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不同病期体液免疫变化的关系研究

张少丽;董继承;冯玉芳;潘淑先;姜桂兰;姜玉艳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不同病期, 体液免疫
摘要: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不同病期体液免疫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各35例,分别在疾病急性期和缓解期抽取晨起空腹静脉血检测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CA的吸光度,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以确定两组疾病在体液免疫方面的变化是否相似.结果 精神分裂症的两期变化是血清免疫球蛋白IgM和补体C3的水平变化显著(P<0.05),但IgM、IgA和C3在缓解期是升高的,IgG和CA水平降低;抑郁症的两期变化是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和补体C3的水平均有显著变化(P<0.05),但其中IgM和C3及IgA的水平在缓解期下降,而IgG和CA的水平升高.结论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在急性期和缓解期体液免疫方面的变化上没有相似性.
精神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近年来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备受关注.本文就5-HT相关受体、瘦素及其受体、G蛋白β3亚单位、胰岛素受体底物1和2及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的关联性作一综述.

    作者:陈琪;宋梓祥;孙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进展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al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广泛分布于中枢系统,许多研究发现其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注意等认知功能关系密切.本文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结构、分布、功能以及与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作者:杨丽敏;刘兰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在精神科领域的应用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临床物理检查手段的又一飞跃,具有无创、直观检测大脑活动的功能特色.现就其在各类精神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概述.

    作者:杨春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氯氮平和喹硫平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认知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

    目的 了解氯氮平和喹硫平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0例经典抗精神病药物疗效不显著或不能耐受不良反应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配替换为氯氮平和喹硫平治疗,分别在入组前、12周和6个月时进行精神症状的评定以及认知功能的测定.结果 67例临床稳定的患者完成6个月的治疗.与基线比较,这些患者的精神症状在换药治疗6个月时均得到显著改善,认知功能在12周和6个月时也都得到显著改善.12周时喹硫平组在言语流畅性、言语记忆、CPT反应时间方面较氯氮平组差异有显著性,而6个月时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氯氮平和喹硫平均可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且两者改善的总体程度相当,但在具体的单个认知层面上稍有差异.

    作者:李国胜;孔艳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艾司西酞普兰对胶质瘤患者术后抑郁症状疗效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对胶质瘤患者术后抑郁症状的疗效.方法 对199例伴有抑郁症状的胶质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01例)和对照组(98例),研究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系统治疗,对照组给予西酞普兰系统治疗,疗程均为4周.入组病例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与不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周末分别评定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研究组患者的HAMD评分在第1周末即有显著性降低(P<0.05),而对照组患者的HAMD评分在第2周末才有显著性降低(P<0.05).在治疗后的第1、2、4周末,研究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对改善胶质瘤患者术后的抑郁症状具有疗效显著、起效快、安全性高等优点.

    作者:牟成志;张海山;曲元明;徐广明;韩韬;张玉宝;杨伟;王旸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聊城195名监狱警察的心理状况.结果 监狱警察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P<0.001),工作岗位不同的监狱警察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因子分上有差异.年龄不同的监狱警察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敌对、偏执因子上得分不同.结论 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不同岗位、不同年龄监狱警察的心理状况是不同的,年轻监狱警察的心理问题较为突出,呼吁社会各界及主管部门予以关注.

    作者:朱梅;李玉鸿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六种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体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氯氮平组38例、奥氮平组34例、喹硫平组32例、利培酮组37例、氨磺必利组33例、阿立哌唑组36例,治疗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测量空腹血TG、HDL、血糖、HbA1C和体质量.结果 治疗前后空腹血TG、HDL、血糖、HbA1C和体质量在阿立哌唑组无显著变化.氯氮平组和奥氮平组治疗后各代谢指标均显著增高(P<0.05或P<0.01).喹硫平组、利培酮组、氨磺必利组可引起体质量显著增高(P<0.01),但对TG、HDL、血糖、HbA1C影响不大.结论 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指标无影响,氯氮平和奥氮平使之显著增高,喹硫平、利培酮、氨磺比利只使体质量显著增高.

    作者:亓高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精神分裂症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方法 随机选取乙肝阳性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血标本75例以及68例住院乙肝阴性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对照组,本院职工68例为健康对照组,全部标本在IMMUL2000化学发光自动分析仪上进行分析.结果 男性住院乙肝阳性的精神分裂症患者FT3水平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女性住院乙肝阳性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TSH水平显著降低(P<0.05).其他各组间及男、女FT4值和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男、女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水平增高,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减低.

