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高卫红;赵向东

关键词:结核, 肺, 抗多种药物性, 投药, 吸入
摘要:经菌型鉴定和药敏试验证实,对包括异烟肼(INH)和利福平(RFP)在内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结核药物耐药的结核分支杆菌,为耐多药结核分支杆菌(MDR-MT),由MDR-MT所致的结核病为耐多药结核病(MDR-TB).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严重低钾血症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体会

    我中心近3年来,在加强监护病房(ICU)抢救4例严重低钾血症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现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徐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老年格林-巴利综合征8例分析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发病年龄多在10~30岁,60岁以上很少发病,我科及北京医院神经科1994~2001年共收治78例GBS,其中8例60岁以上患者,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发病机制进行探讨.

    作者:方丽波;刘广志;陈海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疣性胃炎患者症状及胃动力关系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疣状胃炎患者病理改变,临床症状及胃动力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对36例HP阳性及32例HP阴性患者的胃黏膜炎症程度、临床症状进行评分,依靠病情0~3分,症状频率0~3,将临床症状分为5种,并进行胃动力检查.结果两组患者胃黏膜炎症程度及胃动力改变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而总的临床症状评分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但HP阳性组的腹痛症状评分比HP阴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HP感染对疣状炎患者临床表现(疼痛)、胃黏膜炎症程度及胃动力有影响.

    作者:周喜汉;黄赞松;卢运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肾外症状性肾炎4例误诊分析

    肾外症状性肾炎由于其临床症状不够典型,又缺乏敏感性较高的尿液改变,早期很容易误诊,现就我院近几年来4例误诊病例,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蔡维艳;王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机械通气治疗重症钩端螺旋体病肺弥漫性出血临床观察

    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是流行于我国南方诸省及多数省市自治区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为农民中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其中肺钩体病弥漫性出血型是以肺部弥漫性出血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类型.

    作者:余定红;方浩徽;李福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复发性脑梗死160例临床分析

    复发性脑梗死是指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脑梗死,其致残率与致死率均较初次为高,对患者危害较重.我院7年间共收治脑梗死842例,其中复发性脑梗死160例,为脑梗死患者住院总数的19%,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倩;胡泳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带状疱疹误诊4例

    例1,男性,68岁,以心前区持续痛4小时就诊.查体:胸廓及胸壁无异常,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2次/min,闻及多发期前收缩,肝、脾肋下未触及.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多发多源房性期前收缩,偶发室性期前收缩,心肌缺血,心电图不正常.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心绞痛.给予营养心肌、扩张冠脉等治疗,效果不佳.住院第8日,左侧胸壁第4肋间出现簇状疱疹.改抗病毒、提高免疫力及对症治疗,1个月后疱疹消失,心前区痛感及心电图改变持续5个月才完全消失.2年来多次复查心电图均无异常发现.

    作者:张碧灵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纤维胃镜检查咽喉病变54例

    随着纤维胃镜的普及,其用途也愈加广泛,除对上消化道疾病检查治疗外尚可应用于咽喉部的检查,特别是在基层医院专科设备较差的情况下更为实用.现将我院1998~2000年利用胃镜检查的咽喉病变54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HLA-I检测分析

    人类白细胞抗原Ⅰ类分子(HLA-I分子)由两条多肽链构成,一条H链又称重链(43KD),另一条为L链又称为轻链.二者以非共价键的方式结合.HLA-I类分子广泛存在于有核细胞表面,在抗原的提呈及限制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识别靶抗原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作者:任添华;张淑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所致分裂样精神障碍1例

    患者,女,32岁,因乱语、害怕、夜不能眠10天,于2000年5月12日入院.入院前10天,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害怕,不能独处,夜不能入睡,继之出现胡言乱语.

    作者:李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纳洛酮治疗病毒性脑炎7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纳洛酮在治疗病毒性脑炎中的作用.方法回顾调查纳洛酮+传统疗法(A组)治疗病毒性脑炎46例与传统疗法(B组)治疗32例的疗效比较.结果 A组的治愈率为89.13%,病死率2.17%;B组的治愈率为71.88%,病死率为6.25%.A组与B组在发热,抽搐的疗程天数比较,P<0.05;A组与B组在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的疗程天数比较,P<0.01;两组在头痛的疗程比较无差异, P>0.05.使用纳洛酮由昏迷至神志清醒为(21.37±7.53)小时,出院时间A组比B组平均缩短6.12天.结论纳洛酮治疗病毒性脑炎有较显著的疗效.

