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产防返流食管内支架在食管下端狭窄中的应用

苏国强;马建华;刘春华;房建军;裴跃华

关键词:食管狭窄, 金属支架, 放射学, 介入性
摘要:目的:评价国产防返流食管内支架在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食管下端狭窄中的可行性.方法:12例食管下端狭窄病例行国产CAES-Ⅲ防返流不锈钢食管内支架植入术.结果:12例患者吞咽困难均明显改善,1例于支架植入术后1.5个月发生支架上移,其余患者支架位置良好.结论:国产防返流食管内支架性能良好,在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食管下端的狭窄可作为首选支架.
医学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对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超声表现,并以形态、边缘、纵横径比、内部及后方回声、有无钙化和血流丰富程度为观察指标比较双侧乳腺癌在声像图表现上的相似性.结果: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分布部位以外上象限居多,多表现为不规则分叶或伪足状;边缘毛刺征,界限不清;肿块纵横比大于1;内回声光点粗大而不均匀;常见砂粒样钙化灶;后方回声衰减;血流信号丰富.18例 (31.0%)双侧乳腺癌的声像图表现具有相似性,而另外40 例(69.0%) 则不具有相似性.结论:原发性双侧乳腺癌具有类似原发性单侧乳腺癌的二维声像图表现及血流分布特征,第二癌与第一癌相似性较低.

    作者:娄丽;丛新丽;马玉香;李吉昌;于国放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CT灌注成像对兔急性肾功能衰竭前期诊断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实验性兔急性肾功能衰竭前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兔后腿肌注50%甘油等渗盐水10ml/kg,建立急性肾小管坏死性肾功能衰竭(ARF)动物模型,分别在注射前与注射后6h行CT灌注成像,使用GE Perfusion 2软件测量肾皮质的CT灌注参数值,包括血流量(RBF)、血容量(R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与临床常规指标血肌酐、尿素氮比较其灵敏性.结果:注药前后RBF为(867.75±149.89)ml·min-1·100g-1 VS (557.05±222.83)ml·min-1·100g-1,RBV为(74.69±12.84)ml·100g-1 VS (41.72±18.93)ml·100g-1,MTT为(4.70±1.27)s VS (4.92±1.04)s,PS为(26.24±5.20)ml·100g-1 VS (54.73±10.77)ml·min·100g-1.前后对比,肾皮质RBF、RBV降低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PS值显著增高(P=0.01),MTT较注药前略有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注药前后6h的血肌酐、尿素氮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CT灌注成像能准确显示出实验性兔ARF前期的血液动力学变化,较常规血肌酐、尿素氮检查灵敏,对ARF前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晓晟;许建荣;华佳;范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高度近视眼后巩膜改变相关因素的评价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后巩膜形态改变与眼轴长度、近视程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ATL超9型APOOGE-8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0~10.0MHz.对26例正常眼,36例轻中度近视眼,51例高度近视眼后巩膜进行观察.并对26例正常眼,17例轻中度近视眼,26例高度近视眼的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进行检测.结果:轻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的眼轴长度与近视程度呈正相关性.两者之间的直线回归方程Y=-3510.3+1668.1X,R=0.9432,P<0.0001.后巩膜形态改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高度近视眼组、轻中度近视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A血流参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高度近视组的CRA、PCA的收缩期(PSV)、舒张期(EDV)、平均血流速度(AV)均减低,CRA的阻力指数(RI)升高(P<0.05).轻中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血管、睫状血管系统血供不足与后巩膜形态变化的类型、眼轴长度、近视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密切相关,是引起高度近视眼病理性眼底改变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程瑞萍;赵敏;秦力维;郑英;曹敏丽;常虹;吕建红;侯晓斌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螺旋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 neoplasm,PRN)临床少见,因临床症状无特征性,生长范围广泛,部位深在,依赖临床定性诊断有相当难度,而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有重要的意义.收集我院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螺旋CT资料,分析其表现,旨在提高对腹膜后肿瘤的诊断水平.

    作者:李长喜;李海龙;陈洁;戴志龙;李胜亮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不典型部位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螺旋CT影像学表现(附36例报告)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ibrous dysplasia of bone, FDB)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良性骨肿瘤样病变,全身骨骼均可发病,以四肢骨为多见,其次可见于骨盆、肋骨、头颅等不典型部位.本研究收集我院自2000年10月~2005年10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不典型部位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合病理改变分析其CT表现,以探讨螺旋CT的诊断价值.

    作者:戴志龙;李金保;姚丽霞;李海龙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

    目的:探讨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包括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密度及强化特征.结果:7例肿瘤位于胰头2例,胰体尾部4例,异位胰腺1例.7例瘤体均为囊、实混合性,1例肿瘤内有出血灶,3例肿瘤有钙化,增强后实质部分均有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有相对特征性CT表现,CT对确定手术方案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萍;王淑红;石岩;赵燕鸣;张在人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肺朗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

    患者 男,28岁.因咳嗽、咳痰2年,气短1年,加重2个月入院.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咳嗽,均为晨起咳嗽,伴少量粘痰,易咳出,未予诊治.

