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琦;杨璐;孔艳华;李友林
目的:探讨中药对复发性卵巢上皮癌腹水患者血糖抗原125(CA125)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泰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复发性卵巢上皮癌合并腹水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 2组均接受常规腹腔灌注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治疗前后,分别采集空腹静脉血5 mL,检测血清CA125.统计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61%和60.8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清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A125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组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肾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腹腔灌注化疗的同时联合应用中药抗化疗不良反应方可显著降低卵巢上皮癌腹水患者血清CA125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
作者:刘叶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10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片和双氯芬酸钠胶囊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减独活寄生汤,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血清RF、ESR、CRP、TNF-α、IL-6、IL-1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肿胀指数、晨僵时间、20 m步行时间、压痛指数、HAQ评分明显降低,双手握力明显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RF、ESR、CRP、TNF-α、IL-6、IL-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3.9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甲氨蝶呤片可通过提高临床症状评分,降低血清CRP、ESR、RF、TNF-α、IL-6、IL-1指标,从而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
作者:郭乃亮;王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桃红芪术软肝煎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对TGF-β/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10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药物组(秋水仙碱组、扶正化瘀胶囊组)、桃红芪术软肝煎组(桃红芪术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分3、6、9周3个时间点采用50%CCl41 mL/kg橄榄油溶液腹腔注射进行肝纤维化模型制作,同时进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的病理表现;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脏组织的E-Cadherin、Vim-entin、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2 蛋白表达;RT-PCR方法检测肝脏组织的E-Cadherin、Vimentin、TGF-β1、Smad2 的mRNA表达.结果:肝纤维化病理结果显示,随着造模、给药时间的延长,各给药组均能明显阻断模型大鼠肝组织纤维化进展;与模型组比较,第9周时桃红芪术高剂量组作用明显.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用药各组从第3周至第9周,E-cadherin表达均较模型组表达明显增加(P<0.05),用药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模型组比较,用药各组TGF-β1表达明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各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RT-PCR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Smad2 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桃红芪术低剂量组Vimentin mRNA、Smad2 mRNA表达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桃红芪术软肝煎中剂量组Smad2 mRNA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扶正化瘀胶囊组TGF-β1mRNA、Vimentin mRNA表达量均较模型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芪术软肝煎可持续通过TGF-β/Smad信号通路调节上皮间质转化,治疗肝纤维化.
作者:王靖思;吴洁;孙桂芝;张秋云;刘玉琴;陈兰羽;朱宏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中药补肾活血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封闭抗体阴性复发性流产的疗效及对患者IL-10、TGF-β1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湖北省中医院收治的封闭抗体阴性复发性流产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独的中药补肾活血方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补肾活血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IL-10、TGF-β1表达水平变化及封闭抗体转阳率、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前的血清指标(IL-10、TGF-β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IL-10、TGF-β1表达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封闭抗体转阳率84.0%(42/50)高于对照组的62.0%(3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妊娠成功率82.0%(41/50)高于对照组的62.0%(3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补肾活血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封闭抗体阴性复发性流产的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中医症状,调节机体的免疫平衡及细胞因子水平,减轻炎性反应,提高妊娠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向英;邓阿黎;金晶;王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寄生软化汤对骨肉瘤小鼠免疫功能的诱导作用,为肿瘤的中药辅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给药组、模型组、空白模型组、正常组,其中模型给药组腹腔注射给予25 mg/kg顺铂及给予13 mg/kg寄生软化汤灌胃,模型组给予相同剂量的顺铂和生理盐水,空白模型组和正常组分别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疗程结束后统计分析小鼠体重、肿块近似体积、脏器指数及T细胞亚群.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寄生软化汤可明显提高骨肉瘤小鼠的体重及CD3 +T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百分率及CD4 +/CD8 +比值(P<0.05).运用寄生软化汤的小鼠较模型组肿块体积减少,胸腺和脾脏指数增加,但变化并不显著.结论:寄生软化汤对骨肉瘤小鼠的免疫功能具有调节和诱导作用.中药与化疗联合治疗肿瘤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
作者:李森;王健;古钦文;彭道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微血管病变之一,亦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医药诊治糖尿病肾病有多种理论学说,从不同角度阐释了糖尿病肾病的病机,其中大部分医家认为气阴两虚,肾络瘀阻为主要病因病机.文章将糖尿病肾病中医药诊治进展进行了总结.