    作者:刘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毒鼠强群体急性中毒88例

    2001年8月4日,广西百色市某中学发生急性毒鼠强中毒.现将我们抢救其中88例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乃远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霍乱1例报告

    患者,男,48岁,退休工人.因剧烈吐泻8小时, 心悸、头昏2小时,于2001年8月12日6时人院.患者于8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腹部绞痛,继之腹泻,开始为黄色胶冻稀便,渐转为白色豆花便,后为米泔样便,共约15次,每次量约200 ml,无里急后重.起病后有非喷射性呕吐6次,呕吐物为豆花样,每次约50~100 ml.

    作者:王显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肝硬化(LC)患者由于防御功能低下,门体分流形成,肝功能受到损害,肠道细菌易位及大量增殖等因素,容易并发细菌感染,尽管广泛使用广谱抗生素,仍然有25% LC患者死于细菌感染.LC常见的细菌性并发症,依次为尿路感染(12%~29%)、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7%~23%)、呼吸道感染(6%~10%);次为肠道感染、胆道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皮肤感染、细菌性脑膜炎、结核病、真菌感染、菌血症(败血症)4%~9%,其中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LC中具特征的细菌感染.

    作者:王麟士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猫抓病的诊治概述

    猫抓病(Cat-Scratch Disease,CSD)是一种以人局部淋巴结炎为主要特征的自限性疾病,患者多有被猫抓伤或与猫接触的历史.

    作者:李德宪;陈小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洛沙坦和培哚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塑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洛沙坦和培哚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重塑(LVRM)的治疗效应并进行比较. 方法 AMI患者65例,随机分为3组.洛沙坦组22例,培哚普利组22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仅给予硝酸酯类、肠溶阿司匹林、肝素等常规治疗;洛沙坦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洛沙坦25 mg 口服,每日1次;培哚普利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4 mg 口服,每日1次.分别在入院后第1天、14天、6个月时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进行比较. 结果对照组14天及6个月时LVDd、LVDs 较基础值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洛沙坦组与培哚普利组14天及6个月时LVDd、LVDs与基础值比较轻度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小,有显著性差异(P<0.05);洛沙坦组与培哚普利组LVDd、LVDs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培哚普利组咳嗽发生率18%,洛沙坦组无1例发生副反应. 结论洛沙坦与培哚普利具有相似的抗左心室重塑的治疗效应,洛沙坦耐受性更好.

    作者:陈玉善;赵晓燕;赵友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粪便抗原检测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HpSA)检测诊断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98例因上消化道症状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HpSA,同时进行细菌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将后三项检查中二项阳性或细菌培养一项阳性作为诊断HP感染的金标准.结果金标准诊断HP感染,阳性54例,阴性44例.金标准阳性的54例中,HpSA检测阳性为51例,阴性为3例;金标准阴性的44例中,HpSA检测阴性为42例,阳性为2例.HpSA检测诊断HP感染的敏感度94.4%(51/54),特异度95.5%(42/44),准确度94.9%(93/98),阳性预测值96.2%(51/53),阴性预测值93.3%(42/45).结论 HpSA检测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种简便可靠,非侵入性的诊断HP感染的方法,易于临床推广.

    作者:祁小鸣;李萍;毛志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停药后致慢性重型肝炎2例

    拉米夫定因其强有力的抑制HBV复制作用、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给药方便、价格相对低廉等特点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但也有在治疗期间因出现病毒变异和耐药性,导致病情恶化者.本文报告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因停用拉米夫定后导致慢性重型肝炎的发生.

    作者:丁朵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咳嗽变异性哮喘常规检测方法确诊观察

    近年来国内外已有不少文献报道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单一症状的支气管哮喘,即咳嗽变异性哮喘(CVA).这类患者因症状少,不典型,常规的检查(体检、胸片和五官科检查)未能发现异常而易被误诊,延误治疗.本文旨探讨应用常规检测手段确诊CVA途径.

    作者:文雄;陈莉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附睾结核20例临床分析

    附睾结核临床发病较少且易误诊,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0例附睾结核,报告如下.

    作者:刘前桂;赵玉荣;王风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