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松
目的:观察益气通脉胶囊对脑缺血损伤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理研究。方法选择SD大鼠9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选择10只作为对照组,其余大鼠采用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结合硝普钠降压法复制SD大鼠拟血管性痴呆模型。造模后选存活大鼠5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脑心通组和益气通脉胶囊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各10只,连续给药15 d后通过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之后取大鼠脑的海马组织,提取蛋白测定生长相关蛋白43( 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 43,GAP43)和神经丝蛋白-200(Neurofilaments Protein-200,NF200)的表达,以及测定大鼠海马组织NOS活性和NO含量。结果(1)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益气通脉胶囊高、中剂量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均高于模型组。(2)GAP43和NF200的表达:益气通脉胶囊高、中、低剂量组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大于模型组。(3)益气通脉胶囊高、中剂量组大鼠的NOS活性和NO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益气通脉胶囊对脑缺血损伤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使神经可塑性相关蛋白表达上调,降低大鼠海马组织NOS活性和NO含量。
作者:彭涛;冯振宇;王永辉;周然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气虚血瘀证是缺血性中风病的常见证型之一,以中风病恢复期、后遗症期多见。目前,针对缺血性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基础研究,一般认为,本病证可能存在实验室指标、影像及超声检查等方面的紊乱。目前中医治疗气虚血瘀中风病多采用补阳还五汤以达到益气活血的作用,其效应机制则是通过临床观察或采用复合法建立大鼠模型进行研究。文章将近十年有关缺血性中风病气虚血瘀证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证候标准化研究、实验动物模型、病理生理学基础、临床效应及效应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及文献进行综述,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对今后的研究思路提出建议。
作者:董洪坦;李令康;贺立娟;王嘉麟;邢佳;赵振武;史华伟;韩刚;郭蓉娟;张允岭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索癃闭舒胶囊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前列腺增生提供依据。方法9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两组采用坦索罗辛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加癃闭舒胶囊,两组患者均药物治疗3个月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治疗3个月,进行I-P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QOL积分评估。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7.39%,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61,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I-PSS、中医证候积分、QOL积分均降低,其中对照组治疗3个月和治疗组治疗1个月、3个月I-PSS、中医证候积分、QOL积分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I-PSS、中医证候积分、QOL积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癃闭舒胶囊联合坦索罗辛可明显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I-P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QOL积分,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张玉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徐艳玲教授善于中西医结合诊治肺系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与中医学肺系“咳嗽”“喘证”“肺胀”等病证病机、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徐教授认为COPD病程发展某阶段或病情严重程度分级更倾向于“咳嗽”“喘证”“肺胀”某一种病证,COPD本质是一种虚证,治疗当以治虚为要,肺脾肾同补,重在补肾,补气为先,养正徐图。文章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徐教授诊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经验:以“虚”为纲,肺脾肾同补;复法图治,尤重肺肾合方;宣降同调,燮理肺之气机;中西结合,不离病证结合。
作者:邓虎;徐艳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朱氏盆炎汤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12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朱氏盆炎汤)60例,对照组(妇科千金胶囊)52例,分别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体征变化以及对疼痛缓解程度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体征总有效率为72%、37%,疼痛总缓解率分别为94%、86%,两组总有效率、疼痛总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体征、疼痛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朱氏盆炎汤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体征及疼痛程度。