    作者:斯琴;陆菁菁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腹膜后巨大黏液性脂肪肉瘤1例

    患者 男,44岁.间断性腰背部疼痛伴腹胀、尿频1个月.查体:腹膨隆,无胃肠型及蠕动波,中下腹可触及圆形肿物,表面光滑,质韧,活动度欠佳,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

    作者:王清涛;田静;包刚;韩慧敏;石连臣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眼外肌增粗的CT分析

    眼外肌增粗较常见,笔者搜集了24例眼外肌增粗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其CT表现.

    作者:吉六舟;李洪涛;孙国运;刘义康;李硕清;杨建林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超声诊断胎儿多指(趾)畸形1例

    孕妇 26岁.孕2产0,孕33周5天.超声所见:双顶径8.1cm,头颅光环完整,脑中线结构居中,脊柱连续性好,胎心138次/分,股骨长6.4cm,胎儿双侧小指(趾)外侧分别生有赘生指(趾).

    作者:骆瑾;王立平;刘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临床孤立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临床孤立综合征(clinically isotated syndrome,CIS)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中枢神经系统综合征,为多种脱髓鞘疾病的首发表现,早期预测CIS的转归对选择优化治疗方案极为重要,本文就其临床及MRI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增进对临床孤立综合征的了解.

    作者:刘亚欧;于春水;李坤成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彩超引导定位移植肝活组织穿刺检查的安全性评价

    目的:评价彩超引导定位移植肝脏活组织穿刺检查的安全性.方法:分析2002年4月~2005年12月间,我中心肝脏移植受者中186例次彩超实时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的安全性及与穿刺方法、凝血功能和穿刺次数之间的关系.结果:141例肝穿活检中除1例出现肝内出血合并胆瘘外,未出现任何穿刺相关并发症.结论:凝血功能轻度异常患者进行肝穿刺活检是安全的,而穿刺方法、穿刺次数在本组研究中与肝穿刺活检的安全性无明显相关;彩超引导定位移植肝组织穿刺活检是一种具有较高安全性的诊断方法.

    作者:任秀昀;邹卫龙;张伟;岳扬;臧运金;沈中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肺曲霉菌病1例

    患者 男,39岁,农民.近5个月来间断性咯血3次,无咳嗽.常规X线胸片和CT发现左下肺类圆形小结节,直经为10mm,内缘有一气体影,局部胸膜有粘连牵拉,增强后病灶不强化(图1~3).CT导引下穿刺活检,镜下见曲菌菌丝及孢子.手术后病理诊断:曲霉菌病.

    作者:俞士华;查二南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多层螺旋CT高分辨率联合扫描在鼻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鼻骨骨折占面部外伤骨折的59.3%[1],且大多涉及法律纠纷.鼻骨骨折的诊断在法医学鉴定及面部整容中有重要意义. 我院对96例鼻区外伤患者进行冠状位、轴位联合扫描,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本祥;阴祖栋;李刚;张波;刘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腹膜后纤维化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探讨腹膜后纤维化(retroperitoneal fibrosis, RPF)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1996年11月~2006年2月收治的15例腹膜后纤维化患者的X线、B超、CT及MRI表现.结果:RPF的影像学表现为腹膜后弥漫性斑块或肿块及腹膜后脏器的浸润,多伴有肾盂输尿管扩张积水.结论:CT和MRI在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断中起重要作用,并能进行分期及疗效监测.X线和B超对RPF的诊断起辅助作用,综合分析X线、B超、CT、MRI影像学表现有助于RPF的诊断.

    作者:毕东滨;连庆峰;李善军;王法成;马庆铮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60例不典型异位妊娠的超声诊断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及时准确地做出诊断极为重要.B超的临床应用使得异位妊娠的诊断率提高,本文对我院60例不典型异位妊娠分析如下.

    作者:顾燕;茹彤;戴晨燕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十二指肠长条异物2例

    十二指肠自身结构的特殊性及复杂性导致十二指肠异物难以自行排出.我院遇到2例吞入相同异物均卡在十二指肠降段多天未排出,现就其X线表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磊;李晓辉;牟宗海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纵隔支气管囊肿CT误诊1例

    患者 男性,29岁.因体检发现纵隔肿物17天入院.无胸、背痛及胸闷、气促、呼吸困难,无咳嗽、咳痰及咯血.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及胸膜摩擦音.

    作者:彭晋;吴贵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超声检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

    目的:评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肱动脉内皮功能.方法:选取5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应用高频超声测量静息状态下、反应性充血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肱动脉内径,并计算反应性充血和硝酸甘油诱发的内径百分变化率.检测血胰岛素抵抗(IR-HOMA)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反应性充血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而两组对硝酸甘油的反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D1%)与IR-HOMA呈负相关(r=-0.243,P=0.030).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早期即存在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

    作者:赵庆华;李新;付广文;辛兆芹;白霞;李晓君;张改英;常爱林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煤矿工尘肺分析

    煤工尘肺是煤尘在患者的肺部大量沉积而引起的疾病.为了对煤工尘肺的诊断和早期的防治提供依据,本文对963例煤工胸片进行分析.

    作者:刘群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医学影像学杂志

医学影像学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