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方法治疗长骨骨化性纤维瘤刮除术后骨缺损

郭义柱;张伯勋;陶笙

关键词:骨化性纤维瘤, 骨缺损, 骨膜
摘要:目的:介绍一种长骨骨化性纤维瘤刮除术后骨缺损修复的新方法;并总结其治疗效果.方法:对3例长骨骨化性纤维瘤,在经手术彻底刮除病灶后所形成的包容性骨缺损的血肿内,植入自体骨膜碎片,通过术前、术后影像学对比和临床功能进行评价.结果:经3~6年随访,X线片显示成骨良好,骨缺损修复,病变未复发,肢体功能正常.结论:长骨骨化性纤维瘤属良性肿瘤,发病率较低,术前易误诊,术后易复发.病灶彻底刮除,在骨缺损区血肿内植入自体骨膜碎片,是治疗骨化性纤维瘤的有效新方法.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掌腱膜挛缩症长期误诊26例报告

    自1985年1月~2000年1月15年间共收治掌腱膜挛缩症26例,初诊全部误诊,长达20年,丧失了佳治疗时机,教训深刻,报道如下:

    作者:邓忠虎;王玉禄;周凤莲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SOCON内固定术和三种融合方法治疗腰椎滑脱

    目的:观察运用SOCON内固定技术加上后外侧横突间植骨、椎体间植骨和椎体间Prospace界面融合器三种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从1995年10月~2000年9月,共46例,用SOCON脊柱内固定行复位和固定,24例椎体间Prospace界面融合,4例行椎体间植骨融合,18例行小关节后外侧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45例Ⅰ°、Ⅱ°滑脱患者,全部达到解剖复位,1例Ⅲ°滑脱复位70%,随访6~60个月,平均28个月.X线片显示46例全部融合,未形成假关节,复位和椎间高度无丢失,未出现螺钉松动和折断征象.临床症状:优18例,良26例,可2例.结论:SOCON内固定系统具备复位良好、固定确定.三种融合方法均取得满意融合率.

    作者:张继东;张钟元;程光齐;周健;刘中远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下胸腰椎椎管内肿瘤18例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下胸腰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表现和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37例下胸腰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18例曾分别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多者达6次,少者1次.结论:下胸腰椎管内肿瘤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MRI定位定量准确,对病变检出率高,较X线、CT更早发现椎管内病变,是诊断椎管内肿瘤先进的方法.

    作者:朱宝林;张辉;徐栋;谭炳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Legg-Perthes病动物模型设计与评价

    目的:设计制作静脉回流受阻Legg-Perthes病动物模型,并对其进行观察评价.方法:选择健康杂种幼犬20只,雌雄不拘.采用自身对照方法,一侧髋用来实验,一侧髋作为对照.应用套针经皮于大转子下方穿入股骨颈中央达股骨头颈部骺板远侧,注入lml医用TH胶.于实验不同时期行骨骺骨内压、X线、CT检查,组织标本行常规病理检查.结果:实验制作了影像及组织病理变化类似于人类Legg-Perthes病的动物模型.结论:此模型设计合理,制作方法简单,重复性较强.

    作者:闫宏伟;王坤正;时志斌;刘安庆;张开放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不典型臀肌挛缩症的治疗

    臀肌挛缩症多由反复臀部肌肉注射引起臀部肌纤维化挛缩所致.不典型病例由于未能早期诊断而贻误治疗.1994年3月~2000年3月收治不典型臀肌挛缩症病例15例,采用沿大转子后上入路松解手术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周国顺;陈成冬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大段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的临床应用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应用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治疗近关节骨肿瘤切除后遗留大块骨缺损.就随访资料完整、且随访时间超过5年的70例进行临床分析.异体骨移植长度8~25cm.普通髓内钉固定25例,交锁髓内钉固定21例,螺栓固定22例,钢板固定2例.结果:70例患者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0.5年(5~22年).异体骨愈合68例,不愈合2例.主要并发症:肿瘤局部复发8例,感染7例,骨折3例,关节面塌陷6例,关节强直2例.关节功能按Mankin标准评定:优23例,良19例,中12例;满意率78.2%.结论: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是修复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有效手段,但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作者:纪方;刘植珊;孙庆斌;蔡郑东;陈舰;顾雄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扩髓与非扩髓髓内钉术中小腿后深间室压力观察