作者:谷灿灿;张静;胡国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参芪解毒汤联合P311在慢肾衰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对α-SMA蛋白表达及α-SMAmRNA的影响,从而明确参芪解毒汤联合P311在慢肾衰肾间质纤维化的过程中的作用,为指导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均用UU法制备慢肾衰的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模型+中药组、模型+P311转染组、模型+P311转染+中药组、模型+P311转染+科素亚组。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中α-SMA蛋白的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α-SMA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α-SMA各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与模型组比较,用药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与模型+P311+中药组比较,模型+P311+科素亚组与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其他各组α-SMAmRN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中药+P311组比较,模型+中药组、模型+P31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模型+科素亚+P311组与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参芪解毒汤联合P311可减轻肾脏纤维化的程度,延缓慢肾衰大鼠模型肾间质纤维化的过程,这可能与降低α-SMA的蛋白以及α-SMAmRNA的表达有关。
作者:高然;刘荣;司国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中医熥药治疗跟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接受治疗的80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小针刀配合中医熥药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痛点封闭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视觉模拟(VA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针刀配合中医熥药治疗跟痛症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张博;娄亚兵;边朝辉;刘海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成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具有较大的潜力与优势,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少、服用方便等特点。文章通过检索近年来关于中成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探讨中成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现状。结果表明中成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效,具有广阔前景,应进一步临床推广。
作者:王实;余俊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祛瘀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3-2014年中医老年科收治的40例气虚痰瘀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均予抗感染、祛痰、解痉平喘、对症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化痰祛瘀方口服。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血气分析和肺功能结果。结果两组治疗血气分析和肺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气化痰祛瘀方对气虚痰瘀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气情况和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志刚;李泽庚;童佳兵;杨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澳大利亚早在2012年7月1日,通过成立澳大利亚中医注册委员会(简称CMR委员会),开始对澳大利亚中医师进行统一注册、管理。就目前澳大利亚中医管理局进行当前情况的统计数据来看,在中医师注册标准实行的过程中,对当地中医药的发展起到双重作用,文章从不同年龄层中医注册者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当前中医师注册的优势及问题。
作者:潘淼;李雪梅;应森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医与藏医在独立传承、相互融合与相互吸收的过程中,在文化要素上有着众多的交集。(一)历史背景的交集。从文化背景来看,相互交集的要素依次为佛家、道家和儒家。佛学已成为中医和藏医不少或缺的文化元素,今已很难人为去截然分开;道家养生文化早在西汉就传播到西藏腹地,并在理论、临床、养生、方药等方面有许多交集之处;儒家文化对中医与藏医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前者是“面”的影响,后者是“点”的影响,其交集点主要集中在理论、临床、医德等方面。(二)理论体系的交集。在唐代之前,汉字文化圈所属的各个区域都没有的文字,汉字是传播文明广泛、重要和有影响力的载体。由于汉字文化圈的影响效应,中医与藏医在基础理论、病因学说、诊断方法、临床治疗等方面都有许多的交集之处。(三)方药应用的交集。中医与藏医在处方、用药等方面的交集十分宽阔。第一,药性药理的交集。第二,临床用药的交集。中药与藏药千百年来有着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和相互交集的关系。第三,处方与成药的交集。中医与藏医都有汤剂、丸剂、散剂、膏剂、药酒等治疗疾病的剂型,在遣方用药上既有共同的特点,也有独到之处。从中医与藏医相互交集的历史可以看出,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过程,是各兄弟民族大团结与大融合的过程。
作者:李良松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乳腺增生病是临床上为常见的乳房疾病,针灸治疗乳腺增生历史悠久。文章从针刺疗法、针药结合、穴位埋线、中药外敷及耳穴贴压、灸法、刺络拔罐、推拿、其他疗法等方面,对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的各种方法进行梳理和归纳,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今后应进一步深入挖掘针灸及其他疗法在治疗本病的作用,使各种疗法之间形成互补和促进,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张双强;裴晓华;李倩;张艳冉;王超颖;杨名;刘庆义;齐晓宇;赵志恒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其发病机制复杂,远期预后不良。现代医学对酒精性肝病的治疗主要包括戒酒、营养支持、保肝及对症改善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等措施。虽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仍存在很多局限。而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肝病既注重微观辨病,又注重宏观把握。处方用药不仅仅关注异常理化指标和疾病本身,更关注患病的人及其生活质量的改善。从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分析显示,中医药在降低患者中医临床证候积分方面疗效确切,具有抗炎、抗氧化应激、抗脂肪变性和抗肝纤维化等作用。文章将从辨证论治、基本方、自拟方、中成药、单味药及有效成分等方面分别阐述,拟为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肝病提供参考。
