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春芝
本文对食品致病菌检测方法进行分析,总结运用基因芯片技术的价值,旨在通过方法探究来提高食品致病菌检测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推动检测技术进一步提高,并促进食品产业的稳定发展.
作者:王颖;肖萌;程晓云;李建梅;普荣香 刊期: 2018年第15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数量急剧增加,糖尿病也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重要疫病.膳食管理贯穿整个治疗糖尿病的过程,能有效控制血糖、血脂及血压.基于此,本文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膳食要点进行分析,希望能为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管理提供一定的帮助.
作者:周秋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本文建立了一种从紫花油豆中快速高效分离凝集素的方法,采用PEG-盐双水相体系进行分离,以上相蛋白得率和纯化倍数作为评价指标,分别考察了(NH4)2SO4质量分数、PEG600质量分数和体系pH值三种显著单因素,同时用SDS-PAGE电泳对其进行检测,探究凝集素在PEG600/(NH4)2SO4双水相体系中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双水相体系分离凝集素的优条件为(体系共5mL):3mL25%(w/w)的(NH4)2SO4溶液、1mL 90%(w/w)的PEG600溶液、1mL的粗蛋白提取液、调pH值为7.5,此时上相蛋白得率为42.32%,纯化倍数为3.08.
作者:鲍宗源;布振钱;郝晓妤;吕晓萌;孙靖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本文旨在测定吉林地区生产的紫苏油中脂肪酸的种类及含量,观察不同剂量紫苏油对老龄小鼠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影响,以了解其是否具有抗氧化作用.方法:以吉林地区生产紫苏油进行脂肪酸测定;不同剂量的紫苏油连续给老龄小鼠(12个月龄)灌胃,并设立对照组、核桃油对照组,6周后检测小鼠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本次测定的吉林地区生产的紫苏油中α-亚麻酸占总脂肪酸的62.73%;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的紫苏油、核桃油对小鼠体内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丙二醛的含量上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次测定的紫苏油中α-亚麻酸占总脂肪酸的62.73%,比例高;在本次实验剂量范围内,不同剂量的紫苏油、核桃油可以提高小鼠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的含量,具有抗氧化作用,且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作者:赖亚辉;王再彬;张鑫;张馨达;吴禹玺;张笑通 刊期: 2018年第15期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人们生活稳定、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中,生物技术是一种新兴技术,有着巨大的发展前途,如PCR技术、免疫学检测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等均在食品安全检测中获得广泛使用.其中PCR技术自发明以来,因为快速、灵敏、操作简便的优势在食品安全检测中迅速发展.近年来,PCR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的应用越来越广.
作者:王志强 刊期: 2018年第15期
通过比较目前常用的食品包装材料,对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国际食品包装材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于中国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管理模式,从设立、管理组织、管理、法律适用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发达国家有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高效的管理程序.包装材料的安全和健康管理相对成熟.中国应尽快引入包装材料操作系统并尽快修订相关标准,加强包装材料安全评估和检测能力建设.
作者:邹燕红;罗日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也成为了国民关注的热点,这对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大放异彩,其检测选择性高、准确性好、检测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受到各行业的青睐.本文将从生物检测技术的主要内容以及生物检测在食品检验中的具体应用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杨丽雯 刊期: 2018年第15期
食品安全随着科技发展而备受瞩目,以往检测方式无法紧跟食品变化趋势.为此,为强化食品检测相应安全度,需要推动生物技术融于食品检测当中,将其具备的特异性以及高效率等优势进行发挥.本文先就食品安全以及微生物的关系进行探析,而后就生物技术相关应用进行总结,同时明确食品检测相关应用方向,以期为强化食品安全作出贡献.
作者:董云香;李坤全 刊期: 2018年第15期
ε-聚赖氨酸是一种抑菌谱广、水溶性好、安全性高、热稳定性好、抑菌pH范围广的微生物类防腐剂,因此在食品中的应用越发受到关注.