    作者:孔国强;凌四海;周春燕;王伏虎;李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老年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中西药抗抑郁治疗研究

    目的 探讨疏肝解郁胶囊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老年心力衰竭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疏肝解郁胶囊组使用疏肝解郁胶囊口服治疗.盐酸氟西汀组使用盐酸氟西汀胶囊口服治疗.联合治疗组使用疏肝解郁胶囊口服加盐酸氟西汀胶囊口服治疗.疗程12周.治疗前后行HAMD及PSQI量表检测.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三组对象的HAMD及PSQI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P<0.01).盐酸氟西汀组HAMD评分改善较疏肝解郁胶囊组明显(P<0.05),而联合治疗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另两组(P<0.05);疏肝解郁胶囊组及联合治疗组PSQI评分均低于盐酸氟西汀组(P<0.01).结论 疏肝解郁胶囊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老年心力衰竭伴抑郁症患者,可有效改善抑郁程度及睡眠质量.

    作者:昌菁;袁惠敏;杨卫红;张江蓉;潘志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心理干预对心外科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外科手术患者心理干预前后情绪状态及术后生理心理反应.方法 选择32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情志顺势心理治疗干预,评估干预前后恐惧视觉模拟评分(FAV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前焦虑、恐惧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干预组临床指标ICU停留时间、ICU高舒张压及镇静药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术前进行情志顺势心理干预对降低焦虑、恐惧水平有明显作用,可降低术后不良精神反应发生率,并有利于术后躯体恢复.

    作者:李小利;张伯华;赵红;路洪珍;刘羽曦;刘天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抑郁症患者儿童期受虐对多巴胺水平及相关因素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儿童期受虐对血清多巴胺( Dopamine,DA)水平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 对101例抑郁症患者采用儿童受虐问卷(CTQ)、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自杀意念量表(SIOSS)及Beck绝望量表(BHS)评定儿童期受虐程度、抑郁严重程度、自杀意念强度和绝望严重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LSA)测定血清DA水平.根据CTQ评分将总分≥50分,分量表≥10分定为被虐待.结果 (1)101例抑郁症患者中儿童期受过虐待的占67.32%,其中情感虐待74.52%,情感忽视59.40%,躯体虐待63.37%,躯体忽视66.14%,性虐待44.55%.(2)情感忽视组血清DA水平明显低于无忽视组(P<0.05).(3)情感受虐组和躯体受虐组HAMD-24评分明显高于无受虐组(P<0.05);遭受性虐待组评分明显高于无虐待组(P<0.01);情感受虐组BHS评分明显高于无受虐组(P<0.05).(4)儿童期情感被忽视和躯体被虐待评分与BHS评分呈明显正相关(P<0.05),被性虐待程度与SIOSS评分有明显相关(P<0.01).结论 儿童期情感被忽视的抑郁症患者血清DA水平偏低,儿童期受虐是抑郁发作的危险因素并使症状更严重.

    作者:牛威;赵汉清;仲爱芳;丁松柏;林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变化特征

    目的 研究儿童自我意识随年龄增长的变化特征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1 630个7~16岁的儿童按年龄分组,进行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测量和自编生活状态问卷(LCS)调查,比较自我意识量表的得分并分析其与生活状态的关系.结果 (1)小年龄组儿童的量表分男女均无统计学差异(t=1.280,P=0.202),大年龄组儿童在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合群、幸福与满足感及总分上,女孩得分高于男孩(P<0.05,P<0.01).(2)在行为、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和总分上大年龄组高于小年龄组(P <0.05,P<0.01).(3)小年龄组自我意识与生活状态相关性差,大年龄组相关性好,其中学习成绩、生活事件、自我评价及与父母关系与量表均有相关性(P<0.05,P<0.01).结论儿童自我意识受自身成长及外界环境的影响,呈现曲线发展.

    作者:刘晓华;徐改玲;甄龙;尹慧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个人和社会功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评估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的个人和社会功能,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52例女性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定,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2例患者的PSP评分高51分,低15分,平均(31.21±7.89)分.患者个人和社会功能与其PANSS评分显著呈负相关(P<0.05),与年龄、病程、发病年龄无相关性.回归分析发现,对PSP评分影响大的是阴性症状,其标准系数的绝对值为0.454(P<0.05).结论 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个人和社会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疾,主要与精神症状有关,受阴性症状影响大.

    作者:吕晓敏;张海杰;高小妹;徐成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淡漠症与神经损伤

    淡漠症是一组因动机缺乏导致目标导向性行为减少的神经精神科综合征,广泛见于外伤、脑血管病及各种神经变性、退行性病及精神科疾病.对神经损伤的定位研究及相关的认知功能评定提示额叶皮质及基底节区的损伤可能与淡漠症发生有关.额叶-基底节神经环路功能异常可能是淡漠症发生的机制.