作者:庞树朝;郭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电针白环俞、会阳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取电针白环俞、会阳并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中药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NIH-CPS量表总积分、NIH-CPS量表排尿症状积分整体呈逐步降低趋势,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电针白环俞、会阳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方法,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口服中药。
作者:周敏杰;应荐;沈雪勇;杨明月;张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五味消痤饮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90例冲任失调型寻常痤疮患者分为3组治疗。治疗组30例,口服五味消痤饮;对照组30例,口服维胺酯胶囊;联合用药组30例,口服五味消痤饮及维胺酯胶囊。结果治疗组、联合用药组在临床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治疗组、联合用药组睾酮水平均有所降低,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联合用药组雌二醇水平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用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五味消痤饮为主的治疗方法效果优于维胺酯胶囊为主的治疗方法。五味消痤饮是治疗女性寻常痤疮冲任失调型的有效药物。
作者:赵学义;李晓亮;雷彩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综合评价国内20年中医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文献发表数量及内容的研究现状,总结规律,指导临床。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整理文献年度发表量、发表趋势,总结此领域的治疗方法、分期论治、辨证分型、治则治法及中药运用情况等。结果该领域文献发表数较多且逐年增加,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数呈上升趋势,非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数呈下降趋势;脑梗死急性期研究多,且各期辨证用药及干预措施各有侧重;气虚血瘀证、痰瘀阻络证贯穿病程始终,为脑梗死的基本病机;中医药治疗脑梗死方法多样,中药运用细致周到。结论中医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发展迅速且日趋成熟,治疗中体现出辨证论治的中医特色;但还需进一步提高研究水平,扩大该领域研究范围。
作者:雷亚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且有很高的致残率,其核心问题是神经元受损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学和再生医学的发展给脑缺血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即促进神经再生使脑缺血后神经缺失的修复成为可能。Toll样受体即 TLR ( Toll-like receptor,TLR)属于模式识别受体,是一类介导天然免疫的跨膜信号传递受体家族,在细胞活化信号传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公认其参与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调节。文章将对Toll样受体与脑缺血后神经发生的进展作一综述,将为探索中医药治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和靶点提供依据。
作者:罗琳;周赛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益肾填精法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 CCCI)的疗效。方法30例CCCI患者,均在维持其原有西医治疗(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等)基础上予口服自拟“益肾填精颗粒”3个月。观察30例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入组当天和3个月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测量表( MoCA)、慢性脑供血不足症状量表评分变化情况。结果30例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治疗前后MMSE、MoCA及慢性脑供血不足症状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益肾填精法可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认知功能及其他症状。
作者:张娜;陈志刚;唐媛;李楠楠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评价麝香追风止痛膏改善肩关节周围炎(寒湿痹阻证)临床症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双盲、阳性对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共计观察寒湿痹阻证肩关节周围炎病例154例,其中治疗组117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麝香追风止痛膏外用,对照组予狗皮膏外用,两组用法均为1次1贴,1次/d,疗程2周。对中医主症“肩周压痛”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肩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疾病及肩周疼痛疗效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15±1)d后两组主要疗效指标,中医主症“肩周压痛”评分、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依从性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追风止痛膏对于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寒湿痹阻证)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且临床疗效优于对照药狗皮膏。
作者:陈犁;吕姗珊;周年华;杨超;陈晓雪;唐桂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干燥综合征在中医看来,是津液化生与运行敷布失常,根据其临床表现当属“燥证”“燥毒”“燥痹”等范畴。张华东教授在治疗干燥综合征多年临床经验中,从肝肺气机论治是其特色之一,认为论治干燥综合征可从调理肝肺气机入手,肝肺气机升降失调引起气血津液盈亏、输布失常是本病发病的关键之一,治疗上应调理肝肺气机升降,平和气血津液输布。具体在临床辨证的分型中,有金亢制木、木火刑金、金不制木、金涸燎木、木枯扰金、金蒸木焖等等,实际中随证而治,广泛应用,疗效卓著。
作者:桑永兵;刘颖;鲁构峰;赵瑞英;邓俊花;张华东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