作者:谢志锋;曾巧云 刊期: 2018年第15期
建立8种人工合成色素测定的糕点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C18色谱柱,以乙酸铵和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430 nm到625 nm,柱温35℃,在此色谱条件下进行检测.结果:该方法各组分检出限为0.07~0.16 mg/kg,线性范围为1.0~50.0 mg/L,加标回收率为95%~10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快速,提高了样品检出灵敏度,能够同时检测8种合成色素的含量.
作者:陈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本文是基于Power Query插件的食品抽检数据分析,使用了动态权值法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2017年天津市食药监局地方抽检数据进行分析.
作者:钱子琪 刊期: 2018年第15期
啤酒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类饮品,市场需求量很大.啤酒酿造过程复杂、历时久,是香味物质生产的重要工序.要想保证啤酒的质量,必须重视发酵工艺.
作者:张荣 刊期: 2018年第15期
国家标准对乳粉中脂肪含量有相关规定,乳粉中脂肪含量是判断乳粉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碱水解法适用于乳及乳制品、婴幼儿配方食品中脂肪的测定.乳粉水解不完全或者提取不完全将会导致测试结果偏低,因此水解和提取是脂肪含量测试关键步骤.本文通过对测试过程的条件解析,为在工作中如何提高碱水解法测定脂肪含量的准确度和工作效率提供参考;精密度是确定检测方法的重复性和再现性不可缺少的过程,精密度好是准确度高的前提条件;准确度表征数据的均值偏离真值的程度,本文通过精密度实验以及准确度实验,验证本方法测试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检测机构大批量乳粉脂肪含量的测定.
作者:吴晓静 刊期: 2018年第15期
食品安全关乎民众的身体健康,加强对于食品安全的检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对食品的微生物检测中,使用PCR技术能够提供较为准确、便捷的检测方式,通过对该技术在不同的检测环境、检测方式和检测样品必选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明确微生物检测较为有效的方式,在防止出现交叉感染的内环境的改变以及微生物检测判定方面提供依据,更好地提高PCR技术的使用可靠性,扩大使用范围.
作者:刘杰;陈璐 刊期: 2018年第15期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发生概率逐年增高,食品质量安全逐渐得到了社会各个领域中相关人士的重视.因此详细分析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笔者希望日后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分析这个问题,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韩晓红;侯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通过对不同的几家超市不同品种的蘑菇中的铅、汞、铁、锌、硒等元素以及伞盖、伞柄等不同位置的金属含量的测量评定,并结合目前现行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来看,绝大部分的蘑菇是符合标准限量要求并可以被正常食用的.但极少数蘑菇仍存在着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现象.
作者:段丽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本文结合潜江市实际情况,阐述了当地小龙虾副产业开发利用的相关问题;先介绍了小龙虾副产业产品开发的必要性;再结合小龙虾副产品开发的实际情况,从完善生产设施、健全服务体系、加大市场宣传,深入阐述了潜江市小龙虾副产品开发利用的路径,达到了优化小龙虾产业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作者:谢程成 刊期: 2018年第15期
人们对于食品质量检验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提升检验的准确性就成了相关企业的重点工作.基于此,本文阐述了科学取样、合理选择设备仪器、控制检验环境、结合实际确定检验方式、严谨规范的检验操作、数据分析和对比检验这些措施对于提升食品质量检验准确性的意义.
作者:王庆利 刊期: 2018年第15期
近些年,食品的安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食品检测也成为了我国重要的工作方向.而食品检测机构设备是进行检验的主要工具,直接关系到检测的质量,加上检测设备的种类和规格较多,价格也比较高,因此必须做好设备管理工作.本文简要地分析了设备管理现状,提出了提高管理水平的措施.
作者:刘鑫;马飞;黄旻捷;何建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是我国而且是世界范围内普遍重视的问题.食品问题无小事.一餐一饭,关乎百姓的身体健康;一饮一食,关涉国计民生.我国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立法较晚,就其发展程度来看,虽然目前已经建立了二十余部相关的法律、法规,但仍然存在一些漏洞.此外,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也由于对食品的安全性认识不够,所以未能进一步完善监管体制.随着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频率提升,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变得越来越必要.相信在政府的推动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下,在食品安全机构自身的努力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会不断的健全和完善.
作者:杜洁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