    目的:通过扩髓与非扩髓髓内钉术中小腿后深间室压力观察,比较两者对小腿筋膜间室压力的影响.方法: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33例.扩髓组17例,非扩髓组16例.记录麻醉后牵引前、牵引后、术前、进钉、锁钉、锁钉后、手术后小腿后深间室压力.扩髓组记录插导针、依次扩髓时的压力.健肢在麻醉后、术后测压对比.结果:受伤后肢体的后深间室压力均大于健侧肢体(P<0.05),扩髓时小腿后深间室压力急剧升高(33~109mmHg).扩髓后压力有所下降,但进钉时由升高至高峰(31~114mmHg).非扩髓组进钉时小腿后深间室压力相比较小.髓内钉进入髓腔后锁钉时,扩髓组压力比非扩髓组压力低(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小腿后深间室压力都下降至接近术前.结论:虽然闭合复位、髓内钉插入、扩髓时会导致小腿筋膜间室压力增高,但是短暂的.同时扩髓与非扩髓对小腿筋膜间室压力的影响基本一致,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林研;董天华;印心奇;李国风;李旭;唐淑惠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β-七叶皂甙钠对缺血再灌注骨骼肌的影响

    目的:探讨β-七叶皂甙钠对缺血再灌注骨骼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0只,建立左后肢缺血模型.缺血3.5h的肢体恢复血流前30min内自腹壁浅动脉灌注林格氏液,含β-七叶皂甙钠的林格氏液各15ml,然后恢复肢体血液循环3h.实验结束后测量左右胫前肌大强直收缩张力、抽取左侧静脉血测定血清肌酸肌酶(CK)、乳酸脱氢酶(LDH),取左胫前肌标本作病理及电镜切片检查.以本院1998~2001年57例上臂、前臂、腕部、手掌及下肢离断患者为观察对象.术后用β-七叶皂甙钠治疗者31例为试验组,对照组26例采用传统疗法.观察病人患肢肿胀消退时间,直至恢复正常为止;同时观察有无张力性水泡出现.结果:β-七叶皂甙钠组左右胫前肌大强直收缩张力之比、血清CK、LDH、电镜及病理观察均较对照组组有显著改善.临床上β-七叶皂甙钠组患肢肿胀消退时间及肿胀程度均有显著性改善.结论:β-七叶皂甙钠能够缓解组织水肿,保护缺血再灌注骨骼肌.

    作者:杨发民;曾炳芳;张长青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DFRS椎弓根钉钢板系统在腰椎滑脱症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DFRS椎弓根钉钢板系统在腰椎滑脱症中的应用.方法:采用DFRS椎弓根钉钢板系统,治疗腰椎滑脱46例.结果:术后随访1~3年,41例完全复位,复位率89%,术后41例患者患肢疼痛症状消失.结论:DFRS,设计合理,操作比较简便,采用钛合金,不影响以后CT、MRI检查,手术复位效果好,符合生理需要,临床效果满意,其不失为一种即经济又方便的治疗技术.

    作者:陈学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新型异种块型植骨材料修复前臂节段性骨缺损

    目的:观察分析新型异种块型植骨材料对前臂节段性骨缺损的治疗效果,及其临床应用方法.方法:对12例前臂外伤性骨缺损患者采用新型异种块型植骨材料进行治疗.新型异种块型植骨材料由脱抗原大块牛松质骨载体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复合而成.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随访8~36个月,平均16.5个月,所有病例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5个月,术后无免疫排斥、感染、骨不连、畸形愈合和再发骨折等并发症,治疗效果优6例,良3例,可3例,优良率75%.植骨术后7、14和21d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术前及自体骨移植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新型异种块型植骨材料为自体骨和同种异体骨的良好替代材料,应用中无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组织相容性良好.

    作者:郭征;刘建;罗卓荆;胡蕴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胸腔镜下脊柱侧凸前路松解术(二)

    3 手术并发症对于脊柱的前路松解来说,胸腔镜提供了一种安全的微创方法.故而发生一些并发症的危险可以得到避免.电视胸腔镜手术的一些潜在的并发症与开放手术相同,分述如下:

    作者:朱晓东;李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腰椎小关节病的诊断与治疗

    下腰痛作为一种多发病,病因一直未明.本文通过对腰椎小关节解剖的回顾,从而对引起下腰痛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腰椎小关节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詹玉林;范家伦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新方法治疗长骨骨化性纤维瘤刮除术后骨缺损

    目的:介绍一种长骨骨化性纤维瘤刮除术后骨缺损修复的新方法;并总结其治疗效果.方法:对3例长骨骨化性纤维瘤,在经手术彻底刮除病灶后所形成的包容性骨缺损的血肿内,植入自体骨膜碎片,通过术前、术后影像学对比和临床功能进行评价.结果:经3~6年随访,X线片显示成骨良好,骨缺损修复,病变未复发,肢体功能正常.结论:长骨骨化性纤维瘤属良性肿瘤,发病率较低,术前易误诊,术后易复发.病灶彻底刮除,在骨缺损区血肿内植入自体骨膜碎片,是治疗骨化性纤维瘤的有效新方法.

