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伟;李书忠;康妙霞;陈云红
目的:分离胃癌蛋白质组,找出胃癌组织的差异蛋白质点,为进一步鉴定胃癌的差异蛋白质打下基础.方法:利用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2-DE)分离胃癌组和正常胃粘膜对照组总蛋白质,并通过优化的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分析电泳图谱.结果:在胃癌组织中点检测共有蛋白质点1 147个,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点检测共有蛋白质点1 079个,发现两者间共有164个差异蛋白质点,其中41个点仅在胃癌组织中表达,27个点仅在正常胃粘膜中表达,39个点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57个点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结论:通过优化的双向凝胶电泳和图像分析技术对胃癌蛋白质组进行研究,获得了胃癌蛋白质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蛋白质点.为进一步利用质谱分析技术做差异蛋白质鉴定奠定了基础.
作者:马波;赵吉生;宋燕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特点包括:转氨酶异常;血浆总球蛋白,γ球蛋白,或IgG升高;血循环中有自身抗体;常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甲状腺疾病);肝穿活检为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中-重度慢性活动性肝炎,无胆管损伤;免疫抑制剂治疗常有效[1].现报告1例经血清生化学(肝功、免疫球蛋白等、自身抗体)病理检查并除外其他肝损害病因后,确诊为AIH.
作者:李笠;蓝宇;梁学亚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长期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asal contin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治疗效果及ESS嗜睡量表评分值变化.方法:应用CPAP呼吸机治疗20例OSAHS,并用夜间多导睡眠图及Epworth嗜睡评分量表(ESS)判断CPAP治疗OSAHS的效果.结果:CPAP治疗压力8~12 cmH2O,平均压力为(10.7±1.0)cmH2O.治疗后患者病情明显改善,各种临床不适基本缓解,睡眠时呼吸紊乱指数(AHI)由治疗前70.0±40.1降低至治疗后的11.0±5.1(P<0.001),夜间低血氧饱和度由治疗前的(67.7±10.3)%升高至治疗后(88.6±3.5)%(P<0.001),氧减饱和指数(ODI4)由治疗前的73.3±34.8降低至治疗后的4.8±2.7(P<0.001),大血氧氧饱和降低数由治疗前的(28.9±9.4)%降低至治疗后的(9.5±4.1)%(P<0.001),ESS嗜睡量表评分由治疗前的14.9±1.2降低至治疗后的7.0±0.6(P<0.001).结论:CPAP的应用明显改善夜间气道阻塞,纠正了患者夜间低氧及呼吸暂停,并能减少患者日间嗜睡,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黄建浩;李善群;吴晓丹;励雯静;钮善福;白春学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门诊抑郁症患者用药情况,研究其因患抑郁症而导致的年经济负担,评价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的疗效以及对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多中心合作研究,对652例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患者进行用药情况和经济负担相关信息调查.其中180例用帕罗西汀治疗6个月,采用HAMD-17、HAMA和SF-36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6个月进行疗效与生命质量评价.结果:(1)抑郁症门诊患者用药SSRIs占主导地位(90.18%);(2)上海市门诊抑郁症患者的年经济负担高达1.33亿元,其中因门诊治疗抑郁症患者而花费的直接医疗费用为0.67亿元;(3)抑郁症门诊患者的生命质量显著下降(QOL<50分),但治疗后QOL评分显著提高(>70分,P=0.00),并且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的缓解率(HAMD或HAMA<8分)分别达70%和88%.结论:抑郁症会对患者、家庭以及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但如果及时给予治疗,帕罗西汀能显著改善抑郁和焦虑症状和提高其生命质量.
作者:刘文娟;季建林;吴文源;史以珏;王崇顺;陈兴宝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室间隔穿孔(VSR)的外科治疗方法和结果.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7例,女性1例,年龄62~74岁,平均年龄67.5岁,均有急性心肌梗死史,4例有高血压病史,2例有糖尿病史,6例合并室壁瘤.心功能NYHA Ⅲ级6例,Ⅳ级2例.术前射血分数(EF)值33%~71%,平均54.5%.患者心肌梗死至手术的间隔时间平均为5.4周.所有患者均采用牛心包补片旷置室间隔穿孔,7例患者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平均2.7支/例.结果:手术死亡2例,死亡率25%.其中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于术后32 d死亡,另1例因肾功能不全于术后6 d死亡.存活6例随访3~24个月,平均13.2个月,无晚期死亡,无心血管事件.心功能NYHAⅠ级5例,Ⅱ级1例.术后EF值50%~66%,平均58.3%.结论:掌握适当的手术时机、完善的术前准备、积极的围手术期治疗、准确的手术操作和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能有效地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患者的死亡率,改善其预后.
