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先万
目的:为了寻找一种治疗肾小球痰病水肿的高效、速效、康价、副作用小的利尿剂.方法:我们试用低分子右旋糖甙、多巴胺、速尿组成利尿合剂治疗肾小球疾病水肿患者386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04例,使用利尿合剂.对照组182例给予马氏利尿合剂等.两组口服利尿剂等治疗相同.对比两组水肿消失率、水肿消失天数、白蛋白液用量、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水肿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消肿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白蛋白用量与副作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各项P<0.05.结论:利尿合剂是治疗肾小球疾病水肿的一种高效、速效、廉价、副作用少的利尿合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国政;曹梅;周兰珍;杨芳 刊期: 1999年第03期
随着抗结核药物的长期广泛应用,对结核病的治疗取得了很大成绩.但随之而来的结核菌株的抗药问题却日渐增多,特别是多耐药结核病正在不断增多.
作者:梁先万 刊期: 1999年第03期
自1989年发现丙肝病毒(Hepatilis C Virus,HCV)以来,HCV在慢性肝炎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加强,感染HCV后约85%的感染者将转变为慢性肝炎,20%~30%终进展为肝硬变甚至肝细胞癌.因而,抗HCV治疗在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治疗中显得尤其重要.
作者:陈永鹏;章廉 刊期: 1999年第03期
自70年代以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发病率增加了65%,已列新发恶性肿瘤的第5位[1].尽管在过去30年里NHL的5年生存率已从31%上升至52%,但同期的病死率也几乎翻了1倍多.滤泡型NHL占低至中度恶性NHL的绝大部分,其特征是:呈滤泡型生长,带有B细胞免疫表型,t(14;18)染色体易位,在几乎所有亚型均有bcl-2原癌基因的重排,bcl-2基因产物的过度表达阻滞淋巴瘤细胞的凋亡[2].
作者:严智昌;贾廷珍 刊期: 1999年第03期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主要存在于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粘膜表面的外分泌液中,是机体公共免疫系统(CMIS)的主要抗体,在局部免疫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免疫反应在一些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检测结石性慢性胆系炎症患者胆汁中sIgA含量变化,探讨其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俞毅君;王毓璈;徐德征;胡铭荣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肺部疾患,其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哮喘发病率接近1%[1].对我院哮喘门诊收治的282例50岁以下的支气管哮喘某些发病因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晓萍;应祝安 刊期: 1999年第03期
自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urrent Abltion,RFCA)根治预激综合征(Wolff-Parkinson-White,WPW)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开展以来,体表心电图与旁道(Accessery Pathways,AP)定位的相关关系有多篇报道[1~11],尤其是对左右游离壁AP定位准确率高,左侧游离壁AP定位准确率可接近心内膜标测水平达98%[12],右游离壁AP定位准确率不及左侧游离壁高仅达92%[13],但左右间隔AP体表心电图定位鉴别诊断难度大,定位准确率低.根据Rodriguez[14]和Epstein[15]研究结果,结合我们临床研究现综述如下.
作者:田福利;杜日映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晚近不少研究提示,许多重症非甲状腺疾病也可引起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代谢变化,且在一些重危患者中其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与甲状腺激素(T3、T4)水平有明显相关性[1].收集我院1996年8月~1998年6月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观察不同程度、不同病因及治疗前后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并探讨其关系和对预后评价的意义.
作者:易春涛;曾旭初;幸志强;潘传四;李玲 刊期: 1999年第03期
1碘对人体的作用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人体内总碘含量为2.5~36mg,甲状腺有浓聚碘的功能,甲状腺内碘浓度是血液的的40倍,占全身总碘量的70%~80%,其余分布于血浆、肌肉、肾上腺、皮肤、中枢神经系统、卵巢、胸腺等.人体每天需碘量4~6岁90μg/d,7岁~10岁120μg/d;青春期成人150~200μg/d,哺乳期妇女200μg/d以上.