    作者:彭毅华;施慎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对照研究

    目的 评价文拉法辛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5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分为研究组(文拉法辛)33例和对照组(帕罗西汀)32例,终完成6周研究者研究组29例,对照组27例.于治疗前和治疗1、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86.2%,对照组有效率77.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第1周和第2周末HAMA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文拉法辛和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相当,但文拉法辛起效较快.

    作者:李正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稳定期双相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病程的关系

    目的 探讨稳定期双相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病程的关系.方法 共纳入稳定期双相障碍Ⅰ型患者224例,按病程分为3组,Ⅰ组(3个月≤病程≤1年)79例;Ⅱ组(1年<病程≤5年)58例;Ⅲ组(病程>5年)87例.采用数字符号、连线测验(Trail Making Test,TMT)、数字广度、视觉图形再生、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言语流畅性测验、汉诺塔(Tower of Hanoi,TOH)评估认知功能.采用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组间性别、年龄和受教育年限的差异,采用协方差分析进行组间认知功能的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和偏相关对病程与认知功能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以年龄为协变量的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三组间言语流畅性测验的重复数、TMT-B错误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5.560,P=0.004;F(2,221)=3.329,P=0.038),其中Ⅲ组患者均差于Ⅰ组(P<0.05).将与认知功能相关的年龄和受教育年限作为控制变量纳入到偏相关分析中,结果显示,只有TMT -B错误数与病程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0.20,P<0.05),其余的23个指标均与病程无相关性(P>0.05).结论 稳定期双相障碍患者大部分认知功能损害是稳定存在的,可作为研究内表型指标之一.

    作者:老帼慧;郝小玉;老洪尧;王西林;曹莉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健康和自尊状况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新入监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自尊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Rosenberg自尊量表(RSES)对100名新入监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自尊水平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新入监服刑人员的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的得分上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5或P<0.01),主要心理问题表现为抑郁、强迫、焦虑等方面,而且性别、年龄、犯罪类型、刑期对心理健康状况有影响.RSES总分与SCL-90总分及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因子分均呈显著负相关,自尊是SCL-90总分和多个因子分的显著预测变量(P<0.05或P<0.01).结论 新入监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明显的异常,自尊水平越低的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越差,自尊对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在对新入监服刑人员进行心理干预时,需要重视自尊因素.

    作者:梅峰;杜文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具有攻击行为的男性青少年人格特性分析

    目的 探讨男性违法青少年的个人情况特点及其人格特点.方法 根据一般情况问卷调查、违法性质、面谈及SAVRY评估,将男性服教人员分为有攻击行为组(n=59)和无攻击行为组(n=20)分别进行EpQ测试.结果 有攻击行为组与无攻击行为组比较,在年龄、受教育年限、扶养人情况、个人健康状况、家庭类型、经济状况及犯罪类型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青少年违法者的EPQ各项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其中攻击行为组与全国常模在EPQ四项指标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攻击行为组与全国常模在E量表得分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3.21,P<0.05).结论 男性违法青少年多数具有文化程度低、家庭经济收入低、缺乏父母监管等特点;相对于正常青少年,具有攻击行为的男性青少年多有人格的偏离,其中以冲动和稳定性差为突出.

    作者:路翰娜;王俊杰;孙星海;沈雪春;肖卫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社区监管和程序化训练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社区监管和药物自我处置程序化训练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康复的效果.方法 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社区管理,随机分为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进行为期18个月的追踪随访,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进行康复效果评估.结果 干预组在随访18个月后的BPRS、SDSS、ITAQ评分,服药依从性、复发率和再住院率、肇事肇祸的评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开展社区管理和配合药物自我处置程序化训练,可提高社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恢复社会功能,降低复发率和再住院率,减少肇事肇祸行为,效果良好.

    作者:刘敏东;张玲;谢焱;唐全胜;蒋春雷;陆强;陆素琼;许祖年;潘剑秋;杨丽;张进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不同病期体液免疫变化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不同病期体液免疫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各35例,分别在疾病急性期和缓解期抽取晨起空腹静脉血检测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CA的吸光度,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以确定两组疾病在体液免疫方面的变化是否相似.结果 精神分裂症的两期变化是血清免疫球蛋白IgM和补体C3的水平变化显著(P<0.05),但IgM、IgA和C3在缓解期是升高的,IgG和CA水平降低;抑郁症的两期变化是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和补体C3的水平均有显著变化(P<0.05),但其中IgM和C3及IgA的水平在缓解期下降,而IgG和CA的水平升高.结论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在急性期和缓解期体液免疫方面的变化上没有相似性.

    作者:张少丽;董继承;冯玉芳;潘淑先;姜桂兰;姜玉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精神医学杂志

精神医学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