作者:蔡俊锋;赵强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休克型异位妊娠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04年10月-2006年2月间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26例休克型异位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休克型异位妊娠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平均为44.8±12.4 min,无一例中转开腹,没有发生手术并发症.结论:对休克型异位妊娠,在理想的麻醉、心血管监护及积极治疗休克同时行腹腔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杨东华;杨来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6岁,因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伴阴道流血10 d,检查发现盆腔肿块7 d,于2006年2月2日入院.绝经2年,未婚,否认有性生活史,未定期行妇科检查.1个月前因头晕、恶心、呕吐外院拟诊脑梗死住院予对症治疗.2003年有脑出血史.入院时神志清楚,行动稍迟缓,表达欠佳,面颊赤红,双巩膜稍黄染.腹部可触及如孕8个月大小肿块,质硬,活动差,无压痛.
作者:黄卫红;屠蕊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术在血栓负荷较大的急性心肌梗死直接介入治疗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0例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提示血栓负荷较大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直接介入治疗时采用血栓抽吸术对梗死相关血管内血栓进行抽吸,观察抽吸前后的血栓负荷和血流情况.结果:30例患者冠脉造影均提示大量血栓征象,有23例抽吸出块状红色血栓,7例仅抽吸出结晶样白色血栓,抽吸后梗死相关血管血栓负荷明显降低,血流TIMI分级较术前明显改善(0.1±0.4 vs.2.4±0.8, P<0.001).30例患者均取得直接介入治疗成功,术终梗死相关血管血流TIMI分级为2.7±0.8级,无一例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血栓抽吸术是急性心肌梗死直接介入治疗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能有效地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内的血栓负荷,改善血流TIMI分级.
作者:杨秦南;张峰;钱菊英;樊冰;王齐兵;葛雷;刘学波;葛均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激光治疗泪道狭窄、阻塞的效果.方法:自2005年10月-2006年5月共治疗59例各种原因引起泪道阻塞,共109只眼.其中92只眼治愈,17只眼再次行激光治疗,治愈12眼,5眼未愈,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结果:激光治疗泪道狭窄和阻塞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患者的痛苦小、不影响美容,可重复多次治疗.术后泪道冲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措施.结论:激光治疗泪道狭窄、阻塞及术后冲洗能有效的治疗各种泪道阻塞.
作者:马晓萍;袁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56岁.因过敏性哮喘加重,于2005年10月行气管切开术,术后留置气管套管,定期消毒套管,切口处覆盖湿盐水纱布,在用卫生纸擦拭气管切口处分泌物时,不慎将卫生纸团吸入气管腔内,患者即感呼吸困难,口唇发绀,极度缺氧,由家属陪同到急诊科就诊,经急诊科、内镜室医师会诊决定,行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
作者:王先训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肩锁关节钢板内固定在Tossy Ⅱ、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肩锁关节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Tossy Ⅱ、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87例,观察患者的疗效、软组织修复及术后反应.结果:肩锁关节钢板能够牢靠固定错位的肩锁关节,使脱位关节保持复位状态,同时促进损伤结构的重建及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结论:肩锁关节钢板内固定术的疗效显著,易于操作,能够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结构的生理功能,适宜于治疗中重度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瞿钢;曹国平;章英良;方伟利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输卵管扭转是一种极少见的妇科急腹症,因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困难,多于手术探查时明确诊断.2005年11月7日我院收治1例青春期输卵管扭转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劲松;李巨;于月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16例左室射血分数正常(LVEF>50%)患者测定血清NT-pro-BNP水平,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调查人口学特征、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情况、合并症、用药情况、血生化学检查.除外既往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不全、甲状腺疾病或肿瘤病史患者.结果:持续性房颤血清NT-pro-BNP水平的中位值显著升高(1 018.0 ng/L比 137.9 ng/L,P<0.001),多因素分析发现房颤类型(P<0.0001)、年龄(P=0.0004)、LAD(P<0.0001)是影响NT-pro-BNP的因素,而性别、体重指数、LVEF,房颤的病程和伴随疾病与NT-pro-BNP水平无关.结论:房颤类型,患者年龄和左房内径是房颤患者NT-proBNP升高的独立预测因素.