作者:姜嫄嫄;王悦芬;李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目前尚无令人满意的西医治疗方法.中医中药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中医证候是辨证论治的核心,是中医学对疾病的定位及定性,决策了疾病的治疗方案及用药配伍方法,是现代医学探索中医学、联合中西医的关键切入点之一.运用现代医学的研究技术与手段使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候逐步实现客观化及量化,对中医药在糖尿病肾病的认识、诊治及提高疗效中至关重要,更有利于推进中医药发展并促进中西医结合.据此,特结合近年来有关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的研究概况,依次从其现代研究方法及证候分布情况、证型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以及代谢组学方法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3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糖尿病肾病的现代医学研究及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王倩;严美花;李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养肾补心汤对病毒性心肌炎(VMC)患者血清炎性反应因子、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8月武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VMC患者126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62)和对照组( n=64).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养肾补心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反应因子及心肌酶谱指标水平;记录治疗过程中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32%、75.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IL-6、IL-9、IL-17及TNF-α水平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IL-27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AST、LDH、CK、CK-MB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恶心、呕吐、及腹泻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肾补心汤治疗VMC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反应因子及心肌酶谱指标水平,显著提升临床疗效.
作者:陶智军;刘晓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稳斑汤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2(PGI2),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冠心病PCI术后(痰瘀互结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加稳斑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疗程均为35 d,疗程前后对2组临床疗效,血清TXA2、PGI2、TNF-α、MCP-1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血清TXA2、PGI2、TNF-α、MCP-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能有效改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降低炎性反应递质水平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姜丹;宫丽鸿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本文综述了近5年来关于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相关文献.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2方面概述本病的中医特征,总结了名家经验及临床试验研究,同时按是否配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分类进行概括.归纳出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特色与优势,并阐释当今关于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不足之处,为进一步挖掘单纯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董兆珵;刘宝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通过观察健脾益肾法辨证治疗慢性肾脏病(CKD)5期(非透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初步探索中医药对终末期肾衰竭的治疗优势.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金华市人民医院门诊或住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CKD5期非透析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予西医基础治疗联合中医健脾益肾法辨证治疗,对照组仅西医基础治疗,疗程为个24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中医主要症状及积分变化、中医证候疗效;肾功能、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血钾、HCO3-等指标的改变;以及对不良事件和终点事件的分析,进行疗效评价和安全性观察.结果: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显著降低,组内或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畏寒肢冷、倦怠乏力、气短懒言、恶心呕吐等症状改善尤为明显;中医证候总有效率66.7%,对照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血红蛋白、血白蛋白升高,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肌酐均有升高、eGFR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在高钾血症、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等不良反应以及进入透析的终点事件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中医药治疗CKD5期(非透析)患者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营养状态,从而有助于延缓进入透析期.对该期患者在医生严密观察下应用中药治疗是相对安全的.
作者:陈云;傅文宁;鲁盈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慢性束缚应激肝郁脾虚证大鼠行为学与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及逍遥散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慢性束缚应激方法(每天束缚3 h,连续21 d)制作大鼠模型并用逍遥散进行干预.将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逍遥散组,15只/组.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态,测量大鼠体重、摄食量、旷场实验行为学指标,并用Y迷宫测试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1)模型组大鼠在慢性束缚应激初期表现为强烈的反抗、嘶叫,后期表现为神态倦怠、情志抑郁及不再抵抗的行为绝望状态;2)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摄食量显著下降(P<0.01);旷场实验模型组大鼠5 min运动总距离减少(P<0.05),5 min平均移动速度减慢(P<0.05),中央区停留时间增加(P<0.05);Y迷宫测试,模型组大鼠正确反应率降低(P<0.01),全天总反应时间增加(P<0.01);3)逍遥散对模型组大鼠上述改变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结论:逍遥散对肝郁脾虚证大鼠体重、摄食量及行为学的异常变化具有改善作用,并能提高其学习记忆能力,表现出抗抑郁、焦虑作用.
作者:连利军;李晓红;冯雯倩;李熠毅;蒋筱;肖华业;杨力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中药自热帖敷穴位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广西玉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哮喘缓解期患儿8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予以中药自热贴敷穴位治疗.分别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3(IL-13)、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及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5%(41/43),相比对照组的69.77%(30/43)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哮喘发作程度、哮喘发作频度、反复感冒以及自汗积分分别为(1.08 ±0.51)分、(1.09 ±0.42)分、(1.08 ±0.71)分、(0.94 ±0.61)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8 ±0.74)分、(1.83 ±0.55)分、(1.53 ±0.74)分、(1.44 ±0.70)分(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IgM、IgG、IgA水平分别为(1.94 ±0.72) mg/mL、(16.12 ±0.74) mg/mL、(2.32 ±0.47) m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2 ±0.57) mg/mL、(13.49 ±0.68)mg/mL、(1.77 ±0.36)mg/mL(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IL-13、MIP-1α及SAA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而观察组又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中药自热帖敷穴位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免疫功能,同时有效改善血清IL-13、MIP-1α及SAA水平.
作者:刘光武;李原;蔡雯;李明;党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苏子降气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痰浊壅肺证)患者肺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并探讨其部分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AECOPD(痰浊壅肺证)患者共108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患者按照随机编号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4例;观察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论治予苏子降气汤口服.根据量化的中医证候评分变化、肺功能和生命质量观察苏子降气汤对AECO-PD(痰浊壅肺证)的影响,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IL-21和CXCL13的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然而观察组肺功能的主要指标FVC(L)、FEV1(L)、FEV1/FVC(%)和PEF(L/s)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命质量评定症状、活动、影响和平均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IL-21和CXCL13的表达水平2组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苏子降气汤可明显改善AECOPD(痰浊壅肺证)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及生命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外周血IL-21及CXCL13水平有关.
