PI明显降低,t-PA明显升高,其中,Fbg、t-PA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降纤酶有良好的降纤、溶纤作用,对急性脑梗死治疗有肯定作用.
作者:林庆兰;郭秋杰;曾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我中心近3年来,在加强监护病房(ICU)抢救4例严重低钾血症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现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徐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经菌型鉴定和药敏试验证实,对包括异烟肼(INH)和利福平(RFP)在内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结核药物耐药的结核分支杆菌,为耐多药结核分支杆菌(MDR-MT),由MDR-MT所致的结核病为耐多药结核病(MDR-TB).
作者:高卫红;赵向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我科自1998年11月至2001年6月应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6例,其中有26例在穿刺针位置正确和引流管通畅的情况下出现抽吸不能或少量,现就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杨瑞霞;牛福来;李社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拉米夫定因其强有力的抑制HBV复制作用、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给药方便、价格相对低廉等特点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但也有在治疗期间因出现病毒变异和耐药性,导致病情恶化者.本文报告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因停用拉米夫定后导致慢性重型肝炎的发生.
作者:丁朵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疣状胃炎患者病理改变,临床症状及胃动力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对36例HP阳性及32例HP阴性患者的胃黏膜炎症程度、临床症状进行评分,依靠病情0~3分,症状频率0~3,将临床症状分为5种,并进行胃动力检查.结果两组患者胃黏膜炎症程度及胃动力改变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而总的临床症状评分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但HP阳性组的腹痛症状评分比HP阴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HP感染对疣状炎患者临床表现(疼痛)、胃黏膜炎症程度及胃动力有影响.
作者:周喜汉;黄赞松;卢运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氧氟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组织内和细胞内药物浓度高、血清除半衰期长,患者耐受性好及不良反应少等特点,特别是对伤寒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已成为治疗伤寒的首选药物[1,2],笔者采用氧氟沙星静脉滴注与口服序贯治疗伤寒,以评价氧氟沙星序贯治疗伤寒的疗效、安全性和可行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昌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患者,男性,29岁,因咳嗽、体温增高3个月入院治疗.3个月前因咳嗽、体温高、乏力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效果不佳,体温高达39.5 ℃,应用氟美松后体温降至正常,2~3天后再次升高.查体:T 37 ℃ P 88次/min,R 19次/min,BP 120/90 mmHg(1 mmHg=0.133 kPa).
作者:张玉敏;庞凌峰;张志刚;朱振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患者,男,48岁,退休工人.因剧烈吐泻8小时, 心悸、头昏2小时,于2001年8月12日6时人院.患者于8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腹部绞痛,继之腹泻,开始为黄色胶冻稀便,渐转为白色豆花便,后为米泔样便,共约15次,每次量约200 ml,无里急后重.起病后有非喷射性呕吐6次,呕吐物为豆花样,每次约50~100 ml.
作者:王显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患者,女,32岁,因乱语、害怕、夜不能眠10天,于2000年5月12日入院.入院前10天,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害怕,不能独处,夜不能入睡,继之出现胡言乱语.
作者:李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近年来,急性海洛因中毒呈上升趋势,并发呼吸抑制和呼吸衰竭为主要致死原因.在短时间内行人工呼吸,解除呼吸抑制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我院采用呼吸球囊、面罩人工呼吸及以纳洛酮为主抢救15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振;宋小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弓形虫病是一种由刚地弓形虫所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呈世界性流行,目前我国的调查发现其发病率也比较高,有的地方可达10%以上,特别是以猪、猫、绵羊作为主要的传染源,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人作为中间宿主,与这些感染有密切关系.为了解某部来自全国520名新战士弓形虫感染情况,本研究对其进行了血清弓形虫抗体调查,发现有部分人血清特异性抗体增高,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启华;刘长林;闫爱华;金兆清;白雯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死率较高.随着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预后大为改观.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病情常有复发,影响预后.探讨SLE复发的临床特点、诱因和危险因素,旨在提高对SLE复发的认识.
作者:金聂;张秀花;唐福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2001年8月4日,广西百色市某中学发生急性毒鼠强中毒.现将我们抢救其中88例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乃远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病毒性脑炎合并颅内高压综合征临床多见,但合并颅内低压综合征尚不多见.本文收集本院1996年1月至2001年8月期间收治的病毒性脑炎合并颅内低压综合征10例,以探讨其临床表现、治疗和转归.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战风;汪莲开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肝硬化(LC)患者由于防御功能低下,门体分流形成,肝功能受到损害,肠道细菌易位及大量增殖等因素,容易并发细菌感染,尽管广泛使用广谱抗生素,仍然有25% LC患者死于细菌感染.LC常见的细菌性并发症,依次为尿路感染(12%~29%)、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7%~23%)、呼吸道感染(6%~10%);次为肠道感染、胆道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皮肤感染、细菌性脑膜炎、结核病、真菌感染、菌血症(败血症)4%~9%,其中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LC中具特征的细菌感染.
作者:王麟士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重型肝炎治疗比较困难,治疗时间长,病死率高,并发症(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等)常见.近年来在常规护肝、降黄、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加用抗病毒治疗,并日益得到重视.为探讨抗病毒治疗药物膦甲酸钠对重型肝炎的疗效,我院于1999年10月至2001年6月应用膦甲酸钠(商品名可耐,连云港正大天睛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重型肝炎患者3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崔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病)患儿机体血清免疫调理作用紊乱,如低IgG血症,另一免疫调理因子血浆纤维结合蛋白(plasma fibronectin,PFn)对肾病的影响也日益受到重视,动物实验观察到小鼠肾小球硬化的基底膜FnmRNA表达增加和Fn沉积, 认为Fn是形成肾小球硬化的成份之一.我们采用免疫琼脂扩散法观测了62例不同临床期肾病患儿PFn含量的变化.
作者:王俊怡;杨秋格;张晋霞;孙艳霞;李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近年来国内外已有不少文献报道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单一症状的支气管哮喘,即咳嗽变异性哮喘(CVA).这类患者因症状少,不典型,常规的检查(体检、胸片和五官科检查)未能发现异常而易被误诊,延误治疗.本文旨探讨应用常规检测手段确诊CVA途径.
作者:文雄;陈莉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急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易发生危险,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陈旧性心肌梗死对患者健康威胁也很大,预后和梗死的部位有很大的关系,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心率、心肌供血、是否有心律失常、是否吸烟也有很大的关系.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可以既方便又准确地监测患者的心率、心律及心肌供血变化.笔者总结1990年至2000年间144例陈旧性下壁、前壁心梗患者的连续24小时动态心电图,依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与否.对其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等的关系进行分析.
作者:米粮川;王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