作者:周京敏;周俊;潘文志;郝颖;金雪娟;刘少稳;蔡乃绳;葛均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MYH-7)在中国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中的突变情况.方法:对81例DCM患者(其中8例为家族性DCM先证者)进行MYH-7基因突变扫描,用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扩增MYH-7基因功能区的15个外显子片断,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序.结果:在所有DCM患者中未检出MYH-7的致病突变,仅在1例散发性DCM患者的7号外显子检出同义突变.结论:MYH-7可能不是中国DCM患者的主要致病侯选基因.
作者:程宽;王齐兵;秦胜梅;李敏;李高平;陈瑞珍;杨英珍;葛均波;陈灏珠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儿童期肝糖原累积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42例以肝脏损害为主的肝糖原累积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患儿就诊时年龄5个月~17.5岁,男性33例,女性9例,均有肝脏肿大,40例(95.2%)为中重度肿大;30例(71.4%)存在空腹低血糖,2例发生低血糖惊厥;14例(33.3%)生长发育落后;36例肝组织病理检查均显示明显糖原累积,23例(63.9%)肝组织存在纤维化.结论:肝糖原累积病是小儿常见代谢性疾病之一,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及早诊断、随访治疗及合理饮食指导可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杨天娇;王晓红;朱启镕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长期服用拉米夫定后,乙型肝炎病毒(HBV)迅速形成的耐药性突变已严重地影响其治疗效果[1].此耐药突变的发生率高达16%~43%以上[2],而耐药突变相关点位主要集中在HBV DNA聚合酶YMDD结构区的Met539Val和Met539Ile,并伴随Met539Val上游24个氨基酸的Leu515Met突变[3].
作者:刘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自1963年3月1日Thomas Starzl施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例肝移植至今,肝移植已有40多年的历史;作为治疗终末期肝脏疾病的唯一有效手段,其效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缺血时间即是其中之一.缺血时间包括冷缺血时间、温缺血时间和热缺血时间,缺血时间延长可以造成移植物的缺血性损伤,导致移植物原发性无功能,增加血管并发症和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探讨合适的缺血时间对改善移植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艺伟;邱双健;樊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9岁.2005年3月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弥漫大B细胞型,IV期.经3个疗程化疗达到缓解,又行3个疗程巩固化疗.2005年11月6日出现发热伴气急,胸部CT示双肺弥漫性毛玻璃状改变.当地医院考虑为肺部感染,予抗感染治疗,并用甲强龙40 mg/d静滴3d.症状有所改善,但仍有发热.
作者:叶伶;金美玲;朱蕾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44剪接变体6(CD44v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CD44v6、MMP-9在45例食管癌患者的手术切除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VEGF、CD44v6、MMP-9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2.2%、68.9%和42.2%;VEGF、CD44v6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与浸润深度、肿瘤大小无关(P>0.05 ),MMP-9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和肿瘤大小有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 ).结论:VEGF、CD44v6、MMP-9与食管癌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提示联合检测这3项指标有助于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判断和预后的估计.
作者:逄旭光;葛棣;谢冬;侯英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正常成年男性与脂溢性脱发成年男性额部毛囊中角蛋白15(K15)含量有无差别.方法:取正常成年男性及脂溢性脱发成年男性额部头皮标本各10例,脱水,石蜡包埋,沿毛发纵轴方向切片,做K15免疫组化,每例标本随机选符合条件的1张免疫组化切片,在显微镜下计数K15阳性细胞计数,统计学分析两组K15表达有无差别.结果:两组共20例标本,选符合要求切片共20张.统计学分析表明两组毛囊中K15表达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正常成年男性与脂溢性脱发成年男性额部毛囊K15表达有明显差别,且前者高于后者.
作者:邢书亮;亓发芝;徐剑炜;张勇;王研;冯自豪;杨震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