作者:郑忻;曲妮妮;马丽佳;秦一冰;徐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与慢性肾脏病(CKD)3~4期患者肾功能进展的相关性,为中药治疗CKD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选取2010—2017年于中日友好医院接受诊疗长达1年及以上的CKD 3~4期成年患者966例,每组483例,根据患者是否曾于我院接受中药治疗,将患者分为中药组及非中药组,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筛选2组间年龄、性别、合并症、合并用药的分布,观察过去7年间2组患者CKD进展的累计发生率和风险比.结果:截止至2017年12月,共有524例患者发生CKD进展,其中非中药组275例,发病率为16%,中药组250例,发病率为13%,2组患者发生CKD进展的平均时间分别为非中药组(54.6 ±1.4)个月、中药组(61.6 ±1.3)个月,中药组较非中药组CKD进展的风险显著降低25%( HR 0.75, 95%CI 0.63-0.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与CKD 3~4期患者肾功能进展风险降低呈显著相关,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陈姣伊;严美花;李佳霖;李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评价针刺复合静脉麻醉用于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接受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手术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采用针刺复合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麻醉的方法,观察2组镇痛镇静效果、静脉麻醉药的用量、术中打鼾和呼吸抑制发生率以及麻醉前、术毕、术后第1天血清皮质醇(Cor)含量的变化.结果:2组均取得了良好的镇痛和镇静效果;在观察组不用异丙酚的情况下,右美托咪定和芬太尼的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打鼾和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Cor含量的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2组麻醉前和术毕血清Cor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早上血清Cor含量较麻醉前和术毕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复合静脉麻醉用于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手术镇痛镇静效果良好,能够减少静脉麻醉药用量;降低术中打鼾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并可以降低术后应激反应.
作者:杨晓英;沈韩雄;马思杰;严赟;陈海虹;沈睿;王小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慢性肾衰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常见慢性疾病.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在延缓CRF病程进展、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命质量等方面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整理分析,总结CRF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论治、专病专方、单味药、中成药治疗、中医外治法等研究进展,并对今后CRF研究提出建议和设想.
作者:马放;李平;占永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坚骨胶囊联合关节镜与胫骨高位截骨在膝骨性关节炎伴膝内翻畸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伴膝内翻畸形患者82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以关节镜与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坚骨胶囊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HSS)、疼痛评分(VAS)、股胫角、膝关节内侧间隙距离及生命质量评分( SF-36),并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68%(38/41)高于对照组70.73%(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SS评分提高,VA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股胫角降低,膝关节内侧间隙距离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F-36评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骨性关节炎伴膝内翻畸形患者予以坚骨胶囊联合关节镜与胫骨高位截骨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增加膝关节内侧间隙,降低股胫角,缓解患者疼痛感,促进其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其生命质量.
作者:邢宝瑞;郭东辉;李晓明;侯秀秀;马世强;韩广普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利用红外热成像仪观察针刺委中穴、曲泉穴及非经非穴对轻中度腰痛患者腰部局部的温度变化响.方法: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在校学生中招募腰痛ODI评分为50%以下的轻中度腰痛受试者75例,随机分观察组(针刺委中穴)25例、对照组1(针刺曲泉穴)25例、对照组2(针刺非经非穴)25例.分别利用红外热成像仪观察针刺前、针刺后2 min、5 min、10 min、15 min、20 min、25 min、30 min、出针后5 min的腰部局部温度变化.结果:3组受试者在针刺过程中腰部温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针刺委中组相对于针刺曲泉组和非经非穴组温度升高的时间长,升高的总例数高于其他组(P<0.05),温度升高节段多聚集在L3~5.结论:针刺委中及腘膝部其他穴位均能使腰部局部温度升高,但委中组温度升高幅度大、持续时间长.
作者:陈冬荔;肖瑶;邹德辉;白玉琢;晏珺;卢宗孝;张佳怡;许玥;陈玉佩;张莉;霍则军;陈洁;李欣怡;鲁曼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岩鹿乳康胶囊对成年雌性乳腺增生大鼠血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Wister大鼠60只,将其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疾病模型组、去卵巢组、三苯氧胺组、乳癖消组、岩鹿乳康胶囊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雌二醇(E2)和孕酮(P)水平.结果:与乳癖消组以及疾病模型组比较,岩鹿乳康组血液中E2的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三苯氧胺组比较,岩鹿乳康组血液中E2和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岩鹿乳康胶囊能显著降低血中雌激素以及升高孕激素水平.
作者:郭宇飞;王书勤;赵素贞;周海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