    作者:郭义柱;张伯勋;陶笙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颈椎间盘退行性疾病

    颈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是以颈椎间盘退变为主所引起的一组疾病.因颈椎间盘退变程度不同可分为:颈椎间盘膨隆、突出、脱出症.表现为颈椎神经、脊髓、血管等受压的症状、体征.

    作者:买尔旦·买买提;欧阳甲;艾尔肯·萨德尔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立体分割的肌腱段组织体外培养的组织学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区域的肌腱组成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的增殖能力及行为学差异.方法:将鸡Ⅱ区趾深屈肌腱立体分割成四区:腱外膜组织、外膜下腱组织、亚中心腱组织、中心腱组织.两相同区域肌腱组织按间隔0.5、1、2mm三种排列方式培养于24孔培养板中,每种排列方式培养5孔.完整肌腱段组织也以相同方式培养作为对照.每天计数每种排列方式细胞游出数目、方向及来源.培养第9d作组织学检查.结果:细胞游出早、数目多的组织为腱外膜组织,其它依次为亚中心腱组织、中心腱组织、外膜下腱组织.两腱外膜组织间距越小细胞游出越早,而其它区域的肌腱组织则相反.组织学检查显示培养第9d的中心腱组织,其腱内膜细胞比培养前增多;而培养第9d的完整肌腱段组织的中心腱组织区域,其腱内膜细胞比培养前减少,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不同区域的肌腱组成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的增殖能力及行为存在差异.

    作者:崔志明;汤锦波;谢仁国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终板在脊柱椎间植骨融合手术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椎体终板在脊柱椎间植骨融合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犬为实验动物,用自身对照,随机在L4、5和L6、7制成保留终板(实验组)和不保留终板(对照组)的脊柱前路椎间植骨融合模型,比较术后4、8、12周植骨间隙抗扭转的情况;用未手术之腰椎间隙制成保留终板和不保留终板的植骨模型,比较其抗压性能.结果:(1)抗压实验:引起保留终板间隙出现1mm位移的应力显著>对照组(P<0.05).(2)抗扭转实验:4周时实验组抗扭转强度<对照组;8周时两组趋于相等;12周时两组完全一致.结论:(1)保留终板椎间融合的抗压强度明显优于不保留终板者.(2)保留终板椎间植骨融合早期的骨愈合强度<未保留终板者,但手术稍后阶段,两组骨愈合强度趋于相同.

    作者:焦文仓;任先军;周跃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尺骨延长矫正前臂畸形

    目的:探讨尺骨发育不良所至的前臂畸形的手术矫正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采用单臂肢体延长器对短缩的尺骨进行渐进性延长.共治疗5例患者,其中4例尺骨发育不良是由尺骨骨软骨瘤造成,1例由内生软骨瘤所至.结果:5例尺骨分别延长3.5~5.2cm,平均4.2cm.脱位的桡骨小头全部复位,肘内翻及腕关节内收畸形均获得不同程度矫正.结论:对尺骨发育不良造成的前臂畸形行尺骨渐进性延长是一个简便且疗效颇佳的治疗方法.

    作者:于振武;刘玉昌;王汉林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髋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31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髋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发病、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观察31例髋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发病特点,并对X线、CT、MRI检查进行评价.结果:髋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以青年女性多见,多有外伤史,病程长,症状进行性加重,关节功能多无明显受限,易出现骨关节破坏.X线、CT、MRI检查有特征性表现,其中MRI是诊断髋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敏感性指标.结论:髋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并不少见,典型者据临床表现及X线可作出诊断,必要时行MRI进一步明确诊断.

    作者:何伟;方斌;张庆文;刘少军;张德兴;樊粤光;袁浩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小切口研磨法治疗(足母)外翻

    目的:介绍小切口研磨法治疗(足母)外翻的手术方法.方法:应用自行研制的磨钻经皮肤小切口切除第一跖骨头内侧的部分骨质,缓解(足母)外翻疼痛.结果:从1994年6月~2000年12月共治疗患者57例(81足),随访46例(61足),随访时间5~38个月(平均23.5个月),术后优良率93%.结论:小切口研磨法适用于单纯(足母)外翻患者(外翻角<35°,第1~2跖骨间角<15°).该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无需内固定,操作简单等特点.

    作者:张光武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兔Perthes病模型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兔Perthes病模型的结果.方法:抽取5~7ml自体骨髓,结合钻孔减压植入Perthes病模型.结果:自体骨髓移植组坏死骨修复较空白对照组活跃,骺板损伤处可见少量软骨细胞,单纯钻孔组以纤维修复为主.结论:自体骨髓移植对Perthes病模型的坏死骨修复有一定的帮助,但不能修复钻孔所造成的骺板损伤.

    作者:严军;董天华;杨照耀;董启榕;郑祖根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主办: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