作者:李蓓 刊期: 1999年第03期
多发性骨髓瘤起病隐袭,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高达54%~100%[1],以肾脏损害为首发表现者多见,更易误诊.本文收集近10年收治的31例多发性骨髓瘤致肾脏损害的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程卫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为分析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其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插入/缺失(ACEI/D)多态性的关系.方法:用PCR方法分析117例脑缺血、19例脑出血ACEI/D多态性和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SASS分析软件分析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DD基因型频率和D等位基因频率比较:脑卒中组显著高于正常时照组;有脑卒中家族史脑缺血患者显著高于无家族史者.高血压组与正常时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别.脑出血组的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脑缺血组,脑缺血组舒张压值显著高于脑出血组,两组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脑缺血组,脑缺血组舒张压值显著高于脑出血组,两组高血压发生率及血压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所有脑卒中患者的HDL-C均低于对照组.结论: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DD基因型、脑卒中家族史、吸烟、左心室肥厚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宋艳丽;张宇清;孙新艳;陶贞寅;张麟;张建;刘力生 刊期: 1999年第03期
肺结核这一严重损害身体健康的传染病,虽然近年来患病率逐年递减,但是,随着人口基数的不断增加,患者仍较多.及时、准确地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和愈后有很大影响.尤其是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它常是由大量的结核杆菌一次侵入血液循环,所引起的急性全身血行播散型结核病的一部分.
作者:卢克成;李凤花;王长忠;马天宝;史振升;杜桂芝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我院自1988年~1998年9月间共收治甲减患者52例,其中23例人院前曾被误诊过,误诊率高达44.2%.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降低误诊率,现将误诊类型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卜瑞芳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缺血预适应是Murry等人[1]于1986年早提出的,此后,这一现象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已被证实[2~4].但在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脊髓,这方面的研究则很少.自Matsuyama [5]在1997年在世界上首次报道了一组小猎兔犬的脊髓缺血预适应研究结果后,国内范涛[6]也报道了一组新西兰大耳白兔的脊髓缺血预适应现象,目前尚无其他人报道类似的研究结果.
作者:黄庆;李铁林 刊期: 1999年第03期
1资料和方法我院于1997年4月间对全校部分中老年知识分子进行体检.检查总人数:1057例,男795例,女262例.男女之比约3:1,年龄31岁~88岁,平均年龄56岁,由专业人员按常规检测血压.诊断标准:依据(World Heath Organiation WHO)建议,正常血压:收缩压18.6kPa以下,舒张压12kPa或以下.
作者:刘安银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缺血性脑血管病占全部脑血管病的43%~65%,且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复发率高达20%~40%.本病的病理改变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阻塞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急性期的治疗应尽快恢复脑血液循环,控制脑水肿,增强脑保护,以达到大限度地减轻脑损伤.要达到上述治疗目的,从理论上讲,溶栓治疗是具针对性的.现将临床疗效及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作者:赵晓萍;冯辉;罗护球;崔可文 刊期: 1999年第03期
内皮素(ET)为具有强烈缩血管作用的生物活性多肽,它对脑血管疾病的影响已引起关注;近年来认为自由基损伤在脑梗塞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此外脑梗塞与红细胞变形性(RCI))及血小板聚集(PA)的关系已被人们所认识.
作者:唐扬章;许庆源;冯志强;林桂英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上消化道出血在尿毒症患者中常见,本文对1990年1月~1998年1月的112例尿毒症并上消化道出血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王新本;侯春阳 刊期: 1999年第03期
80年代以来,钙拮抗剂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入空前鼎盛时期,其应用范围已涉及心血管系统的诸多疾患.然而,随着钙拮抗剂应用的增加及资料的积累,钙拮抗剂在某些过去被认为是适应证的心血管疾患中的治疗价值,已引起争议和面临挑战[1~3].这些问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近年来钙拮抗剂应用中争议大的几个问题进行综述.
作者:林宪如;张善同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由于长期代谢紊乱控制不良,引起下肢血管、神经、肌肉及皮肤的损害加之感染就形成了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DF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1].
作者:卜秦琍;孙洪芳 刊期: 199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